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三(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
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物理试题含答案

14.关于功,下列说法正碗的是A.支待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B 。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以不做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D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必定正负相反,且代数和为零15.—个小滑块以v 1的速度从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沿斜坡做直线运动,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变为v 2(v 1>v 2)小滑块上坡时的加速度为a 1,所用时间为t 1;下坡时的加速度为a 2,所用时间为t 2,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t 1:t 2 =v 1:v 2 B 。
a 1:a 2 =v 1:v 2C.整个过程小滑块的平均速度等于122vv +D 。
小滑块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和速度都为零16。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正上方有一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若小球垂直打到斜面上,重力加速度g 。
则飞行的时间为A 。
0cot vgθ B 。
02cot v gθ C 。
0v tan gθD.02v tan gθ17.如图所示,横截面为扇形的物体B 放在水平面上,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小滑块A 放在物体B 上, 右侧紧靠墙壁。
已知物体B 的质量为M ,滑块A 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B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余接触面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
当整个装置静止时,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物体B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gB.物体B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m)gC.滑块A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大小为2mgD.滑块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为2mg18。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 lkg、m2 = 2kg的两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
大小分别为F1= 15N、F2=6N 的两个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当系统达到稳定后A.弹簧秤的示数是9NB.弹簧秤的示数是21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a1 = 3m/s2D。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a2 = 5m/s219.2017年8月30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提出“虹云工程。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物理--河南师大附中三模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物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唐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了“客船”,钟声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的是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1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
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其中倒影的形成原理是________。
3.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其中二维码支付已经在中国全面推广,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在手机中成的是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若要使二维码的像大一些,应当让手机离二维码___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
4.如图2所示,某滑雪场正在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分割成微小的液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徵小的液滴发生________(选填一种物态变化)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小液滴的内能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如图3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
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 从R的一端滑至另一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电源电压为________V,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________W。
6.如图4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摆到B点,则A、B两点的高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________ (选填“静止”、“沿BC方向运动”、“沿BD方向运动”或“沿BE方向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题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河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物理

河南师大附中高中部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出题人:祁明艳审核人:赵肖肖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5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有下列说法:①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②曲线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③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④在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在地面观察下列物体的运动,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的是()A.向东运动的质点受到一个向西的力的作用B.正在竖直上升的气球突然遭遇一阵北风C.河水匀速流动,正在河里匀速驶向对岸的汽艇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相对列车水平向后抛出的一个小球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抛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B.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4.如图所示,蹲在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水平对准它,就在子弹出枪口时,松鼠开始运动,下述各种运动方式中,松鼠能逃脱被击中厄运的是(设树枝足够高):()A.自由落下B.竖直上跳C.迎着枪口,沿AB方向水平跳离树枝D.背着枪口,沿AC方向水平跳离树枝5.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6.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插在桌面上,杆端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如图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A.mω2R B.m2g2-m2ω4R2C.m2g2+m2ω4R2D.mg7.在一棵大树将要被伐倒的时候,有经验的伐木工人就会双眼紧盯着树梢,根据树梢的运动情形就能判断大树正在朝着哪个方向倒下,从而避免被倒下的大树砸伤,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角速度较大,易于判断B.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线速度最大,易于判断C.