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讲义-徐.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liu)

目录绪论 (1)实验一雷诺实验 (3)实验二柏努利方程实验 (4)实验三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6)实验四流量计校核实验 (10)实验五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12)实验六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16)实验七传热实验 (18)实验八精馏实验 (24)实验九吸收实验 (26)实验十干燥实验 (30)绪论一、化工原理实验的特点《化工原理》是化工、食品、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它属于工程技术学科,故化工原理实验也是解决工程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面对实际的工程问题,其涉及的物料千变万化,操作条件也随各工艺过程而改变,使用的各种设备结构、大小相差悬殊,很难从理论上找出反映各过程本质的共同规律,一般采用两种研究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即实验研究法和数学模型法。
对于实验研究法,在析因实验基础上应用因次分析法规划实验,再通过实验得到应用于各种情况下的半理论半经验关联式或图表。
例如找出流体流动中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和相对粗糙度关系的实验。
对于数学模型法,在简化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数学模型,再通过实验找出联系数学模型与实际过程的模型参数,使数学模型能得到实际的应用。
例如精馏中通过实验测出塔板效率将理论塔板数和实际塔板数联系起来。
可以说,化工原理实验基本包含了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实验,这是化工原理实验的重要特征。
虽然化工原理实验测定内容及方法是复杂的,但是所采用的实验装备却是生产中最常用的设备和仪表,这是化工原理实验的第二特点。
例如流体阻力实验中,虽然要测定摩擦系数与雷诺数及相对粗糙度的复杂关系,但使用的却是极其简单的泵、管道、压力计、流量计等设备仪表。
化工原理实验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应该在实验中认真体会,通过化工原理实验对这些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加深认识并初步得以应用。
1二、化工原理实验的要求1.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
化工原理课堂上讲授的主要是化工过程即单元操作的原理,包括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这些内容是很抽象的,还应通过化工原理实验及实习这些实践性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
化工原理实验简明讲义

化工原理实验简明讲义哈尔滨工业大学绪论化工综合实验课是化工、环境、生物化工等系或专业的重要基础实验技术课。
它的历史悠久,已形成了完整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
化工综合实验课是化工原理等课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实验研究,化工综合实验课在化工类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化工综合实验课的目的和意义1.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2.培养学生从事实验研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研发的能力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二、化工综合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化工综合实验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实验理论教学与基础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实验理论教学涉及到实验方法论、数据处理、测试技术及典型仪器、仪表的使用。
基础实验为化工原理全国指导委员会规定的8个实验,即(1)伯努力试验;(2)流体流动形态及雷诺数的测定;(3)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4)换热器传热系数及传热膜系数的测定;(5)间歇填料精馏柱性能的测定;(6)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的测定;(7)流化床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除此之外,还包括萃取实验及连续填料精馏柱性能的测定等。
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要求及学时数要求,可以选择以上10个基础实验中的若干个作为实验内容。
三、化工综合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化工原理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用工程装置进行实验,学生往往感到陌生,无从下手。
