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交流试卷(三)化学试题(扫描版)
化学(无锡卷)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考试版)A4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无锡卷)(本卷共28小题,满分8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Fe-56Al-27Cl-35.5K-39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1—10每小题1分,11—20每小题2分,共30。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今年江苏为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下列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将重污染企业转移到乡镇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及无害化处理C.大力推广大排量的燃油车D.禁止使用化石能源2.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海水蒸发D.干冰升华3.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B.水、双氧水C.金刚石、氧化汞D.氦气、氨气4.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O:表示硫酸根离子A.2H2O2:表示2个过氧化氢分子B.2-3C.2H:表示两个氢元素D.FeO:表示氧化铁5.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之后,饮用运动饮料主要补充的是()A.蛋白质B.油脂C.糖类D.无机盐6.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厨房内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水B.发现煤气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C.为防止火腿肠变质,加工时加入大量氢氧化钠D.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食盐水自救7.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只发生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8.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成都八一学校2020-2021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成都八一学校2020-2021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答案】C【解析】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pH变小,但由于始终呈碱性,pH始终大于7;B. 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剂的增加而减小;C.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溶剂减少,溶质析出,当水被完全反应,溶剂质量为零,溶质的质量也为零;D.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选C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2.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A.26. 2gB.26.6gC.26. 0g【答案】B【解析】【分析】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详解】设7.2g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Mg+CuCl=MgCl+Cu2224647.2g x2464=7.2g xx=19.2g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5.6g=25.8g设5.6g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yFe+CuCl=FeCl+Cu2256645.6g y5664=5.6g yy=6.4g若铁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9.2g+1.0g+6.4g=26.6g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5.8g,小于26.6g。
故选B。
【点睛】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为碳、铜和铁,镁完全反应,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
成都八一学校2020-2021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成都八一学校2020-2021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在高温下,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g 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0.8g ,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A .0.8g B .1.12g C .1.6g D .2.4g 【答案】C【解析】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80×100%=20%,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3160⨯×100%=30%,设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充分反应后氧化铁减少的质量为x•30% CuO+COCu+CO 2 减少的质量80 64 80-64=16 3.2g-x 0.8g-x•30%80163.20.8?30%g x g x =--x=1.6g 。
故选C 。
2.如图所示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其中A 是紫红色金属,B 常温下是气体,C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 一定是二氧化碳B .B 可能为氢气或一氧化碳C .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复分解反应D .D 转化为A 的反应可以为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A 是紫红色金属,那么A 是铜;C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那么C 是盐酸;B 常温下是气体,盐酸能与某物质反应得到B ,根据盐酸的性质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不能转化为铜,故B 是氢气;要得到金属铜,除了通过还原反应外,还可通过置换反应得到。
盐酸能转化为D ,D 能转化为铜,故D 可能氯化铜: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盐酸还能转化为E和F,E和F能发生反应,根据盐酸的性质,那么酸能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A、E 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水,错误;B、B一定是氢气,错误;C、盐酸与碳酸盐反应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属复分解反应,错误;D、氯化铜与铁反应转化为铜属置换反应,正确。
成都第八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成都第八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三种物质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③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白色粉末加足量的水,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没有硫酸铜;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①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中最多含有三种物质,可以是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正确;②若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3种情况,分别是: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钠、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钡,正确;③若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情况,分别是:碳酸钙;碳酸钙、氯化钡;碳酸钙、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钡;碳酸钙、氯化钡、硝酸钡,正确;④若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无色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分别是: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钠,正确。
故选:D。
2.将CO通入盛有12.0g的Fe2O3的试管内,加热至固体完全变黑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并同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溶液质量增重6.6g。
Fe2O3还原过程中转化过程:Fe2O3→Fe3O4 →FeO→F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为混合物B .试管中残留固体质量为10.8gC .实验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 的质量为4.2gD .反应后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15g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 ,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来自于氧化铁。
成都第八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成都第八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将金属镁和另一种金属X的混合物共a g,加入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B.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D.若滤渣的质量为a g,则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可能是Mg>X>Fe>Cu【答案】C【解析】A、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Mg>Fe>Cu,金属镁先置换出铜,再置换出铁。
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正确;B、若金属镁的量不足,没有将Fe(NO3)中的铁置换完,则滤液中溶质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滤渣有铜和铁,由于金属X的活动性不确定,可能位于铁之后,故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正确;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此金属为铜,若镁没有将硝酸铜中的铜置换完,则滤液中含有三种溶质,错误;D、镁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置换出铜、铁,滤渣质量增加。