树木开始倒下时,树梢的向心加速度较大,易于判断D.伐木工人的经验缺乏科学依据8.如图所示,物块P置于水平转盘上随转盘一起运动,且与圆盘相对静止,图中c沿半径指向圆心,a与c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转盘匀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为b方向B.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c方向C.当转盘加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a方向D.当转盘减速转动时,P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为d方向9.某人在竖直墙壁上悬挂一镖靶,他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某处,先后将两只飞镖A、B由同一位置水平掷出,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侧视图),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镖的运动时间比A镖的运动时间长B .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C .A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 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大D .A 镖的质量一定比B 镖的质量小10.关于向心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就是物体的合加速度B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就是物体的合加速度C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D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11.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 1,从动轮的半径为r 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word含答案

二、选择题14、质量不同的物体,从不同高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B 、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C 、低处的物体先落地D 、高处的物体先落地15、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 分别以初速度1v 、2v 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 、B ,'O 是O 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且':1:3A AB O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 )A 、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B 、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为1:3C 、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1:3D 、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6、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范围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 、a 点与b 点线速度大小相等B 、a 点与b 点角速度大小相等C 、b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17、如图所示,相同材料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B的质量是A 的质量的2倍,A与转动轴的距离等于B与转动轴的距离2倍,两物块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A、角速度相同B、线速度相同C、向心加速度相同D、若转动角速度增大,A、B同时滑动18、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栓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小孔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原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P位置),两次金属块Q都静止在桌面上的同一点,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小B、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小C、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D、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v19、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顶端,若给小物块一水平速度则物块()A、立即做平抛运动BC 、落地速度大小为D 、落地时速度方向与地面成045角20、下列哪些现象是为了防止物体产生离心运动( )A 、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B 、转速很高的砂轮半径不能做得太大C 、在修筑铁路时,转弯处轨道的内轨要低于外轨D 、用洗衣机脱去湿衣服中的水21、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a ,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失重状态B 、如图b 所示是一圆锥摆,增大θ,但保持圆锥的高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不变C 、如图c ,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 、B 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度圆周运动,则在A 、B 两位置小球的角速度及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D 、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三、非选择题22、(1)某同学课外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 、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D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E 、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2)在上述实验中,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出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组物理量Q 和S ,其数值填表如下,Q 和S 的单位相同,但没有记下哪组是水平,哪组是竖直的(210/g m s =)①上表中Q 表示的物理量是 ;S 表示的物理量是 。
河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河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2.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如果把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绕O点转至水平位置,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F1和球对斜面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先增大后减小,F2一直减小B.F1先减小后增大,F2一直减小C.F1和F2都一直减小D.F1和F2都一直增大3.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周期为2s,从最低点的位置向上运动时开始计时,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t=1.25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为正B.t=1.7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负,速度为负C.t=1.0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D.t=1.5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4.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5.如图所示,MN为半径较大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部分,把小球A放在MN的圆心处,再把另一小球B放在MN上离最低点C很近的B处,今使两球同时自由释放,则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有()A.A球先到达C点B.B球先到达C点C.两球同时到达C点D.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到达C点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m,x b=5.5m,则()A.