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的热损失因素分析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摘要】稠油开采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而蒸汽吞吐热损失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稠油开采的重要性,然后深入探讨了影响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包括管道传热效率和地质条件等。
接着分析了蒸汽吞吐热损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技术手段,如提高传热效率和采用新型设备等。
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优化蒸汽吞吐热损失的效果。
总结了影响因素,强调了改进策略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优化。
【关键词】稠油开采,蒸汽吞吐,热损失,影响因素,改进技术,优化,实践案例,发展方向,建议,总结,改进策略,技术发展。
1. 引言1.1 稠油开采的重要性稠油开采是指对具有相对较高黏度和密度的油田进行开采的一种特殊技术,它通常需要借助蒸汽注入等方法来降低油的黏度,从而实现油田的有效开采。
稠油资源储量巨大,具有丰富的潜力,是我国战略性能源资源之一。
稠油开采对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稠油开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稠油储量巨大,开采潜力大。
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富有稠油资源,被誉为“稠油王国”。
充分开发稠油资源,可以有效增加我国的能源供给量,对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稠油开采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稠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推动当地经济的腾飞。
稠油开采可以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随着传统能源的消耗和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发展清洁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高效、可持续方向转变。
稠油开采对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稠油资源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研究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影响因素,并寻找改进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稠油开采效率和促进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
稠油开采中的蒸汽吞吐热损失是指在蒸汽注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蒸汽的热能损失。
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层温度:地层温度对蒸汽的热损失有很大的影响。
地层温度越高,蒸汽的热损失就越大。
在稠油开采中,应尽可能选择低温的地层进行开采。
3. 注入压力:蒸汽注入时的压力也会对热损失产生影响。
注入压力越高,热损失越小。
在稠油开采中,应尽可能提高注入压力。
1. 优化注入过程:通过优化注入过程,控制注入温度、压力和流速,减少蒸汽在注入过程中的热损失。
2. 隔离保温措施:采用隔离保温措施,将稠油层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热能的流失。
3. 热源补给:通过外部供热方式,补给稠油层的热能,减少蒸汽的热损失。
4. 用高温蒸汽:使用高温蒸汽代替低温蒸汽进行注入,提高注入温度,减少蒸汽的热损失。
5. 使用聚合物减阻剂:使用聚合物减阻剂降低岩石表面的湿润性,减少蒸汽在岩石表面的损失。
6. 井筒绝热措施:采取井筒绝热措施,减少蒸汽在井筒中的热损失。
在稠油开采中,降低蒸汽吞吐热损失是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优化注入过程、隔离保温措施、热源补给、使用高温蒸汽、使用聚合物减阻剂和井筒绝热措施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蒸汽吞吐热损失,提高稠油开采的效率。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摘要】蒸汽吞吐是国内外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通常是作为油田规模蒸汽驱开发之前一个先驱开发方式,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对造成蒸汽吞吐井筒热损失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善井筒隔热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热损失;井筒隔热一、问题的提出蒸汽吞吐是国内外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注入到井底的蒸汽干度。
研究采收率与井底干度的关系可以看出:要取得较高的采收率,井底蒸汽干度要保持在40%以上。