有的学生又因为是2人一组而有依赖心理,为了切实收到教学效果,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实验前的预习2.实验中的操作训练3.实验后的总结实验一伯努利试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一种称之为伯努利试验仪的简单装置,实验观察不可压缩流体在导管内流动时的各种形式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并验证机械能衡算方程(伯努利方程)。
通过实验,加深对流体流动过程基本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f 22222111h u 21P gZ u 21P ρρgZ J ·kg -1 (1) 三、实验装置四、实验方法五、实验结果六、思考题1.为什么实验要保持在恒水位条件下进行?2.从实验中,你能从观察现象中解释流体在直管内流动的速度与阻力损失的变化关系吗?3.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排气泡?4.实验中所观察的现象,对其它流体是否也相类似,对不同流体,以上现象又将发生怎样变化?实验二流体流动型态及临界雷诺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雷诺试验装置,观察流体流动过程的不同流型及其转变过程,测定流型转变时的临界雷诺数。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

实验一 雷诺演示实验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流体圆管内的流动形态及其与雷诺数Re 的关系;2. 观察流体在圆管内作稳定层流及湍流两种情况下的速度分布及湍流时壁面处的层流内层;3. 观察并测定流动形态发生临界变化时流量、流速与雷诺数。
二、 实验原理雷诺数μρdu =Re ,一般情况下Re <(2000~3000)时,流动形态为层流,Re >4000时,流动形态为湍流。
μπρμπρπμρd q d du d du 44141Re =∙∙==测定流体1升水所需时间,计算出q ,然后可计算出对应的Re 。
三、 实验装置在1700⨯500⨯500mm 的玻璃水箱内安装有一根内径为28mm 、长为1450mm 的长玻璃管,玻璃管进口做成喇叭形以保证水能平稳的流入管内,在进口端中心处插入注射针头,通过小橡皮管注入显色剂——红墨水。
水由水箱底部进入,并从上部溢流口排出,管内水流速可由管路下游的阀门控制。
本装置玻璃水箱主体由15mm的钢化玻璃粘接而成,所连接上下水管道均有不锈钢材质,下边的轮为能承重的加强轮,在做实验时,需要将轮刹车。
本实验其他设施:水、红墨水、秒表:1块、量筒:1000ml 1个四、实验步骤与现象观察1.开启上下阀门至溢流槽出现溢流。
2.缓和开启实验玻璃管出口阀门,为保证水面稳定,应维持少量溢流。
3.徐徐打开显示剂橡皮管上夹管,调整显示剂流速与管内水流速一致,观察显示剂流线,并记录一定时间内通过的水量和水温。
4.自小到大再自大到小调节流量,计算流型转变的临界雷诺数。
5.观察层流和湍流时速度分布侧形的差别。
6.观察湍流时壁面处的层流内层。
五、注意事项1.由于红墨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为使从给针头出来的红墨水线不发生沉降,需要红墨水用水稀释50%左右。
2.在观察层流流动时,当把水量调得足够小的情况下(在层流范围),禁止碰撞设备,甚至周围环境的震动、以及水面风的吹动均会对线型造成影响。
为防止上水时造成的液面波动,上水量不能太大,维持少量溢流即可。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徐

化工原理实验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工教研组目录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 (1)离心泵性能测定 (5)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7)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其性能评定 (9)能量转化实验 (15)雷诺实验 (18)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 (22)流量计流量的校正实验 (27)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其Kya的测定 (34)流体流动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2.测定流体流过直管时的摩擦阻力,并确定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3.测定流体流过管件时的局部阻力,并求出阻力系数;4.了解与本实验有关的各种流量测量仪表、压差测量仪表的结构特点和安装方式,掌握其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压强损耗。
这种损耗包括流体经过直管的沿程阻力以及因流体运动方向改变或因管子大小形状改变所引起的局部阻力。
1.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即)/(Re,d f ελ=,对一定的相对粗糙度而言,(Re)f =λ。
流体在一定长度等直径的水平圆管内流动时,其管路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为:ρρff P P P h ∆=-=21 (1)又因为摩擦阻力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有如下关系(范宁公式)22u d l h fP f λ==∆ (2)整理(1)(2)两式得22uP l d f∆⋅⋅=ρλ (3) μρ⋅⋅=u d Re (4)在实验装置中,直管段管长l 和管径d 都已固定。
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ρ和粘度μ也是定值。
所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 f 与流速u (流量V )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和式(3)可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λ,用式(4)计算对应的Re ,从而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λ与Re 的关系曲线。