若某一时刻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B.t=时,a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C.t=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7.质点O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正方向传播,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当波传到x=3m 处的质点P开始计时,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则()A.该波的频率为25Hz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C.质点O开始振动时沿y轴正方向D.从t时刻起,经过0.015s,质点P将回到平衡位置8.下面有关光的干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B.白光经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后,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彩色条纹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缝S1射入绿光,S2射入紫光,则条纹是彩色的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三.非选择题:9.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和;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和.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到直角三棱柱ABC的侧面AB上,进入三棱镜后从另一侧面AC射出,调整入射光的方向,当光线第一次射到AC恰不穿过时,测出入射光与AB面的夹角θ为30°,求此三棱镜的折射率.1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2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 m=12m/s,达到最大速度后以该速度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12.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均重G,用细线悬挂而静止于A、D两点.求:(1)AB和CD两根细线的拉力各多大?(2)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多少?2017-2018学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分析】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看是否与墙壁间有作用力,再对A物体受力分析即可.【解答】解: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竖直方向:F=G A+G B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墙面无弹力隔离A物体,必受重力、B对A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受三个力,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再对A物体受力分析,注意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如果把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绕O点转至水平位置,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F1和球对斜面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先增大后减小,F2一直减小B.F1先减小后增大,F2一直减小C.F1和F2都一直减小D.F1和F2都一直增大【分析】小球受三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其中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斜面对球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挡板对球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根据三力平衡的条件,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即可.【解答】解:小球受重力、挡板弹力F1和斜面弹力F2,将F1与F2合成为F,如图所示:小球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F1和F2合成的合力F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F1先变小,后变大,F2越来越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对小球受力分析,然后将两个力合成,当挡板方向变化时,将多个力图重合在一起,直接由图象分析出各个力的变化情况.3.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周期为2s,从最低点的位置向上运动时开始计时,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t=1.25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为正B.t=1.7 s时振子的加速度为负,速度为负C.t=1.0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D.t=1.5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分析】简谐运动中,回复力F=﹣kx,加速度a=﹣;结合图象分析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即可.【解答】解:A、t=1.25s时,位移为正,加速度a=﹣为负;x﹣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速度为负;故A错误;B、t=1.7s时,位移为负,加速度a=﹣为正;x﹣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速度为负;故B错误;C、t=1.0s时,位移为正,加速度a=﹣为负;x﹣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速度为零;故C正确;D、t=1.5s时,位移为零,故加速度为零;x﹣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故速度为负;故D错误;故选:C.【点评】明确简谐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间的变化规律,知道图象中斜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4.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分析】根据折射图象可得出各光的偏折程度,即可得出折射率的大小,则可得频率、波长等的大小时关系,即可判断各光可能的顺序.【解答】解:由折射图象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最大,说明水滴对a 的折射率最大,故a的频率最大,由v=λf可知,a的波长最小,abcd偏折程度依次减小,故为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与色光性质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色光的波长、频率的大小关系.5.如图所示,MN为半径较大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部分,把小球A放在MN的圆心处,再把另一小球B放在MN上离最低点C很近的B处,今使两球同时自由释放,则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有()A.A球先到达C点B.B球先到达C点C.两球同时到达C点D.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到达C点【分析】A球做自由落体运动,B球是等效单摆,两个在O点相遇,具有等时性.利用时间相等求解.【解答】解:单摆周期公式可求B球到达O点的时间:t1==对A球,据R=得;t2=t1>t2,故先到达C点故选:A【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判断B球可视为单摆运动,当B球第一次到达最低求出所需时间,A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求出时间即可.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2.5m,x b=5.5m,则()A.若某一时刻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B.t=时,a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C.t=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在某一时刻,a、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分析】由波动图象,分析质点的振动情况,判断质点a、b的速度方向,分析两位移的关系.【解答】解:A、由图λ=4m,x b﹣x a=3m=λ,则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在平衡位置.