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段基床表层工艺性试验总结

合集下载

A组填料填筑工艺试验段成果总结

A组填料填筑工艺试验段成果总结

平朔东露天矿铁路专用线2标A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工艺试验段成果总结中铁七局平朔东露天矿铁路专用线项目经理部二○一○年九月二十日A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工艺试验段成果总结1、总述为了确保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及A、B组料填筑施工质量,中铁十九局长吉城际铁路项目经理部二工区于2008年8月30日至2008年9月16日在DK95+200~DK95+400段进行了A组料试验段填筑。

试验段填筑长度200m,共分为4层,其中基床以下路堤2层,基床底层2层。

第一层基底宽28.8m,第二层基底宽27.9m,第三层基底宽27.0m,第四层基底宽26.1m。

2、试验目的(1)确定A组填料的各项指标;(2)确定经济合理的机械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等工艺参数;(3)确定经济、合理、准确的检测方法;(4)确定A组填料施工工艺。

3、主要技术人员、机械及试验仪器(1)主要技术人员(2)主要机械设备压路机:2台三一重工YZ26E型振动压路机1台,其工作重量25.4t,激振力:高振幅时≥38 t、低振幅时≥26.5 t;振动轮宽2.4m;振动频率:弱振31HZ,强振27HZ;振幅:弱振1.0mm,强振2.0mm;行驶速度5—10km/h,工作速度0—5km/h。

宝马BM226DH压路机一台,其工作重量25.76t,激振力:高振幅时≥45 t、低振幅时≥28 t;振动轮宽2.4m;振幅:0~2.3mm;行驶速度5—11km/h,工作速度0—5km/h。

平地机: DY200J型平地机1台,平地机铲宽3m,工作速度500m/h;推土机: SD16推土机1台,铲宽3.5 m,工作速度300m/h;装载机: ZL50C型装载机1台。

(3)主要试验检测仪器:K30检测设备1套、Evd检测设备1套、灌砂仪1套。

4、A组料源选择及技术指标(1)A组料料源选择试验段路基填料来自虎牛村取土场的天然A组细角砾土,由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枢纽一项目高铁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枢纽一项目高铁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铁路Ⅰ标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编制:审核:批准:2014年5月8日目录一、进行所属试验段的目的 (2)二、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3)(一)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 (3)(二)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及设备配置表 (3)(三)试验段施工主要试验测量设备配置表 (4)(四)施工准备: (5)(五)试验段施工计划工期: (7)三、施工工艺简述 (9)(一)测量放样 (9)(二)清表、开挖 (9)(三)填前压实 (9)(四)路基填筑 (10)四、施工总结 (27)(一)施工工艺 (78)(二)质量保证措施 (79)(三)安全保证措施 (80)(四)环境保护措施 (80)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为全面展开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我分部在CyD2K5+570.64~CyD2K5+678.54段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

试验段长107.9m,选取此段进行实验基床以下路堤4层、基床底层4层及基床表层2层进行填筑工艺试验,其中根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3.2要求:普通填料的碎石类、砾石类土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40cm(基床以下)或35cm(基床底层),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料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应小于10cm。

级配碎石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5cm。

由于我分部采用的填料为碎石类,所以基床底层以下路堤松铺厚度按1层30㎝,1层35㎝,2层40cm的B组填料、基床底层松铺厚度按1层30㎝,1层35㎝,2层40cm的A组填料、基床表层松铺厚度按2层20cm的级配碎石。

为使所获试验资料能够全面指导路基填筑施工,本试验段验收标准严格按照路基路堤各项指标验收。

在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指导下,我分部已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填筑层施工,并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路基填筑施工提供了依据。

一、进行所属试验段的目的①对选定的DI1K5+100~DI1K5+400段区间路基开挖石方料进行可压实性能分析和试验,提出具体可行的填料制备工艺。

工艺试验工作总结怎么写

工艺试验工作总结怎么写

工艺试验工作总结怎么写
工艺试验工作总结。

在工艺试验工作中,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的工艺试验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收获和经验。

首先,我们在工艺试验工作中,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通过与同事的密切
配合和交流,不断改进和优化试验方案。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克服了这些问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次,我们在工艺试验工作中,注重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严格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我们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统计,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规律。

此外,我们在工艺试验工作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实验
效率和成果。

我们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科研成果,努力将这些成果应用到我们的工艺试验中,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绩。

