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ag和802.3ah区别

合集下载

802.1ag协议详细介绍

802.1ag协议详细介绍

802.1ag协议详细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种类业务在互联网上的运行,对电信级网络的故障检测、管理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营商会要求设备制造商提供的交换设备,光网络设备必须支持OAM功能以保证以太网也能够提供电信级的要求,包括能够对一些业务降级和失败等网络异常错误或者异常问题能够进行及时检测、恢复和管理的功能。

IEEE802.1ag的连接故障管理(CFM–ConnectivityFaultManagement)就是提供这些OAM能力的基础协议。

如果网络没有任何故障,CFM就显得非常简单,并且好像没有什么用途。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CFM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主要用于用CFM处理一些网络中出现的异常状况。

所以对CFM的测试也要重点考虑这些方面。

对于CFM协议的介绍以及相应的通用测试方法已经有专门的文章介绍,本文主要对一些重要测试要点用实例说明,并对测试要点的重要性、测试拓扑和测试结果查看与分析做详细解释。

主要测试例包括:1.CFM一致性测试:验证CFM特性是否符合IEEE802.1ag-2007规范M间隔检验:验证是否能够对标准规定的3,33ms到10min等多个CCM 间隔处理3.MIP可扩展性:验证Linktrace的TTL能力4.MEP/RMEP可扩展性:验证一个MA里面多所有MEPs/RMEPs的处理能力5.基本Error/Defect条件检测和处理:对各种基本Error/Defect的检测与处理能力6.更多的Error/Defect条件检测和处理能力:对更多种Error/Defect的检测与处理能力7.CFM设备数据转发能力:在CFM网络中数据流量的转发能力8.CFM协议多状态检查和流量混合测试:复杂环境下CFM状态转换与实现能力9.多MD等级测试:验证被测设备是否对MD边界条件的实现能力2.IEEE802.1ag典型测试要点2.1CFM一致性测试。

各代wifi参数 协议速率

各代wifi参数 协议速率

各代wifi参数协议速率一、802.11a协议速率802.11a协议是第一个在工作频段为5GHz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ps。

这个速率相对较高,可以满足一般家庭和办公环境的需求。

它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能够克服多径传播和抗干扰能力较强。

然而,由于工作频段较高,它的传输距离相对较短,穿墙能力较差。

二、802.11b协议速率802.11b协议是第一个在工作频段为2.4GHz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1Mbps。

虽然速率相对较低,但它具有良好的穿墙能力和较远的传输距离。

它采用了DSSS(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技术,能够提供更稳定的信号传输。

然而,由于工作频段为 2.4GHz,与许多家用电器和其他无线设备存在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三、802.11g协议速率802.11g协议是在2.4GHz频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ps。

它采用了与802.11a相同的OFDM调制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与802.11b兼容,因此可以与现有的802.11b设备互通。

然而,由于工作频段为2.4GHz,与许多家用电器和其他无线设备存在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四、802.11n协议速率802.11n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600Mbps。

它采用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使用多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提高了传输速率和信号稳定性。

它能够同时支持2.4GHz和5GHz频段,兼容802.11a/b/g设备。

然而,要实现最大速率,需要使用与802.11n兼容的设备,并且在信号覆盖范围内。

五、802.11ac协议速率802.11ac协议是目前无线局域网速率最高的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 6.93Gbps。

它采用了更高级别的MIMO技术和更宽的信道带宽,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稳定的信号。

它主要工作在5GHz频段,因此在穿墙能力和传输距离方面相对较差。

IEEE802.3ah协议总结

IEEE802.3ah协议总结

1 、以太网OAM 简介以太网技术诞生几十年来,以其简单、低廉的特点逐步成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的主导技术。

随着业务和网络技术发展,设备制造商和标准化组织开始致力于将这一技术向城域网(MAN )和广域网(WAN )方向拓展。

但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较好的运营管理维护机制。

OAM :将网络的管理工作划分为3 大类,操作(Operation )、管理(Administration )和维护(Maintenance ),简称OAM 。

以太网OAM 是一种监控网络问题的工具。

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利用设备之间定时交互OAMPDU (OAM Protocol Data Units ,OAM 协议数据单元)来报告网络的状态,使网络管理员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网络。

