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棉花生产滑坡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当前棉花生产出现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当前棉花生产出现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当前棉花生产出现的问题及管理措施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烟草等领域。

然而,在棉花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不力、土地质量下降、种植模式单一、劳动力短缺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制约了棉花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从问题的角度探讨当前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病虫害防治不力棉花生产中的病虫害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病虫害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

目前,棉花主要的病虫害有棉铃虫、红蜘蛛、烟青虫、棉蚜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第一步是要了解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生命周期、危害程度、环境适应性等。

然后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特点,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预防为主即是在棉花生长的各个阶段,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综合治理即是对病虫害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施策,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抗虫的品种;合理轮作,避免单一作物种植;适量施肥,增强棉花的抗病、抗虫性;丰富森林植被,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

综合治理措施包括:病虫害监测,及时收集病虫害信息,进行有效处置;采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手段,进行科技防治;加强监管,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防治能力。

改变传统防治方式在棉花防治病虫害中,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它不能彻底解决病虫害问题,同时也污染环境,危害生态平衡。

因此,发展新型的防治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选育抗病、抗虫品种,增强棉花本身的抗病、抗虫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测病虫害,精准施药,减少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

土地质量下降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土地质量下降问题日益严重,土地肥力不断降低,耕作层过薄,致使棉花产量下降、质量下降。

为了防止土地质量下降,应注意以下几点:按照科学种植原则按照科学种植原则进行农业生产,合理轮作、恰当施肥、留茬还田、水土保持等都是保护土地的方法。

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刘忠强郭春华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9期近年来,诸多因素影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导致棉花产量降低,植棉效益下降。

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的问题对产量影响较大:1盲目选种留种有些棉农为了节省种子钱,自留棉种;有些棉农则贪图便宜,不到正规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在小商小贩手中购买。

由于种子质量难以保证,抗虫和抗病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预防措施:必须到正规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并向种子公司索要发票。

2播种偏早部分棉农认为,棉花播种早可以早长早发。

其实,棉花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是需要一定温度的,播种过早,遇到阴雨及土壤湿度大、土壤温度低时容易感染立枯病、红腐病等病害,如遇到10%以下的低温也会烂种。

棉苗出土后两周内,棉种本身养分已消耗尽,棉苗制造养分的能力很弱,抗病力又极差,也容易诱发炭疽病,还会加重立枯病、红腐病的发展。

预防措施:以5厘米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为适宜播种期,一般露地棉可掌握在4月下旬初,地膜棉可提前至4月中旬,盐碱地可推迟至4月下旬至5月初。

3种子不处理无论是购买还是自留种子的棉农,一般都不对种子进行处理,造成种子出苗差,抗病能力弱,即使种子能够出苗生长也不旺盛。

预防措施:播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2—3天,以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应选用脱绒包衣的种子,严禁浸种。

4棉田先耕后浇部分棉农为了提高土壤墒情,采用先耕地后造墒的方法,造墒后不再耕翻土壤,仅浅耘1遍就进行播种,这样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湿度过大,出苗困难,苗期病害严重。

预防措施:应采用先造墒后耕翻的方法,不得已采用了先耕地后造墒方法的,也不能采用浅耘的做法,应在造墒后再耕翻深15厘米以上,然后用镇压器镇压2—3遍,以沉实土壤,保住墒情,为棉花生长创造一个疏松的土壤环境。

5留苗密度偏大主要表现:行距窄,株距小,封行过早,田间荫蔽,通风透光不良,蕾铃脱落严重,棉株下部结铃少,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预防措施:一是根据地力、水浇条件和品种合理留苗。

河南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河南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河南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作者:贺桂仁来源:《农家参谋》2008年第05期一、棉花生产现状1.近年来棉花生产取得的成绩。

①棉花区域布局不断优化集中。

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省基本形成了豫东、南阳盆地和豫北三大主产棉区。

②优良新品种和先进植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1995年以来,全省开始实施科技兴棉战略,狠抓了“种、虫、膜、肥、密、调、套”等先进植棉技术的推广。

