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化学平衡之图象问题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专题讲座四化学平衡图像.pptx

v
v正
v
v正 v逆
v逆
T1
T2
•正反应吸热
T
•正反应热吸 T
C%
A%
450℃
•正反应热放
T
P1
P
•m+np<+q
2.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思路
⑴看图像:一看面,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 义;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 曲线的起点、拐点和终点;四看辅助线,如 等温线、等压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 的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想规律:联想相应的化学定律和结论,如外 部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等。
⑶做判断:将图像中呈现的关系与所学的规律 相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几种特殊的图像:
⑴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最(高逆点)前,,最表高示点从为反刚应好物达开始,v(正C)点>v
到平衡,最高点表示升高温 C%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专题讲座 化学平衡图像题
1.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类型
⑴浓度-时间图像⑵速率-时间图像
v v正
v逆
t1t2
t
v
v逆
v正
t1t2
t
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A的 转化率
B的
热 t
•m+n<p+q t
A%
C%
T1
T2
•正反应放热 t
P1
P2
•m+n=p+q t
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PPT)

v
v正 v逆 t
v
t1
②若对上述反应加负催化剂 或减小压强,画出平衡移动 过程中的 v-t图。
v正 v逆
t1
t
2.速率----时间图像
原因分类: (1)若a、b无断点,则平衡移动肯定是改变某一物质的浓 度导致。
(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原因可能是:①改变反应 体系的压强;②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③同时不同程度地改 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②若对上述反应降温或减小 压强,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 的 v-t图。
v正 v逆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2.速率----时间图像
(3) 催化剂 压强变化b
①对于mA(g)+nB(g) pC(g)+qD(g),条件改变时有 右图变化,改变的条件可能 加正催化剂 ; 为:a.____________ 加压 ,m+n___p+q b.________ ;平 = 正 反应方向移动。 衡向____
mA(g)+nB(g)
A 的 转 化 率
pC(g)+qD(g) ΔH
T2C T1C
答 问 案 题
1、T1>T 与T 2 2的高低 2、是放热反应 ΔH<0 、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看图技巧:
0
t1
t2
时间
(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 (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 (3)平衡移动
二、化学平衡图像
1.含量——时间图像
看图技巧:
(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 (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 (3)平衡移动
课堂练习
mA(g)+nB(g)
A 的 转 化 率
pC(g)+qD(g) ΔH
【化学】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ppt课件

⒈五看图像 ⑴一看面:即明确横纵坐标的意义; ⑵二看线:了解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⑶三看点:即起点、交点、终点、拐点与极值点‘等; ⑷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⑸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温度、压强的变化等。
⒉分析判别 ⑴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长短,结合化学反响速率实际判别温度 的高低或压强的大小; ⑵根据图像中量的变化判别平衡挪动的方向,结合平衡挪动原 理,分析可逆反响的特点〔是气体分子数增大还是减小的反响; 或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响); ⑶定一议二:假设图像中有三个量,要先固定一个自变量,再 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思想要全面,要留意变换定量与 变量,最后下综合结论。
一例、:浓度
-
时间图: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
c
C
A+2B 3C
A
A的转化率=33.3%
t 2)求反响物的转化率:
练:1)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
0c.4
5A 3B+2C
0.3
B 2)求反响物的转化率:
0.2 0.1
A A的转化率=62.5%
C
0
t
浓度 - 时间图的关键: ①写出反响方程式 A、何为反响物、生成物 B、反响物、生成物计量数关 系 C、能否为可逆反响 ②计算反响物的转化率
0 t1
t 程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
反响方t2 向挪动,与图示相符;增大压强平衡
向正反响方向挪动,与图示不相符。故此题
中引起平衡挪动的要素是升高温度。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响mA(g)+nB(g) pC(g)+qD(g)有如 以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动要素 能够是什么?并阐明理由。
v
vv
•对于反响mA(g)+nB(g) pC(g)+qD(g)
⒉分析判别 ⑴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长短,结合化学反响速率实际判别温度 的高低或压强的大小; ⑵根据图像中量的变化判别平衡挪动的方向,结合平衡挪动原 理,分析可逆反响的特点〔是气体分子数增大还是减小的反响; 或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响); ⑶定一议二:假设图像中有三个量,要先固定一个自变量,再 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思想要全面,要留意变换定量与 变量,最后下综合结论。
一例、:浓度
-
时间图: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
c
C
A+2B 3C
A
A的转化率=33.3%
t 2)求反响物的转化率:
练:1)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
0c.4
5A 3B+2C
0.3
B 2)求反响物的转化率:
0.2 0.1
A A的转化率=62.5%
C
0
t
浓度 - 时间图的关键: ①写出反响方程式 A、何为反响物、生成物 B、反响物、生成物计量数关 系 C、能否为可逆反响 ②计算反响物的转化率
0 t1
t 程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
反响方t2 向挪动,与图示相符;增大压强平衡
向正反响方向挪动,与图示不相符。故此题
中引起平衡挪动的要素是升高温度。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响mA(g)+nB(g) pC(g)+qD(g)有如 以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动要素 能够是什么?并阐明理由。
v
vv
•对于反响mA(g)+nB(g) pC(g)+qD(g)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PPT课件