2 、以太网OAM 标准化过程➢ IEEE– IEEE 802.1ag CFM– IEEE 802.3ah EFM-OAM – IEEE 802.1AB LLDP– IEEE 802.1ap VLAN 桥接的MIB➢ ITU-T– ITU-T SG 13 Y.1730 以太网OAM 的需求 – ITU-T SG 13 Y.1731以太网OAM 功能和机制➢ MEF– MEF 7 EMS-NMS 信息模型W orkingWorkingMaking it–MEF15网元管理需求–MEF16以太网本地管理接口(E-LMI)–MEF17业务级OAM需求与框架电信级以太网为了实现与传统电信级传送网相同的服务水平,以太网OAM 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IEEE、ITU-T、MEF 等各研究团体和标准组织都在积极进行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目前这些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对应的以太网OAM 层次,如上图。

IEEE 802.3ah 协议已经标准化,此协议主要用于以太网“最后一公里”上的设备管理和链路管理;802.1ag 关注于以太网端到端的故障管理;ITU-T Y.1731 在设计思路上与802.1ag 高度一致,它定义了类似的管理功能,同时对性能管理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定义。

IEEE802.3ah协议介绍

IEEE802.3ah协议介绍

1 、以太网OAM 简介以太网技术诞生几十年来,以其简单、低廉的特点逐步成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的主导技术。

随着业务和网络技术发展,设备制造商和标准化组织开始致力于将这一技术向城域网(MAN )和广域网(WAN )方向拓展。

但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较好的运营管理维护机制。

OAM :将网络的管理工作划分为3 大类,操作(Operation )、管理(Administration )和维护(Maintenance ),简称OAM 。

以太网OAM 是一种监控网络问题的工具。

它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利用设备之间定时交互OAMPDU (OAM Protocol Data Units ,OAM 协议数据单元)来报告网络的状态,使网络管理员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网络。

2 、以太网OAM 标准化过程WorkingMaking itIEEE– IEEE 802.1ag CFM– IEEE 802.3ah EFM-OAM – IEEE 802.1AB LLDP– IEEE 802.1ap VLAN 桥接的MIBITU-T– ITU-T SG 13 Y.1730 以太网OAM 的需求 – ITU-T SG 13 Y.1731以太网OAM 功能和机制MEF– MEF 7 EMS-NMS 信息模型–MEF15网元管理需求–MEF16以太网本地管理接口(E-LMI)–MEF17业务级OAM需求与框架电信级以太网为了实现与传统电信级传送网相同的服务水平,以太网OAM 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IEEE、ITU-T、MEF 等各研究团体和标准组织都在积极进行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目前这些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对应的以太网OAM 层次,如上图。

IEEE 802.3ah 协议已经标准化,此协议主要用于以太网“最后一公里”上的设备管理和链路管理;802.1ag 关注于以太网端到端的故障管理;ITU-T Y.1731 在设计思路上与802.1ag 高度一致,它定义了类似的管理功能,同时对性能管理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定义。

不得不知道的WIFI标准:802.11ad、ah、af

不得不知道的WIFI标准:802.11ad、ah、af

不得不知道的WIFI标准:802.11ad、ah、af对我们来说,Wifi是智能手机里面每天都要使用的重要技术,如果仔细观察规格表或者是家里的路由器,你会发现末尾的数字和字母组合有点不同。