由于加入混合物的质量为ag,且滤渣的质量为a g,那么X必须置换出铜或铜、铁,且相对原子质量比铜、铁要大(如锌),正确。
故选C。
2.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金属铁铝镁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31.0224.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答案】C【解析】A、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B、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C、该装置应是利用金属燃烧放出热量,供氯酸钠分解,分解产生的氧气又供给金属燃烧,所以金属的质量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过度消耗氯酸钠分解产生的氧气,正确;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大。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基础题 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基础题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一、选择题。
(18题)1、下列各组表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铵分解只破坏离子键B.离子键、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而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在某些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D.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2、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A.棉花B.玻璃C.陶瓷D.绿矾3、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B.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离子晶体一定溶于水4、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的碳原子环上有六个碳原子B.NaCl晶胞中共有4个Na+和4个Cl-C.在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的有8个Cl-,而和每个Cs+等距离紧邻的也有8个Cs+D.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金属晶体中,每个金属原子周围紧邻的有12个金属原子5、下列分子晶体中,关于熔点高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l2>I2 B.SiCl4<CCl4C.NH3>PH3 D.C(CH3)4>CH3CH2CH2CH2CH36、氮氧化铝(AlON)属于原子晶体,是一种高强度透明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lON和SiO2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B.电解熔融AlON可得到AlC.AlO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 .AlON 和SiO 2的晶体类型相同7、AB 型化合物形成的晶体结构多种多样。
如图所示的几种结构所表示的物质最有可能是分子晶体的是( )A .①③B .②⑤C .⑤⑥D .③④⑤⑥8、以卤水(含较多224Na Mg Cl SO ++--、、、)为原料制备MgO 的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脱硫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242Ca SO 2H O=CaSO 2H O +-++⋅↓ B .过滤2所得固体的主要成分为2Mg(OH)C .过滤2所得滤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22Ca Mg Cl OH ++--、、、D .MgO 的晶胞如图所示,2Mg +的配位数为69、在冰晶石(Na 3AlF 6)晶胞中,[AlF 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 晶胞中Cl -占据的位置,则冰晶石晶胞中含Na +数为( )A .12个B .8个C .4个D .3个10、如图所示为一块密度、厚度均匀的矩形样品,长为宽的两倍,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测得其电阻均为R ,则这块样品一定是( )A.金属B.半导体C.非晶体D.晶体11、硅酸盐与二氧化硅一样,都以硅氧四面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5届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化学试卷(一)故答案选A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b :122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熵增的原理B. 船体上镶嵌锌块,是利用外加电流法避免船体遭受腐蚀C. 烟花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利用了原子的吸收光谱D. “太阳翼”及光伏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能变为化学能【答案】A 【解析】【详解】A .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乙醇的挥发性,乙醇由液态变为气态,混乱度增加,是熵增的过程,A 正确;B .船体上镶嵌锌块,锌比铁活泼,做负极,可以保护铁,是利用牺牲阳极法避免船体遭受腐蚀,B 错误;C .烟花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被称为焰色反应,利用的是原子的发射光谱,C 错误;D .“太阳翼”及光伏发电系统能将太阳能变为电能,D 错误;。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化学图谱不正确的是A. 3NH 的VSEPR 模型:B. 乙醚的结构简式:3223CH CH OCH CHC. 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D.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答案】D 【解析】【详解】A .3NH 中心原子N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13+5-3142×=,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含1对孤电子对,模型如图:,A 正确;B .乙醚的结构简式:3223CH CH OCH CH ,B 正确;C .乙醇的结构32CH CH OH 有三种氢原子,且个数比为,3:2:1,的核磁共振氢谱:,C 正确;D .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D 错误;故选D 。
3. 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不合理的是A.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下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B. 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再用65C °水冲洗C. 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硫D. 对于含重金属(如铅、汞或镉等)离子的废液,可利用沉淀法进行处理 【答案】B 【解析】【详解】A.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为防止刻度线上端沾有溶液导致体积偏大,玻璃棒下端应在容量瓶刻度B. 由于酒精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可先用酒精洗涤,B 错误;C. 硫易溶于二硫化碳,可用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硫,C 正确;D. 对于含重金属(如铅、汞或镉等)离子的废液,可利用沉淀法进行处理,D 正确; 答案选B 。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讲义 第四章 章末测试(提升)(解析版)

第四章章末测试(提升)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高二课时练习)豆腐是“养生人”挚爱之物,每100g豆腐中含有水89.30g、蛋白质4.70g、油脂1.30g、糖类2.80g。
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C.某些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均能使蛋白质变性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答案】C【解析】A.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B.单糖、二糖均不是高分子,错误;C.某些物理因素如加热等、化学因素如加入强氧化剂等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正确;D.酶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活性,在高温下,淀粉水解速率反而变小,错误。
故选C。
2.(2022·高二课时练习)关于糖类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其分子中没有醛基H SO水浴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然后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蔗糖一定C.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稀24未水解D.纤维素是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答案】C【解析】A.糖类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A正确;B.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说明淀粉分子中没有醛基,B正确;C.蔗糖水解环境是酸性的,而银镜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后没有加碱至溶液呈碱性再加银氨溶液,不能说明蔗糖未水解,C错误;D.1mol纤维素能水解出许多摩尔单糖,故为多糖,是天然有机高分子,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D正确。
故选C。
3.(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列不涉及蛋白质变性的是A.用酒精(体积分数为75%)消毒B.用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C.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有沉淀析出D.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答案】D【解析】A.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为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可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A不符合题意;B.福尔马林可使蛋白质变性,用其浸泡动物标本,可防止标本腐烂,B不符合题意;C.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C不符合题意;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蛋白质没有失去生理活性,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