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1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语文教案教材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主要内容是“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该部分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角度了解句子的构成和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不同的语音语调,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句子中各个词语的语音语调;•掌握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情感;•理解正确语音语调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能够按照要求正确表达句子,并传达出正确的语气和情感;•能够听懂并理解他人用不同的声音表达的含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语音语调重要性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读一段话:“大声说话不好,小声说话也不好。
要用合适的声音说话,这样人们才能听到你,听明白你说的话。
”教学内容分别举例使用不同的声音表达语气和情感,例如:•我想买一本书,用带疑问语气的声音说出来;•我能发现它,用惊喜语气的声音说出来;•你别走,用恳求语气的声音说出来;•大家加油,用鼓励语气的声音说出来。
让学生模仿并练习上述句子的不同语音语调,帮助他们理解不同的声音表达的含义。
同时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让他们形成正确的语音习惯。
延伸课堂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编造句子并在班级中演练,帮助他们通过练习实现开口说话的目的。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句子语音语调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并反思自己的表现,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布置写一个短小的口语交际对话,要求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相应的情感和语气。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句子语音语调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引导学生练习口语交际时,需要加强指导,尤其是在学生自由发挥时,需要及时纠正错误表达,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同时,可以在下一节课中增加相关的语文知识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掌握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大小声音的能力。
2.能够通过练习,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重点
1.能够理解和运用“用多大的声音”这个口号。
2.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在不同场合使用适当大小声音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课堂布置:准备教案、幻灯片、学生桌椅摆放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唱歌、拍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场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2. 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用多大的声音》。
•大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的方式,教授如何在不同场合控制声音大小。
3. 练习
•小组练习:分组讨论不同场合适宜使用的声音大小,并进行实践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声音。
4. 总结
•总结学习内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适当的声音大小。
•鼓励学生反复练习,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五、课后作业
•练习在家庭、学校等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向家人或朋友展示练习成果。
•背诵本课内容,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六、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口语交际中运用得当的声音大小,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老师提问并用适当的声音回答。
2.能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表现出自信与乐趣。
3.能理解不同声音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声音大小与情境的关系。
2.提高学生模仿的能力,准确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
1.学生辨别声音大小的不同情况。
2.学生掌握适当运用不同声音大小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教具:录音设备、带有不同语音的录音内容
3.课件:PPT 等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带有不同语音的录音内容,引起学生注意。
2. 学习
•向学生讲解声音大小与情境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情况下使用合适的声音大小。
•给学生示范不同情境下的说话方式,并请学生模仿练习。
3. 操练
•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践不同情境下的说话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适的发声练习,纠正错误发音和发声方式。
4. 总结
•结合学生的表现,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声音大小与情境的关系,提高了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并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情况下的语言交流。
七、课后作业
1.练习不同情境下的说话方式,体会声音大小的差异。
2.和家长一起练习不同的语音语调,锻炼模仿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并取得进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大小声音的原则;2.掌握大声说话、小声说话、轻声说话的技巧,并能够在适当的场合运用。
二、教学重点1.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大小声音的原则;2.大声说话、小声说话、轻声说话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音量说话,掌握轻声说话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上课前老师准备蒙眼游戏,由学生轮流戴上蒙眼并尝试寻找老师的位置,老师在不同的音量、语气下进行引导,引导学生理解声音大小感觉。