这些不同的名称代表着不同的Wifi标准,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些不同的标准。

标准简史首先让我们解释下什么是802,这种命名系统实际使用的是一些可能你很熟悉的网络标准。

以太网命名是以802.3开始,而蓝牙前缀是802.15,Wifi则是802.11。

所有不同的wifi标准都将以802.11开始命名,后跟从消费者角度看来有利于他们区分各自属性的一个或者两个字母。

为了帮助确保与不同的硬件和网络的兼容性,大多数产品都会同时支持多项协议。

如智能手机的清单像wifi802.11 A / B / G/ N/AC等规格表,已经包括所有的最古老和最常见的现代标准。

大部分的新标准只是用来帮助定义的改进,主要是根据速度提高而言。

最近,wifi已经被分裂成一些完全不同的分支。

下面是最常用的版本的比较细分:在最初推出的WiFi标准中,802.11b在消费类电子设备中是最受欢迎,部分原因是因为其成本较低。

三年后,它被运行速度更快的802.11g所代替。

802.11g保留了向后兼容性,使得现有的硬件也能支持,不需要更新,同时改进了一些旧的缺点。

虽然从最初的版本到802.11g都是关于速度上的提升,但802.11n是第一次尝试使用5GHz 频段,此频段少了许多混乱。

然后,修订版还推出了首款采用MIMO天线,以获得更高的并行吞吐。

根据天线的连接数,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高达450兆比特/秒。

在过去的修订中,最主要WiFi标准是802.11ac,它大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其速度能达到1 Gbit / s,是目前为止最快的WiFi版本。

802.11ac标准也是在5GHz频段运行,与。

常见IEEE 802标准子系列分类详细介绍

常见IEEE 802标准子系列分类详细介绍

常见IEEE 802标准子系列分类详细介绍EEE 802标准是局域网和城域网技术的重要基础,IEEE 802通信标准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了标准和规范,使得各种网络设备和系统能够互联互通,促进了信息传输和交流的便利和发展。

前文简单的介绍了IEEE 802标准概述,以下是IEEE 802标准各个子系列的详细介绍:IEEE 802.1系列:这是关于局域网/城域网的体系结构、共存和网络管理的标准。

其中,IEEE 802.1Q定义了虚拟局域网(VLAN)的标准,使得在局域网上可以创建和管理多个独立的广播域。

IEEE 802.1P则是为了解决以太网的优先级问题,定义了以太网的优先级。

IEEE 802.2系列:这个系列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的服务原语和协议数据单元格式。

它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了标准的协议规范。

IEEE 802.3系列:主要关注以太网的标准,包括10BASE-T、100BASE-T (快速以太网)和1000BASE-T(千兆以太网)等。

这些标准定义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操作规范。

IEEE 802.4系列:这个标准定义了标记总线访问方法以及物理层规范。

它是一种基于标记的访问控制协议,用于总线型网络。

IEEE 802.5系列:这个标准定义了标记环访问方法,它是一种基于标记的访问控制协议,用于环型网络。

IEEE 802.6系列:这个标准定义了城域网(MAN)的访问方法,它是一个更大的网络拓扑结构,覆盖了一个城市或地区。

IEEE 802.7系列:这个系列主要关注宽带技术的标准,包括宽带网络的接入和传输技术。

IEEE 802.8系列:这个系列主要关注光纤技术的标准,包括光纤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规范。

IEEE 802.9系列:定义了集成服务访问点接口规范,它为局域网和城域网提供了一种集成服务的接口。

IEEE 802.10系列:主要关注局域网/城域网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协议等。

IEEE 802.11系列:这是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如WiFi技术。

80211abgn与80211ac的区别以及详细的介绍

80211abgn与80211ac的区别以及详细的介绍

IEEE 802.11n Wi-Fi联盟在802.11a/b/g后面的一个无线传输标准协议, 为了 实现 高带宽、高质量的WLAN服务,使无线局域网达到以太网的性能水平, 802.11任务组N(TGn)应运而生。802.11n标准至2009年才得到IEEE的 正式批准,但采用 MIMO OFDM技术的厂商已经很多,包括D-Link, Airgo、Bermai、Broadcom以及杰尔系统、Atheros、思科、Intel等等,产 品包括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等,而且已经大量在PC、笔记本电脑中应 用
802.11abgn与802.11ac
1 2 3
802.11a/b/g/n,802.11ac 简单介绍
802.11a/b/g/n比较
802.11ac,802.11n的比较
5
802.11abgn,802.11ac简单介绍

