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研究生
港中文gis录取案例

港中文gis录取案例引言概述:港中文GIS录取案例是指香港中文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录取学生的具体案例。
GIS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香港中文大学作为亚洲地区领先的高等教育机构,其GIS专业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卓越的声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港中文GIS录取案例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录取标准1.1 学术成绩:香港中文大学GIS专业录取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术成绩,尤其是数学、地理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科目的成绩。
1.2 个人陈述:学生需要提交一份个人陈述,详细描述自己对GIS的兴趣和动机,以及相关学术和实践经验。
1.3 推荐信:学生需要提供一至两封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教师、导师或者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推荐信需要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价。
2. 学术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GIS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地理学、测量学、空间统计学等基础课程,以建立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
2.2 技术课程:学生还需要学习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管理、遥感技术等与GIS 相关的技术课程,以掌握GIS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3 应用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香港中文大学GIS专业还设置了一系列应用课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实践机会3.1 实习项目:香港中文大学GIS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项目,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的GIS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2 研究机会:学生还可以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与教师一起进行科研工作,深入了解GIS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方向。
3.3 校外合作:香港中文大学GIS专业与各个领域的机构和企业有广泛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通过校外合作项目,与实际应用场景接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4. 学术活动4.1 学术讲座:香港中文大学GIS专业经常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和分享最新的GIS研究成果。
方朝阳简历20121220(1)

方朝阳,男,博士(后),教授。
在中国海洋大学获得物理海洋学硕士学位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从事空间信息技术博士后研究,2010年任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信息提取和灾害信息系统。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十余项科技项目,其中包括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创新科技基金项目1项、香港研究资助基金2项、科技部863高科技计划3项、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1项以及其他企事业项目20余项等,获得省级和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二),省级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三),发表研究文章30余篇(其中SCI8篇,EI9篇,核心期刊5篇),获软件版权证书5项。
2012,任第二次“鄱阳湖科学考察”专题首席专家,并主持“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综合数据库服务平台设计和开发”课题(编号:20114ABG01100-5-21);2012,主持襄阳市政府委托“襄阳市政府数据中心应用及中心安全监管平台项目-GIS应用部分”;2011,技术负责“洪州窑青瓷三维网络博物馆”;2010,主持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课题“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集生成系统研发与产品生成”之专题“遥感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投影和投影转换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AA122103); 2010,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课题分项专题,“鄱阳湖水生态监测和预警信息在线分析和发布系统”(课题编号:2007BAC23B05-05);2010,主持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委托项目,“鄱阳湖模型试验基地虚拟仿真系统”;2010,主持江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委托项目,“鹰瑞高速高速公路虚拟仿真电子沙盘”;2010,主持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委托项目,“江西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预警应急指挥桌面演练系统”;2009-2011,主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多尺度虚拟地理环境集成的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2009-2011,主持国家测绘局共享服务试点项目,“数字莆田共享服务平台”;2009-2010,江西省发改委世行贷款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研究项目活动7-建立鄱阳湖水体质量监测数据库”,负责人;2008-2010,主持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资助开放基金项目“基于WEB的动态变化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示范系统构建——鄱阳湖流域信息提取模型集成和知识共享研究”(项目编号:PK2008007);2008-2010,参加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年团体项目“基于卫星遥感的华南沿海台风生态效应和灾害检测评估”,主要负责集成系统设计和开发;2007-2009,香港政府ITF基金粤港合作项目“珠江三角洲地区渔业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编号:GHP/026/06),担任项目副主持人,具体负责组织系统的设计和开发;2007-2008,香港政府RGC基金项目“多维动态海洋大气环境建模研究和开发”,(项目编号:2020903),担任项目主持人。
地理信息科学前沿论坛

会议日程
5 May 2019
2019 年 5 月 25 日 (星期六)
会议注册
2019 年 5 月 26 日 (星期日)
会议地点:香港中文大学 霍英东遥感科学馆 303 室
08:25
帝都酒店大堂集合 (只限住在帝都酒店的会议嘉宾及参会者) [前往会议地点的巴士会于早上 8:30 准时由帝都酒店开出]
What Formed the North-south Contrasting Pattern of Summer Rainfall Changes over Eastern China?
Professor WU Renguang Zhejiang University
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环境 11:00 - 11:30 闾国年 教授
15:30 – 16:00 茶歇
16:00 - 16:30 大数据时代雷达遥感应用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邵芸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16:30 – 17:00 大数据时代的地理信息科学:机遇、挑战与应对 黄波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
17:00 – 17:30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疏散感知与智能模拟实验进展 龚建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南京师范大学
Global land cover monitoring: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11:30 - 12:00 Prof. Gong Peng Tsinghua University
12:00 - 12:30
地信领域中外两次学术争论及会议开幕式、致辞
09:30 – 10:00 合影、茶歇
港中深研究生申请条件及学费

