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_以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_程丽
贵州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基于松桃县学前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实证研究

湖北 民族 学 院学 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 2 0 1 1 — 2 0 2 0年 ) 》 , 启
动 了我 国首 个连 片贫 困地 区扶贫 攻坚综 合改 革试验 区 的试 点工 作 。扶 贫先 扶 智 , 学 前 教育 优 质 均衡 发
展无 疑是试 点成 功 的起 点 和前提 。 以贵州 为例 的武 陵 山片 区 , 其学 前教 育 存 在 办 园规 模 不 能满 足 幼 儿 入园、 结构 不 合 理 等 问题 。 I 2 扩 大 武 陵 山 片 区 学 前
NO. 6 Vo 1 . 31 NO. 6 201 3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贵 州省 民族 地 区学前 教 育发展 困境 与策 略研 究
— —
基 于 松桃 县 学前教 育规模 与结构 的实证 研 究
教育 公平 、 缩小 城 乡差 距平 的重要 方 面 。
为 了解 和搜 集有 关武 陵 山片 区学 前教 育发展 现 状 的资料 和数据 , 笔 者于 2 0 1 1 年 9月份 深入 贵州 松 桃 苗族 自治县 ( 以下 简称 松 桃县 ) , 对该 县 学前 教 育 规模 与结 构 问题 进 行 实证 调 查 分 析 , 探 究其 中 的原 因, 探索 改善 武陵 山片 区学 前 教 育规 模 与 结 构 的策
按性 质来 分 , 学 前教 育 机 构可 分 为公 办 学 前教 育机 构与 民办学前 教 育机构 ; 按 区域来分 , 学前 教育 机构 可分 为 城 市 学 前 教 育 机 构 与 农 村 学 前 教 育 机
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关岭县为例

青年 与社会
理论探索
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 —
以贵 州关岭县为例
王晓丹 秦 红 平
5 5 0 0 1 8 ) 马列主 义教 学部 ,贵 州 贵阳
( 贵州师范学院
【 摘 要】 我国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强弱是衡量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尺度,而现在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着
贵州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开发研究

贵州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开发研究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多山地、少平原的省份,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较为滞后。
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州省的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良好的学前教育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贵州省学前教育的现状、精准扶贫政策与措施以及开发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贵州省学前教育现状贵州省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之一,地处大山深处,山高路险,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
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以及贫困的客观存在,贵州省的学前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一直都相对较低。
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学前教育普及率不足6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学前教育资源严重匮乏,许多乡村地区的幼儿园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这也导致了贵州省孩子们普遍面临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精准扶贫政策与措施为了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贫困地区孩子们接受教育困难的问题,贵州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政策与措施。
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贵州省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了对幼儿园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材教具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补助等措施,鼓励和引导更多有能力的教育机构和力量到贫困地区支教,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促进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参与学前教育,贵州省政府实施了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计划,并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服务。
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贵州省的学前教育普及率逐渐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
在幼儿园管理与发展方面,贵州省政府还推进了学前教育的幼教师资专业化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以及学前教育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从多个层面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贵州省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开发研究方面,有必要对贫困地区的幼儿园建设、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对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思考论文

对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思考论文对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思考论文学前教育阶段(3-6岁)是儿童心智萌芽阶段,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阶段儿童的受教育程度会对儿童后期发展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且,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将学前教育工作摆在当前教育工作的中心位置,中央财政计划安排资金500亿元用于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贵州省作为西部落后省份,其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让人非常担忧,笔者自己也在农村地区幼儿园工作,所以对贵州省学前教育的现状有切肤之痛,所以急切地盼望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能够在新时期取得重大突破,圆梦更多的农村儿童。
一、目前贵州省农村学前教育现状(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不足。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薄弱,部分教师专业性不足。
一是农村幼儿教师缺乏,部分地区为了缓解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的状况,聘请了很多临时老师,这些临时老师往往经过很短的职业培训就开始上课执教,其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二是部分地区,为了过多的避免财政支出,直接在小学开设幼儿园,将中小学富足的老师,聘为幼儿教师,或者让部分中小学老师转岗为幼儿园教师,使得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无法体现。
三是近些年,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要求提升很快,聘用条件从以前的中专、幼师学历提高到现在的大专甚至本科学历,但是,幼儿教师的.吸引力很弱,高学历的人员很多都不愿意去当幼儿教师,加剧了幼儿教师师资短缺的问题。
(二)幼儿教师任务繁重,社会认可度低。
在贵州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重、事情多,很多时候还身兼数职,但许多社会上人士认为幼师就是保姆、保育员,社会认可度低。
幼儿教师多数时间都在带孩子,尤其是遇到调皮的孩子,心理压力就会骤然增大,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据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教师是所有教师里最容易职业倦怠的,表现为缺乏工作热情、身体感觉累、爱发牢骚、心绪不宁,成就感低,有些幼儿教师长期进入职业倦怠,很容易对年少不更事的幼童失去耐心,进而体罚学生,或者自闭等。