故A错误.B、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时,a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t=时,a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故B正确.C、t=0时刻,b点振动方向向y轴负方向,当t=T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故C正确.D、由于λ<x b﹣x a<λ,位移相同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者不可能同时相同.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识别、理解波动图象的能力,根据波动图象,分析质点的振动过程是应具备的能力.7.质点O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正方向传播,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当波传到x=3m 处的质点P开始计时,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则()A.该波的频率为25Hz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C.质点O开始振动时沿y轴正方向D.从t时刻起,经过0.015s,质点P将回到平衡位置【分析】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求出频率.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再求出波速.简谐波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根据振动图象读出t=0时刻P质点起振的方向,即得到质点O开始振动时的方向.运用波形的平移法得知:当x=2m处波峰传到x=5m处时,质点P回到平衡位置,根据波传播的距离与波速求出时间.【解答】解:A、由图2读出该波的周期为T=4×10﹣2s,则频率f==25Hz.故A正确.B、由图1读出波长为λ=4m,则波速为v==100m/s.故B错误.C、由图2读出t=0时刻质点P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即质点P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则质点O开始振动时也沿y轴负方向.故C错误.D、根据波形平移法得知:当x=2m处波峰传到x=5m处时,质点P回到平衡位置,则波传播的距离为x=3m,所用时间为t==0.015s,即从t时刻起,经过0.015s,质点P将回到平衡位置.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关键要抓住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之间的联系.简谐运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相同.波形平移法是研究波动图象经常用的方法.8.下面有关光的干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紫光,则条纹间隔变宽B.白光经肥皂膜前后表面反射后,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彩色条纹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缝S1射入绿光,S2射入紫光,则条纹是彩色的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分析】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去判断条纹间距的变化.B、当两列光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出现明条纹,当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出现暗条纹.C、干涉的两列光频率需相同.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解答】解: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紫光的波长比绿光短,所以条纹间隔变窄.故A错误.B、白光是复色光,不同的色光波长不一样,当两列光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出现明条纹,当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出现暗条纹.所以肥皂膜前后表面光反射在前表面叠加,形成彩色的干涉条纹.故B正确.C、干涉的条件是两列光频率相同,不同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干涉.故C错误.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λ,以及知道当两列光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出现明条纹,当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出现暗条纹.三.非选择题:9.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和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O.【分析】(1)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答题.(2)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3)步骤C中只有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才能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进一步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步骤E中只有使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O,才能表示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解答】解:(1)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2)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故选:B(3)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故答案为:(1)F′;(2)B;(3)①C;E;②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O.【点评】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到直角三棱柱ABC的侧面AB上,进入三棱镜后从另一侧面AC射出,调整入射光的方向,当光线第一次射到AC恰不穿过时,测出入射光与AB面的夹角θ为30°,求此三棱镜的折射率.【分析】光线经过棱镜两次折射后从AC侧面射出时,恰无射出光,说明在AC面上恰好发生了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画出光路图.在AC面上和AB面上,分别运用折射定律列式;根据几何关系得到AC面上折射角与AB面上入射角之间的关系,联立即可求得n.【解答】解:光路图如图所示.光线在AC面上恰好发生了全反射,则有:γ=C有:sinγ=sinC=根据几何知识得:β+γ=则得:cosβ=sinγ=sinβ==在AB面上有:=n则sinα=nsinβ=折射率值为:n==解得:n=答:三棱镜的折射率为.【点评】本题要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的作图,知道全反射现象及其产生条件,并能结合数学知识求解折射率,画光线时,注意要标出光的传播方向.1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2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 m=12m/s,达到最大速度后以该速度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分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相等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求出两车间的最大距离;(2)结合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解答】解:(1)当at1=v0时距离最大,解得:t1==s=5s此时货车的位移:x1=v0(t1+t0)=10×2m=70m警车的位移:x2=at12=×2×25m=25m则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x=x1﹣x2=70﹣25=45m(2)当警车速度达到最大时,经历的时间:t2==s=6s这段时间内货车的位移:x1′=v0(t2+t0)=10×(6+2)m=80m警车的位移:x2′=at22=×2×36m=36m可知警车还未追上货车,则还需追及时间:t3==22s则t=t2+t3=6+22=28s.答:(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45m;(2)警车发动后要28s才能追上货车.【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知道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的距离最大;注意警车有最大速度,要判断速度最大时是否追上.12.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均重G,用细线悬挂而静止于A、D两点.求:(1)AB和CD两根细线的拉力各多大?(2)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多少?【分析】(1)对整体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通过正交分解求出AB、CD两根绳子的拉力.