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学习卡

合集下载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135导学卡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135导学卡
2、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给他起一个名字叫什么?关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3、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图纸和机器零件图纸给学生看,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认识比例尺的两种不同形式。
4、比例尺有哪些注意事项?
5、利用比例尺的概念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比例尺两种不同形式的相互转化。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卡课题:比例尺的认识
学习目标
1、明确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2、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自主进行不同长度单位间的相互转化练习。
学习重难点
熟练进行不同长度单位间的相互转换。
使用说明
课前学生自主完成练习,为教学比例尺统一单位打好基础。
自主学习问题
1米=()分米1厘米=()毫米
30米=()厘米300厘米=()分米
15千米=()厘米
4000000厘米=()千米
注意单位之间的进率,把0的个数填正确。
自主学习总结:
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卡课题:比例尺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本卡教学新知后使用,考察学生对比例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帮助辅助教学。
达标性问题
自我反思
一、填空:
1.()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Hale Waihona Puke 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的比。
3.比例尺分()比例尺和()比例尺两种。
4.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cm的距离代表际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板书5:6问:这是一个()我们管5叫做(),6叫做()。谁能写一个比和这个组成比例,学生板书 5:6=10:12(预设) 现在我们把它们组成了一个比例。我们还能管5叫做比的前项6叫做比的后项吗?(不能)那我们管它们叫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41页完成学习卡第二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部分:自学课本、探究新知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我们一起来订正)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在比例 2.4:1.6=60:40中(1.6)和(60)是比例的内项,(2.4)和(40)是比例的外项。
3.把2.4:1.6=60:40改写成分数形式为:
(2)比例的基本性质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请用不同颜色的比圈出内项和外项)
2.4:1.6=60:40
1.6×60=962.4×40=96
=
3×15=455×9=45
12:9=4:3
9×4=3612×3=36
我的发现:
以上几个比例的和是相等的。(这三个比例里面有一个比较特殊的)
(1.6)和(60)仍然是内项,(2.4)和(40)仍然是外项。(师生一起订正)(谁能把黑板上这个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标出来?其他同学请写在练习本上。)学生板书标出各部分的名称(你能把他变成分数形式吗?)
(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下本节课的重点)指黑板标题学生齐读(比例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结合学习卡自学例1)
我的猜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的验证:
归纳总结:
用字母表示:
第三部分:新知运用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和 (2)0.2:2.5和4:50
(2) : 和 : (4)1.2: 和 :5
第四部分:总结
我的收获:
课下作业:第43页第5小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在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比例的意义,现在老师这有几道题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卡,小组合作 一起完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合作交流、复习旧知
1.定义:什么叫做比例?
2.下列哪组比可以组成比例?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1)12:9和4:3(2)80:2和200:5
(学生汇报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