2.局部阻力系数ζ的测定流体通过某一管件或阀门的阻力损失用流体在管路中的动能系数来表示。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 55页)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doc 55页)化工原理实验讲义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与控制系化工原理实验室目录第 1 章........................化工基础实验技术41.1温度的测量41.2压力的测量91.3流量的测量13第 2 章.............. 实验数据分布及基本数据处理212.1实验数据的分布212.2实验数据的基本处理222.3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23第 3 章........................化工原理基本实验273.1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273.2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343.3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403.4填料塔压降曲线和吸收系数的测定453.5精馏塔效率的测定543.6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613.7扩散系数的测定663.8液—液萃取塔的操作72第 4 章............................... 演示实验784.1雷诺实验784.2机械能守恒与转换824.3边界层形成与分离85第 5 章.................... 化工流动过程综合实验87第 1 章化工基础实验技术1.1 温度的测量1.常用的温度计形式(1)膨胀式温度计实用的膨胀式温度计有玻璃管液体温度计,双金属片温度计和压力表式温度计。
(2)玻璃管液体温度计玻璃管液体温度计利用液体的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用毛细管内液体上升的高度来指示被测温度。
一般测量范围在−100℃~ +600℃。
这种温度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较高(0.1~2.5级)。
工作液体多使用汞和酒精,封装时充入惰性气体,以防止液柱断开。
(3)双金属片温度计双金属片温度计制作成表盘指针形式。
双金属片结合成一体,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
由于不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产生弯曲变形,带动指针的位移。
一般测量范围在−80℃~ +600℃。
这种温度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测量精度不高(1~2.5级)。
(4)压力表式温度计压力表式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机械式压力表相同。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

实验一 单相流动阻力测定一、实验内容1.测定给定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摩擦系数λ及其与雷诺数Re 之间的关系曲线; 2.测定给定管路内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ξ。
二、实验目的1.掌握直管摩擦阻力、直管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工程意义,学会用量纲分析法规划实验; 2.掌握不同流量下摩擦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学会用双对数坐标纸绘图; 3.学习U 管压差计、压差传感器测量压差、流量计测量流量的方法; 4.学习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流体管路是由直管、阀门、管件(如三通、弯头、大小头等)等部件组成。
实际流体具有粘性,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由于流体本身的内摩擦和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涡流,将导致一定的机械能损失,宏观上表现为流体流动过程中有阻力。
流体在直管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称为直管阻力(或沿程阻力),它所产生的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
流体流经各种阀门、管件等部件时,因流动方向或流动截面的突然改变导致的机械能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
在化工过程设计中,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或计算,对于确定流体输送所需推动力的大小,例如泵的功率、液位或压差,选择适当的输送条件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关系Re 的测定流体在水平的均匀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被测管道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h f 表现为压强的降低,即:ρρp p p h f ∆=-=21 (1-1)影响阻力损失的因素很多,为减少实验工作量,降低实验实施难度,可采用量纲分析法来规划实验(量纲分析法参阅有关教材)。