总的来说,我们在工艺试验工作中,通过团队合作、数据准确性和技术创新,
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和收获。

我们也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我们的工艺试验工作,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北京至石家庄客运专线新建铁路JS-3标路基工程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基床以下路堤填筑)中铁十一局京石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第十三分部2009年4月26日客运专线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基床以下路堤填筑)为确保客运专线铁路路堤填筑质量,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施工参数,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损失,找出适合本地区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指导以后路基填筑施工,特编制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4、《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5、新建铁路北京至石家庄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6、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要求。

二、工程概况(一)概述京石铁路客运专线JS-3标DK214+060.52-DK237+750.2为中铁十一局京石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第十三分部施工,路基工程累计长度为10.85 公里,填筑A、B组土1605737立方米。

(二)试验段概况根据本标段目前征地拆迁、取土场、现有交通、水电情况等综合分析比较,将试验段选定在DK236+877~DK237+156.42全长279.42m。

该段地基为强夯处理,强夯施工已结束,并经检验确认合格。

填筑范围内设计无涵渠、通道等构造物,具有填筑施工连续、完整的优势。

本段路基以填方通过平坦耕地,线路中心最大填高8.16。

地层:中砂,褐黄色,稍密,稍湿,夹粗砂,细砂,局部表层为素填土,厚>5m;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夹少量中砂,厚0-7m;粉砂,褐黄色,中密,厚0-9m;以下为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

地下水埋深17-20.5m,变幅2-3m。

地振动峰值加速度:0.05g。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4m。

1、试验段试验的目的确定本地区经济合理的路基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选定经济、合理、准确的检测手段。

基床表层施工工艺及方法探究——以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为例

基床表层施工工艺及方法探究——以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为例
3 , 1路基
可 一 博
出站后线路继续往东前行4 公里折向东南, 跨过鸭儿湖及在建的汉鄂快速通道 , 于 大庙 设华容 南站 ; 出站后线 路折 向南 , 跨过花 马 湖后在花 湖新 城西 侧设花 湖 站, 出站后跨 在建 大广高 速公路 ( 花 湖互 通西侧 ) 及 武黄 高速公 路 , 进入 黄石境 内, 以路 堑穿黄石 电厂粉 煤灰池 , 沿军 事打靶 场、 黄石 市殡仪 馆及马鞍 山公墓 东 侧, 大泉路西侧前行至肖家铺附近设黄石北站, 出站后线路跨过发展大道、 磁湖 路、 武 九铁 路铁 黄支线 及沿湖 路 , 于规划 谈 山公路 隧道西 侧穿谈 山进入 黄金 山
工 业技 术
I ■
基 床 表 层 施 工 工 艺 及 方 法 探究
以武汉 至黄石城 际铁 路为例
李 彦
( 中铁 十一局 集 团第一 工程 有 限公 司 4 3 5 3 9 9 )
一 改修 或者 正式 施工 的过 程 中 , 基床 表层 的施 工 工作 是整 个过 程 中较为 重要 的一 个部 分 , 对 于普 通 的铁 路路 线而言 , 其最 大 的要 求就 是 需要有优质的填料, 尽管对于基床土质以及填土的密度方面有相关明确的设计要求, 然而, 我国依然在基床病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文章将基床表层的施工作为主 要的研 究对 象 , 并将武 汉 至黄石城 际 的铁路 为例 , 对该项 工程 开展 概况描 述 , 井对 基床 设计施 工方 案进行 大 体的介 绍 , 在 此基 础上 , 对该 项 铁路施 工工程 的路 基基
床表层 施 工工艺 及方 法进 行介绍 和总 结 。 【 关键 词] 基 床表 层 ; 施工 工艺 ; 质 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 U2 1 5