目前,全省棉花生产已经形成以春棉为主、夏棉为辅,麦棉两熟制为主体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③棉花质量的总体水平稳步提高。

2.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棉花生产波动较大。

主要原因:一是棉花收购价格变化较大;二是病虫为害严重;三是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

②单产水平较低。

造成河南省棉花低产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产基础条件差;二是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三是投入普遍不足。

③棉花质量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河南省棉花质量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品质一致性差;二是异性纤维含量偏高;三是高等级棉(1~2级)比例偏小。

造成棉花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规模小。

二、发展对策1.恢复棉花生产面积,优化区域布局。

恢复棉花生产面积:一是适当增加麦套春棉面积;二是适当扩大麦套夏棉和麦后铁茬播种面积,建立超早熟棉花生产基地;三是充分利用棉花比较耐盐碱的特点,对沿黄沙荒地、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适当开垦,扩种棉花。

2.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建立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二是加强对棉农和科技人员的培训。

对科技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充电”十分必要,另外,针对当前从事棉花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残人员,其科技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利用广播、电视、集会、宣传车等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根据农时把关键技术宣传到千家万户;三是强化科技攻关。

3.实施品质区划种植,提升棉花质量。

从技术角度讲,按生态区域实行品质区域化种植——一地一质——将是提高原棉品质一致性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

“一地一质”,即在生产、生态和经济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种植一种类型纤维品质的棉花品种,做到同一品质类型的品种大面积种植、批量生产,从而从源头上解决棉花品质一致性差的问题。

周口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周口棉花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月.
[ ] 刘忠 礼, 2 陈萍. 候 变化对 博州 棉花 生产 的影 响 [ ] 现代 农业 科技 , 气 J.
2 0 ,1 . 0 9 4
第 一作者 : 田辉 ( 1 2年 1 6 9 1月 ) 女 ,汉族 ,河 南省 周 口市 人 ,本 科学 历 , , 工程 师 ,主要 从事 短 期预报 工 作。
1前 言 棉花 是一种 喜光 喜温 的短 日照作 物,在生 长期 中的相 当长时 间 内,营 养 生长和 生殖 生长 同时进 行, 生长期 和收 获期均 很长 ,不 同生育 期的 天气气 候 条件有 非常 明显 的差异 ,棉 花产 量与 各个 生育 期的光 、温 、水分 条件 均有十 分显著 的关 系。 因此, 需要 分析 日照 、气温 和 降水 量对棉 花 生长 的影 响, 确 定关键 影响 因子和 关键 期, 了解各 因子 影响强 度 的差异 和时 间变 化, 为棉 花 产量预 测奠 定基 础 。 周 口市 位 于 河南 省 东 南 部黄 泛 区 平 原腹 地 ,属于 黄 淮 平 原 的一 部 分 。 2 0 年 以来 , 口市棉 花种植 面积 保持 在 30 40 亩 , 花总 产量 均在 2 . 01 周 5 6 万 棉 2 9 万 吨 以上 ,是 河 南省棉 花种 植面积 最 大的省 辖市 。近 年 来 ,由于 棉花 品种 2 的优化 ,棉花 单产大 幅度 提高 ,但 是 ,由于气 象 因子影 响棉 花生长 ,对棉 花 的稳产和 高产 的影 响关系 极大 。为此 ,本 文通 过对 周 口市温度 、降 水和 日照 气 象因 子变化对 棉花 生产 期间 的影 响进 行了初 步 的探讨 ,提 出指导 棉花 生产
气 象 与 环 境
-■ -
周 口棉 花生 产的气候条 件分析

河南省棉花生产波动原因及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河南省棉花生产波动原因及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 : 南省 ; 花 ; 河 棉 生产 ; 益 效
中图分类号 : 5 2 ¥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3 X ( 0 8 0 —0 20 0 06 2 2 0 ) 80 0 —3
河南省 地 处 中原 , 自然 资 源 、 济 条 件 适 宜 种 经
9 , 0 纺纱 用棉 比例 6 匡算 , 需 纺 棉 量 分别 为 5 年
波动 , 棉农 无法应 对 。根据河 南省农 村统计 年 鉴及
收 稿 日期 :2 0 — 5 2 0 80 — 6