而国内普遍使用的“隔热管+伸缩补偿器+热敏金属封隔器+喇叭口”的注汽管柱形式在经过多轮次的蒸汽吞吐后,存在着隔热效果差,热损失严重等问题。
对辽河油田的部分油井进行了吸汽剖面测试,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油井在注汽时井筒热损率都在20%以上,井底的蒸汽干度仅有37.06%,从而严重影响了蒸汽吞吐的效果。
二、造成井筒热损失的主要因素在蒸汽吞吐中影响井筒隔热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采用的注汽管柱在隔热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隔热管的影响隔热管是蒸汽吞吐中输送蒸汽到井下的主要井下工具,其在注汽时传输热量距离最长、热损失也最多。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隔热管双层预应力隔热管,隔层充惰性气体,随着隔热管长期的使用,其隔热效果自然变差。
另外,由于长期使用,丝扣的磨损,造成隔热管接箍处蒸汽泄漏,这也是造成井筒热损失的不利因素之一。
(二)封隔器的影响封隔器作为密封油套环形空间的工具,在注汽时防止油套环形空间进入高温蒸汽,保护套管不受高温热胀伸长而损坏,同时也是为了将热能最大限度输送到到油层当中去,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封隔器多为热敏金属封隔器,注汽时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将油套环空密封。
热采封隔器又是在注汽管柱的最下端,在封隔器密封前,蒸汽将从注汽管柱下端返到环形空间一部分,举升油套环形空间的液体,当封隔器密封后,环形空间的液体无法排出,隔热效果差的隔热管柱加热油套环形空间液体,形成对流换热,消耗大量的热能。
影响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的因素及措施探讨

影响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的因素及措施探讨作者:朱胜利刘敏于治河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8期【摘要】蒸汽吞吐是稠油开发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分析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因素:蒸汽注入量、注汽速度、蒸汽干度、焖井时间和蒸汽吞吐周期次数等基础上,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改善注汽效果,优化注汽方式,优化合理井网井距、增加热受效储量,可有效改善稠油区块开发效果,对稠油开发以及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稠油热采;蒸汽吞吐;影响因素;参数优化;措施探讨蒸汽吞吐是稠油开发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使油井产能提高的有效强化采油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注入的蒸汽加热油层,改变油层及流体性质,从而使油层温度、压力和饱和度三者发生综合变化。
蒸汽吞吐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各种油层因素和作业因素。
1、影响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的因素1.1注汽强度注汽强度即单位油层厚度的周期注汽量。
注入量在整个吞吐阶段对开发效果都有重大影响,随着注入量的增加,加热半径增大,增产效果变好。
由于吞吐阶段的主要能量来自地层压实作用,周期注入量的大小是实际地层孔隙体积和上覆地层压力来确定的,当注入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增产效果不再明显。
在生产过程中,注汽强度直接影响到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
任一周期的产油量与蒸汽注入量成正比。
对于具体的稠油油藏来说,蒸汽注入量有一个最优的范围。
注汽量太小,周期累积产油量低;注入量越大,加热范围越大,原油产量越高。
但注入量过高,使得油井停产作业时间延长,可能造成地层中原油被推向远离井底的地方,导致油汽比下降。
1.2注汽速度蒸汽注入油层后,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加热半径的扩展,其中蒸汽注入速度的影响是首要的。
因此,注蒸汽速度是稠油热采工艺的重要参数。
在设定注汽速度为一值、锅炉注汽压力为一定值,在锅炉出口干度大于一定值时,随着注汽速度的增加,累计产油量增加,当注汽速度大于一定值时,累计产油量增加幅度减缓。
虽然注汽速度大,累计产油量增加,但考虑到稠油油藏的特点,特别是在吞吐初期,注汽速度过大,油层系速度小于蒸汽注入速度后引起井底憋压,使油层开裂缝,动用程度不匀,影响吞吐效果。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

影响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因素及改进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稠油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蒸汽来加热油砂,从而降低油砂的粘度,使得其能够被抽取。
然而,在使用蒸汽的过程中,会发生热量的损失,这会影响到开采效率和成本。
1. 管道输送损失:在将蒸汽输送到开采现场的过程中,由于管道摩擦等原因,会导致热量的损失,从而影响蒸汽的到达温度。
2. 锅炉效率:稠油开采中需要使用锅炉进行蒸汽生产,如果锅炉的效率低下,会导致能量的浪费,从而增加了热损失的数量。