(2)隔离对C球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解答】解:(1)对整体分析,运用正交分解得:F AB=2Gcos30°=1.732GF CD=2Gcos60°=G(2)对C球受力分析得:F BC sinθ=Gsin60°Gcos60°+F BC cosθ=G所以:θ=60°答:(1)AB和CD两根细线的拉力各为1.732G、G.(2)细线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6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河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河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2017年8月20日15时30分,高中部军训成果汇报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B. “15时30分”表示“时刻”C. 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和路程都为零D. 跑操汇演时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答案】B【解析】A、评判方对敬礼动作是否标准时,学生的胳膊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把学生看作质点,故A错误;B、15时30分是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B正确;C、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是零,但路程不是零,故C错误;D、小李随队伍绕操场跑一周的过程中,位移是零,但路程不是零,所以瞬时速度不是零,平均速度为零,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及平均速度的定义,对于相近物理量要注意特别掌握,明确其相互间有区别和联系。
2. 小王和小李两个班汇演都得了双一等奖,相互不忿,又来了个400m赛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李同学在400m赛跑中获胜,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的平均速率大B. 小王同学在400米赛跑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起跑时加速度大C. 小李同学绕操场跑了一圈刚好跑完400m,则他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 小李在反超过程中,发现小王在向自己靠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答案】C【解析】A、小李同学在400米赛跑中获胜,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在相等的路程内的时间短,则平均速率大,故A正确;B、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加速度大,在相同的速度变化内,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绕操场跑了一圈刚好跑完,则他运动的路程是,位移的大小是0,故C错误;D、小李在反超过程中,发现小王在向自己靠近是以自己为参考系,故D正确。
点睛:考查物体做直线与曲线时,运动的快慢由什么决定,注意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理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选,912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抛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速度增量相等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位移增量相等2.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如图所示.在自行车正常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B.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D.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3.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月球飞向地球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的是4.小球以15m/s的水平初速度向一倾角为37°的斜面拋出,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垂直撞在斜面上.则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sin37°=0.6,cos37°=0.8,g=10m/s²)A.1sB.2sC.3sD.4s5.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斜面上A点,以水平速度0v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的水平距离为与若将此球改用20v水平速度抛出,落到斜面上的水平距离为写则与与为A.1:1B.1:2C.1:3D.1:46.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日,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 ,若质量为m 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θtan gR ,则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θcos mg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θcos mg 7.如图所示,地球可以看成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桥面半径R=6400km ,地面上行驶的汽车中驾驶员的重力G=800N ,在汽车的速度可以达到需要的任意值,且汽车不离开地面的前提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越大,则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也越大B.不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何,驾驶员对座椅压力大小都等于800NC.不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何,驾驶员对座椅压力大小都小于他自身的重力D.如果某时刻速度增大到使汽车对地面压力为零,则此时驾驶员会有超重的感觉8.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xy 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 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 方向的位移图象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B.质点所受的合力大小为3NC.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力方向垂直D.2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m/s9.关于合运动和分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合运动一定指物体的实际运动B.合运动的时间比分运动的时间长C.合运动与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都一定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D.合速度一定大于分速度10.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2N 的力水平旋转90°,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物体做加速度为2m /s 2的匀变速曲线运动C.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D.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11.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的质量均为m ,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则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A做加速直线运动C.绳予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重力D.绳子对A物体的等于于物体A所受重力12.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0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细杆长0.5m,小球质量为3kg,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若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a的速度为a v=4m/s,通过轨道最高点b的速度为b v=2m/s,取g=10m/s²,则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对细杆作用力的情况是A.在a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126NB.在a处为压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126NC.