2.导入结束,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场合下应该说大声、小声或者轻声,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 讲解(15分钟)1.讲解不同场合的使用语音音量(1)在教室中,老师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操作时,多采用大声说的方式去传达知识以及进行引导,了解语音音量的重要性很重要。
(2)在家庭,孩子们与父母的交往带亲情,多采用温柔亲切的语音音量去传达爱、去引导孩子。
当然有时也需要大声讲道理、严正引导起来。
(3)在不同场合中,要根据情况与人际关系,跟上大家的声音,以及保护自己的语音健康。
2.大声说话的技巧(1)挺直身体,让气息顺畅,注意发音清晰。
(2)音量不要过大,以免声音失控。
3.小声说话的技巧(1)细心聆听对方,注意说话的语气。
(2)将声音压低,使对方能够更加重视聆听。
4.轻声说话的技巧(1)眼神与肢体语言相助,说话轻声会增强我们传达信息的亲和力、威慑力。
(2)采用轻声说话的技巧,既能减轻自己的声音压力,也能增强说话的口语语气,使交际双方更具有信任感。
3. 练习(25分钟)1.分组进行语音交流练习,每组两人,分别扮演A和B,A为大声说话练习者,B为听众,B要注重听取A的信息,以及自己的互动。
2.分组进行小声说话的练习,每组两人,分别扮演A和B,这次练习要不断调整语音声音音量大小,使得对方不仅能够听懂,而且还要保持关注。
3.分组进行轻声说话的练习,每组两人,要求采用幽默、轻松的语气传达信息,增强交际双方的信任感。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1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知道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你知道吗?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吧!出示三张情景图:师:今天有一个小伙伴他要和我们一起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他叫小明,他给我们分享了他在不同场合的经历,你看出来了吗?都是哪些地方?他在干什么?二、(出示第一幅图)1·这是哪里?(对是图书馆也有可能是阅览室。
)2·小明在说什么呢?那小明该用多大的声音呢?谁来演一演?小结:大家说的真好。
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环境中为了不打扰其他同学看书我们的声音应该很小声只需要让对方听得见就行了。
3·你还知道哪些场合或地方也需要我们小小声地说话?(医院,公共汽车上,电影院电影开始的时候等等)大家真棒例举了这么多。
三、(出示第二幅图)1·这又是哪里呢?小明在和谁说什么?(大家真会观察是小明拿着捡到的橡皮到办公室找老师。
)2·我们该用多大的声音?小结:是的,孩子们都知道办公室是老师们备课,批改作业既是老师办公又是老师休息的地方除了自己的老师还有其他的老师在,我们的声音也不能太大,这样会影响到其他的老师工作,我们的声音只需要让自己的老师听得见就行。
四、(出示最后一幅图):1·小明在哪?他在干什么?(小明在教室里给大家讲故事啦!)2·他该用多大的声音呢?(很洪亮的,很大声的,要让坐在教室最后排的同学也能听见。
)3·像这样需要大声说话的地方和场合还有哪里呀?(上课发言的时候,国旗下讲话的时候,和年纪大的爷爷奶奶说话的时候等等)小结:孩子们真是太厉害了,不仅知道在什么场合大声说话,还知道在什么人面前也要大声点说话,是呀年纪大了的爷爷奶奶他们的耳朵不好使啦,所以我们小声说话他们是听不见的。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了解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都在做什么?2.通过练习,让学生懂得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能体现一个人很好的修养。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懂得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能体现一个人很好的修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在学校图书室里,同学们在安静地看书,两位同学在一旁很大声说话,影响到其他同学。
你也正在看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同学们之间讨论一下,这两位同学的做法对不对。
二、探究图意,懂得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1.简介课文插图。
课文展现了三幅插图。
图一:一个女孩正在图书室里看书,一个男孩走过来和她说话。
图二:老师在办公室里改作业,一个小学生走进来,告诉老师他捡到一块橡皮。
图三:一个小朋友走上讲台,给大家讲故事。
2.引导学生领会图画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说说画面的内容。
3.思考:观察三幅图后,你觉得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4.点名说,全班交流。
三、创设交际情境,指导实践1.和爸爸妈妈一起在餐厅吃饭时。
2.当老师点你起来回答问题时。
3.“六一”儿童节,上台表演相声节目时。
4.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外公时。
小结:在不同的场合说话的语气不一样,声音大小也不一样,我们要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恰当的音量。
不能不分场合大声说话。
四、拓展练习下面的场合你该怎么做?1.你到同学家去玩,正巧他的妈妈在休息。
2.你遇到了一个难题,去向老师请教。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的过程始终切合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简短的句子,不同的场合,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浓厚的兴趣之中。
教师由实践引导学生总结要领,使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由单纯的文字传递到看一幅图说一句话,不仅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培养,而且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使口语交际教学与语文教学密切相连、互相融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知道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是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方式,逐步认识并掌握准确、得体的语音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适当的语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语音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注意用适当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1.介绍语音的基本概念,分别讲解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四个方面的内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不同语音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
