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理科)(解析版)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

扎兰屯一中2015-2016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文科生物)时间:60 分钟总分:100第Ⅰ卷(共6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单选)1. 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直接意义是()A.产生新个体B.增强生活力C.增加变异性D.改变遗传性2.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2倍的时期是()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3. 人体心肌细胞的细胞核中所含的DNA( )A.等于46B.大于46C.小于46D.无法判断4.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 DNA 数目为本物种体细胞中 DNA 数目的两倍的时期是()。
①间期②前期③中期④后期⑤末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5.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属于着丝点分裂的结果是()A.染色单体消失B.染色体数目加倍C.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DNA含量加倍6. 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分化的细胞都是不可逆转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细胞分化是不同细胞处在不同环境中造成的C.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时期,其他的时期不会出现D.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成的7. 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葡萄枝韧皮部细胞 C.兔的肝脏细胞 D.鼠的神经细胞8.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细胞形态 B.细胞结构 C.细胞功能 D.细胞内遗传物质9. 下列哪种现象或过程与细胞凋亡无关A.运动不当造成骨折B.正常人的皮肤中每天都会有皮屑脱落C.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D.正常人的红细胞不断更新10. 下列因素能引起癌变的有①电离辐射②X射线③过氧化氢④紫外线⑤苯⑥肿瘤病毒⑦碘液⑧砷⑨醋酸A.①②③⑦⑧⑨ B.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④⑤⑥⑧ D.③⑤⑥⑦⑧⑨11. 下列杂交与自交实验中,子一代能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A.显性纯合体自交 B.隐性性状自交C.显性纯合体与隐性性状杂交 D.杂合体自交12. 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A.有耳垂为显性性状 B.无耳垂为显性性状C.有耳垂为隐性性状 D.不能说明问题13. 小麦麦穗有芒对无芒为显性,鉴别一株有芒小麦是否是纯合子,最常用的方法是A.杂交 B.自交 C.测交 D.观察性状14. 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F 2 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按理论F 2 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体植株约为()。
内蒙古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内蒙古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体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④b段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把细胞分隔成两个B.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C.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D.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N和Q B.和C.N和D.和Q4.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B.间期复制后,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就增加一倍C.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D.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的每个染色体数目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5.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细胞中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不变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D.图甲、图乙所示细胞可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DE段6.下列图示分别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7.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②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③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④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最多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8.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错误的是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高等植物体内未离体的体细胞没有全能性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9.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B.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容易发生变异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种细胞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10.在检测某种生物个体的某组织时,发现该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催化效率降低,那么该个体的组织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变化还有()①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②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④能继续分化,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1.如图是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概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过程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造成不同细胞间DNA发生差异B.4过程会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5过程形成的细胞周期变短,形成的子细胞核增大,染色较深D.能进行1、2、6过程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细胞内DNA始终保持46条1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增殖可发生在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它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共同表现是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13.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中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B.抑制DNA复制导致癌细胞周期变短C.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问黏着性下降有关D.细胞感染R ous肉瘤病毒后不会转变成癌细胞1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②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为二③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不变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⑥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A.①②③B.④⑤⑥C.④D.②⑥15.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同B.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联会C.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可以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D.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16.关于图中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2对同源染色体B.含1对同源染色体C.含2对等位基因D.含1个四分体17.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互换,下列哪个图可正确表示互换?( )A.B.C.D.18.甲乙两图均为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甲、乙细胞中均不含染色单体C.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D.甲、乙两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19.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20.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1)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D.血浆、组织液、淋巴2.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体液的四种成分,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四种液体可相互转化B.O2、葡萄糖、血浆蛋白等都是①的成分C.①②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③中液体成分在人体中所占比例最大3.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4.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5.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B.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C.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6.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 .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D .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7.关于膝跳反射,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 D.在传出神经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