全 国成本 调查 网有关 资料 , 9 9 2 0 1 9 — 0 6年 , 河南 省
每 5 g皮 棉 平 均 出售 价 格 分 别 为 4 0 7 0k 0 . 1元 、
量 约 占全 国 的 1 6 居全 国 2 /, ~3位 。所 产棉 花在 满
足 本省需求 的基 础 上 , 年 还 适 当 出 口和 外 调 , 每 为 全 国棉花 的 供需 平 衡 做 出 了重 要 贡 献 。但 是 进 入 新 世纪 以来 , 全省 棉花 生产 却 出 现 了播种 面 积持 续
维普资讯
中 国梆 花 ・ 南 省 棉 花 生 产 波 动 原 因 及 持 续发 展 的对 策 与建 议 ・ 0 8 3 (): ~ 4 河 2 0 , 58 2
河 南省棉 花 生 产 波动 原 因及 持 续发 展
的 对 策 与建议
贺 桂 仁
政 策 与 述 评

花与 小麦 基本 相 当 , 玉 米 的 1 5 倍 ; 是 .1 棉花 单 位 面 积用 工分 别是 小麦 的 3 6 . 7倍 、 玉米 的 2 6 . O倍 。

河南省周口市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河南省周口市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 河 流 域 棉 区 是 中 国 的 三 大 产 棉 优 势 区 域 之 等 自然 灾害 发 生频 繁 ,这 些 因素均会 对棉 花 的产 量


也是 我 国棉 花生 产 面 积最 大 的产 棉 区 , 棉 花 面 积 和 品质 产生 不 利影 I I  ̄ [ 3 1 。按 照气 候 适 宜性 划分 , 河 南
量 l 1 0 ~ 1 4 0 K J / c m [ 3 1 。该 区域 热 量充 足 , 无 霜 期适 宜 , 2 . 1 棉 花种 植面 积和产 量 总体 呈下 降趋 势 日照 好 于 长 江 流 域棉 区 , 但 是 初 夏 多旱 、 伏雨集 中、
周 口市 是 河 南省 最 大产 棉 区 ,棉 田面 积 和 总产
低 生 产 成 本 、提 高 植棉 效 益 是稳 定 周 口市棉 花 生 产 1 2个 , 周 口市有 5个圈 。 通 过 多年 的棉花 生产 经验 。 棉 促 进 其快 速 可持 续发 展 的关键 问题 。
农 总结 出了麦 棉 套 种 、 瓜棉 套 种 、 麦瓜 棉 菜 套种 等 多
种栽 培 技 术模 式 。 提 高 了光 能 和 土地 利用 率 , 产 投 比 率 高 。 由于运 用 育 苗移 栽 技术 , 使西 瓜 与麦 、 西 瓜 与
河 南 省 棉 区 面积 和产 量 处 于 全 国第 六 名 .位 于 新 疆 人 , 占人 口总 数 的 5 7 %M  ̄ 。 丰 富 的 劳 动 力 资 源 为 棉 花
省、 山东 省 、 安徽 省 、 河北省、 湖 北 省之 后[ 2 1 。河 南省 周 生产 提供 了劳 动 力保 障 。 口市 是 河 南省 的产 棉大 市 ,近几 年 来 虽然 面积 和 产 1 . 3 棉花 生产 经验 丰 富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也是人类使用最为广泛的纺织原料之一。

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与改进,直接关系到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也对农民收入和棉花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防治困难、耕作方式落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棉花栽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制定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棉花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1.土壤肥力下降随着长期的连续种植和化肥施用,棉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由于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减少,土壤结构破坏,水分持留能力减弱,致使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更为严重。

2.病虫害防治困难棉花生长期较长,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

目前,棉花主要病害有落花病、枯萎病、黄萎病等;主要虫害有棉铃虫、棉红蜘蛛、棉实蝇等。

在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举措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会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3.耕作方式落后目前,一些地区的棉花栽培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比如依靠人工开沟、施肥、松土和覆膜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

二、发展建议针对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建议采取综合肥料施用、有机质添加和绿肥种植等措施,帮助改善和修复土壤肥力。

