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语文导学案1、草原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草原年级:五年级课型:导学课日期:2011年2月13日主备课人:学科负责人:学科主管:学生姓名:小组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我能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划出文中令我感动的地方,将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文中。
【学习重点】感受美丽风光,划出文中感动的地方,批注。
1、大声读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语。
1—2自然段)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展一:画出本课的知识树。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草原年级:五年级课型:展示课日期:2011年2月13日主备课人:学科负责人:学科主管:学生姓名:小组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2、我能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3、我能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难点)【学习重点】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学习过程】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可以说一说、唱一唱、编成顺口溜、儿歌等)———————————————————————————————————————。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
3.学习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通过本单元各环节的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2.通过揣摩相关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情的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草原》 2课时《丝绸之路》 1课时《白杨》 2课时《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 3课时回顾拓展一 1课时趣味语文 1课时1草原(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教学重点: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背诵1、2自然段。
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活动方案】活动一:草原大畅想1.在小组内谈一谈你对草原的了解。
2.小组选出代表,口头描绘心中草原的模样。
活动二:字词轻松闯关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并快速识记。
2.小组内交流、检测生字识记情况。
一、导入简要介绍我国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识。
二、课文导读读书方法提示:1、初读课文首先要解决生字词和难懂的句子。
2、本文是一篇写景文章,要认真阅读,先从整体上了解全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其中最主要的景点是什么,头脑中有1草原(第2课时)3.读一读下列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地毯 渲染 勾勒 低吟 迂回 襟飘带舞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偏西 天涯 活动三:课文我读得好1.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并在读懂的地方做上批注。
2.小组同学交流读懂的内容。
3.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指定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案导航学生独立根据学案进行学习的流程与方法1.自学──根据整合目标自主学习;2.交流──根据导学表中的标准,与小伙伴进行互相交流与检查后,填写“自评”中的各个栏目;3.巩固──完成助学稿,并与小伙伴进行互相批改,填写“他评”中的各个栏目。
4.收获──在学识树上写出自己的收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课的准备;5.展示──与小伙伴进行展示分享活动;6.测验──独立完成促学稿,请老师批改。
学案导航(1)一、学习目标:目标一二二、时间安排:自学2课时,完成助学稿2课时,共4课时【1】我了解了课文大概内容,我会填空。
(1)《丝绸之路》这篇略读课文描绘了公元115年,中国与()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
中国使者的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导读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一课,作者老舍先生先描写()的景色;再描写()的情形。
(4)《白杨》写的是在通往()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展开讨论的事。
【2】我能正确朗读(按照组长临时指定的内容朗读)1.我能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表达与作者一样的对草原风光惊喜不已,赞叹不已之情。
2.我能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3.我能朗读《白杨》有关部分,表现出孩子天真烂漫。
4.我能朗读《白杨》有关部分,表现出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合作交流。 主要是由组长组织组内学生交流:导学提纲中的第三题。
四、展示。 1、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回答并适时做好点评。 2、老师:点拨白杨三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 五、检测。 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句话。
“果 六 府 天 扣 紧 向 为 题 以 持 坚 上 础 基 的 织 组 一 统 党 镇 在 排 安 议 据 根 , 会 启 动 活 研 调 论 讨 、 大 暨 班 习 学 中 集 部 干 导 领 要 主 级 科 乡 全 了 开 召 委 ”市 问 二 十 城
学
一、导入示标。
习
过
程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白杨树。 2、今天继续学习《白杨》 。 (板书课题) 3、示标。 (同上)
二、导纲自学。 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 2、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目的? 3、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这句 话的含义? 4、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
三、组内合作交流。(组内解决疑难) 四、展示。 1、分组口头叙述展示和板书讲解展示,还可根据情况加入动作。 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点拨讲解。 五、检测。 1、选择你读得最棒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句子展示给大家听。 2、试着背诵第 1、2 自然段。 3、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
三、合作交流。 (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解决个人疑难。如:勾勒的意思。 )
四、展示。 1、生字可以采用口头展示或板书展示的方式;第四小题板书较好。 2、学生点评,老师适时、及时点拨。
五、检测。
“果 六 组 一 统 党 镇 在 排 安 议 据 根 , 会 启 动 活 研 调 论 讨 、 大 暨 班 习 学 中 集 部 干 导 领 要 主 级 科 乡 全 了 开 召 委 ”市 问 二 十 城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一组【单元导读】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5.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拼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复述。
3.朗读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
2.通过课文进行情感认识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本2.黑板、彩笔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导入,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标出生字词,并逐一进行解释。
•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3. 情感体验•利用音乐、动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表达。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5. 听写和朗读•进行课文的听写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练习课文的朗读,重点训练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技巧。
6.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涵盖了诗歌欣赏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词语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后辅导和复习。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词语和语句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朝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设计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案导航河南省开封市省一毛小学范素娟“单元整合型学案”两种利用方式一、教师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1.预习──指导学生依照整合目标进行课堂预习;2.交流──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忙下,依照目标进行交流,达到标准,填写导学表中的“自评”栏目;3.巩固──指导学生完成助学稿,并与小伙伴进行相互批改,填写他评栏目。
4.收成──指导学生在学识树上写出自己的收成及展现形式,并指导学生依照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一种形式进行展现课的预备;5.展现──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收成的展现分享活动;6.考试──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促学稿,并及时批改。
二、小孩独立依照学案进行学习的流程与方式1.自学──依照整合目标自主学习;2.交流──依照导学表中的标准,与小伙伴进行相互交流与检查后,填写“自评”中的各个栏目;3.巩固──完成助学稿,并与小伙伴进行相互批改,填写“他评”中的各个栏目。