武汉工程试验段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技术总结

武汉工程试验段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技术总结
3 3 现场 填筑试 验 .
基 床表层级 配碎石 采用场拌法 生产, 首先在现场 填筑试验 用填料在 试拌前 先测 定掺配级 配碎石用 各种粒 径碎 石及石粉 的天然 含水率, 然后 根据最优 含水 率及 天然含水 率计算 出填料 拌和 的施工配合 比, 最后 在稳定土 拌和站 按室 内选 配 出的配合 比及最优 含水 率进行 级配 碎石拌 和, 自卸汽 车运输 至填筑 现场 。 以 路基基床 表层4 a 级配碎 石分 两层进行 填筑, 0m 每层 填筑 完成之后 , 分别 检 测Ed v 、K3 、E 2和 n值 ( 设计要 求 计算 出 K值) 0 v 按 。通过 对 原材 料试 验、 现场 填筑 试验 过程 中各 种 试验及 检测 数据 的 记录 、整理 、分析 , 制级 配 曲 绘 线 、确定 碾 压遍 数 、碾压 速 度等 施 工最 佳 参数 。将 试验 结 果报 监 理工程 师 批准 后, 确定标 准 化施 工工 艺, 导后 续大面 积 基床 表层级 配碎 石填 筑施 工 。 指 4施 工工 艺 试验 基床表 层 级配碎 石填 筑前 验 收基床底 层 , 查几何 尺寸 , 检 核对 压实 标准 。 须在 基 床底 层 及 以下 部 分填 筑 结束 并 经检 测验 收 合格 。 4 1 施工 前期准 备 在正式 施工 前, 计算单位 面积 填筑量 , 网格法 卸料 的原则在 施工 范围 内 按 测设 出每车 卸料边 界, 白灰洒 出, 用 同时标示 出路基两侧 的填筑 范围, 施挂 填筑

2 2 材 料 性 能 .
B试验 内 容和 方法 3 1室 内试验 . 311 按 《 .. 客运 专线 基床 表层 级 配碎 石技 术 条件 》要求 , 对所 选 基床 表 层 级配 碎 石 厂产 成 品进 行 资 源性 检 验 。 3 1 1 1 选取 基床 表层 级 配碎石 材料 开采 加 工基地 时, “ 、材料 ... 按 二 选 择及 质量 标 准 ”中 “ . ~2 4”的要求 , 21 . 由铁道 部业 务 管理 部 门认可 的 有 资 质 单位 对 成 品进 行 检 验

换填试验段施工总结

换填试验段施工总结
求得准确的压实技术参数,其中涉及:各种填料的分层厚度;各压实区的松铺系数;各压实区不同填料达成压实度标准的碾压遍数;压实机械的合理走行速率;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
通过压实实验,取得各项技术资料,通过度析整理,用以指导压实行工。
(5)严格控制含水量。

8.1安全保证体系
8
工区管理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工区长、主管生产副工区长、工区总工、安全管理工程师和各业务部门主管组成。本工区安全生产实行工区部→施工队→工班三级管理。
实验检测设备表
序 号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1
K30荷载板
30cm
1套
2
灌砂筒
φ150mm
1套
3
电子天平
2023g
1台
4
含水量测定仪
----
1套
5
动态平板载荷实验仪
----
1台
四换填施工实验设计
换填段里程范围:DK226+480~DK226+580,全长100m。具体施工参数见下表:
实验段施工参数选择表
层 数
1
成 员
9
马武斌
工区测量队长
负责测量
1
成 员
10
挖掘机司机
——
——
3
成 员
11
水车司机
——
——
3
成 员
12
自卸车司机
——
——
6
成 员
13
压路机司机
——
——
1
成 员
14
装载机
——
——
3
成 员
15
普 工
——
——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

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AB料总结

目录1.编制依据 (2)2.试验段概况 (2)3.试验段填料控制、设备 (2)3.1.路基填料 (2)3.2机械设备 (3)4.基床底层AB料填筑施工工艺 (4)4.1施工测量 (4)4.2施工工艺 (4)4.3基床底层填筑试验 (6)4.3.3试验数据验证 (47)5.路基底层填筑工艺数据分析 (47)5.1松铺厚度数据分析 (47)5.2碾压遍数数据分析 (48)6.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工艺小结 (48)7.附件 (48)路基试验段基床底层路基填筑工艺总结1.编制依据1.1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相关图纸1.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的《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3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的《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1.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的《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2.试验段概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将试验段位置选择在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填方地段HHDK157+268~HHDK157+485.4段路堤,本段长度为217.4m,填土高度3.0~5.0m。

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水泥搅拌桩两种加固方式;路基本体采用C组填料,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

试验段试验日期为2009年7月17日至2009年7月22日3.试验段填料控制、设备3.1.路基填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试验段基床底层采用AB组料填筑,并按照《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要求填筑前对杭州市塘栖镇料场AB组料进行了试验,各项试验数据均满足规范填料要求。