扎兰屯一中2015-2016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理科生物)时间:90 分钟总分:110第Ⅰ卷(共60 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单选)1.下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③D.④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2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 B.后期和末期 C.中期和末期 D.前期和后期3.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果是A.DNA含量不变,蛋白质含量增加B.D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增加一倍C.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不变D.DNA含量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4.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5.用甲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的卵细胞的细胞质组成一个细胞,培育成功了“多利”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度特化的细胞有全能性B.这个乳腺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C.“多利”羊的特征与乙母羊几乎相同D.“多利”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6.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以下哪些特征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④呼吸速率上升⑤色素积累增多⑥呼吸速率减慢⑦细胞核的体积增大⑧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发生改变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⑤⑥⑧D.①②③④⑤⑧7.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B.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9.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与绿叶 B.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C.狗的卷毛与粗毛 D.水稻的有芒与无芒10.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3﹕1比例的是A.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C.F1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F2代性状的分离比11.在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的目的是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 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C.防止自花传粉 D.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12.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纯合体相交,后代都是纯合体 B.纯合体自交,后代一般是纯合体C.两个杂合体相交,后代必定是纯合体 D.杂合体自交,后代必定是杂合体14.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D.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15.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的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16.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生下一只黑色公羊。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扎兰屯一中2015-2016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果醋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CA.榨汁机用热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2.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 BA.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B.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D.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红色的3.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D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蛋白质、脂肪、NaCl、水D.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不含线粒体B.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相比,前者所需温度相对较高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腌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增加逐渐增加盐量5.下列关于发酵产物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D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C.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验D.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7.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操作中,用不到的试剂是: D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B.N一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C.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D.班氏溶液8.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C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9.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其原因是: AA.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B.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C.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D.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C.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D.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11.下列操作属于灭菌的是: BA.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B.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换C.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D.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边完成12.稀释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CA.接种环、滴管、酒精灯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13.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A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14.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B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15.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第一中学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

扎兰屯一中2015-2016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理科数学)时间:100分钟 总分:130分第Ⅰ卷(共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20︒-角的终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计算sin 75cos30sin15sin150︒︒︒︒-的值为( ) A .12B .C . 1D .3.若α=1rad ,则有( )A. sin cos tan ααα>> B .tan cos sin ααα>> C .cos tan sin ααα>> D. tan sin cos ααα>> 4.函数cos )y x x =-的值域是( )A.⎡⎣ B.2⎡⎤⎣⎦C.⎡-⎣D .[]2,2-5. 在ABC ∆中,,AB c AC b ==u u u r r u u u r r ,若点满足2BD DC =u u u r u u u r ,则AD =u u u r( )A. 2133b c +r rB. 5233c b -r rC. 2133b c -r rD. 1233b c +r r6. 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2θ=( )A . 45-B .35 C.35- D.457.已知()))f x ϕϕ=+-+为偶函数,则ϕ可以取的一个值为 A .8πB .3πC.3π-D.6π-8. 下列关于函数tan 3y x π⎛⎫=+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最小正周期是π B .在区间 5,66ππ⎛⎫-⎪⎝⎭上单调递增 C .图像关于点,04π⎛⎫⎪⎝⎭成中心对称 D .图像关于直线8x π=成轴对称9. 已知4x π=是函数()sin cos f x a x b x =+为的一条对称轴,且()f x 的最大值为22,则函数()sin g x a x b =+( )A .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2B .最大值是4,最小值是0C .最大值可能是0D .最小值不可能是-4 10.将函数()sin(2)3f x x π=-的图像向左平移3π,再将图像上各点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则所得到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是( ) A.4π B. 8πC. 16πD. 24π11. 函数[]()sin 2sin ,0,2f x x x x π=+∈的图像与直线y k =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1,3B. ()0,2C. []1,3D. ()2,312. 在ABC ∆中sinin 22A B C A B C s +--+=,则ABC ∆是( )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一中2014-2015年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 理

扎兰屯一中2014-2015下学期高一生物期末考试理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吲哚乙酸是A.垂体生长素B.性激素C.植物生长素D.脑激素2.园林工人每年都要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B.抑制向光性C.抑制细胞生长速度D.解除顶端优势3.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4.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掩埋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5.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D.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6.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使用措施是A.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7.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B.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定为cC.所有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应该基本相同D.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8.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处施用A.生长素类物质B.赤霉素类物质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物9.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10.下列哪些属于种群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草鱼②培养基上的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③黄海流域中的全部大黄鱼、小黄鱼④一片草原上的全部草本植物⑤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铃虫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11.为调查某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用网捕获了90条鱼,其中鲤鱼30条,做标记后放回池塘。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扎兰屯一中2015-2016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时间:90 分钟总分:110第Ⅰ卷(共60 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单选)A.①②④⑤⑧⑨ B.①②③④⑦⑨C.①③④⑤⑧⑩ D.②④⑤⑥⑦⑩10、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
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青翠,绿柳垂帘,大家的耳边萦绕着树枝上黄鹂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
最惹眼的是一大片粉红的桃花林,灿烂得如云蒸霞蔚一般,大家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桃树都是一个品种的。
微风拂来,总有弱不禁风的桃花飘零而下,大家纷纷捡来完整的花朵,准备带回去做成标本。
