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必修三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合集下载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各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各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⑤缓解农村用材林和“三料”(燃料、饲料、肥料)的紧张 ;
三、南方地区矿产资源、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看“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可知:
(1)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2)南方地区的煤、石油资源较少。能源供应紧张,制约经济。
如何解决本地区能源供应问题?
1、“北煤南运”,如何运输? 2、充分发挥本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水电站? 3、建设核电站。有哪些核电站? 4、“西气东输”,如何输送?
西北地区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西北地区位置及地形
一、地形和气候
1、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东半部是辽阔的内蒙古高原;西半部是“三山夹两盆”
西半部自北向南依次的山脉和盆地?
天山山间断层陷落形成的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拔 ____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在塔里木盆地中, -155 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 塔克拉马干沙漠 2、干旱的气候特点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四周多为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 到达,气候属于典型的_________。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气。夏季高温,降水 较少。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沙尘暴”?
2、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交通便利(海陆 空运输便利)、政策优惠(经济特区)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制造业,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 许多新的工业中心、经济特区。 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区: 以电器、服装、食品、玩具等最多,为以轻工业为主的外 向型工业地带,其中最著名的工业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主要工业中心: 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05 青藏高寒区内部差异
CHAPTER巨大变化,青藏高寒区 内部存在明显的垂直气候带,从山麓的 温带气候到山顶的高山冰雪带。
VS
干湿季节
部分地区存在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雨季 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相对干燥。
地貌差异
高原与山地
青藏高寒区以高原为主,但内部地貌形态多 样,包括高山、峡谷、盆地等。
地貌差异
地形类型
包括高原、山地、盆地、沙漠等多种地形类型,地形复杂多样。
地貌特征
高原和山地地貌以裸露的基岩和风化的碎屑物质为主,盆地和沙漠地貌则以松 散沉积物和风积沙为主。
水资源差异
水资源量
水资源总量匮乏,且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严重缺水。
水质状况
部分地区水质较差,含有较高的矿化度和有害物质,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冰川与冻土
高山区域发育有现代冰川,而广泛分布的冻 土则对自然环境和工程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植被与动物分布差异
高寒植被
以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为主,植被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
动物分布
动物种类丰富,包括藏羚羊、雪豹、野牦牛等特有物种,它们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和食 物来源等多种因素影响。
06 三大自然区之间联系与影响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在三大自然区内部,需要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加强水资 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生态脆弱性
三大自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不同,青藏高寒区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问题严重,西北干 旱区荒漠化问题突出,东部季风区则面临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挑战。
生态保护与修复
汇报范围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 置和范围
各大自然区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类型和特点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地理课件PPT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地理课件PPT
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南北差异产生的原因: 南北纬度跨度很大 2.东部季风区的划分: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3.不同自然地区的特点: (通过自学,来完成下表)
地区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气候带 湿润程度 植 被 特色土壤 作物熟制
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湿润半湿 针叶针阔

混交
湿润半湿 落叶阔叶


湿润 湿润
常绿阔叶 林
常绿阔叶 雨林
黑土 黄土 红壤 砖红壤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1.东西差异产生的原因: 干湿程度随距海远近而出现变化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划分: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 区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3.不同自然区的特点: a.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海拔1000—1200米的高原 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 150-450毫米之间
以内流河为主,少外流河
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
发展牧业,东部边缘发展旱 作农业

b.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地表结构具有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的特点
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 200毫米以下 光照资源丰富
垂直差异:由于海拔高,呈现垂直方向的差异, 从山麓到山顶可分为7个自然带
95.人活着就意味着艰辛,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89.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96.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74.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长立志。 52.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题名。——方海权 74.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91.青年人,更重要的是看到明天,抓住今天,在宁静中奋进,也许在明天旭日出山之前,你又创造了奇迹! 59.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0.人的缺点就如同花园里的杂草。杂草不需培植照样生长,所以如果不及时清除,它们很快就会占领整座花园。——拿破仑?希尔 74.当你意识到是你决定了自己的未来时,你就能更充分地体验人生。当你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失败或胆怯归罪于他人,你就会为未来的圆满人生打下了基础。 86.一个人在外面很不容易,没啥,拼的就是坚强。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生活会奖励你一个全新的你好。与其祈求生活平淡点,还不如自己强大点。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 活给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考点搜索】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教材分析】在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等三大自然区域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本课介绍其内部的自然地区在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分析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帮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差异的显著性。

◆ 知识纲要◆重要图释图1.3 “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根据初中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由于所跨纬度比较大,气温差异最为明显,在北方从东到西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也比较明显。