由量纲分析法可以导出阻力损失的统一表达式(范宁公式):22u d l h f λ= (1-2)由式(1-1)和(1-2):22u p l d ∆=ρλ (1-3)而, μρdu =Re (1-4)λ是Re 和相对粗粗度ε/d 的函数,可表示为: ()dελRe,Φ= (1-5)对于给定的管路,λ~Re 关系可以由实验测定。
2.局部阻力系数ξ的测定局部阻力通常用当量长度或局部阻力系数法来表示。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应化)

化⼯原理实验讲义(应化)实验⼀雷诺实验⼀、⽬的与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圆管内流体流动情况,建⽴流型概念。
2、通过流量的测定、雷诺数的计算和圆管内流线的特征,判断流体的流动型态,并测定临界雷诺数。
3、测定流体在圆形直管中层流、湍流的速度分布图。
⼆、实验原理流体作稳态流动时,其流动型态基本分为滞流(层流)、湍流两种,这两种流型的过渡状态称为过渡流。
流体流动的型态与流体的密度、粘度及流道的直径有关。
这可⽤雷诺准数来判断,⼀般为:Re≤2000为滞流Re≥4000为湍流2000三、实验主要仪器及主要技术数据实验主要仪器:雷诺仪、秒表、量筒实验主要数据:实验管道有效长度L=600mm外径d =30mm内径d i=26mm四、实验⽅法1、准备⼯作(1)向墨⽔储瓶中加⼊适量的⽤⽔稀释过的墨⽔。
(2)调整墨⽔细管出⼝的位置,使它位于实验管道的中⼼线上。
(3)轻轻打开墨⽔流量调节夹,使墨⽔从墨⽔咀流出,排出墨⽔管内空⽓,关闭调节夹。
2、雷诺实验过程(1)关闭流量出⼝调节阀,打开储⽔槽进⽔阀,使⾃来⽔充满⽔槽,并使槽内溢流堰具有⼀定的溢流量。
(2)轻轻打开管道出⽔阀门,使流体缓慢流过实验管道,排出管内⽓体。
(3)调节储⽔槽下部的出⽔阀开度,调节储⽔槽液位,使其保持恒定。
(4)缓慢地适当打开墨⽔流量调节夹,墨⽔⾃墨⽔咀流出,待墨线稳定后,即可看出当前⽔流量下实验管道中墨⽔的流线。
根据流线判断流型,并⽤秒表、量筒测定流体流量。
(5)适当的增⼤管道出⽔阀开度,通过调节储⽔槽下部的出⽔阀和进⽔阀控制储⽔槽液位,并维持⼀定的⽔槽溢流板溢流量。
适当调整墨⽔流量,使墨线清晰,稳定后,测定较⼤流量下实验管内的流动状况。
如此反复,可测得⼀系列不同流量下的流型,并判断临界流型。
3、速度分布图的测定与上述雷诺数测定相似,通过流量调节及墨线线形的判断,分别判定流型为层流、湍流时对应的管道出⽔阀的开度范围。
⾸先使储⽔槽液位恒定(此时,可通过调节储⽔槽的进⼝阀和出⼝阀使液位稳定),瞬时开关墨⽔流量调节夹,在墨⽔咀出⼝处形成⼀个墨团,观察墨团端⾯特征,打开管道出⽔阀(使出⽔阀开度在所测定流型的开度范围),观察墨团端⾯随流体流动时的变化,记下管道末端墨团端⾯的形态后,通过调节储⽔槽的进⼝阀和出⼝阀调节储槽液位,使其恒定。
化工原理实验讲义(最终版)

每次做实验前必须将实验预习报告交给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 能进行实验。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准数Re的关系,将所得的~Re方程与 公认经验关系式比较;
3.测定阀门的阻力系数; 4.了解阀门开度对管路压力的影响。 二、实验意义及原理
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由于粘性剪切力和涡流的存在,不可避免地 要消耗一定机械能。这部分机械能是不能自发地转换成其它机械能形 式,或者说在机械能中“永久”消失了,故在利用柏努利方程解决工程中 流体输送及与流动有关问题时,不可避免地必须将阻力损失项计算出 来。管路通常由直管和管件(如三通、肘管及弯头等)、阀件组成。流 体在直管内流动造成的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而通过管件、阀件等 局部障碍时,因流道截面的方向与大小发生变化而造成的机械能损失称 为局部阻力。
实验预习报告内容: (1)实验目的及内容: 做什么? (2)实验意义及原理: 为什么做? (3)实验中必须取哪些数据,列出数据记录简表: 如何做? 四、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要说明实验的依据及要测量的数据; 3.实验装置:实验流程图和流程说明; 4.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5.实验数据记录:列表记录实验中数值及单位; 6.数据整理:列出数据整理表,并写出数据计算过程示例; 7.实验结果及结论:将实验结果用图形或关系式表示出,并得出 结论; 8.分析与讨论:就实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9.思考题。
4.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开大阀A,流速增大,动压头增大,为 什么测压管液位反而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实验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工教研组目录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 (1)离心泵性能测定 (5)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7)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其性能评定 (9)能量转化实验 (15)雷诺实验 (18)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 (22)流量计流量的校正实验 (27)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其Kya的测定 (34)流体流动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2.测定流体流过直管时的摩擦阻力,并确定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3.测定流体流过管件时的局部阻力,并求出阻力系数;4.了解与本实验有关的各种流量测量仪表、压差测量仪表的结构特点和安装方式,掌握其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压强损耗。