读完本段文字,请选出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一组是( )A.公园桃花林一只黄鹂绿柳B.公园各种青草一只黄鹂一朵桃花C.公园桃花林一只燕子绿柳D.公园一群黄鹂一只燕子一朵桃花11、关于下列生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乳酸菌②酵母菌③硝化细菌④噬菌体⑤颤藻⑥水绵⑦黑藻A.具有核膜的只有②⑥⑦B.都具有生物膜系统,遗传物质都是DNAC.都含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结构D.除了①③④⑤外,其他都含有核糖体1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大量元素的是()A.C、H、O、B B.N、P、S、CuC.C、H、O、Ca D.N、P、S、Fe13、在检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①甘蔗的茎②油菜子③花生种子④梨⑤甜菜的块根⑥豆浆⑦鸡蛋清A.④①⑥ B.⑤②⑦ C.①②⑥ D.④③⑥14. 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C.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15、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6、胰腺细胞培养在含某种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在培养液中获得带有放射性的胰岛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题1.5分,单选)1.下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①②③ B.②④C.③D.④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2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B.后期和末期C.中期和末期D.前期和后期3.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果是()A.DNA含量不变,蛋白质含量增加B.D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增加一倍C.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不变D.DNA含量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4.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5.用甲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卵细胞的细胞质组成一个细胞,成功培育了“多利”羊,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B.这个乳腺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C.“多利”羊的特征与乙母羊几乎相同D.“多利”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6.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以下哪些特征()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④呼吸速率上升⑤色素积累增多⑥呼吸速率减慢⑦细胞核的体积增大⑧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发生改变.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⑤⑥⑧D.①②③④⑤⑧7.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B.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9.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与绿叶 B.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C.狗的卷毛与粗毛D.水稻的有芒与无芒10.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3﹕1比例的是()A.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C.F1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F2代性状的分离比11.在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的目的是()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 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C.防止自花传粉 D.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1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110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纯合体相交,后代都是纯合体B.纯合体自交,后代一般是纯合体C.两个杂合体相交,后代必定是纯合体D.杂合体自交,后代必定是杂合体14.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D.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15.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16.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生下一只黑色公羊.假如再生一只小羊,该羊是黑色的概率为()A.B.C.D.17.具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的两个杂合子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aBb和AABb B.AaBB×AABb C.AaBb和AABb D.AaBB×aaBb18.某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 B.Bbcc C.bbCc D.bbcc19.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B.C.D.20.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A.1:1 B.1:2 C.2:1 D.不成比例21.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为AABBCc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B.C.D.22.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亲本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体的概率为()A.B.C.D.23.在图中,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以及精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④和③24.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25.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C.有丝分裂过程中D.受精作用过程中26.果蝇的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所含有的DNA分子数依次是()A.16、8、4 B.16、16、4 C.8、4、4 D.8、8、82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发生在()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B.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D.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28.某动物的精原细胞有染色体32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中期核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32、16、64、64 B.16、8、32、32 C.32、8、32、64 D.16、0、32、32 29.性染色体存在于()A.体细胞B.精子 C.卵细胞D.以上都有30.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显性伴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这种病在人群中是()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C.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当D.没有一定规律31.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哪项内容的遗传行为()A.一对遗传因子B.两对遗传因子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两对遗传因子D.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各自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3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3.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34.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5.某二倍体动物有K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遗传信息不同的配子,其种类数为()A.2K B.C.K2D.K36.在XY型性别决定中,对性别起决定作用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 B.卵细胞C.精子 D.初级卵母细胞37.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细胞的全能性实验38.果蝇的红眼为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39.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并且为XY型性别决定,则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A.3+X B.3+Y C.6+XY D.6+X40.受精卵中细胞质主要来自()A.精子 B.精原细胞 C.卵细胞D.卵原细胞二、填空题(共40分.)41.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母本是.(2)操作①叫做,操作②叫做;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操作过程中,操作后,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且的植物.(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色.(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代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F2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有,且比值为.42.如图是某动物的细胞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两个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表示细胞,判断依据是.图A细胞再经过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叫.(2)B图表示细胞.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有染色体条.(3)比较可知,A图中的染色体、DNA的数目是B图中的.(4)B图中非同源染色体将会,这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43.如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病遗传的图解.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问:(1)Ⅲ3的基因型是,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2)Ⅰ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该男孩称呼其为;(3)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如果她与一个其父是色盲的正常男人结婚,第一胎是色盲男孩的概率是.2015-2016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5分,单选)1.下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A.①②③ B.②④C.③D.④【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分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所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大,分裂期所占的比例小.【解答】解:①甲→乙的过程时间短,表示分裂期,①错误;②乙→甲的过程时间长,表示分裂间期,②正确;③一个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指乙→乙的全过程,③错误;④乙→乙的全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④正确.故选:B.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2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B.后期和末期C.中期和末期D.前期和后期【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含量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解答】解:A、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和DNA分子三者之间的数量比为1:2:2,A正确;B、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B错误;C、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都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D错误.