3. 使用的热媒体:稠油开采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使用水蒸气作为热媒体,但是如果水蒸气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或其他杂质,就会导致热量的损失。
4. 开采现场的环境因素:稠油开采现场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蒸汽吞吐热损失。
例如,如果开采现场周围的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导致热量的损失。
为了减少蒸汽吞吐热损失,需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优化管道输送:采用优质的管道材料,减少管道弯曲和摩擦,以降低输送损失。
2. 提高锅炉效率:采用高效节能的锅炉,以及合理的锅炉调节和维护,能够大幅度降低热损失。
3. 优化热媒体:进行水蒸气的净化等处理措施,以降低杂质含量,从而减少能量浪费。
4. 优化开采现场环境:例如,在温度过低的地区,可以采取加热措施,以提高蒸汽的传热效率;在温度过高的地区,可以采取降温措施,以防止蒸汽的热损失。
综上所述,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热损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稠油开采的效率和成本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要想有效减少热损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改进措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T82特稠油区块蒸汽吞吐日常管理分析

T82特稠油区块蒸汽吞吐日常管理分析关键词:特稠油;蒸汽吞吐;产量递减前言坨82断块位于宁海油田北部、陈家庄凸起南缘,是王庄油田的一部分,断块已投产油井原油粘度最高为76098mpa.,最低为4935mpa.,为特稠油油藏。
目前大部分井已进入高周期开采,综合含水84%左右。
因此分析T82特稠油蒸汽吞吐递减影响因素、递减规律,研究稳产对策尤为重要。
1T82吞吐产量递减影响因素分析1.1单井蒸汽吞吐加热半径特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周期后,近井地带原油经过蒸汽反复冲洗已基本被蒸汽冷凝水代替,蒸汽吞吐时冷凝水吸收大量热能,加热半径几乎不会再扩大,吞吐只在井底附近进行[1-2],所以单井蒸汽吞吐加热半径是导致周期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1.2油藏地质参数影响1.2.1油层厚度单层厚度小于5米的吞吐井平均单层厚度仅为2.7米,吞吐效果差,平均单井油汽比只有0.52,有效期18天,远远小于单元吞吐井平均68天的有效期。
1.2.2油层间非均质性油井经过多周期蒸汽吞吐后,受油层非均质性影响,部分高渗透层中形成蒸汽通道,甚至发生汽窜,使蒸汽利用率下降。
蒸汽吞吐进入高周期后,井间汽窜现象突出[3],油层纵向动用程度降低。
1.2.3泥质含量影响坨82断块储层敏感性评价为强—极强水敏,泥质平均13.8%,注汽、作业洗井等过程中的入井液容易引起粘土膨胀堵塞渗流通道,突出表现为转周后有效期短、递减期产能递减快。
统计数据表明泥质含量大于15%的吞吐井,平均单层泥质含量为26.11%,平均油汽比仅为0.32,日产油2.3t/d,热采效果差。
1.3原油粘度影响蒸汽吞吐以原油加热降粘、改善油的流动性为主,使之能够依靠天然能量或在注入液体的驱动下流动到采油井筒,实现采油的目的。
稠油粘度越高,转周后有效期短,产能递减快。
T82统计数据表明油汽比小于0.5的吞吐井主要集中在区块两翼的高粘度区域;油汽比大于0.8,吞吐生产效果好的油井集中于区块中部粘度较低的区域;而油汽比在0.5-0.8之间的吞吐井分布于两者的过渡带之间。
陈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陈南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陈南稠油油藏具有“薄、稠、砂、低”的特点。
针对蒸汽吞吐技术开采以来暴露出的热采递减快、出砂严重、套损井增多等问题,研究了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提出了优化热采管理的各项措施,有效提高了[1]油层动用程度,控制了稠油产量的递减,改善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效果。
关键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出砂;配套技术;热采管理一、概况陈南稠油油藏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内,为具继承性发育的受基岩控制的披覆构造薄层边际稠油油藏,河流相沉积,储层平面变化快。
油藏埋深1180-1320m,探明含油面积20.6km3,地质储量1942.39×104t。
其主要特点为“储层薄、油稠、出砂严重、含油饱和度低”,地面脱气原油粘度(50℃)一般10000-50000mPa·s,储层孔隙度32%,渗透率2500×104μm2,属于高孔、高渗储层,区块构造平缓、油稠,造成含油饱和度低50-55%。
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随着蒸汽吞吐轮次增加,吞吐效果变差,措施选井难度大随周期轮次的增加,油层压力逐渐下降(如陈373块原始地层压力12.9MPa,下降到目前的10.4MPa),原油密度、粘度逐渐变大,渗流阻力增加,吞吐周期缩短,周期累油量和油汽比明显降低,含水呈上升趋势。
五轮之后吞吐效果更差,单井周期累油量由1953t下降到838t,油汽比仅为0.5。
统计完整周期油井生产规律,周期间产油量递减22.3%,油汽比递减30.4%,含水上升速度为3.67%。
同时随轮次增加,地下存水率增加,排水期延长,加热半径小,单井日油水平由5.2t下降到2.7t,递减快,为下一步优选油井转周增加了难度。