4.收成──在学识树上写出自己的收成并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进行展现课的预备;5.展现──与小伙伴进行展现分享活动;6.考试──独立完成促学稿,请教师批改。
说明:促学稿即单元测试卷,由利用教师自己出题。
学案导航(1)一、学习目标:目标一二二、时刻安排:自学2课时,完成助学稿2课时,共4课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案导航河南省开封市省一毛小学范素娟“单元整合型学案”两种利用方式一、教师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1.预习──指导学生依照整合目标进行课堂预习;2.交流──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忙下,依照目标进行交流,达到标准,填写导学表中的“自评”栏目;3.巩固──指导学生完成助学稿,并与小伙伴进行相互批改,填写他评栏目。
4.收成──指导学生在学识树上写出自己的收成及展现形式,并指导学生依照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一种形式进行展现课的预备;5.展现──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收成的展现分享活动;6.考试──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促学稿,并及时批改。
【精品】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课堂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探究巩固
所需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导学
目标
1、会认识9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3、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
【交流展示环节】
1、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建设者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学习成果检测】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装()裹严阵()()不()而()废寝()()
始()不()()()车薪七零()()()以继()
2、1.扩句。
(3)拦路虎低下了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围绕“草原”主要写了
3、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小学五()班导学案
主备教师: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
1、草原
课型
自学探究巩固
所需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导学
目标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2、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学习重点
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学习难点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自学环节】
1、整理好口语交际中的活动方案。
【小组合作及对学环节】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课题
3、白杨
课型
自学探究巩固
所需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导学
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
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
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难点
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
导学过程
【学生自学环节】
学习重点
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导学过程
【学生自学环节】
1、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小组合作及对学环节】
1、1、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2、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1、学生自学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组合作及对学环节】
1、会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妖娆狰狞 逞凶巍峨始料不及杯水车薪。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冰雹砸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们来到了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班导学案
主备教师:小组:学生姓名:
所需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导学
目标
1、积累古诗
2、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课题
口语交际
课型
自学探究巩固
所需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导学
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学习重点
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学习难点
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导学过程
【学生自学环节】
4、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5、交流你们身边的像白杨一样的人?
【交流展示环节】
1、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目的?
2、“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成果检测】
1、哪有这么大的伞!改为陈述句: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交流展示环节】
1、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
2、策划活动方案。
【学习成果检测】
1、如果你刚刚认识了一位远方的朋友,你想说什么,有什么想告诉他的?想问他什么?
小学五()班导学案
主备教师: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
习作
课型
自学探究巩固
所需课时
2课时
第1、2课时
导学
目标
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2、出示一篇较优秀的习作。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3、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4、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学习成果检测】
1、通过评议,把自己的习作修改。
2、修改习作。
小学五()班导学案
主备教师: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
回顾·拓展一
课型
自学探究巩固
(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3、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写作,开启心扉
第二课时
【交流展示环节】
1、出示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小组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4、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3)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
5、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
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想想爸爸要表达什么。
2、你觉得白杨有什么品质,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白杨。
【小组合作及对学环节】
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
2、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目的?
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请你谈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导学过程
【学生自学环节】
1、搜集到的资料,说说自己对白杨有哪些了解。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把生字新词标出。
3、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小组合作及对学环节】
1、小组自读课文,共同扫清字词障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小组内同学之间练习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
导学过程
【学生自学环节】
1、交流课前收集的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2、读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
【小组合作及对学环节】
1、理解下列词语: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
2、熟读课文,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交流展示环节】
1、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
2、从文中哪些句子能感受到草原的人情美?
【学习成果检测】
1、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第一次身在草原的感受?
2、文章的中心句是: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
小学五()班导学案
主备教师: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
2、丝绸之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
学习难点
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导学过程
【学生自学环节】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导学过程
【学生自学环节】
1、收集有关草原的知识。
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了解作者。
【小组合作及对学环节】
1、说说关于老舍先生的认识。
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不管·····不管······总是······(用关联词造句)
3、我知道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是( ),白杨的内在品质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