3.设计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
4.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形成对于语音的自觉讲究。
四、教学方法1.交互式教学法。
2.示范教学法。
3.合作学习法。
4.活动式教学法。
五、教学步骤1.引入以“你会不会讲故事啊?”为引入,通过学生的放声答应来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2.讲解语音的基本概念分别讲解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四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方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
3.举例演示不同语音表达方式的效果请几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声音方式朗读同一段文字,比较几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语音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4.设计口语练习参考教材中的练习题和其他相关资料,设计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于语音的自觉讲究。
六、教学要点1.让学生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注意用适当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设计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
【精品】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3.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4.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2.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过程】任务一:游戏式热身,引发探索音量的兴趣活动1:师生互动,游戏热身1.游戏一:我说你做举起两只手、拉拉小耳朵、拍拍小嘴巴、双手放放好、后背挺挺直、眼睛看老师。
(板贴:认真听)2.游戏二:我说你学集体互动:你好(由轻到响)个别互动:很高兴认识你!我们交个朋友吧!我是发言小能手!我的声音响又亮!(板贴:大声说)活动2:发现问题,激发兴趣1.分享心得:在生活中大声说话有哪些好处?2.揭示烦恼:(小新出场)大声说话多好啊,为什么总有人叫我小点声呢?3.烦恼共鸣:有没有也对你这样说过(板贴:小声说)揭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学习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齐读)。
让我们再次乘坐“神奇校车”一起去探索音量背后的秘密任务二:具象化感知,发现音量大小的奥秘◎“神奇校车”第一站:校园万花筒活动1:走进小新的一天图1:早上小新来到教室(1)看图猜一猜:小新在干吗?(今天小新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设置矛盾①播放小新的录音(能听清吗?)②交流讨论:给大家讲故事要用多大的声音呢?③音量小贴士:面对众人听的人越多,说话的声音要越大声(板贴:看对象)(3)登台展示:谁也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明要求:表演时,台下的同学可都是小评委哦!(4)点评互动:请台下的小评委点评图2:下课了,小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1)看图说话:用一句话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跟读句子:小新来了(出示: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
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根据不同的场合说话的音量要合适,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互动,初步感知大小声师:同学们,大家好,咱们昨天见过面了,同学们还记得我吗?生:记得师:哦,我是谁呀?生:段老师师:那大家应该怎么跟段老师打招呼呀?生:段老师,您好!师:同学们真懂礼貌!昨天大家给段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段老师还想认识认识你们中的个别同学,有没有同学愿意自我介绍一下?生:(齐)我愿意师:好,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生:大家好,我叫……师:你的声音真响亮,非常自信,段老师记住你了!(你的声音有点点小,能不能再大声一点)……(再请一组)师:真好,段老师又认识了咱们班的两位同学,希望接下来老师能认识更多的同学。
那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吧,上课~师:现在,段老师想和大家玩儿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参加吗?生:愿意师:游戏的名字叫“大声说小声说”,游戏规则是:段老师说一个词,我大声说的时候你们就小声说,我小声说的时候你们就大声说,同学们,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
(词——“你们好”“你真棒”)二、故事激趣,引入新课师:能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段老师真开心,今天我带来了一位新朋友(PPT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想认识一下他吗?你们看,明明和大家打招呼啦,你们快跟他打个招呼吧!生:(兴奋地)明明,你好!师:明明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生:愿意!师: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呀,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明明的苦恼。
有一天,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午休,突然明明想上厕所,于是他很大声地说:“老师,我要上厕所!”这时有不少已经睡着的同学被明明的声音惊醒了,老师皱了皱眉头,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明明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明明回答问题,明明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非常小的声音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明明糊涂了,他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思考时间)我看到不少同学高高地举起了小手,看来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讨论这个话题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三、创设情境,主动交流(一)情境判断,尝试用合适的声音说出图中的话情境一(PPT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师:同学们,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生1:图书馆(图书室)师:你知道的可真多,连图书馆(图书室)都知道,可见你肯定是个爱阅读的好孩子。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里有一句话,在图书馆这位同学说这句话该用多大的声音呢?那谁能用合适的声音说出这句话?生2:(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师:老师想请同学来评一评,他的声音大小合适吗?为什么?生3:合适,他的声音很小,这是在图书馆,只有小声才不会打扰别人看书。