贵州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开发研究

贵州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开发研究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我国的贫困地区之一。
在教育方面,学前教育一直是关注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贵州省学前教育精准扶贫开发进行研究,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贵州省学前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学前教育扶贫的现状1.1 学前教育资源薄弱贵州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的省份之一,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据统计,全省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设施不够完善,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1.2 学前教育水平不高由于资源有限,贵州省的学前教育水平相对偏低。
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学质量不高。
学前教育普及率低,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偏远地区甚至存在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
1.3 学前教育扶贫政策不完善贵州省在学前教育扶贫方面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对于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了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条件不足的现象。
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甚至没有学前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滞后。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条件落后,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这导致了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不高,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3.1 加强政策支持贵州省应加大对学前教育扶贫政策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扶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和师资培养,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3.2 提高教育质量贵州省应加大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监督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学前教育教学条件,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3.3 加强教育投入3.4 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贵州省应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和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偏远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贵州省的扶贫工作来说,学前教育扶贫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贵州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动 。贵 阳市公办幼儿 教师月平 均工资在 2 0 元左 右 , 20
学前教 育专 项经 费每 年只有 10 0 万元 ,只有 个别 市 、
【 关键词 】学前教 育发展 ;现 状分析 ;对策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 60 【 G 1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05 61 21 ) 5 00— 4 10— 07(02 0— 02 0 【 作者简介 】史瑾 ( 94 18一),女 ,河南信阳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博
( )贵 州省 “ 二 两市一 州一县 ” 学前教 育发 4 3 人 ,占总数 的6 .6 06 31 %,教师 的学 历合 格率 ( 中 展 现 状
调 研组对贵 阳市 、黔 东南州凯里 市 、黔东南 州 、
教育发 展现状 如下 :
2 教 师基 本 情 况 . 贵 阳市 幼 儿 园 教 职 工 6 9 人 ,其 中专 职 教 师 30
在职称标准上由于学前教师主况形成多元化的办园格局要参照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没有单列的职称评定在发展学前教育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建议贵标准建议单设学前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规范学前教州省各级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以县为划分标准育师资评定和聘用工作标准中包含农村教师民县级以下地区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坚持政府主办教师外地户籍教师职称评定和表彰奖励等相关政导以公办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保障幼儿人园保证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 3 06 12 52 40 2
9 .% 89 9 -% 53 9 -% 64 9 .% 41
贵州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贵州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作者:史瑾来源:《早期教育·教研版》2012年第05期[摘要]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
为保障《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有效实施,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成立“学前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调研组于2010年赴黔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了贵州省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以及需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5-0002-04[作者简介]史瑾(1984-),女,河南信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一、贵州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一)贵州省学前教育整体情况园所数量方面,至2010年底贵州省共有幼儿园2196所,幼儿教育班11276个,其中民办园1658所,占全省幼儿园总数的75.5%。
在园幼儿方面,学前三年在园幼儿共计76.9万,其中36.7万人在学前班就读,占幼儿在园总数的47.8%,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为55.4%。
教师方面,全省共有专职幼儿教师1462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9670人。
(二)贵州省“两市一州一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研组对贵阳市、黔东南州凯里市、黔东南州、贵阳市开阳县,“两市一州一县”进行实地调研,其教育发展现状如下:1.园所基本情况贵州市共有幼儿园360所,其中公办园135所,占园所总数的37.5%,公办园在园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49.7%;民办园225所,占园所总数的62.5%,民办园在园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0.3%,与公办园幼儿人数基本持平。
黔东南州共有幼儿园281所,民办园218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7.58%;作为黔东南自治州首府的凯里市,现有幼儿园67所,其中公办园5所,民办园62所,民办园占幼儿园总数的92.54%。
