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李淑岩-17可贵的沉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doc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doc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xx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我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铃声响了,开始上课。

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当然祝贺了!”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

“‘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我提高了声音。

“啊,这么多啊!”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不够。

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我接着问:“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

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

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静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

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他们感到了我的期待。

刚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

他们有的低着头,有的望着窗外,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的生日呢?”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的身份证!”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2、读懂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句段,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的生字词,下面老师检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点击课件,强调字的音、形。

积累带反义词的成语。

)师:同学们,看到题目,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请同学们带着我们的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授课过程:
(一)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
1、认真观察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有不同?
2、师:为什么一节课会有不同的表现呢?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并画出文中哪些段描写了两幅图的内容。

(二)学习第一幅图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9自然段。

(出示第一幅图)
师:你发现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兴奋)
2、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3、指名学生读这段。

师过渡:多幸福啊!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孩子们感受到了。

(师板书:感受爱)
师: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变得沉默了呢?
(三)学习第二幅图
1、师: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2、师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

引导学生体会“安静、沉静、寂静无声”的作用。

并让学生朗读,感受静的程度。

3、师出示第13自然段,让学生思考:
没人举手是因为
没人说话是因为
指名学生读13自然段,要求要读出教室里安静悄然和孩子们当时的惭愧和不安。

4、师:孩子们沉默了多长时间?出示14自然段,指导学生回答:“足足一分钟”表明什么?
孩子们可能想什么呢?
5、师小结:是啊,父母这么爱孩子们,可是他们却连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真是惭愧呀。

6、师:但是文中为什么说孩子们犯了错误还是可爱的呢?
7、师:这就是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四)学习第二次热闹场面的内容
1、师:当老师语气缓和了,沉默的教室又热闹起来。

怎样热闹?(学生读课文,师出示14自然段中的相应句子。

理解“赦免”的意思。

让学生齐读这段话。


2、师:这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轻松了许多)
师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的内容和现在热闹进行对比,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3、师过渡:是啊,孩子们知道了自己不懂,纷纷想办法如何弥补错误。

说的再好,不如付出行动。

课后,孩子们师怎样回报父母的呢?(指名学生朗读第16自然段)
(五)学习最后一段
1、师:看到孩子们如此的举动,“我”真是快活!(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2、师:“我”是谁?享受什么呢?
3、师:这句话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又点名了课题。

同学们,课题为什么师“可贵的沉默”,你们理解了吗?
(六)回顾父母的爱
1、师点击课件,描述自己成长的历程中,父母的付出和给予,再次感受父母的爱。

2、出示课文片段,让学生齐读:再稚嫩的礼物,他们也会珍爱无比。

(七)小练笔
1、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请将你的话写下来。

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4、指名学生读习作内容。

三、总结
师:同学们,父母的爱天地宽。

让我们牢记(课件出示《三字经》内容)指示学生齐读。

同学们,马上要到母亲节和父亲节了。

希望同学们抓好这个契机,为父母献上自己最真挚的礼物,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恩。

板书设计:
17、可贵的沉默
兴奋沉默兴奋
感受爱思索回报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