2.地层出砂严重陈南稠油油藏埋藏浅,油层胶结疏松。
蒸汽吞吐开采后,岩石间的胶结物在流体的作用下被蒸汽溶解和冲刷,胶结强度大大降低,易造成出砂;同时不合理的开采速度和油井工作制度突变,也易造成出砂。
影响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的因素及措施探讨

影响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的因素及措施探讨稠油井蒸汽吞吐技术是一种在稠油开发中常用的增油方法,通过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来降低油黏度,提高油井产能。
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就这些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受到油层温度的影响。
油层温度决定了蒸汽吞吐的效果,过低的油层温度会导致蒸汽无法达到良好的热力效果,影响油井产能的提高。
可以通过提高蒸汽注入的温度,或者选择合适的加热设备来保持油层温度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井筒状况是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井筒的直径、砂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会影响蒸汽的传导速度和分布均匀性。
如果井筒直径过小,会阻碍蒸汽的传导,降低对油层的加热效果;如果砂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过低,会限制蒸汽的流动性,导致吞吐效果不佳。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合理选择井筒的直径,并采取适当的井壁封堵措施,以提高蒸汽的传导效果。
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还受到蒸汽注入量的影响。
合理的蒸汽注入量可以避免产生过多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有效的吞吐效果。
如果蒸汽注入量过大,会导致温度梯度过大,造成蒸汽的集中作用,无法有效吞吐深层油藏中的稠油;而如果注入量过小,则无法达到良好的吞吐效果。
需要根据具体井筒条件和油藏特征,合理确定蒸汽注入量。
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还与蒸汽分布的均匀性有关。
如果蒸汽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油层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蒸汽吞吐效果。
在注入蒸汽之前,可以通过工艺措施,如在井筒中设置均质器、调整注汽速度和轮换注汽位置等,来提高蒸汽的分布均匀性。
影响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油层温度、井筒状况、蒸汽注入量和蒸汽分布均匀性等。
针对这些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如提高油层温度、调整井筒直径和孔隙度、合理选择蒸汽注入量以及改善蒸汽分布均匀性等。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提高稠油井蒸汽吞吐效果,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稠油开采中蒸汽吞吐的热损失因素分析
作者:张立东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12期
蒸汽吞吐是国内外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通常是作为油田规模蒸汽驱开发之前一个先驱开发方式,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辽河油田的部分油井进行了吸汽剖面测试,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油井在注汽时井筒热损率都在20%以上,井底的蒸汽干度仅有
37.06%,严重影响蒸汽吞吐的效果。
该文对造成蒸汽吞吐井筒热损失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善井筒隔热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有丰富的稠油资源,稠油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汽锅炉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绝大部分,因此提高注汽锅炉系统热效率是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主要论述了提高油田注汽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热效率的新技术,以有效促进节能降耗,提升经济效益。
蒸汽吞吐是国内外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入到井底的蒸汽干度。
研究采收率与井底干度的关系可以看出:要取得较高的采收率,井底蒸汽干度要保持在40%以上。
而国内普遍使用的“隔热管+伸缩补偿器+热敏金属封隔器+喇叭口”的注汽管柱形式在经过多轮次的蒸汽吞吐后,存在着隔热效果差,热损失严重等问题。
对辽河油田的部分油井进行了吸汽剖面测试,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油井在注汽时井筒热损率都在20%以上,井底的蒸汽干度仅有37.06%,从而严重影响了蒸汽吞吐的效果。
2 造成井筒热损失的主要因素