松桃,民族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family and friends are hidden treasures. seek them and enjoy the riches.(页眉可删)松桃,民族教育调研报告范文篇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摘要:我来自贵州省,我从小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松桃县苗族自治县,并且就读于民族大学,对少数民族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发展状况十分关注,因此通过对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和科技状况的相关了解,再借助一些相关资料,写了这篇调查报告,希望以此来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科技发展的现状。
从苗族地区教育现状出发,探索出民族地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不足,并提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本人的个人想法。
更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科技方面的投入,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科技,发展现状正文:一、苗族文化教育特点(松桃族苗族自治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的教育,苗族当然不能例外。
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看,各民族都有强烈地保存自己文化传统的趋向。
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
通过我的调查研究发现,苗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具有传承教育形式多样、传承教育对象广泛、传承教育环境复杂、传承教育具有地域性和活态性等主要特征。
学校教育是苗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现代普及教育形式。
现在,苗族聚居区的人们也在逐渐接受现代文化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形成了多元的文化观。
当传统的传承教育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遭遇到价值取向的冲击时,学校教育就成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最为有效的现代教育形式。
学校教育主要包括苗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首先,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带领幼儿做苗族民间游戏,给幼儿讲述苗族民间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苗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教育。
其次,在中小学教育中,采取民族文化知识进课堂的形式进行苗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
最后,大学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大学教育也是苗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第5期Vol.2No.5郑州师范教育Journal of Zhengzhou Normal Education 2013年9月Sept.2013贵州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例程丽(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收稿日期:2013-07-20作者简介:程丽(1989-),女,河南信阳人,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基于武陵山片区的实证研究”(CMA120169)。
摘要:对贵州省松桃县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存在财政投入过低、学前教育机构规模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幼儿园结构类型不合理、学前教育师资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增加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扩大学前教育机构规模、调整学前教育结构类型、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建设四项对策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G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88(2013)05-0017-05学前教育是个体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学前教育阶段就应该重视开始教育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逐渐普及学前教育。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四、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五、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1]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闭塞和经济条件落后,教育也相对落后,学前教育尤其如此。
[2]以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其学前教育存在办园规模不能满足幼儿入园、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3]增加贵州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扩大学前教育机构规模、调整学前教育结构类型、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建设是普及学前教育、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
一、贵州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贵州省松桃县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贵州省东北边缘。
全县辖28个乡镇503个行政村,国土面积3409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其中以苗族为主的2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1%,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和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县。
[4]2012年末松桃县有幼儿园44所,在园幼儿17218人,专任教师259人,适龄儿童净入学率99.8%。
[5]根据松桃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调查显示,2010 2012年松桃县幼儿园数量分别为14所、25所、44所。
2010 2012年松桃县幼儿园数量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增长率分别约为78.6%、76%。
就从事学前教育的幼儿班级而言,到2011年,松桃县共有幼儿班级499个,其中,小学附设学前班371个,幼儿园班级128个(小班36个、中班46个、大班46个),学前班比幼儿班总数多243个。
2011年,在园(班)幼儿人数16994人,其中学前班13465人、幼儿园3529人,学前班班额平均约为36人/班,幼儿园班班额平均约为28人/班。
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指出学前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0人。
中国《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中规定幼儿班班额一般不超过30人。
统计显示松桃县无论是幼儿班级班额,还是学前班班额均没有超标,这些数据背后也折射出贵州省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政府坚实而稳健的公共经费投入,是所有儿童受教育机会公平性和学前教育质量稳定性的有效保障。
据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统计,2010 2012年学前教育总经费逐年增加,分别为568万元、634万元、3400万元。
其中2011 2012年增幅较大。
尽管如此,学前教育经费占比依然较低,分别为1.40%、1.30%、3.70%、4.20%,教育经费支出难以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以2010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例,各地方幼儿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差距比较明显,武陵山片区四个省市(重庆、湖北、湖南、贵州)所在的幼儿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不仅远低于北京、上海两个经济较发达地区,还低于西藏、新疆两个民族地区。
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低于全国水平。
2010年松桃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约占北京市的5.8%,约占全国的39.7%。
松桃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仍处于较低水平(见表1)。