其中热量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

因此,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南方地区又分为华中区、华南区。

【学习策略】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方法,识记三大自然区内部的空间位置、相互界线,理解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核心特征。

运用空白地图,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图上,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理解三大自然区中各自然地区的区域差异。

【教学内容】一、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主要差异——南北差异影响因素——热量其他差异——南北差异影响因素——水分主要差异——东西差异 影响因素——水分其他差异——垂直差异 影响因素——高度变化主要差异——垂直差异影响因素——高度变化其他差异——水平差异影响因素——水分同一性 差异性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即四个地区的主要特征) 表1-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决定的热量条件,故地区差异呈现出南北方向的变化规律。

2.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的东西差异表1-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图1-6图1-7自然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自然条件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海陆分布决定的水分条件,故地区差异呈现出东西方向的变化规律。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1.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

该区域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平均海拔只有50米左右,地形较为单一。

该区域土地肥沃,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华北平原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覆盖以草原为主。

该区域年平均降水量较少,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季节性干旱,因此水资源短缺是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2.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该区域海拔超过4000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

由于高原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处东亚季风区和印度洋季风区的交汇处,气候复杂多变。

青藏高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富含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文化遗产,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开发等因素,该区域的草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

3.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我国自然区中面积最小但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主要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省份,其地形多样化,沿海地区山区和盆地交错。

该区域受到广东湾和南海气流的影响,气候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气候的特殊性,华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可以种植一些要求高的经济作物。

华南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但也有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台风、洪涝灾害等。

同时,由于该区域工业化程度高,过度开发难以避免,导致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三大自然区在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和交错之处。

因此,在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方面,应该识别自然区间的差异和相同之处,推动地区间的合作,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差异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差异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差异自然区域差异的产生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划分自然区域的主要依据是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

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纬度因素影响,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

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综合地貌、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类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1. 三大自然区的分界:(如下图11-6-1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3000 米等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开,东部约以高线与东部季风区为界。

图11-6-12.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比较:3.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从东到西随距太平洋里程的增加而减少。

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 降水较多。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 地表景观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

但 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大致以贺兰山为界。

①东部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以高原地形为主,高原面上地表坦荡;距海较近,属于半 干旱气候,年降水在 150—— 450mm ,夏季降水占 60%。

高原上多为内流区,植被以草原为 主;气候条件对牧草生长有利,草场面积广,畜牧业发达。

新疆西部因受到大②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地形为山地盆地相间分布;位居大陆腹地,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云量少,光照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河流少,流程短,水量少;植被以荒漠草原及荒漠为主。

在山麓地带和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绿洲农业发达。

4. 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地理分界线2)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地理分界线。

第三节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及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第三节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及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阅读《教材》P10图 阅读《教材》P10图1-1-8
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 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
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自然地区 东北温带 湿润、 湿润、半 湿润地区 地 地貌 表 气候 植 被 植被 土壤 农业生产 一年一熟、 平原广布 寒温带、温 寒温带、 针叶林、 针叶林、针 地壤肥沃 一年一熟、春小 甜菜等, 三面环山 带大陆性季 阔混交林、 阔混交林、 如黑土等 麦、甜菜等,商 品粮、 品粮、林业基地 呈马蹄形 风气候 草甸草原 日均温≥10℃积温 积温3200 ℃等值线 日均温≥10℃积温3200 ℃等值线 落叶阔叶林 黄土广布 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冬小麦、 两熟、冬小麦、 旱作、 旱作、棉产区
(4)总结拓展
A、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及成因总结
大自然区 主要差异及因素 差异 因素 热量 水分 高度 其它差异及因素 差异 因素 东西差异 垂直差异 水平差异 水分 高度 水分
东部季风区 南北差异 西北干旱半 东西差异 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垂直差异
耕作 制度 北方
耕地 类型
主要 农作 物
民居 建筑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 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 大,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 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 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 南方” 北方”两个亚区。 “南方”和“北方”两个亚区。
秦岭— 秦岭—淮河线是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 0℃等温线 800毫米 800毫米 年等降 线 。 为 南 、暖温 带与亚热带、 带与亚热带、 与 等 界。 界。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气候和地貌 相互影响、共同联系其中 一2个.反要映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 引起土其壤他和自植然被要素和整个自然 地理环境的变化。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00mm等降水量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3000m等高线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地形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拔较低,地形以 海拔较高,主要是 平均海拔4000米 平原、丘陵为主。 高原和盆地,其次 以上。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低山、丘陵
积温
≥ 7500℃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热带季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
土壤
淋溶强烈的砖红壤
作物 问题
水稻一年三熟,经济作物种类多 热带生物资源利用,发挥土地生产力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湿润的季风气候




