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市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合集下载

各行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整理后

各行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整理后

各行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一、农林牧副渔计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农业现价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生产法计算结果为准。

 1.生产法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总产出 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总产出=总产值  农业总产出是指核算期内农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有产品产量的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求其产出。

农业很难像工业生产一样准确地计量每个工序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因此必须以最终劳动成果计算。

  (2)中间投入  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中间投入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物质产品消耗和非物质性服务消耗。

  2.收入法 因农户从事的农林牧渔业活动的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很难分清,国有和集体农场的财务资料也难以收集到,因此把营业盈余与劳动者报酬合并,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则: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1)劳动者报酬 劳动者报酬=增加值(生产法计算)-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2)生产税净额 农林牧渔业全行业只征收烟叶税,因此: 农林牧渔业生产税净额=农业生产税净额=烟叶税 资料取自财政厅财政收支决算表。

 (3)固定资产折旧 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仅指农户部分,利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户均年末值进行推算。

计算方法如下: 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乡村户数)×折旧率(6.7%) 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取自农村处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T102表),乡村户数取自农村处农村生产条件(A301表),折旧率是按折旧年限为15年给定的。

分5大类行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以按生产法计算的分大类行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进行分劈计算,公式为: 农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农业增加值的比例 林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林业增加值的比例 牧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牧业增加值的比例 渔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渔业增加值的比例 农林牧渔服务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法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 二、工业计算方法  (一)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现价增加值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为准。

年报计算方案

年报计算方案

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一、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生产法计算结果为准。

1.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1)总产出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计算公式为:总产出=总产值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资料取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M301表)。

(2)中间投入中间投入=中间消耗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中间消耗取自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

2.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1)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2)生产税净额农林牧渔业全行业只征收烟叶税,因此:农林牧渔业生产税净额=农业生产税净额=烟叶税(3)固定资产折旧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乡村户数)×折旧率(6.7%)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取自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T102表),乡村户数取自农村生产条件(A301表)。

分行业大类固定资产折旧,以按生产法计算的分行业大类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进行分劈二、工业1、总产出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个体工业总产出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规模以上非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③个体工业总产出个体工业总产出=个体工业营业收入2、增加值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个体工业增加值(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①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劳动者报酬占其总产出的比重+实物报酬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劳动者报酬=制造成本中的直接人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社保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劳务费+劳动保护费中的保健补贴、洗理费+其他直接费用、其他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工会经费×60%+董事会费×50%+差旅费×6.5%②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生产税净额占其总产出的比重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排污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及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水电费中上缴的各种税费-补贴收入③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占其总产出的比重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造成本中的折旧费+营业费用中的折旧费+管理费用中的折旧费④营业盈余营业盈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营业盈余占其总产出的比重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工会经费×40%+上交管理费+补贴收入+利息支出×50%(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①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工资及福利+社会保险费②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税金总额-所得税③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④营业盈余营业盈余=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营业利润(3)个体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①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个体工业总产出×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个体工业劳动者报酬占其总产出的比重②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个体工业总产出×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个体工业生产税净额占其总产出的比重③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个体工业总产出×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个体工业固定资产折旧占其总产出的比重计算总产出、增加的资料来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1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2表),规模以下工业总量指标(B311表),2008年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资料三、建筑业1、增加值建筑业现价增加值以上一级统计部门核定反馈的数据为准。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介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介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介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统计局对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标准。

现将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其与工业总产值的区别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工业增加值不包含工业生产活动中的中间投入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包括: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三个部分。

工业总产值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由于工业总产值包含中间投入价值,因此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而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仅是工业生产活动中新增部分的价值,不受中间投入价值的影响,因此不存在重复计算,其核算结果也不受企业重组、合并、拆分等因素的影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工业生产成果,并能较好地与GDP核算和国际标准接轨。

二、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工业增加值核算口径含所有的工业生产活动,包括采矿、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活动。

三、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工业增加值核算分类分为2个层次。

第一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3个行业〔即第三级分类〕。

第二层次按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分为39个行业〔即第四级分类〕,其中采矿业有6个,制造业有3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给业有3个。

四、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核算不仅涉及指标多,而且对相关指标的细化、分类有较为严格要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根据统计调查周期和指标详细程度的不同,工业增加值核算一般分为三种情况: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核算,一般年度工业增加值核算和月度工业增加值核算。