这种损耗包括流体经过直管的沿程阻力以及因流体运动方向改变或因管子大小形状改变所引起的局部阻力。
1.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即)/(Re,d f ελ=,对一定的相对粗糙度而言,(Re)f =λ。
流体在一定长度等直径的水平圆管内流动时,其管路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为:ρρff P P P h ∆=-=21 (1)又因为摩擦阻力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有如下关系(范宁公式)22u d l h fP f λ==∆ (2)整理(1)(2)两式得22uP l d f∆⋅⋅=ρλ (3) μρ⋅⋅=u d Re (4)在实验装置中,直管段管长l 和管径d 都已固定。
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ρ和粘度μ也是定值。
所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 f 与流速u (流量V )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和式(3)可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λ,用式(4)计算对应的Re ,从而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λ与Re 的关系曲线。
2.局部阻力系数ζ的测定流体通过某一管件或阀门的阻力损失用流体在管路中的动能系数来表示。
由于管件两侧距测压孔间的直管长度很短,引起的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动能系数之值可应用伯努利方程由压差计读数求出。
22'u P h ff ζρ=∆=' (5) 2'2u P f∆⋅⎪⎪⎭⎫ ⎝⎛=ρζ (6)图1 局部阻力测量取压口布置图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f P ∆ 可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在一条各处直径相等的直管段上,安装待测局部阻力的阀门,在其上、下游开两对测压口a-a’和b-b ',见图3,使ab =bc ; a 'b '=b 'c ' 则 △P f ,a b =△P f ,bc ; △P f ,a 'b '= △P f ,b 'c '在a~a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 a -P a ' =2△P f ,a b +2△P f ,a 'b '+△P 'f (7) 在b~b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 b -P b ' = △P f ,bc +△P f ,b 'c '+△P 'f= △P f ,a b +△P f ,a 'b '+△P 'f (8) 联立式(7)和(8),则: 'f P ∆=2(P b -P b ')-(P a -P a ')为了实验方便,称(P b -P b ')为近点压差,称(P a -P a ')为远点压差。
用差压传感器来测量。
三、实验装置图图2 流动阻力实验流程示意图1-水箱;2-离心泵;3、4-放水阀;5、13-缓冲罐;6-局部阻力近端测压阀;7、15-局部阻力远端测压阀;8、20-粗糙管测压回水阀;9、19-光滑管测压阀;10-局部阻力管阀;11-U型管进水阀;12-压力传感器;14-流量调节阀;15、16-水转子流量计;17-光滑管阀;18-粗糙管阀;21-倒置U型管放空阀;22-倒置U型管;23-水箱放水阀;24-放水阀;四、实验步骤1.向储水槽内注水,直到水满为止(有条件最好用蒸馏水,以保持流体清洁) 。
2.大流量状态下的压差测量系统,应先接电预热10~15分钟,调好数字表的零点。
3.关闭泵的出口阀门,开电源、启动循环水泵开关。
4.打开各阀门,包括测压阀,流量调到最大,排尽管道内空气,以免影响U型管压差计读数。
5.局部阻力测定关闭阀门17和18,测定不同开度下(全开,1/2开,1/3开,1/4开等,开度不同,阻力不同)球形阀的流量及压降。
注意:全开时阻力小,用U型管压差计测量,其余用压力传感器读数。
使用差压变送器,当测量远点压差时,要把通向近点压差的阀门关闭;同样当近点压差时,要把通向远点压差的阀门关闭。
记录水温,如有变化,记录初值和结束值,取平均值。
6.光滑管阻力测定⑴将光滑管阀17及测压点9、19全开,其余阀门关闭。
⑵倒U管调零⑶该装置两个转子流量计并联连接,根据流量大小选择不同量程的流量计测量流量。
⑷差压变送器与倒置U型管也是并联连接,用于测量直管段的压差,小流量时用倒置∪型管压差计测量,大流量时用差压变送器测量。
0—100L/h范围取10个点;100—700L/h范围取15个点,测每个流量下的压差。
7.粗糙管阻力测定方法同光滑管8.待数据测量完毕,关闭流量调节阀,停泵。
五、注意的事项1.启动或关闭离心泵之前,以及从光滑管阻力测量过渡到其它测量之前,都必须检查所有流量调节阀是否关闭。
2.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大流量下△P时,应切断空气—水倒置∪型玻璃管的阀门18、20否则影响测量数值。
3.在实验过程中每调节一个流量之后应待流量和直管压降的数据稳定以后方可记录数据。
4.较长时间未做实验,启动离心泵之前应先盘轴转动,否则易烧坏电机。
六、数据记录七、思考题预习报告思考题:1.本次实验在安全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本实验涉及到哪些测量仪器?如何读数?实验报告思考题:1.本次实验中,使用的倒U型管和压力传感器有哪些相同点?又有何区别?2.本次实验中,管路阀门、转子流量计阀门及离心泵开关,在启动时三者顺序如何?关闭时三者的顺序又如何?离心泵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与特性,掌握离心泵的操作方法;2.测定并绘制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离心泵的压头H 、轴功率N 及效率η与流量Q 之间的对应关系,若以曲线H ~Q 、N ~Q 、η~Q 表示,则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可由实验测定。