故选:A.3.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果是()A.DNA含量不变,蛋白质含量增加B.D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增加一倍C.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不变D.DNA含量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这导致DNA含量加倍,并且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据此答题.【解答】解:A、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DNA含量加倍,A错误;B、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DNA含量加倍,蛋白质含量增加,但不能说蛋白质含量增加一倍,B错误;CD、间期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D正确.故选:D.4.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结合题意及选项可知,本题着重要求考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一般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然后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用高倍镜,如果视野暗可以通过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来增加亮度.【解答】解:A、将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中解离时,细胞已死亡,所以不可能继续分裂,A 错误;B、如果用低倍镜看不到细胞,可能是光线太暗、物镜与装片间的距离不合适等原因造成,这时换用高倍镜仍然看不到细胞,B错误;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C正确;D、如果视野大暗,可换用大的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增加视野的亮度,D错误.故选:C.5.用甲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卵细胞的细胞质组成一个细胞,成功培育了“多利”羊,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B.这个乳腺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C.“多利”羊的特征与乙母羊几乎相同D.“多利”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考点】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其应用.【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具有遗传信息的细胞都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答】解:A、“多利”羊的例子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A正确;B、动物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B正确;CD、“多利”羊的细胞核来自于甲羊,所以其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C错误、D正确.故选:C.6.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以下哪些特征()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④呼吸速率上升⑤色素积累增多⑥呼吸速率减慢⑦细胞核的体积增大⑧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发生改变.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⑤⑥⑧D.①②③④⑤⑧【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有: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解答】解: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故①正确;②自由水减少,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故②正确;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如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故③正确;④衰老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而且速率减慢,故④错误;⑤细胞内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积累,妨碍细胞内的物质交换和传递,故⑤正确;⑥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故⑥正确;⑦衰老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故⑦错误;⑧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发生改变,使得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减慢,故⑧正确.故选:C.7.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细胞坏死是被动的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D.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考点】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比较是常考知识.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据此答题.【解答】解:A、细胞凋亡是主动性的,细胞坏死是被动性的,A正确;B、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坏死是外界因素引起的,C正确;D、细胞的凋亡是一个有序过程,没有急、慢性之分;细胞坏死的快慢与致死因子有关,不一定都是慢性的,D错误.故选:D.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B.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C.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D.癌变是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细胞癌变是不正常的,对个体有害而无利.【解答】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B、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衰老而不是凋亡的产物,B错误;C、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C正确;D、细胞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是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使之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D正确.故选:B.9.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与绿叶 B.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C.狗的卷毛与粗毛D.水稻的有芒与无芒【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桃树的红花与绿叶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狗的卷毛与粗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水稻的有芒与无芒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10.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3﹕1比例的是()A.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C.F1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F2代性状的分离比【考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为:纯种高杆豌豆×纯种矮秆豌豆→F1代均表现为高杆F2有高杆,也有矮秆,且高杆:矮秆=3:1.为了验证假说正确与否,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即F1代×隐性个体杂交→子代高杆:矮秆=1:1,这证明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为1:1.据此答题.【解答】解:A、亲本杂交后代均为显性性状,A错误;B、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为1:1,B错误;C、F1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C错误;D、F2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正确.故选:D.11.在育种实验中,将纸袋套在花上的目的是()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 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C.防止自花传粉 D.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分析】在杂交实验中往往需要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其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据此答题.【解答】解:育种实验过程中,去雄后以及人工异花授粉后都需要套上纸袋,其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故选:D.1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110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据此答题.【解答】解:A、高茎×高茎→高茎,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B、高茎×高茎→301高茎+110矮茎,发生性状分离,所以矮茎为隐性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B正确;C、矮茎×矮茎→矮茎,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可能是Aa×aa→Aa、aa,也可能是aa×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故选:B.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纯合体相交,后代都是纯合体B.纯合体自交,后代一般是纯合体C.两个杂合体相交,后代必定是纯合体D.杂合体自交,后代必定是杂合体【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概念和特点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解答】解:A、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A错误;B、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仍为纯合子,B正确;C、两个杂合体相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C错误;D、杂合体自交,后代一般是杂合子,一般是纯合子,D错误.故选:B.14.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D.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据此答题.【解答】解: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表示两种雌配子的比例为1:1,A正确;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人两种彩球各10个,表示两种雄配子的比例为1:1,B正确;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保证每次抓取不同颜色小球的概率均为,C正确;D、实验中重复次数越多,误差越小,结果越准确,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误差较大,D错误.故选:D.15.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为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确定一株植物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进行自花传粉,即自交,若后代出现隐性性状(矮茎),则原亲本是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豌豆是严格闭花、自花授粉植物,除自交外,无论是测交还是杂交都需要人工去雄与人工授粉.【解答】解:AB.选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由于豌豆为闭花、自花授粉作物,要进行测交需要去雄与人工授粉等操作,该办法不是最简便易行的,A、B错误.C.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作物,用待测的高茎豌豆进行自交,省去了人工去雄与授粉的麻烦,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是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C正确.D.选甲与多株杂合的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但该办法也需要去雄授粉,D错误.故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