在农田种植轮作兼有的情况下,通过培肥土壤、合理施肥、加强管理,提高土壤的保肥力和生产力。

针对病虫害防治困难的问题,建议采取绿色防控措施,包括环保农药、生物防治、合理密植和轮作兼有等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3.推广机械化栽培为了解决耕作方式落后的问题,建议加强对农机具的推广和应用,引导农民采用农机化、信息化的栽培方式,加快机械化栽培进程,提高劳作效率。

4.加强科技支撑和示范推广在棉花栽培技术中,科技支撑和示范推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耕作方式的现代化和绿色防控理念的深入人心。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摘要】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棉花栽培技术对棉花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施肥技术不足、病虫害防控困难、劳动力成本高以及机械化水平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棉花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政府也需完善政策支持,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棉花、栽培技术、问题、发展建议、水资源利用、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控、劳动力成本、机械化、科技创新、培训、政策支持、农民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棉花产业。

1. 引言1.1 棉花栽培技术的重要性棉花作为重要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产量高。

棉花不仅是纺织工业的原料,也是农民们的重要经济来源。

而棉花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棉花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

棉花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带动棉花产业的发展。

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施肥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棉花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不断完善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2 当前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棉花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施肥技术不足、病虫害防控困难、劳动力成本高和机械化水平低。