在蒸汽吞吐中影响井筒隔热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采用的注汽管柱在隔热技术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隔热管的影响。
隔热管是蒸汽吞吐中输送蒸汽到井下的主要井下工具,其在注汽时传输热量距离最长、热损失也最多。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隔热管双层预应力隔热管,隔层充惰性气体,随着隔热管长期的使用,其隔热效果自然变差。
另外,由于长期使用,丝扣的磨损,造成隔热管接箍处蒸汽泄漏,这也是造成井筒热损失的不利因素之一。
封隔器的影响。
封隔器作为密封油套环形空间的工具,在注汽时防止油套环形空间进入高温蒸汽,保护套管不受高温热胀伸长而损坏,同时也是为了将热能最大限度输送到到油层当中去,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
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封隔器多为热敏金属封隔器,注汽时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将油套环空密封。
热采封隔器又是在注汽管柱的最下端,在封隔器密封前,蒸汽将从注汽管柱下端返到环形空间一部分,举升油套环形空间的液体,当封隔器密封后,环形空间的液体无法排出,隔热效果差的隔热管柱加热油套环形空间液体,形成对流换热,消耗大量的热能。
液面越高,热损失越大。
伸缩补偿器的影响。
注汽管柱都装有伸缩补偿器,伸缩补偿器是由两个不同直径的油管组成,在两管相互活动连接处有密封件密封,细管可以在粗管内沿轴向伸缩,他的作用是当封隔器密封后,注汽管柱受热伸长使注汽管柱不受轴向压力而损坏,起到管柱的伸缩补偿作用。
但目前伸缩补偿器没有保温层,不具备隔热性能,现场所使用的伸缩管长度5米左右,与其配合的管长度有10米,全部伸出在15米左右,这么长的管柱是加热油套环形空间液体而使热损失最大的部位。
据现场测试,伸缩补偿器部分的热损失大约占总损失量的15%以上。
影响注汽时井筒内热损失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稠油油藏经过长期的开采,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受边底水的影响,油水关系重新分布、采油井段过长、套管外窜槽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蒸汽吞吐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进行提高蒸汽吞吐井筒隔热效果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综合性研究,从而降低注汽时井筒内的热损失,进而提高蒸汽吞吐的效果。
3 减少井筒热损失的主要方法
在注汽管柱上加强隔热技术的研究,优化注汽管柱结构,降低热量损失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加强隔热管的改进。
根据目前现场隔热管的使用状况,考虑到注汽成本,大批量更换新管有相当大的难度。
因此我们要挑出损坏的隔热管,在下井的隔热管接箍处加装密封圈、安装隔热套、涂抹丝扣油等措施来防止管柱的漏失,从而减少热损失。
热采封隔器的改进。
热采封隔器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由原来的卡瓦封隔器逐渐到现在的热敏封隔器,依靠温度自动密封,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无论哪种封隔器在密封后,在封隔器上部的油套环空中都存在一定的液体,因此我们正在对封隔器进行研究,将封隔器设计成带有单流阀的装置,注汽时用注氮车将套管环形空间液体挤入到油层,消除套管环空液体,可以极大地降低井筒热损失,同时起到了保护套管的作用。
采用分层注汽技术。
分层注汽技术是提高油藏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蒸汽机利用率的有利措施。
目前能够实现的分注方式有;封上注下、封下注上、上下定量、封中间注上下、封上下注中间、中上层分别定量,中下层分别定量以及多层段分别定量细分注汽等方式。
用数字模拟优选注汽层段、优化注汽量是分层注汽的细化工作,用专家系统软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油井的生产、地质、油层情况,找出最佳的注汽层段和最佳的注汽量,以便取得较好的注汽采油效果。
另外在分注时可将含水高的层、受水窜影响严重的层封堵,仅对油层注汽。
为了使注汽层得到较好的采油效果,注汽后还可将高含水层和水淹层暂时封堵,只生产注汽层。
主要采用高温封隔器进行临时封堵,对部分井可采用一次管柱分注分采,同时我们还开展了高温调剖和化学助剂的选择性堵水的研究工作。
尽量避免注汽后注汽层压力高窜入其它层而减少热损失。
这些分注方式对于减少注汽时井筒内的热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4 现场实施情况
在采取了上述严把入井隔热管的质量关,在隔热管的节箍处安装隔热节,在有条件的井上取消伸缩补偿器,在对部分油井进行了调堵封窜等综合治理后大量采用了分层注汽、投球选注等配套工艺技术后,在08年我们又对部分油井进行了高温吸汽剖面测试,井底的蒸汽干度比措施前大幅提高,减少了井筒的热损失,取得了较好的蒸汽吞吐效果。
在辽河油田部分井各类蒸汽吞吐1000多井次,经济效益显著。
5 结论及建议
在采取有效的井筒隔热措施后,可减少井筒的热损失,提高蒸汽吞吐的效果。
但要切实减少注汽时井筒内的热损失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应不断加强技术研究,使蒸汽吞吐在稠油开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辽河石油勘探局华油实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