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思乡诗精编版
关于游子羁旅之思的诗句

游子羁旅之思的诗句关于游子羁旅之思的诗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子羁旅之思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子羁旅之思的诗句11、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3、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5、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籍《入若耶溪》6、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送人游吴》7、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王建《海人谣》8、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
——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9、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11、已自不成眠,那更酒醒时候。
——向滈《如梦令·野店几杯空酒》1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13、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14、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15、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16、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戴叔伦《转应曲·边草》1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阁夜》18、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19、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20、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袁凯《京师得家书》21、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22、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23、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羁旅思乡诗

• ⑷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 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 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 已,读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 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望月怀远 张九龄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 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 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 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 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 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 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 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 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 解”(《杜少陵集详注》),并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 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 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诗人抒写的羁旅诗大全

【导语】羁旅诗⼜称为记⾏诗、⾏旅诗,是指诗⼈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定的⾟苦并引发对亲⼈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我⼈⽣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诗⼈抒写的羁旅诗,欢迎阅读!【篇⼀】 【篇⼀】 1.《登⾼》唐朝·杜甫 风急天⾼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
⽆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枫桥夜泊》唐朝·张继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天净沙秋思》元朝·马致远 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4.《春夜洛城闻笛》唐朝·李⽩ 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不起故园情。
5.《长相思·⼭⼀程》清朝·纳兰容若 ⼭⼀程,⽔⼀程,⾝向榆关那畔⾏,夜深千帐灯。
风⼀更,雪⼀更,聒碎乡⼼梦不成,故园⽆此声。
6.《旅夜书怀》唐朝·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
星垂平野阔,⽉涌⼤江流。
名岂⽂章著,官应⽼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沙鸥。
7.《商⼭早⾏》唐朝·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悲故乡。
鸡声茅店⽉,⼈迹板桥霜。
槲叶落⼭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8.《宿建德江》唐朝·孟浩然 移⾈泊烟渚,⽇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9.《采桑⼦·重阳》近现代·⽑泽东 ⼈⽣易⽼天难⽼,岁岁重阳。
今⼜重阳,战地黄花分外⾹。
⼀年⼀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霜。
10.《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朝·李⽩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带伤⼼碧。
暝⾊⼊⾼楼,有⼈楼上愁。
⽟阶空伫⽴,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篇⼆】 【篇⼆】 1.《寿阳曲·潇湘夜⾬》元朝·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
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羁旅思乡诗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思归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绝石石柔石柔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浣溪沙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如梦令贺铸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
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 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商山早行温庭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叶落山路,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 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 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 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 何处捣寒衣?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南乡子李王旬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绝句二首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羁旅思乡诗2018年

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 chún gēng lú kuài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 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全诗写的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
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词中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手法借鉴
教材链接
内容情感
白描手法、直抒胸臆、重叠复沓
虚实结合、多觉结合、 对写法
用典、寓情于景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常见的标志。诗题或行文中多含有“驿站”“客舍”“登高”“望月”“忆”“孤”“寄”“行” “宿”“思”等能够体现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以及元宵、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真题再现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miǎo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09福
羁旅思乡的诗句

羁旅思乡的诗句1.唐·李白《静夜思》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唐·白居易《望月有感》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6.唐·杜牧《秋夕》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7.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8.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9.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0.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宋·李清照《如梦令》诗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2.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3.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4.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5.宋·欧阳修《蝶恋花》诗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16.宋·晏殊《浣溪沙》诗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7.宋·黄庭坚《念奴娇·赤壁怀古》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8.明·高启《梅花九首》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19.明·徐渭《题画》诗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20.明·唐寅《把酒对月歌》诗句:“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21.明·戚继光《望阙台》诗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羁旅思乡的诗句

羁旅思乡的诗句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崔颢《黄鹤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杜牧《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_思乡怀人诗精编版

一、思乡怀人诗常见 思想情感
这类诗歌的思想情感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 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 《秋思》。
•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杂诗》等。
• 3、闺中怀人,表达思妇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抒 发独守空闺的孤独和寂寞。如王昌龄的《闺怨》。
握,如用写声来表达,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 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 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 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说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
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 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用委婉的问句表达, 这样便饱含言外之意:“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 恐怕只有我啊!”
同意,“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 诗抒发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 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课堂练习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 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 “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 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羁旅思乡诗
(一)主要表达思想情感
1、旅途的辛酸、艰难、劳顿,漂泊不定的苦楚;
2、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
3、面对异乡景物,思念家乡的风土风俗,一草一木;
4、怀念家乡的亲人,感念父母关切之情的无微不至、深厚绵长;
5、为官位世情羁绊,有家难归的无奈;
6、春光短暂,年华老去的悲凉感慨;
7、仕途坎坷的,壮志难酬悲愤;
8、客居他乡,久别重逢的复杂矛盾心情;
9、烽火战乱中对家人安危的担忧,牵挂;
10、路远山遥,传书不达,音信不通的思念;
11、谪居蛮荒,对客死他乡的担忧;
12、对朋友可以归乡的羡慕和自己仍羁留在外的无奈;
13、边关、战场、沦陷地等特殊境地对难以生还故土的忧虑和辛酸;
14、闺中之女子对远在天涯的游子和戍守边疆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
15、有时写两地甚至是多地的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
16、佳节思亲,渴望团聚或者祝福平安;
17、诗中往往包含怀才不遇,年华老去,功业难成的感慨和愤懑等。
(二)常见意象
月、杜鹃、鹧鸪、鸿雁、船、浮萍、飞蓬、沙鸥、飘蓬、秋风、梧桐、浮云、日暮、流水、双鲤、牛羊、阳关、折柳、小楼、西楼、关山、天涯、孤灯、笛、角、砧声、寒鸦。
(三)常见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事、以景结情、意象罗列、渲染、对比、烘托、虚写、想象、细节描写、比喻、拟人、从对方入笔、从双方着笔等。
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常见抒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填空,感受诗中表达的丰富情感。
登原州城呈张贲[bì]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答: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
“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
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杜审言:初唐中原人。
唐高宗咸亨年间进士,一生诗名甚高而仕途失意。
做此诗时任江阴县丞,宦游江南已近二十年。
(1)“偏惊”意为“最惊”,请细味全诗,概述“偏惊”二字在结构和表情达意上的作
用。
(4分)
答:“偏惊”二字,既与上文“独有”二字呼应,指出“偏惊”缘自宦游人的特殊境遇;
又总引下文对江南春景的描写。
“惊”为凝情之笔。
不独是惊讶之色,亦是内心的惊惕。
它源于思乡之痛和仕途的失意。
(要点:呼应上文“独有”,总引下文描写;表达思归失意之情。
)
3、(20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4、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凫:野鸭。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答: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4、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 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
②原:原野。
(1)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分)答:作者村行本是“野兴长”,却触景生情,看到“村桥原树”却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因此而“忽惆怅”。
前后的情感变化,突触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题中有“野兴长”“忽惆怅”、“触景生情”、“思乡之情”三个得分点。
5、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1)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
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征人思乡
6、从军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qì 浅水中的沙石;沙石浅滩)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赏析: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
第二句
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
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南宋沈义父又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
意,以景结情最好。
”结合全诗和前人的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及其情、景结合的艺术。
答案: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诗人旅愁思归的思想情感。
诗的一、二句抒情,三四句写景,以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来衬映诗人的旅愁思乡之情。
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使全诗含意隽永、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