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

(F)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03年统计年报和2004年定期报表)北京市统计局2003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北京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4)二、报表目录 (5)三、调查表式 (6)(一)基层年报表 (6)财务状况表(服务业企业F103表) (6)(二)基层定期月报表 (7)财务状况表(服务业企业F203表) (7)四、附录 (8)(一)实施办法 (8)(二)指标解释 (8)一、总说明(一)目的为了研究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优化服务业结构,改进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统计制度(实施方案)。

(二)对象本制度的实施范围是北京市辖区内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的服务业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

独立核算服务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服务业企业包括:(1)交通运输辅助业、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2)仓储业;(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贸易经纪与代理;(5)住宿业(6)金融业;(7)房地产业;(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1)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12)教育;(1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整理课件
月(季)度报表
《工业生产、销售总值表》(B204-1表) 《工业企业总产值分行业调查表》(B204-1表) 1、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企业本期生产的产
品产量×该产品不含税的销售单价+对外加工 费收入。 (注:价格必须是出厂销售价格,不是成本价格)
整理课件
(1)产品品种数在一个以上的,应分别计算每 一品种的产值然后再合计总产值;品种内有不 同规格且每一规格有不同销售单价时,也应在 分别计算规格品的产值之后再合计总产值;
1、工业企业主要指标表内指标应根据本期企业 财务报表来填写,具体是:
(1)应收帐款、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净值、 资产合计、负债合计根据“资产负债表”本期 期末数(本年累计数)填写
整理课件
(2)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 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根据“利润 表”本期期末数(本年累计数)填写;
⑤利息支出(代码40)是指净支出。
整理课件
2、工业企业财务状况 (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1表)
网上直报系统下发B103-2表的企业填报。 指标解释参考《工业统计报表制度》P83-92。 指标代码01-27取自资产负债表,代码28-46、 301-309取自损益表,代码401取自账本工资、 福利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代码56-58取自增 值税纳税申报表,代码72-76数值原则上不得 小于12月B201表数值。
辖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 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但闻 辖区内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和个体 生产整单理位课件
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上报时间
开网时间
截止时间
季度末月27日 月后8日0:00 2月25日 其他月27日0:00

报表增值税比账上少一分钱,如何调?

报表增值税比账上少一分钱,如何调?

报表增值税比账上少一分钱,如何调?报表增值税比账上少一分钱,如何调?首先冲掉1分钱借:应收/现金 -0.01贷: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0.01然后结转借应缴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 -0.01贷:应缴税费-未交增值税 -0.01申报表比账上多著一分钱怎么办怎样调平按申报表的资料,调整账务资料。

前提是申报表的资料是正确的。

一份钱是哪个业务的?是增值税的应缴数还是啥?不清楚原委啊。

增值税比报表多一分这种情况是由于计算时四舍五入造成的误差不算计算失误不知道你们那边是什么规矩反正我们这边是直接把报表的增值税的数值改成跟账面数值一样即可。

(以自己做的账为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我们是小规模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金比账上登记时少一分钱,该怎么办呢?冲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0.01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0.01这样就OK了.账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比增值税报表上多1分钱,该怎样调会计实务操作中,主营业务收入当以防伪开票系统资料为准,也就是说每个月末要将账面记载主营业务收入和销项税与开票系统核对一致,理论上不存在差异,但如果操作不当,比如填制凭证时汇总多张发票总金额手工计算“收入”、“税额”,而不是单独对发票专案求和,就很容易造成零星差异,要在月末对账时对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进行同步调整一致。

要知道,增值税申报表上的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与税控开票系统有绝对的逻辑稽核关系,都来自于税控IC卡资讯记录。

所以,无论是否已经出具财务报表,对上述错误(1分钱差异),要在账面进行调整,如果上月报表已报出,可以在次月调整,以使累计资料核对一致。

增值税申报表上的销项税额比账上的少0.02,全年结束了,来不及加入申报了,那么要如何调整账?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02贷:营业外收入 0.02你只能以税控系统里面的为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误差,也可能是你i在以前输凭证的时候多输了0.02,这个不影响的,你把你的账务系统你面改掉0.02就是了,这种2分钱的事情,也就是为难我们财务人员了,税局就算看到也不会认真的。

http10.6.130.14。网上直报方式省略了以往由填报单位负责

http10.6.130.14。网上直报方式省略了以往由填报单位负责

○G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10年统计年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2010年9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1 -目录一、总说明 (2)二、调查表式 (3)三、资料来源对照表 (11)四、指标解释 (13)- 2 - 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一、总说明(一)填报单位和范围凡2010年12月31日前国务院、民政部批准的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均须填报本年报;经批准于2010年12月31日前撤销的城市,不再填报本年报。