港中深研究生申请条件及学费
港中深研究生申请条件及学费
港中深研究生院提供多种学位课程,包括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
申请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年龄:申请者应年满18周岁;
2. 学历:申请者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取得相关学科的学士学位;
3. 英语水平:申请者需要满足以下英语要求:雅思总分6.5分,单项不低于6分;或者托
福总分90分,单项不低于20分;
4. 申请材料:申请者需要提交有关学历及学习成绩的证明,以及个人简历、个人陈述和推荐信等。
学费方面,港中深研究生院的学费是每学期收取,学费标准取决于课程类型和学生的国籍。
一般来说,硕士学位课程的学费约为每学期1.5万港元,博士学位课程的学费约为每学期2.5万港元,博士后研究的学费约为每学期3万港元。
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时空融合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时空融合研究的现状及展望黄波;赵涌泉【摘要】High spatial resolution monitoring of land surface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dynamics requires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ry as data support.However,the efficient,low-cost,and feasible solution is to blend the multi-source images with high-spatial and high-temporal resolution respectively to produce the desired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imagery required by different research or applications,which is subject to the limitations of satellite sensor’ hardware technology and the budget constraints of launching more satellites.Although plenty of spatiotemporal image fusion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they are limited to specific data types,algorithm principles,application purposes,etc.Furthermore,the development of spatiotemporal image fusion algorithm presents a phenomenon of disorder.This study summarizes and generalizes the existing mainstream spatiotemporal fusion methods and classified them into four categories:① spatiotemporal fusion based on land components;②spatiotemporal fusion based on spatial information;③spatiotemporal fusion based on temporal changes;④combined spatiotemporal fusion.Meanwhile,the study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spatiotemporal fusion;and informs the prospect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patiotemporal fusion method.%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袁或者大气环境动态监测需要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支撑,但由于卫星传感器硬件技术及卫星发射成本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较为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可行手段就是将分别具有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影像进行时空融合,从而生成不同研究和应用所需的高时空分辨率卫星影像.现阶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时空融合算法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局限于特定的数据类型、算法原理、应用目的等客观限制,而且其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本文对现有主流的时空融合算法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其分为4种:①基于地物组分的时空融合;②基于地表空间信息的时空融合;③基于地物时相变化的时空融合;④组合性的时空融合.同时,本文还对时空融合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期刊名称】《测绘学报》【年(卷),期】2017(046)010【总页数】8页(P1492-1499)【关键词】多源遥感影像;时空分辨率折中;时空融合;地物组分;空间信息;时相变化【作者】黄波;赵涌泉【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518057;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香港【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36目前,随着大量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射,能获取到的遥感数据越来越多,而且新发射的卫星传感器均朝着具有高空间、高时间、高光谱分辨率数据获取能力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1]。
虚拟地理环境研究与展望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o f Vi r t u a l Ge o g r a p h i c E n v i r o n me n t s( V GE s )
L I N Hui ' 一, HU Mi n g y ua n 一, CHEN Mi n ,
Ke y wo r d s : V i r t u a l G e o g r a p h i c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V G E s ) ;ma p ;G e o g r a p h i c I n f o ma r t i o n S y s t e m s ( G I S y s t e m s ) ;r e —
me n t o f e a c h c o mp o n e n t i n VG Es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d e t a i l . F i n a l l y ,t h e p r o s p e c t i s p r o p o s e d b y t a k i n g t h e e o mb i n a — t i o n o f VGE s wi t h s t u d i e s o f r e mo t e s e n s i n g a n d g l o b a l c h a n g e a s c a s e s .
虚拟 地 理 环境 研 究 与展 望
林 珲 。 ,胡 明远 , 陈 曼 ’
( 1 . 香港 中文大学 太空与地球信, g - 科学研 究所 , 香港 沙田; 2 . 香港 中文大学 地理与资源管理学 系, 香港 沙田 3 . 香港 中文大学 深圳研 究院, 广 东 深圳 5 1 8 0 5 7 )
2019港中文文化管理offer+1,祝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世毕盟学员!

2019港中文文化管理offer+1,祝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世毕盟学员!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世毕盟学员
收获2019年秋季入学的
香港中文大学
文化管理硕士offer!!!
学员感言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重要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等为重点研究领域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子共同创建, 定位于美英顶尖名校申请的高端留学咨询机构和个人发展的平台。
<成功案例>
2018 Fall部分申请结果:普林29枚,哈佛43枚,MIT 53枚,斯坦福64枚,伯克利90枚,CMU 82枚,剑桥18枚,牛津 12枚......连续五年申请辅导结果遥遥领先!。
大数据环境下道路场景高时空分辨率众包感知方法

大数据环境下道路场景高时空分辨率众包感知方法唐炉亮;赵紫龙;杨雪;阚子涵;任畅;高婕;李朝奎;张霞;李清泉【期刊名称】《测绘学报》【年(卷),期】2022(51)6【摘要】道路场景作为人类发展演变中最重要、最复杂、最典型的载体之一,是道路基础设施与活动行为共同构成的综合体,链接和构建“人地关系”。
道路场景感知从二维抽象简略到三维精细丰富、从静态过去式向动态现在时发展,成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支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交通强国战略的核心技术保障。
本文立足于时空交通大数据,提出基于道路场景静态基础设施“形”和动态活动行为“流”的高时空分辨率道路场景感知方法。
该方法从静态路网“形”角度,以“点-线-面-体”等要素为研究脉络,构建高精度道路地图众包感知的理论体系;在活动行为“流”感知上,突破传统的点模式分析局限,发展了道路网络空间活动流的时空建模与多尺度分析方法。
本文揭示了静态基础设施“形”结构与动态活动行为“流”模式交互作用下的道路场景演化规律,形成以“形”控“流”、借“流”定“形”、“形”“流”叠置的高时空精度道路场景众包感知理论体系,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核心技术与数据支撑。
【总页数】21页(P1070-1090)【作者】唐炉亮;赵紫龙;杨雪;阚子涵;任畅;高婕;李朝奎;张霞;李清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深圳大学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相关文献】1.时空众包环境下基于统计预测的自适应阈值算法2.改进的Hough变换在复杂场景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3.时空众包环境下时效均衡的在线任务分配算法4.网络文本数据时空感知计算概念、方法及应用场景5.时空众包环境下时效均衡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