由于v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逆相
v
v正 v逆
同程度的增大,t1时
的改变因素可能是 a.
加入(正)催化剂 b. 当
t1
t m+n=p+q时增大压强。
平衡没有移动。
第十页,共31页。
速率-时间图
V
t1:A t2:B t3: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大
V正
V逆
V正
V正
V正
V逆
0
V逆
V逆
t
t1
t2
t3
1、确定t1、t2、t3时刻的操作: A、降温 B、加压 C、浓度减小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 压强时,画出相关的v – t图。
第八页,共31页。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 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
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v正
由于v正、v逆均有不
同程度的增大, 引起平衡移
动的因素可能是 a. 升高温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A
B
t
A+2B 3C
A的转化率=33.3% B的转化率=66.7%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第四页,共31页。
c
练: 0.4
0.3
B
0.2
A
0.1
C
t
1)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A 3B+2C
2) 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A的转化率=62.5%
第五页,共31页。
二、速度-时间图: 可用于:
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 确的是( C )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优质课PPT课件

[解析]恒压时,充入N2,由于H2O为液体, 平衡右移,但平衡后与原平衡速率一样。
[变式]CaCO3(s) CaO(s)+CO2(g)平 衡后,恒容通入CO2,画出v-t图。
2. c-t图
ex3. 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在恒温、 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的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A. 反应CO2(g)+C(s)==2CO(g)的ΔS>0、ΔH>0 B. 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C. 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 逆反应速率v逆: 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3. 其它类型
v
v正
对于反应 mA(g) + nB(g) ⇌ pC(g) + qD(g)
A. 由图甲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ΔH<0 B. 由图乙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 C. 由图乙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 D. 图丙在10L容器、850℃,反应到4min时,放出51.6kJ的热量
ex8.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 ⇌H2(g) + 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
t1-恒容通N2 t6-恒容通He 剂
t2-恒容通H2 t3-恒容通NH3 t4-压缩容器 t7-恒压通He t8 -升高温度 t9 -降低温度
t5-扩大容器 t10-加催化
v1(正)
v(正)
v1(逆)
v(逆)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变式]CaCO3(s) CaO(s)+CO2(g)平 衡后,恒容通入CO2,画出v-t图。
2. c-t图
ex3. 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在恒温、 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的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A. 反应CO2(g)+C(s)==2CO(g)的ΔS>0、ΔH>0 B. 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C. 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 逆反应速率v逆: 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3. 其它类型
v
v正
对于反应 mA(g) + nB(g) ⇌ pC(g) + qD(g)
A. 由图甲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ΔH<0 B. 由图乙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 C. 由图乙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 D. 图丙在10L容器、850℃,反应到4min时,放出51.6kJ的热量
ex8. (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 ⇌H2(g) + 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
t1-恒容通N2 t6-恒容通He 剂
t2-恒容通H2 t3-恒容通NH3 t4-压缩容器 t7-恒压通He t8 -升高温度 t9 -降低温度
t5-扩大容器 t10-加催化
v1(正)
v(正)
v1(逆)
v(逆)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ppt课件

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 常见图像类型
1
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常见图像类型
(一)速率图像
1、浓度-时间图 2、速率-时间图 3、速率-温度 (或压强)图
(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
1、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 (或压强)图 2、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 温度-压强图
2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Y
A. B物质的转化率
300℃ B. 正反应的速率
200℃ 100℃
C. 平衡体系中的A%
P D. 平衡体系中的C%
A、D
22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v
v正
v逆
T1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23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v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500℃
200℃
正反应放热
m+n<p+q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19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C%
1.01×106Pa 1.01×105Pa 1.01×104Pa
正反应吸热 T m+n>p+q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
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正反应放热
转 化
1
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常见图像类型
(一)速率图像
1、浓度-时间图 2、速率-时间图 3、速率-温度 (或压强)图
(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
1、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 (或压强)图 2、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 温度-压强图
2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Y
A. B物质的转化率
300℃ B. 正反应的速率
200℃ 100℃
C. 平衡体系中的A%
P D. 平衡体系中的C%
A、D
22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v
v正
v逆
T1
T2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23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v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500℃
200℃
正反应放热
m+n<p+q
P
判断m+n与p+q的关系?正反应是放热 还是吸热?
19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C%
1.01×106Pa 1.01×105Pa 1.01×104Pa
正反应吸热 T m+n>p+q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
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正反应放热
转 化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速率—时间图像 1.计算平衡浓度
例: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 发生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平衡, 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练 习
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中,当其 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D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n>p+q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D)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变式练习
• 下列反应符合下图T-v变化曲线的是
• A.4NH3(g)+5O2(g) 4NO(g)+6H2O(g);ΔH<0 • B.N2O3(g) NO2(g)+NO(g);ΔH>0 • C.3NO2(g)+H2O(l) 2HNO3(aq)+NO(g);ΔH<0 • D.2CO(g) CO2(g)+C(s);ΔH<0
•正反应放热
T
P1
P
•m+n<p+q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百分含量(转化率或产率)——压强(温度)平衡图像
mA(s)+nB(g) qC(g);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 度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V(B)%与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及分析

