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2017年《848体育专业理论基础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合集下载

体育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体育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教育学及运动训练学试题(150分)第二部分运动训练学(75分)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运动成绩2. 区别对待原则3. 持续训练法4. 快速力量5. 运动技术二、方法运用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在比赛战术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2. 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时,如何确定训练的负荷量度?三、综合分析题(共1题,每题25分,共25分)1. 项群训练理论可应用于哪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运动生理学试题(150分)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作电位2. 红细胞比容3. 心动周期4. 运动性心脏肥大5. 最大摄氧量6. 基础代谢率7. 运动技能8. 极点9. 积极性休息 10. 连续心音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肌肉具有以下物理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 心肌收缩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范围为___________次/分,每博输出量约为______________毫升。

5. 肺泡通气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人体各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的分解。

7. 感受弱光的是_________细胞,感受强光的是_________细胞并具有分辨______的能力。

8. 产生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_________,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是___________。

9. 决定动作速度的生理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名校体育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1)

全国名校体育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1)

1.浙江师范大学621体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621体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621体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621体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621体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杭州师范大学715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715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第一部分体育学概论一、简答(每题14分,共70分)1.何谓体育?体育的本质是什么?2.何谓体育功能?体育健身功能的表现有哪些?3.什么是体育目的?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有哪些基本要求?4.什么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有何区别?5.什么是体育技术?如何进行体育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二、论述(每题20分,共80分)1.论述体育的多种属性与体育的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

2.联系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发挥好体育的经济功能。

3.试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联系与区别。

4.我国目前属于“体育强国”还是“体育大国”?谈谈理由与发展建议。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一、简答题(共75分,每小题15分)1.简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简述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3.简述血压测试的步骤。

4.简述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5.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二、论述题(共75分,每小题25分)1.试述完整机体内肌肉收缩的全过程。

2.某高校中文系20名女生计划实施慢跑锻炼,下午5-6点绕操场慢跑30分钟左右,10-13圈,每周3次,为期2个月。

问题:应用心率、血压和人体机能评定的有关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评定锻炼效果,要求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3.VO2max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715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714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71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3.广西民族大学617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617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真题《体育教学论》部分(共1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30分)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方法3.体育课堂教学设计4.终身教育5.体育教学评价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小题,共45分)1.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五大规律。

[全]《体育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全]《体育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体育综合》考研真题详解1现代竞技体育职业化与()日益明显。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 A.社会化B.大众化C.商业化D.全球化【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属于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社会诸多行业都是按照这一规律来形成自我独特的专业化道路模式,以便使各自专业能够达到最佳水平,竞技运动商业化与职业化的产生就是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规律来实现的。

从竞技运动发展的历程来看,竞技运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规律的运作下,其商业化与职业化呈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竞技体育能促进社会大众的()。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A.身体健康B.机能水平C.观赏能力D.体育参与【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优秀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高超的技艺以及顽强的意志,都会被作为学习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

围绕奥运会和一些世界级的重大竞技体育比赛,以及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

我国自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以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已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协调机制,竞技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反过来群众活动的发展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

3运动训练是一项()活动。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A.团队B.实践C.社会D.身体【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所以运动训练是一项实践活动。

4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A.运动员思想B.竞技体育管理C.运动竞赛管理D.教练员培训【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取得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主要有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运动竞赛管理这四个部分构成。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卷真题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卷真题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卷真题考研试卷:运动训练学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A. 运动的生理学基础B. 运动的心理学基础C. 运动的技术与战术基础D. 运动的社会学基础2. 运动训练学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个体的运动技术水平B. 研究运动的心理过程C. 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D. 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3.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个体差异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适应性原则D. 先进性原则4. 运动训练的评价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运动技能水平B. 心理素质C. 身体素质D. 社会适应能力5.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通过以下哪个阶段实现的?A. 认知阶段B. 实践阶段C. 自我调控阶段D. 反应阶段二、简答题1. 简要介绍运动训练学的研究领域和目的。

运动训练学研究的领域包括运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的心理学基础、运动的技术与战术基础。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体的运动技术水平,促使其在体育运动中达到更好的表现。

2. 列举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则并进行简要解释。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差异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

个体差异性原则指出每个个体在运动训练中的起点和潜力不同,需要针对个体特点进行个体化训练。

持续性原则指出运动训练需要持续进行,通过连续不断的练习和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适应性原则强调运动训练应与个体的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适应性训练原则,促进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先进性原则指出运动训练应根据运动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不断推动运动训练的发展。

3. 运动训练的评价指标有哪些?简要解释其中一项。

运动训练的评价指标包括运动技能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中,运动技能水平是指个体在特定运动项目中所表现出的技术水平和能力,通过评估运动技能水平可以了解个体在运动中的表现和潜力。

例如,对于足球运动员,评价其运动技能水平可以考察其传球、射门和防守等方面的能力。

(NEW)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6年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7年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8年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8年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2016年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7年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8年宁夏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学习迁移2教育制度3校本课程4教学设计5教育二、简述题(每小题12分,共计48分)1简述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2简述工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3分析阐释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4简述基于问题教学模式的基本学习环节。

三、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6分,共计32分)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从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角度,分析下列材料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于个人。

当日在造成个人为圣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社会的进步。

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谎、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谓此道德很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

盖彼者,不过无暇而已,于社会虽有若无。

今因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

否则,无道德可言。

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

否则,无道德。

”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

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己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

(选自张伯苓:《以社会之进步为教育之目的》)2某小学学生马某某投入学校旁边的小河溺水而亡。

在事后的调查中发现,马某某、李某某等同学在学校因错误经常被班主任李老师拳脚教育。

每次回家告诉家长后,不但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还要受到一顿责备。

在绝望中,二人相约投河身亡。

试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分析产生这一悲剧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四、论述题(共计2题,第1题20分,第2题30分,共计50分)1请结合实际分析教育谋生与享受功能的内涵及实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