西高东低 海拔较低

平原广阔
植被:森林为主 土壤: 森林下发育
的土壤
水文: 外流河 河流自西向东 流入海洋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
平原耕地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南北差异——热量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水分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2.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地貌 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向东地势降低
积温
3200℃~450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200mm
贺兰山 西
西北温带及暖 温带荒漠地区

内蒙古温带 草原地区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 境特征吗?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青藏高寒区, 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 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气 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寒冻 风化作用强烈,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 风化作用强烈,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寒冻 荒漠广布;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 荒漠广布;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 多河流的发源地...... 多河流的发源地......
A 北
B C D 南
农作物及作物熟制
春小麦 一年一熟 旱作,冬小麦 一 旱作 冬小麦,一 冬小麦 年两熟/两年三熟 年两熟 两年三熟 水田,水稻 水田 水稻 一年两到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 水稻 热带经济 作物;一年三熟 作物 一年三熟
A 北
B C D 南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还有……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还有
A 北
B C D 南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 境特征吗?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 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 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 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 较少.风力的侵蚀,搬运, 较少.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 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 显.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山 地冰雪融水是重要的补给水源..... 地冰雪融水是重要的补给水源.....
中国三大自然区 的内部差异
1,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你认识图中的自然区吗? 2,你能概括出该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 , 境特征吗? 境特征吗? 知识回顾 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地处我 国第二,三级阶梯, 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 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 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 从低纬到高纬, 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 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 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 濒 临海洋,降水丰富, 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 茂盛;河湖众多, 茂盛;河湖众多,绝大部 分地区属于外流区... 分地区属于外流区...
气候差异
温带 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A 北
B C D 南
植被差异
针叶林, 针叶林,针阔混 交林, 交林,草甸草原 落叶阔叶林 干草原 常绿阔叶林
A 北
B C
季雨林
D

土壤差异
黑土, 黑土, 灰化土, 灰化土,暗棕壤 黄土, 黄土, 棕壤, 棕壤,栗钙土 红壤, 红壤, 黄壤, 黄壤,黄棕壤 砖红壤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东西跨度 西 大,内部 自然面貌 也有很大 差别. 差别.
距离海洋 远近而变 化的干湿 状况是导 致内部地 域变化的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其体现出 来的地域 分异规律 东 主要表现 为:经度 地带性规 律.
南_____,北_____; 米 , 面 ; 南_____,北_____; 船 , 马 ; 南_____,北_____; 低 , 高 ; 南_____,北_____; 尖 , 平 ; 南_____,北_____; 繁 , 齐 ; 南_____,北_____; 转 , 直 ; 南_____,北_____; 经 , 政 ; 南_____,北_____; 轻 , 重 ;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中心高寒草 原和荒漠区
边缘高山峡谷区

读图,试分析比较A 读图,试分析比较A,B 的自然环境差异. 的自然环境差异.
A B 广东省 省区 西藏自治区 平原 丘陵 山地 地形 高原 山地 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森林 草甸 荒漠 常绿阔叶林 季雨林 土壤 冻土 荒漠土 砖红壤 红壤 水文 河流源头 多冰川 外流河 多雨水补给 资源 太阳能 地热等 矿产资源 能源缺乏
东部自然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教材》P10图1-1-9) 阅读《教材》P10图
A 北
3200℃ ℃ 500℃ ℃ 0℃ ℃ 800mm 7500℃ ℃ D
秦岭 淮河
B C 南
地形差异
三面环山 平原广阔 西高东低 高原平原为主 山地, 山地,丘陵 及平原为主 多低山, 多低山,丘陵
A 北
B C D 南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地理图册》P10- 阅读《地理图册》P10-11
青藏高寒 区海拔高 低跨度大, 低跨度大, 内部自然 面貌差异 性也有很 明显. 明显.
随海拔高 度而变化 的温度, 的温度, 水分状况 是导致内 部差异的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其体现出 高 来的地域 分异规律 主要表现 为:垂直 地带性规 律. 低
东部自然区的内部亚区
(阅读《教材》P10图1-1-9) 阅读《教材》P10图
东部季风 区南北跨 度大, 度大,内 部自然面 貌仍有很 大差别. 大差别.
纬度位置 变化的气 温是导致 内部地域 变化的主 导因素. 导因素.
其体现出 北 的地域分 异规律主 要表现为: 要表现为: 纬度地带 性规律. 性规律. 南
同学们: 同学们: 我们下一讲再见, 我们下一讲再见, 谢谢!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