图像
温 升高
降低
t1时刻 度 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
所改变
增大
减小
压
的条件
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
强
应
升高
降低
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
增大
减小
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
的反应
3.“平台”类v-t图像及分析
图像
分析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t1时使用
t1时v'(正)、v'(逆)均突然 催化剂
增大且v'(正)=v'(逆),平衡 其他条件不变,t1时增大
增大X或Y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则Z的浓度增大,D错误。
考点二
化学平衡图像
必备知识 自主预诊
1.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时间图像及分析
C%指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指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a 用催化剂,b 不用)
(T2>T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T2>T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p1>p2,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
D.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Y的浓度
思路导引(1)分析体系及反应特点:①恒温恒容体系;②正反应是气体体积
减小的放热反应。
(2)分析图像: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浓度
的大小;25 min 时 c(Y)逐渐增大,c(X)瞬间增大
图中曲线的斜率表示反应速率
外界条件的变化。
答案 D
mol
(1- + 3-3 + + )mol
×100%=30%,解得x=0.75,则CO2的转化率为75%,B正确;随着温度的升高,
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压强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v-t图。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mA(g)+nB(g)pC(g)+qD(g),改变压强时 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_____增(增大大 或减小),平衡向___反逆应方向移动, m+n(><、<、=)p+q。
v
v逆
v
v正
t1t2
t
v逆
v正
t1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
动,与图示相符;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与图示不相符。故此题中引起平衡移动 的因素是升高温度。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有如下图所
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是什
么?并说明理由。
v
v正 v逆
由于v正、v逆相同程度地
增大,故t1时的改变因素
可能是a.加入(正)催化剂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化学平衡 之图像问题
一、浓度-时间图:
例: c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C
A+2B3C
A 2)求反应物B的转化率:
B
B的转化率=66.7%
恒T恒P t 3)求反应前后体积比
练: ABC均为气体
c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0.4 0.3
B
5A3B+2C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0.2 0.1
恒T恒V
A C
t
A的转化率=62.5%
3)求反应前后压强比
二、速率-时可间用图于:
1)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 吸热或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2)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逆
t1t2
_增_大_反_应_物_浓_度,平衡 t 将向正_反_应_方向移动。
降低压强时,画出相关的v–t图。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反应A(g)+3B(g)2C(g)+D(g)(正反应放热)有 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
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由于v正、v逆均有不同程度
v正
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的 因素可能是a.升高温度
t1t2
t b.增大压强。
根据反应方程式,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A
B%
500℃
的
转 化 率
1.01×107Pa 1.01×106Pa
200℃
1.01×105Pa
T
P
正反应_放__热 m+n_>_p+q
正反应_放__热 m+n_<_p+q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C%
1.01×106Pa 1.01×105Pa
P1
P2
•m+n_=_p+q t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 -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B%
m+n_<_吸p+q,
T2P2 T1P2 T1P1
t
正反应___热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A%
1.01×104Pa
200℃
T
正反应_吸__热 m+n_>_p+q
300℃
P 正反应_吸__热 m+n_=_p+q
四、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
(或压强)图:
•对于2A(g)+B(g)C(g)+3D(g)(正反应吸热)有如 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A、B物质的转化率
Y
B、正反应的速率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平小衡生成物浓度
v逆
t1t2
t 将向_正_反_应方向移动。
二、速率-时间图: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升高升或高降低),平衡向反
应方向移正动,正反应是___热反应。 吸
v
v正
v
v逆
v逆
v正
t1t2
t
t1t2
t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
C、平衡体系中300的℃A% D、平衡1体00℃系200中℃的C%
P
A、D
五、其它: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v v正
v
v正 v逆
v逆
T1
T2
T
正反应_吸__热
正反应_吸__热 T
C%
A%
450℃
正反应_放__热
T
P1
m+n_<_p+q
P
t1
t b.当m+n=p+q时增大压
强。平衡没有移动。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
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
A 的Biblioteka 转 化率BT1 T2
的 转 化
率
P1 P2
A% •正反应_吸__热 t C% •m+n_<_p+q t
T1
T2
•正反应_放__热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