情境二(PPT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师:咱们来看第二幅图,这又是什么地方?生1:这是在教室里。
师:你的反应真快,老师表扬你!在教室里讲故事的这位同学说这句话该用多大的声音呢?谁能用合适的声音说出这句话?生2:(大声地)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师:谁来评一评,他的声音大小合适还是不合适?为什么?生3:合适,因为讲故事就是要大声,这样才能让教室后排的同学都能听清楚!师:恩,老师也觉得他声音大小很合适,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情境三(PPT出示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师:那第三幅图?这又是在哪儿呢?生1: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师:你的眼睛真亮,老师表扬你。
到办公室来找老师的这位同学说这句话该用多大的声音呢?谁能用合适的声音说一说?生2:(小声地)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师:谁来评一评?他的声音大小合适吗?生3:不合适,声音太小了,老师会听不见,要大声一点。
师:哦,大声一点啊?那该多大呢?和前面讲故事一样大吗?生3:比讲故事要小一点,要用(不大不小)中等的声音。
师:恩,没错,(不大不小)中等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适中”,那你来说一说这句话吧。
生3:(不大不小)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师:老师要表扬你,不仅会倾听,还会思考。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说话,有时候大声、有时候小声、有时候要适中。
(板书)(二)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师:除了刚才的三个场合:图书馆讲话、上台讲故事和办公室找老师,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什么时候说话的声音要适中?为什么呢?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生7:课间休息时,约同学出去玩声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这样不仅能听清楚还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三)情境表演同学们,刚才啊,大家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让老师知道了咱们班同学是名副其实的小小思想家,现在啊,老师想请咱们班的小小表演家来和我一起表演一下下面这幅图,看看我们的表演能否做到以下几点:一、声音大小合适。
二、说话清楚。
谁愿意配合老师表演?生:(齐)我愿意我愿意师: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叫什么名字?生4:XXX师:XXX同学,老师请你来和我一起表演,我来演打电话的人,你来演接电话的人好吗?师:叮叮叮生4:喂,您好师:你好,我是段老师,我找XXX同学生4:段老师,您好,我就是XXX师:XXX,老师想麻烦你明天早上早点到学校,把图书角的书整理一下好吗?生4:好的师:辛苦你了,谢谢生4:不用谢,老师再见师:再见师:刚才段老师和XXX同学一起表演了这幅图,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的表演怎么样?是否做到了以上两点,请你来当小老师,点评一下生5:刚才的表演特别好师:谢谢你,你能说说好在哪儿吗?生5:声音不大也不小师:说明我们声音大小正合适,我们做到了第一点生6:表演很好,说话很清楚师:恩,老师谢谢你的评价,说明我们也做到了第二点师:老师也觉得刚才我们配合地特别好,XXX同学讲的段老师都听清楚了,而且没有打扰别人,也很有礼貌,大家把掌声送给她。
师:看了刚刚老师和这位同学的表演,大家是不是也想上来表演呢?别急,这里还有三幅图,请小组合作演一演。
表演要求:1.同桌选择下面的一幅图分角色用合适的声音进行表演;2.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
好了,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师:同学们在下面表现得特别热烈,现在请一组同学上台来演一演,其他的同学呢,竖起耳朵认真听,听完以后来评一评。
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生:我愿意(齐)师:你们两个刚才特别投入,请你们来表演,选择哪幅图呢?生7:我们表演第一幅图师:好的,那谁表演病人?谁表演看望病人的同学?下面的同学们坐端正、小眼睛、小嘴巴、小耳朵(组织)生7:你的身体好点了吗?生8:没有,还是很不舒服。
生7:那你好好休息,祝你早日康复!生8:谢谢!生7:不用谢!生8:再见!生7:再见!师:掌声送给他们,现在请同学来评一评:一、声音大小合适二、说话清楚以上2点,做到几点就送给他们几颗星。
生1:他们两个声音很小师:对了,两个人声音都很小。
说明他们做到了第一点,声音的大小很合适,老师送他们一颗星生2:他们说话很清楚师:没错,他们也做到了第2点,老师再送他们一颗星,表演特别棒,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
(二、三幅图再请小组表演)四、解决苦恼,总结收获师:同学们,明明的苦恼现在你们能帮他解决了吗?明明在上课回答问题时应该大声还是小声啊?(大家一起来告诉段老师)生(齐):大声!师:呀,你们都知道啊!那明明午休时想上厕所应该怎么样呢?生(齐):小声!师总结:没错,同学们不仅帮明明解决了苦恼,而且都知道了在不同的场合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大家都是最文明的小学生!师:最后,让我们用一首儿歌来结束我们这节课。
PPT出示儿歌:大声小声说公共场所小声说,上台表演大声说,大声小声分场合,从小做个文明人。
(老师打节拍读一遍,学生跟着老师打节拍读一遍。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
”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
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巧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
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
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
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演一演、评一评”等形式,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有张有弛。
3.课前课中游戏,感知大小声。
对于声音的大小,低年级学生的判断能力有限,感受也不相同,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所以在课堂开始之前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游戏——大声说小声说,让学生初步感知大小声。
课中游戏“请你跟我来拍手”,既能缓解学生的疲劳,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一步感知声音的大小。
4.通过故事导入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明明的苦恼怎么解决留下悬念,与后面解决明明的苦恼相呼应。
从而让学生知道了在不同的场合用合适的声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