填报单位为相关城市统计部门。

“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按所在地原则进行统计,统计范围包括城市辖区内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不论其行政关系属哪一级主管部门均应统计(即按块块统计)。

如现有的某些城市统计资料其统计范围不符合上述规定,未包括中央、省属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军工企业、事业单位的有关内容,应由当地统计部门收集资料,必要的时候请省级统计局协助完成,并据此调整范围后再填报,以保证全国城市资料不重不漏及各市资料的可比性。

(二)填报要求1.各市统计局要认真学习、了解和熟悉掌握报表中所列指标的范围、统计口径和统计单位的具体规定以及各项指标的来源与计算方法,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对于指标口径和计算单位与本制度规定存在差异的,要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转换。

在草填、核实无误后再正式录入、填报。

2.“全市”涉及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整个行政区域,包括城区、郊区及所辖的县(市);“市辖区”包括城区、郊区,不包括市辖县(市)。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分行业)(2002年以前)-2000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分行业)(2002年以前)-2000年
指标 总计 按主要行业分(2000-2002) 煤炭采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采选业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加工业 纺织业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普通机械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煤气生产和)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亿元) 固定资产原价(亿元)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亿元) 负债合计(亿元) 54338.15 51910.37 78646.3 51792.33 76743.84 1407.08 889.97 112.44 201.54 246.75 162.23 1451.28 765.17 1252.28 971.66 2825.6 1057.49 577.21 302.81 192.82 1058.78 446.41 298.56 1311.34 3487.78 1480.84 601.62 541.27 1005.24 2423 3303.83 1239 1418.43 2688.69 1881.51 4248.41 3138.58 4832.46 595.23 4650.04 179.4 357.06 1366.15 888.33 112.93 194.28 237.1 162.16 1404.83 717.45 1193.9 953.29 2708.18 1011.57 559.06 293.03 182.6 1010.96 422.62 289.59 1279.74 3400.07 1405.32 593.09 534.75 961.22 2341.68 3107.31 1179.15 1366.84 2594.27 1768.85 4048.39 3006.14 4208.03 568.06 4626.66 169.49 329.69 2969.14 5190.99 164.18 370.72 435.63 249.74 1673.09 937.86 1462.36 912.03 3446.19 717.44 381.11 404.25 163.8 1426.23 599.66 221.87 3284.17 5560.53 1062.82 1359.05 565.38 1109.94 3948.43 6457.44 1797.13 1210.28 2217.06 1498.17 3592.73 2086.11 2561.78 401.68 15752.5 441.6 1272.93 1978.99 2706.01 106.04 247.55 326.31 181.11 1232.67 648.35 1057.87 608.89 2319.03 494.23 274.16 306.36 118.75 1073.99 384.3 152.44 1990.02 3733.17 749.56 900.42 386.57 763.01 2759.58 3985.88 1202.58 835.72 1425.22 944.83 2386.16 1409.22 1564.49 258.4 10570.73 312.64 879.4 2527.16 1636.89 151.21 349.35 410.28 272.35 2226.61 1045.84 1653.76 911.71 4158.24 1023.47 625.54 456.25 204.58 1657.53 539.16 289.88 2251.99 5544.06 1594.6 1034.7 739.03 1213.22 3982.33 5005.84 1863.36 1634 3051.32 2113.33 5087.34 3280.33 4492.11 619.57 11260.54 279 596.8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市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3年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序言
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数据分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进行剖析和阐述。

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数据分析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等,对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数据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的重要参考渠道。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现状 (1)
第二节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现状统计 (3)
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现状统计 (3)
三、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
及附加比重统计 (3)
四、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
及附加(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现状统计 (7)
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比
重统计分析 (7)
四、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现状统计表 (1)
表2: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现状统计表 (3)
表4: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比重统计表 (3)
表5: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6-2018)统计表 (4)
表6: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现状统计表 (7)
表12: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比重统计表 (7)
表13: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8表1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9 表17:昆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