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3优质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3优质课件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
(3)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5)_____;
表示元素化合价数值的是_____.
表(4示)(5一) 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______.
五、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氯气 2.氦气
3.硫酸钠
4.硝酸锌 5.氢氧化亚铁 6.氯化钡
7.碳酸铝 8.硫酸 9.甲烷 10.乙醇
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C )
A.氯气 B.活性炭 C.明矾 D.漂白粉
下列做法会引起水体污染的是( A )
①使用含磷洗衣粉;②任意占用耕地;③工业污水任意排放;④
大量使用农药;⑤鱼类养殖;⑥生活污水任意排放;⑦乱砍滥伐森
林;⑧猎杀野生动物
A、①②③④⑥ B、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⑥ D、全部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
高锰酸钾 ⑤

④ 水槽 ⑤ 集气瓶 ⑥ 铁夹 。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①

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②斜 试管口没塞;棉花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① 集气瓶的水没充满,② 没开始加热就把导管。伸到集气瓶中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
分子
构成
原子
得失电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2.分子和原子有什么根本区别和联系?用
分子原子知识会解释两种变化(如:水的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和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
3.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
中子不带电 质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25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25张)

C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有关知识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
构成
原子
得失电子
离子
和联系?用分子原子 知识会解释两种变化(如: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 么不同?)
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里面,如果小木条复燃,则 证明气体是氧气。 1)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小木条复燃, 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2)排水法收集,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氧 气已经收集满。
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 ⑴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③ 。 试管 铁架台 酒精灯 ④ ⑤ ⑥ 。 水槽 集气瓶 铁夹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① , ② ;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试管口没塞棉花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① ,② 。 集气瓶的水没充满 没开始加热就把导管伸到集气瓶中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 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管 C.检查装置 气密性 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E.将导管伸入盛满 水的集气瓶中 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⑷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CAFDBE △ 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 2KMnO4=; K2MnO4+MnO2+O2↑ ⑺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防止试管内的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以防止 。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⑻右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 A B 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C D 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炸裂 BD
二、物质的分类

初三化学总复习课件(共57张PPT)

初三化学总复习课件(共57张PPT)
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口正上方。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 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冒。3.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4.用过的滴管要 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以备再用。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一般用来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一般能精
确到____0._1_克.
托盘天平在称量时,砝码放在__右_盘_,物体放在__
__左_盘_.加砝码时,先加质量__(填大“大”或
“小”)的砝码,后加质量___小的砝码,最后移动 ____游.码
步骤: ⒈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⒉在天平两端各入在大小相同的纸各一张。 ⒊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 (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到小的顺序) ⒋移动游码使其两边平衡

量筒
量度液体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
3使用方法:两查两禁一不可.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⑶加热固体药品时,位置在盛药品的地方;加热液体药品时,位置在其中下部; 液体),集气瓶(气体)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3、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所示质量 ⑴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 2、判断:有气泡冒出. 二是防止盖错塞子,使瓶内的试剂受到污染; 酒精量不可超过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酒灯加热用外焰, 三分之二为界限。 不能,防止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破裂 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1)试管夹要由试管底部往上夹,要夹在距试管口1/3处 1、一般固体药品要在托盘上各放质量相同的纸,药品放在纸上。 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

课时教学流程
1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的质量分数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初中化学课程的重点知识。

2.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复习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化学复习课程的PPT课件。

2. 学生准备化学课程的笔记和作业。

3. 实验室准备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并观察实验结果。

4. 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5.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化学知识运用练习。

6. 总结复习课程的重点知识,澄清疑惑。

教学反思:
这堂化学复习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和综合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和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鲁教版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教案《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图文

鲁教版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教案《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图文

鲁教版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教案《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图文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教案《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放映真空隧道显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回答微镜扫描硅晶片的视频[问]视频中有哪些关于原观看视频回答如子的信息。

小、构成物质等。

从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问]原子很小,它是由什么进行知识建构。

构成的呢?[板书]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质子数=[问]原子为何不显电性?核外电子数[过渡]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创造出了结构示意图,我们以氧原子为例,回顾一下结构示意图。

请同学说一下结独立思考、回答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的回忆、回答。

意义。

[投影]分别展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各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思考、讨论。

图请同学们讨论它们最外层电子排布有什么共同点?交流讨论。

[过渡]请一位同学阅读“一回答、思考并交流个电子的心声”,问他是哪最外层电子数与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电子,当遇到氯原子时素化学性质、化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价、离子符号的关们讨论。

系。

及时归纳总结有利于提升学生[问]离子如何转化成原根据结构示意图逆知识的网络,渗透复习方法。

子?向思维推出答案[板书]原子与离子的转化[总结]原子与离子的关系出示例题1:和练习题1思考、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问]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回答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什么?根据图示思考回[投影]例题2答。

[问]根据物质物质分类的归纳总结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分析过程[问]水怎样转化为氧气,我们再一次回顾电解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分子与原子有怎样的变化。

练习[板书]原子与分子的转化。

[问]请同学们总结分子原思考、归纳。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子的关系。

出示练习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归纳总结]请同学们谈谈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课堂反馈练习加深学习效果作业《毕》习题3-2[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下列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分子、中子B.原子、电子C.原子、离子D.离子、中子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4.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原子变为离子,其电子层数一定减少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5.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⑴原子序数为15的原子质子数为_______最外层有______电子;⑵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②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原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③原子序数为12、17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上册复习基础知识教案

初三化学上册复习基础知识教案

初三化学上册复习基础知识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班级姓名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本课题复习的知识点: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性质如:、、、、、等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研究物质的物理变化:。

变化化学变化:。

2.重点、难点、热点:(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5.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

判断化学变化的重要依据就是有新物质生成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优质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优质课件
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C )。
KCl K2MnO4 MnO2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催化剂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___淀_ 、___过__滤_、___吸__附__、__蒸_等馏。
软化水的方法有_煮___沸_ 水___、___蒸馏
两支试管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出 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__现__泡__沫__比__较_多__的__是__软__水。
絮凝剂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
11、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
则实际为 ( B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20mL D、无法判断 11.图1-6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
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俯___视________,造成后
内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1_:_2;质量比_8_:_1__.在实际实验中,
甲小试于管1比收2集.原到因的是气部体分与氧乙试气管与收电集极到发的生气反体应的被体消积比耗会检 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带__火__星__的__小__木__条___是__否_,复检燃验乙
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也可
以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也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1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的质量分数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课时教学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