IEEE 802.11a 1999年,IEEE 802.11a标准制定完成,该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在 5.15~5.82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54Mbps/72Mbps(Turbo), 传输距离 控制在10~100米。802.11a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独特扩频技术; 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 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 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

802.11a/b/g/n的比较
பைடு நூலகம்02.11n与802.11ac比较
8002.11n与802.11ac比较

802.11n
802.11ac
802.11abgn,802.11ac简单介绍

IEEE 802.11g IEEE的802.11g标准是对流行的802.11b(即Wi-Fi标准)的提速(速度 从802.11b的11Mb/s提高到54Mb/s)。802.11g接入点支持802.11b和 802.11g客户设备。同样,采用802.11g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也能访问现 有的802.11b接入点和新的802.11g接入点。 不过,基于802.11g标准 的产品目前还不多见。如果你需要高速度,已经推出的802.11a产品可 以提供54Mb/s的最高速度。802.11a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和802.11b设备 互操作,而且与802.11b相比,802.11a网卡贵50%,接入点贵35%。

802.3ah(oam)

802.3ah(oam)
单位时间内的错误信号超过定义的阈值 单位时间内的错误帧数超过定义的阈值 指定帧数 N 为周期,在收到 N 个最小帧的周期内错误帧数超过 定义的阈值 指定 M 秒数下有错误的秒数超过了定义的阈值
1-2
H3C SR8800 系列业务路由器 操作手册 OAM
第 1 章 OAM 配置
802.3 ah 不保证所有的 OAMPDU (OAM Protocol Data Units,OAM 协议报文)都能 够传送成功,事件通知 OAMPDU 应该传送多次以减少丢失的可能性,同时使用一 个计数序列来标识传送的 OAMPDU。
1-1
H3C SR8800 系列业务路由器 操作手册 OAM
第 1 章 OAM 配置
设备可以选择主动(Active)模式与被动(Passive)模式来进行OAM的连接,主动 模式和被动模式下的DTE( Data Terminating Entity,数据终端实体)的处理能力见下 表 1-2。
表1-2 主动模式 DTE 与被动模式 DTE 的处理能力比较
表12主动模式dte与被动模式dte的处理能力比较处理能力初始化oamdiscovery过程对oamdiscovery初始化过程的响应需要发送informationoampdu允许发送事件通知pdu发送loopbackoampdu发送不携带tlv的informationoampdu允许发送变量请求oampdu允许发送变量响应的oampdu允许发送环路控制的oampdu对环路控制oampdu的响应允许发送组织指定的oampdu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但需要对端dte也处于主动模式下可以可以但需要对端dte也处于主动模式下可以主动模式dte被动模式dte不可以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可以可以如果两端的oam配置是匹配的那么将在链路层开始oam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看CFM协议,终于找到了802.1ag和802.3ah的区别
今天看CFM协议,终于找到了802.1ag和802.3ah的区别,归纳一下,大家分享:
物理介质:
IEEE 802.3ah只用于802.3类型的网络;
IEEE 802.1ag能传输802帧的所有物理介质网络
环回:
IEEE 802.3ah在远端打环,数据真正被环回,影响正常数据传输;
IEEE 802.1ag不打环,数据没有被环回,只是类似于ping的请求与响应,不影响正常数据传输
连接性检查:
IEEE 802.3ah周期为1s,只能检查到链路是否连接,不能检查到是否是预期的连接;
IEEE 802.1ag周期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选择,既可以检查是否连接,也可以检查到非预期的连接错误.
监控范围:
IEEE 802.3ah只能监控单条链路,不可以监控共享链路;
IEEE 802.1ag既可以是单条链路,也可以是部分或者整个网络,可以监控共享链路
功能:
IEEE 802.3ah可以获取远端接口的统计信息,提供错误信息的超出门限告警
IEEE 802.1ag提供LT
扩展性:
IEEE 802.3ah允许厂商定义自己的TLV,也允许用私有的操作码来定义新功能;
IEEE 802.1ag只允许厂商定义自己的TLV;不允许厂商扩展新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