在b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6ND.在b处为压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6N二、实验题(21分)13.(9分)如图甲所示,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浮,现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匀速向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sin37°=0.6,cos37°=0.8)(1)根据题意可知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为_______m/s.(2)若玻璃管的长度为0.6m.则当红蜡块从玻璃管底端上浮到顶端的过程中,玻璃管水平运动的距离为___m.(3)如图乙所示,若红蜡块从A点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实际运动的轨迹是图中的______.A.直线PB.曲线QC.曲线RD.无法确定14.(12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斜槽轨道滑下,通过描点祛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河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3月月考文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河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3月月考文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共140分,每题4分)入春后,地面净辐射(地面吸收与射出辐射的差额)为正值,地面温度升高,一定深度内能量从地面向地下传递;入秋后,地面净辐射为负值,地面温度下降,能量从地下向地面传递,不同季节地温(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统称)随深度变化情况不同。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一监测点(年平均气温为-5.3℃)监测3 月和 9 月地温随深度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12 题。
1.如果a、b 表示3月或9月,则该监测点A.a 月期间地表温度渐高B.b 月期间地下冻土渐薄C.a 月期间地面积雪渐薄D.b 月期间地表温度渐低2.该监测点冬季和夏季地温差值最大的深度出现在A.0m B.2m C.4m D.6m 彩色农业是一种按照颜色多样性进行分类的农业类型。
彩色农业没有唯一的定义,可以指种植非单一颜色的农作物,可以指同一农作物直接生产不同颜色产品的农业,也可指使用不同颜色覆膜的农业类型。
阅读材料,完成3~5 题。
3. 春节前后,云南滇东高原农田景象壮美,五彩斑斓的彩色农业被摄影家们誉为“上帝打翻的调色板”。
其色彩描述正确的是A. 黄色的土壤B. 绿色的麦田C. 红色的苹果D. 白色的盐碱地4. 与透明地膜相比,用黑色地膜突出的优点是A. 保温更好B. 保湿更好C. 虫害更少D. 杂草更少5. 有农户在温室大棚上方再铺设银色半透明膜,其作用最可能有①增加室温②降低室温③减少虫害④减少蒸发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②③浙江省东南部的象山港北靠杭州湾,港湾优良,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海岸线也在不断变化,原先的部分自然岸线变成了人工岸线。
下图为1985-2015 年象山港人工化强度与岸线长度的关系图。
据此完成6~8 题。
6.图中四条岸线分别对应整体岸线,自然岸线,人工岸线,海岸人工化强度的是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④②7. 浙江省象山港海岸开发过程中A. 人工开发强度增大,改变海岸地质构造B. 海岸人工化强度增加,海岸抗侵蚀能力增强C. 自然岸线缩短,海洋生态恶化D. 人工岸线增长,生物多样性增加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浙江海岸资源的影响是A. 岛屿海岸线增长,岸线资源更加丰富B. 海岸线增加,岸线资源增加C. 舟山渔场鱼类游往其他地区D. 浮游生物生长加快,吸引更多的鱼类下图中洋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的一部分,XY 为锋线.N 位于陆地,完成9~11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三(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2.(6分)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时,滑块运动的状态为()A.继续匀速下滑B.加速下滑C.减速下滑D.先加速下滑后减速下滑3.(6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某发电厂采用升压变压器向某一特定用户供电,用户通过降压变压器用电,若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1,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在某一时段用户需求的电功率为P0,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U2.在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B.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C.若要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以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D.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会降低输电的效率4.(6分)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一个组合体,组合体在距离地面393千米高的圆形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随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两人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和科普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神舟十一号”飞船达到与“天宫二号”同一轨道后,从后面加速追上前面的“天宫二号”实现对接B.“神舟十一号”飞船需要在较低的轨道上向后喷出炙热气体,才能完成与“天宫二号”的对接C.“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D.两位航天员可以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借助重锤和打点计时器为全国中学生演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5.(6分)如图所示,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且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上运动,经点O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物块到达B点速度为零后将停留在B点B.若A点离O点越远,物块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的位置也离O点越远C.物块从O向B运动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D.物块从A向O运动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6.(6分)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水流速为v0,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v,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口角,如图所示,已知甲船恰能垂直到达河正对岸的A点,乙船到达河对岸的B点,A、B之间的距离为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船先到达对岸B.若仅是河水流速v o增大,则两船的渡河时间都不变C.不论河水流速v o如何改变,只要适当改变θ角,甲船总能到达正对岸的A点D.若仅是河水流速v o增大,则两船到达对岸时,两船之间的距离仍然为L 7.(6分)如图所示,是两个等量正电荷的连线中垂面上的两个同心圆,圆心O 处在连线上,圆上有M、N、P三个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点电势一定大于M点的电势B.N点场强一定大于M点的场强C.一个电子在M、P点的电势能相等D.一个电子在M、P点所受电场力相同8.(6分)如图所示,在0≤x≤b、0≤y≤a的长方形区域中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外。
O处有一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Oy平面内的第一象限内。
已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最先从磁场上边界飞出的粒子经历的时间为,最后从磁场中飞出的粒子经历的时间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A.粒子射入磁场的速率v=B.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r=2aC.长方形区域的边长满足关系=+1D.长方形区域的边长满足关系=2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A球仍从同一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