表1地方幼儿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比较新疆西藏上海北京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全国松桃1093.41338.82119.42559.899.76286.276.01361.1370.1147.2注: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2011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为例,松桃县与其他各地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差距明显。
如表2显示,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比平均水平为1.3%,北京、上海远远超过平均水平,与松桃同级别的来凤、龙山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也远远高于松桃,松桃为最低,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比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6.15%,为上海市的7.5%,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地区差距明显。
目前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总量当中,松桃县学前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过低,政府投入明显不足。
表2各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比较(%)全国来凤龙山铜仁区松桃北京上海1.305.364.200.740.607.008.00注: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二)学前教育机构数量难以满足儿童入园要求学前教育机构对其学员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的场所,是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健康、多元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学龄前儿童感知、体验、探索需求,保护和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想象力的重要基地。
幼儿园是学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基地,只有合理的办园规模才能使得所有适龄儿童平等公平地接受学前教育。
松桃县作为一个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少的民族贫困县,扩大学前教育规模,达到国家和贵州省规划的学前教育入园率目标的过程相比全国其他区县要艰难得多。
据统计数据显示,松桃县2012年仅有幼儿园44所,在园幼儿共17218人。
所有年龄段在园幼儿约占总人口的2.4%。
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乡镇,幼儿园数量仍是空白。
“毛入园率”指在园学生人数除以户籍所在三周岁以上六周岁以下适龄儿童总人数。
国务院2011年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纲要提出了未来十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具体目标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
而根据贵州省松桃县学前教育调查数据显示,2010-2012松桃县年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分别为:44.2%、56%、56.3%。
2011年松桃县28个乡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平均值为56%。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70%的乡镇仅共8个,约占乡镇总数的28.57%,分别为蓼皋镇(122.10%)、孟溪镇(81.00%)、长兴镇(80.60%)、正大乡(79.50%)、寨英镇(76.00%)、长坪乡(75.30%)、甘龙镇(71.50%)、乌罗镇(70.90%)。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低于50%的有7个乡镇,分别为迓驾镇(48.40%)、世昌乡(47.90%)、普觉镇(47.80%)、瓦溪乡(46.50%)、九江乡(45.10%)、大路乡(41.90%)、黄板乡(33.90%)。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最高的蓼皋镇(122.10%)比最低的黄板乡(33.90%)高88.2%。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松桃县28个乡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平均值为66.3%,离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的目标较近,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低于70%的乡镇多达20个,约占乡镇总数的71.43%,大部分乡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低于70%。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低且不均衡反映出办园规模仍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三)公办、民办幼儿园结构不合理就全国公办、民办幼儿园结构而言,2010年全国公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数的40%,民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数的60%,根据贵州省学前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2011年)分析,如图1示,2011年松桃县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数量的比例分别为20%与80%,松桃县民办幼儿园占大部分,松桃县公办幼儿园比重过低;全国而言,2010年全国就读于公办幼儿园的人数约为60%,2011年在公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数(915人)占在园幼儿总数(3694人)的比例为24.77%,在公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就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松桃县就读于民办幼儿园的人数比重过高。
松桃县公办幼儿园过少,而又有大量的适龄儿童,难以满足幼儿学前教育需求,这就使得民办幼儿园迅猛发展。
2011年民办幼儿园数量(20所)比2010年民办幼儿园数量(9所)多11所,增长率为122.2%,民办幼儿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而公办幼儿园数量与2010年相比没有增加。
一般来说,民办幼儿园收费高于公办幼儿园,对于经济支付能力较弱的贫困地区民族县市民众来说,这意味着更重的经济负担。
在松桃县,民办幼儿园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而公办幼儿园发展停滞不前,这种结构性问题尽管减轻了政府的学前教育负担,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也反映出松桃县等经济落后的民族区县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入园难现象突出。
根据贵州省松桃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2011年)分析,按区域划分的松桃县幼儿园数量不合理。
在8所县镇幼儿园中,2所为公办幼儿园,6所为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75%;在17所乡镇幼儿园中,3所为公办幼儿园,14所为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82%。
这说明,乡镇民办幼儿园比例高于县镇民办幼儿园比例,由于民办幼儿园收费高于公办幼儿园,乡镇幼儿家庭承担更多的费用于学前教育。
总体而言,县镇幼儿家庭经济收入高于乡镇幼儿家庭经济收入,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反而需承担较重的学前教育费用,这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与缩小城乡差距。
图12010年贵州省松桃县幼儿园结构状况注:数据来源:贵州省学前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2011年)(四)师资匮乏,师生比不均衡,教师任务重学前教育幼儿与专任教师比是反映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幼儿与专任教师比越大,说明平均每个教职员工承担的教学和工作任务越重,教育质量一般来说越低。
由表3可知,2010年湖北、恩施、贵州、松桃四地的幼儿与专任教师比分别约为29ʒ1,45ʒ1,53ʒ1,321ʒ1。
以幼师比最低比例为20ʒ1为标准,各地均未达标,根据教育部2013年23日最新发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我国全日制幼儿园保教人员与幼儿比应为1ʒ7至1ʒ9,半日制幼儿园应为1ʒ11至1ʒ13,湖北、恩施、贵州、松桃四地的幼儿与专任教师比与标准(暂行)的要求均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松桃县幼儿与专任教师比与标准(暂行)要求差距最大,生师比为321ʒ1,这说明贵州省松桃县专任教师十分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