试验报告结果:该类料属于AB组料,可以用于路基基床底层填筑,检测项目包含以下三点:⑴颗粒大小分析试验⑵颗粒密度试验⑶填料最佳含水率3.2机械设备⑴试验段施工现场投入的试验检测设备试验检测设备及测量仪器一览表⑵施工机械施工机械一览表4.基床底层AB料填筑施工工艺4.1施工测量依据线路中心位置、横断面尺寸放样两侧边桩,并用石灰撒出边线、中线,并预留0.5m的超填宽度,按照5m×8m网格进行布网,并撒上白灰线,以示醒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西铁路新增二线NXZQI标项目部五分部基床表层首件试验段工艺性总结报告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四局集团公司宁西铁路新增二线NXZQI标项目部五分部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1、编制说明 (2)2.工程概况 (2)2.1试验段位置 (2)3施工时间 (2)4、试验目的 (2)4.1机械设备组合 (2)4.2组织机构设置 (3)4.3填料质量来源情况 (4)4.4填料技术指标及质量控制标准 (4)4.5 填筑参数试验 (5)5.2.1料源的控制 .......................................................................................185.2.2填料离析现象控制 ..........................................................................195.2.3外观质量控制 ...................................................................................196、试验成果和结论 ..................................................................................207、安全、质量、环保措施 (21)7.1安全措施 ..............................................................................................217.2质量措施 ..............................................................................................227.3环保措施 ..............................................................................................23路基基床表层A组料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1、编制说明根据小林至小湾站K566+340-K575+660已审批实施的单位工程方案,在路基填筑前按设计文件对路基表层进行检查选择该处试验段,对路基基床表层A组料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上报监理单位确认。

2.工程概况2.1试验段位置试验段选择在K566+343.86~K566+650段,全长为306.14m。

其中K566+343.86~K566+415地段自上而下填筑0.5mA组填料+0.1m的中粗砂+两布一膜。

K566+415~K566+650填筑为0.6m 的A组填料。

3施工时间2013年4月20日至4月25日4、试验目的(1)通过K566+343.86~K566+650段基床表层A组填料试验段施工,我们确定如下指导后续路基基床表层A组填料填筑施工的主要参数及相关工艺:①松铺系数、松铺厚度的确定;②确定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速度和遍数;③填料最优含水率及控制。

(2)通过现场填筑试验掌握施工程序,熟悉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重点、难点。

培训和检验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机具操作人员的施工经验和工作能力。

(3)了解机械的性能,功率及完好情况,检验试验段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4)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压路机碾压行走速度、碾压方式、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填料的颗粒级配、最优含水率等成果确认。

4.1机械设备组合试验结果整理分析。

根据填筑工艺参数试验测试的孔隙率、K30值,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填料压实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记录、整理、分析各种变换参数情况下的数据,确定施工最佳参数,并编写2.相应的施工工艺报告。

表4-1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4.2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涉及既有线工程分布及工程量大小情况,按有利管理、便于组织原则,安排1组施工班组。

组织结构图如下:图4-2组织机构图3.施工负责人:沈光华技术负责人:韩红平试验负责人:沈长永测量负责人:戴文玉安全负责人:吴国安物资负责人:程冬亮现场施工班组填料质量来源情况4.3经试验检测所产A料加工厂,试验段填料取自胡小湾大桥小里程《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各项指标满足A破碎料为碎石类土,属组填料。

NXZQ1-5-T1304003 。

(TB10001-2005),填料试验报告编号:4.4填料技术指标及质量控制标准⑴试验检测方法)和《铁路路(TB10102-2010按照《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4.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检测路基的孔隙率n和地基系数K30。

⑵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试验段路基基床表层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见表4-34.5 填筑参数试验用自卸汽车将A组填料运至试验现场,在摊铺整平过程中,根据混合料含水情况,配备洒水车随时补充洒水,将施工含水率调整至最优含水量到-3%-2%范围时,再进行碾压。

填筑试验前,由现场技术员及施工负责人对推土机、平地机和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以确保各工作程序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执行。

4.5.1碾压工艺试验在K566+343.86~K566+650区段基床表层的第一层进行20t振动压路机碾压工艺试验;K566+343.86~K566+415每层的松铺5.厚度为按27cm控制,压实系数为25.4控制,K566+415~K566+650每层的松铺厚度按31.7cm控制,压实厚度按29.7cm控制。