实验时,在泵出口阀全关至全开的范围内,调节其开度,测得一组流量及对应的压头、轴功率和效率,即可测定并绘制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泵的扬程He 有下式计算:f h gp p g u u h He ∑+-+-+=ρ12212202而泵的有效功率Ne 与泵效率η的计算式为:Ne =QHe ρg ;η=Ne/N测定时,流量Q 可用涡轮流量计或孔板流量计来计量。
轴功率N 可用马达-天平式测功器或功率来表测量。
同样,固定离心泵出口阀开度,改变泵的频率从而改变泵的转速,测得一组流量及对应的压头、轴功率和效率,即可测定并绘制管路的特性曲线。
三、实验装置图图1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流程示意图1-离心泵;2-水箱;3-进水阀;4-入口真空表;5-出口压力表; 6-智能流量调节阀;7-涡轮流量计;8-温度计;9-放水阀;水泵1将水槽2内的水输送到实验系统,用流量调节阀6调节流量,流体经涡轮流量计7计量后,流回储水槽。
四、操作步骤1.熟悉实验装置及仪器仪表等设备,做好启动泵前的准备工作;将泵盘车数转,关闭泵出口阀。
2.全开泵进口阀,待泵内灌满水后启动离心泵,并逐渐打开离心泵出口阀以调节流量。
在操作过程稳定条件下,在流量为零和最大值之间,进行20次测定。
在每次测定流量时,应同时记录流量计、温度、真空计、压力表、功率测定器示值。
3.固定出口阀的开度,改变泵的频率,在0和50HZ间进行20次测定。
4.数据取全后,先关闭泵出口阀,再停泵。
五、实验注意事项1.该装置电路采用五线三相制配电,实验设备应良好地接地。
2.使用变频调速器时要注意FWD指示灯亮,切忌按REV指示灯亮,电机反转。
3.开关离心泵前要管出口阀门。
启动离心泵前,关闭压力表和真空表的开关以免损坏压强表。
六、数据记录表二、管路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数据记录七、思考题1.离心泵开启前,为什么要先灌水排气?2.启动泵前,为什么要先关闭出口阀,待启动后再逐渐开大?而停泵时也要先关闭出口阀。
3.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否与连结的管路系统有关?4.离心泵的流量可由泵出口阀调节,为什么?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工程意义;2.熟悉实验干燥设备的流程、工作及实验组织方法;3.了解影响干燥速率曲线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干燥原理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分或其它溶剂从湿物料中汽化,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的操作。
干燥的目的是使物料便于运输、贮藏、保质和加工利用。
本实验的干燥过程属于对流干燥,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关系:含水率C :单位干物料G c 中所带的水分量W 定义: C= -cG W(kg 水/kg 干) (1) 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作图,见图1:图1 干燥曲线图干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Ⅰ.物料预热阶段; Ⅱ.恒速干燥阶段; Ⅲ.降速干燥阶段。
干燥速率N A 的定义表示:单位干物料在单位时间内所汽化的水量 即:N A '= -τd G dWc (kg 水/kg 干.s) (2)对(1)式求导得: dW =-G c dC (3) 所以, N A '= -τd G dW c = -τd dC(4)也就是说,在干燥曲线图中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值即为干燥速率值,将这些斜率的变化值对应于含水率作图即为干燥速率曲线图,见图2。
每隔一段时间读取湿物料的重量,然后将湿物料重减去干物料的重,从而就测得了C与τ的关系。
三、实验装置图四、实验步骤1.在实验操作前从加水斗加入220~300ml水2.按下变频器RUN,通过旁路阀10调节流量至14-18m3/h任何一恒定值。
3.待加入的水充分均匀地分散在硅胶表面后,打开加热开关。
4.仔细观察进口温度与床层温度的变化,待床层温度升至39℃,即开始取第一个样品,此时的时间设定为0。
5.按照原始数据的时间间隔取样,总共采集14组数据。
五、实验注意事项1.加入水后待硅胶吹散后再打开加热开关。
2.开始两个数据间隔时间较短,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采样。
六、数据记录七、思考题1.定干燥速度曲线的意义何在?2.分析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干燥速率?两个阶段分别说明理由。
3.为什么说:同一个物料土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增大;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愈厚,则临界含水量愈高?4.为什么在操作中要先开鼓风机送气,而后再开电热器?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其性能评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及精馏流程2.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精馏塔的操作二、实验原理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回流液逐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