A.两球的质量m A、m BB.A球的释放点离斜槽末端的竖直高度hC.线段OM、OP、ON的长度D.斜槽末端离纸面的竖直高度H(2)在本实验中,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当关系式成立时,即可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3)在本实验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
A.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撞时的动能不损失B.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能同时飞出C.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方向10.(9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现除了有一个标有“5V,2.5W”的小灯泡、若干导线和开关外,还有: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5V,内阻可不计)B.直流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为0.1Ω)C.直流电流表(量程0~600mA,内阻约为5Ω)D.直流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为15kΩ)E.直流电压表(量程0~5V,内阻约为10kΩ)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测多组数据.(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均用器材前的序号字母表示).(2)请按要求将图中所示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3)某同学通过实验正确作出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现把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接到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动势E=3.5V,内阻r=lΩ,定值电阻R=9Ω,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1.(14分)如图所示,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将一小物块轻轻放在正在以速度v=10m/s匀速逆时针传动的传送带的上端,物块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传送带两皮带轮轴心间的距离为L=29m,求将物块从顶部运送到传送带底部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10m/s2,sin 37°=0.6,cos 37°=0.8)12.(18分)相距L=0.5m的平行导轨MNL和PQR如图所示.质量m1=0.2kg的导体棒ab垂直置于光滑的水平导轨MN、PQ段上,质量m2=0.2kg的水平导体棒cd紧贴在摩擦因数为μ=0.2竖直导轨段NL、QR右侧,且与导轨垂直,两棒接入电路部分电阻值均为R=0.1Ω,其它各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位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1T.现静止释放cd棒的同时,用平行于MN方向向左的外力F拉动ab棒使其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v1=10m/s后保持v1做匀速直线运动.导轨MNL和PQR足够长.求:(1)导体棒cd中的感应电流方向;(2)导体棒ab保持v1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外力F的功率P F;(3)导体棒cd从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所用的时间t1;(4)导体棒cd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所用的时间t2.【物理一选修3-4](15分)13.(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D.X射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E.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14.(10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该时刻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lcm,平衡位置为15m处的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i)求该列波的波速大小;(ii)求从t=0.6s开始,质点P、Q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t。
2017-2018学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三(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解答】解:A、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B、伽利略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故B错误;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故C正确;D、根据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可知,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故D错误。
故选:C。
2.(6分)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时,滑块运动的状态为()A.继续匀速下滑B.加速下滑C.减速下滑D.先加速下滑后减速下滑【解答】解:设斜面的倾角为θ.滑块没有进入电场时,根据平衡条件得:mgsinθ=fN=mgcosθ又f=μN得到,mgsinθ=μmgcosθ,即有:sinθ=μcosθ当滑块进入电场时,设滑块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根据正交分解得到滑块受到的沿斜面向下的力为(mg+F)sinθ,沿斜面向上的力为μ(mg+F)cosθ,由于sinθ=μcosθ,所以(mg+F)sinθ=μ(mg+F)cosθ,即受力仍平衡,所以滑块仍做匀速运动。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6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某发电厂采用升压变压器向某一特定用户供电,用户通过降压变压器用电,若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1,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在某一时段用户需求的电功率为P0,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U2.在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B.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C.若要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以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D.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会降低输电的效率【解答】解:A、输电线路上的电流I线=,则输电线路上的损失功率为P损==,P0是用户得到的功率,故A正确,B错误;C、由上式可知,当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时,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将会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4.(6分)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一个组合体,组合体在距离地面393千米高的圆形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随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两人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和科普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神舟十一号”飞船达到与“天宫二号”同一轨道后,从后面加速追上前面的“天宫二号”实现对接B.“神舟十一号”飞船需要在较低的轨道上向后喷出炙热气体,才能完成与“天宫二号”的对接C.“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D.两位航天员可以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借助重锤和打点计时器为全国中学生演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解答】解:A、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加速做离心运动,所以不能从后面加速追上前面的“天宫二号”实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