棉花作为高耗水作物,其栽培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但目前在一些地区存在着灌溉方式陈旧、浪费水资源严重的情况,导致棉花生长受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益 共 同体 , 会 效 益 较低 ; 是 棉 花加 工 企 业 没 社 五
壤 土 , 有 养 分 含量 高且 释 放 缓 慢 的特 点 , 以应 具 所
在施 用 有 机肥 的基 础 上 , 用 一 次 性施 人 底 肥 、 采 花 铃 期不 再追 肥 的施肥 技术 。 3 2 5花 铃期 以水 促 肥 , .. 根外 遭 肥 。 一 是 遇 干 旱 年 份, 需浇水 , 仍 以满 足’ 铃 期 开花 结 铃 大 量耗 水 的 花 需要 , 时 以水 促进 土壤 中肥 料 的分 解 和根 系 的 吸 同 收 ; 降水 过 多 , 田积 水 受 涝 , 及 时 开 沟 排 水 , 如 棉 要 减少蕾 铃 脱 落 和 烂 铃 。二 是 为 防 止 生 长不 协 调 的 棉 田早 衰 , 在盛 花期 及 时 根 外 喷施 1 的尿 素 溶 液
周 口市 植 棉 历史 悠 久 , 河南 省 棉 花 主 产 区 。 是
幅度 超过 2 %的有 9年 , 中 2 0 0 其 0 8年 最 低 子 棉 价
2 0世 纪 9 0年 代 至 2 1世 纪 初 , 口 常年 种 植 棉 花 周
2 0万 h 以上 , m 占全省 的 1 4强 ; / 皮棉 总产 2 0万 t 以上 , 占全 省 的 1 3 面 积 和 总 产 均居 全 省 首 位 。 约 /;
名 副其 实 的棉花 生产 大市 。但 近 年来 , 由于 受 价格
1 2植棉 比较效 益 低 , 民积 极 性不 高 。 据 2 0 — . 农 07
21 0 0年 太 康 县 定 点 调 查 , 花 平 均 纯 收 益 4 3 棉 56 元 ・ m 小麦 、 h ~, 玉米 、 大豆 纯 收 益 分别 为 4 9 . , 9 0 5 3 5 . , 2 1元 ・h 3 8 5 30 m~; 麦 与 棉 花 间 作 纯 收 益 小 9 2. 5 6 5元 ・h -, 比 小 麦 与 玉 米 连 作 纯 收 益 高 m 仅
格 4 4元 Βιβλιοθήκη g 2 1 . k ~,0 0年最 高 1 4元 ・ g 。棉 花 价 k
格忽 高 忽 低 , 至 一 年 内出现 多 次 大 的 波动 , 种 甚 这
植棉 预 期 的不 确定 性 , 导致 植 棉 收 益 风 险加 大 , 年
际棉 花生 产 的不稳 定性 增加 。
棉 花产值 一 度 占到全 市种植 业产 值 的 2 左 右 , 5 是
1 2次 。 ~
有形 成 自己的品牌 , 品附加 值低 , 场竞 争力 弱 。 产 市
3加 快 丰 南 区棉 花 产 业 发 展 的应 对 措 施
3 1加 强基 础设 施 建 设 。 高 抗 灾 能 力。 在保 护 好 . 提
原有 农业 设 施 的 基 础 上 , 一 步 完 善 农 业 基 础 设 进 施, 使农 田排 灌 方 便 , 高 棉 花 抗 御 自然 灾 害 的能 提
波动、 自然灾 害 、 工 经 济 、 病 严 重 、 产 资料 涨 打 棉 生 价 等多 种 因素影 响 , 花 生产 波 动 幅度 较 大 。虽然 棉 国家先 后 出台 了 良种 补贴 、 产创 建 和最 低 收 购价 高 等 一 系列扶 持发 展棉 花生 产 的政 策措 施 , 全 市棉 但
棉铃 虫 , 丰产 性好 , 抗逆 性强 , 利于稳 产 高产 。 有
现 状 及 应 对 措 施
邑等几 个麦 棉套 种 的老棉 区 , 陆续 改种 麦套 小 辣 都 椒 、 子西瓜 和蔬 菜 等其他 高效 经济 作物 。 无 3 3 3合理 密植 。抗 虫棉 杂交 种 掌握 在每 公 顷 4 5 .. .
万 ~5 2 . 5万 株 , 免种植 过 密 , 体过 大 。 避 群 3 2 4一 次 性蔚 人 底 肥 。 丰 南 区 土 壤质 地 为 黏质 ..
河 南周 口棉 花 生产 滑坡 原 因及 对 策
郭 振 华 王 明。 郭 芳 。 , 。
(. 1 河南 省周 口市 农业技 术 推广 站 4 6 9 ;.河 南省 西华 县农 业技 术推广 站 4 6 9 ; 6 09 2 6 6 9
3 河南省 鹿 邑县农 业技 术推广 站 47 9 ) . 7 2 9
力 , 到 旱涝保 收 。 做
3 2依 靠科 技提 高单产 . 321 . . 选用 抗 虫 棉 杂 交 种 。 选 用 冀 杂 1 华 杂 九 等 、 抗虫 棉杂 交种 。这 些 品种 高抗 枯 萎病 , 黄 萎病 和 抗
3 3做 大 做 强 棉 花 加 工 企 业 。当 地 棉 花 加工 企业 . 今后 的重 点是通 过 强强联 合 或兼 并 重组 , 渐 建 立 逐
压 棉” 的作 物布局 调整 趋 势 , 如扶 沟 、 太康 、 华 、 西 鹿
1 1棉 花价格 低 而 不稳 , 棉 收 益风 险 加 大 。 据统 . 植 计 , 2 0 年 以来 的 1 自 01 1年 间 , 市 棉 花 价 格 波 动 全 4 … …( 文 艳 ) 北 唐 山 丰南 区棉 花 产 业 发 展 4 赵 河
1 7. 1 7 5元 ・h m~, 小 麦 与 大 豆 连 作 纯 收 益 高 比
13 3 5元 ・ m~。麦 棉 套 种 收益 与两 季 粮 食 作 物 连 h 作 或粮 油 连作 相 比没 有 优 势 。许 多棉 花 主 产 区 出
现 了“ 扩麦压 棉 ” “ 玉米 压 棉” “ 高效 经 济作 物 、扩 、扩
花 生产 规模 仍 呈逐 年缩 减 趋 势 。据 当 地农 业 部 门 调 查 , 市 棉 花 种 植 面 积 由 20 全 0 1年 的 2 . 5万 42 h 锐 减到 2 1 年 的 5 7 万 h , m 01 .3 m。 皮棉 总产 也 由
2 万 t 减 到 6 6万 t 8 锐 . 。 1棉 花 生 产 滑 坡 的 原 因 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