⑴场地布置第一层全宽布置。

⑵碾压方式(3)检测数据第一层:K566+343.86~K566+415分一个区段,松铺厚度为27cm,压实厚度为25.4cm。

按照静压2 遍、弱振2遍、强z振1遍、最后静压1遍收光的碾压方式。

第一层:K566+3415~K566+650分四个区段,第一区段松铺厚度31.2cm,压实厚度29.4cm,按照静压2 遍、弱振2遍、强z振1遍、最后静压1遍收光的碾压方式;第二区段松铺厚度31.5cm,压实厚度29.5cm,按照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2遍、最后静压1遍收光的碾压方式;第三区段松铺厚度31.7cm,压实厚度29.7cm,按照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2遍、最后静压1遍收光的碾压方式;第四区段松铺厚度32.1cm,压实厚度30.0cm,按照静压2遍、6.弱振2遍、强振3遍、最后静压1遍收光的碾压方式。

各区段从第4遍即弱振两遍后开始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检测数据如下:其中K566+343.86~K566+415第一个区段数据如下第一区段(K566+343.86-K566+385)7.8.第二区段(K566+385-K566+415)9.其中K566+415~K566+650第一个区段数据如下第一区段(K566+415~K566+470):)K566+530:~第二区段(K566+47010.)K566+590:~第三区段(K566+53011.)K566+650:~第四区段(K566+59012.13.第二层各区段检测数据对照表:(4)试验分析通过以上第一层各区段不同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所得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规律:①随着松铺厚度的变化,相应检测结果影响不大,说明采用该种型号压路机可以适当调整松铺厚度。

K566+343.86-415段试验处当铺完两布一膜和10cm的中粗砂时,50cm的A组料试验段随着压实遍数的增加,K30逐渐增大,含水率和孔隙率变小。

②在路基基床表层填筑几项压实指标中,孔隙率n在振动碾压之后就比较容易达到。

③在路基基床表层填筑几项压实指标中,地基系数K较难达到,30需增加碾压遍数来提高。

但试验过程中还发现,K的检测结果也受30碾压后检测间隔时间和含水率的影响,碾压后较快检测所测得K值30较大,含水率接近最优含水率时所测得K值较大。

因此,施工时要30保持施工、检测的连续性,并使填料保持较好的含水率。

④地基系数K值受压实遍数影响较大,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30相应的K值增大。

30⑤该种碎石类A组填料适合用作路基基床表层填筑的填料,填料质量稳定,压实质量较好,但因细粒含量较低,对含水量较敏感,晴14.天水分蒸发较快,超出最优含水率-3~+2%时不易压实。

为保证填料的均匀性,要加强含水量控制。

⑥压路机碾压速度为3km/h较适宜,需控制在2~4km/h,碾压过快容易使填料产生开裂。

5、A组填料填筑施工和质量控制5.1施工工艺与方法5.1.1 工艺流程路基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流程,全断面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分区施工的方法进行组织。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图5.1.1 路基填筑施工工 5.1.2施工方法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1)、基床表层路堤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A15.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5.1.3基床表层验收:本试验段底部为已检测合格的A组料的路基基床表层,经检测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按设计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主要验收内容包括:各项试验检测指标、路拱横向排水坡、断面标高、宽度等。

5.1.4测量放样:首先进行基床表层表面高程测量,同时完成整个试验场地的里程桩、中桩及边桩测放工作。

5.1.5填料运输:填料在破碎拌合场区拌合均匀后按填筑量运至试验段,合理控制填料的均匀性及含水率,使填料在施工时处于最佳16.碾压状态。

5.1.6分层填筑: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按5m×5m用白灰画网格,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卸土量,以便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进行按顺序倾倒填料。

倾倒在网格内的填料,在摊铺前检查填料是否均匀,是否有粗细颗粒严重离析现象,若有采取人工进行施工现场二次拌合,确保填料均匀。

5.1.7推土机推平:填料卸车完毕后用推土机在松铺料上进行初平作业,同时进行松铺厚度标高控制。

5.1.8平地机整形:推土机推平后,再用平地机粗平,对凹凸不平处辅以人工找平;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精平,使填料层表面形成4%的横向排水坡,并测量各断面虚铺后的高程。

5.1.9压路机碾压:碾压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的组合方式,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实速度控制在2~4Km/h。

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使的轮迹按规范要求进行重叠,保证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碾压后表面无轮迹。

碾压组合方式1: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1遍+静压1遍,共6遍;17.碾压组合方式2: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共7遍;碾压组合方式2: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3遍+静压1遍,共8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