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

合集下载

CNAS-GL028:2018《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

CNAS-GL028:2018《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

CNAS-GL028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Guidance on the Verification of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 Microbiolog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2-A005: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代替:CNAS-GL41:2016。

本次为换版修订,相对于CNAS-GL41:2016,本次换版仅涉及文件编号改变。

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经认可的医学实验室规范其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的技术活动,也可供认可评审员在评审过程中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临床微生物检验,其他领域的实验室可参考使用。

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包括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等各项检验活动。

2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检验程序验证4.1在常规应用前,应由实验室对未加修改而使用的已确认的检验程序进行独立验证。

实验室应从制造商或方法开发者获得相关信息,以确定检验程序的性能特征。

实验室进行的独立验证,应通过获取客观证据(以性能特征形式)证实检验程序的性能与其声明相符。

验证过程证实的检验程序的性能指标,应与检验结果的预期用途相关。

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的验证,应按优先顺序依次选择标准菌株、质控菌株或其它已知菌株对商业鉴定系统(包括自动、半自动、手工)每种板(条/卡/管)的鉴定/药敏结果符合性进行验证。

注:已确认的检验程序是经国家卫生管理部门批准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程序,或国际公认标准或指南中的,或国家、地区法规中规定的程序。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病原微生物得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

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与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与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瞧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病原微生物得检验主要就是检测与l临床患者致病性有关得病原性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得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与医院内感染得发生。

基础知识1、什么就是微生物?什么就是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就是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y:显微镜放大观察到得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得生物得总称。

微生物得种类很多,医学微生物尤其就是临床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与自然界其她生物共生共存,绝大多数对人类与自然界就是有益得,只有少部分可以引起人类与动植物发生疾病,这部分微生物才称为病原微生物,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痢疾杆菌可以引起痢疾等。

2、什么就是细菌?细菌分哪几种?细菌就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得有机体,就是大自然物质循环得主要参与者。

其体积微小,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细菌得轮廓及其结构。

经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得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

根据形状则可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与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3、什么就是病毒?病毒分哪几种?病毒就是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纳米)得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得一种物质形式,其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含有单一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得基因组与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

第10章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分析解析

第10章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分析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定; (-) 大部分菌株阴性
第四节
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
分类







多杀巴斯德菌(P.multocida) 嗜肺巴斯德菌(P.pneumotropica) 溶血巴斯德菌(P.haemolytica) 产气巴斯德菌(P.aerogenes) 鸡巴斯德菌(P.qallinarum) 犬巴斯德菌(P.Canis) 贝氏巴斯德菌(P.beffgae) 达可马巴斯德菌(P.dagmatis) 明立巴斯德菌(P.tomatts)
薯)、CCBA培养基
•百日咳鲍特菌在CCBA培养基的菌落
(二)临床检验程序
1.标本采集
咳碟法、鼻咽拭子法
2.标本直接检查
直接显微镜检查 抗原检测 核酸检测
3.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 本
直接检查(革兰染色) DFA 抗原检出 核酸检测
分离培养
血清学诊断,ELISA等
鲍-金琼脂 可疑菌落
菌血症
(70%)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出鉴定结果
粪便中细菌(肠道粪便菌)鉴定流程图
接种 24h MAC 无色、透明半透明菌落 KIA、MIU 可疑志贺菌 诊断学清 凝集 SS 中心黑色菌落 扁平无色半 透明蜡滴状 蓝绿 色 24h 米泔水样便
TCBS
黄色菌落
革兰染色 G-,鱼群排列的弧菌
疑似霍乱弧菌 疑似副溶血 上机 诊断学清 凝集
可疑沙门菌
涂片 固定 初染 经火焰固定
目的:1、杀死细菌;2、使菌体与玻片粘附 牢固;3、菌体蛋 白变性,易于着色。
使各成分着色
石碳酸复红溶液, 5min,水洗甩干
酸性酒精溶液, 2min,水洗甩干 亚甲基蓝溶液, 30s,水洗甩干
脱色
使各成分脱色,抗酸杆菌不易脱色
复染
镜检
复染各成分成蓝色
蓝色背景下,染成红色细长或略带弯曲的杆菌,并有分支趋向。
涂片 目的:1、杀死细菌;2、使菌体与玻片粘附牢 固;3、菌体蛋 白变性,易于着色。 使细菌各成分着色 其作用是增强染料与细菌的亲和力,更好地 加强染料与细胞的结合。 帮助染料从被染色的细胞中脱色。利用细菌对染料脱色 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将细菌加以区分。革兰阳性细菌不 易被脱色剂脱色,而革兰阴性细菌则易被脱色。 目的是使脱色的细菌重新染上另一种颜色,以便与未脱 色菌进行比较。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干粉培养基 1.5ml超纯水 充分溶解 阴性孔加50ul 棉拭子于培养 瓶中搅动数次
石蜡油液封
每空吸取50ul
混匀
取出棉拭子, 弃去
置35-37℃温箱孵育24小时
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
• 检验原理:用抗衣原体脂多糖 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多克隆 抗体分别固定于固相硝酸纤维 素膜,并和胶体金标记的另一 抗衣原体脂多糖单克隆抗体及 其他试剂和原料制成,应用胶 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 体夹心的形式建立的衣原体检 测方法,用于女性宫颈和男性 尿道中沙眼衣原体抗原的检测。 结果判读

《医学微生物学》三大常规的微生物学检查

《医学微生物学》三大常规的微生物学检查

《医学微生物学》三大常规的微生物学检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细菌的目的是为疾病的病原学做诊断,或查找与疾病相关的微生物,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对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很有价值的。

因此,对临床标本的处理和检测应掌握以下原则。

1.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和处理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关系很大。

病人标本一般应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集。

对血液、脑脊液或穿刺液等标本,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采集;对鼻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标本,虽无须严格无菌操作,但也应尽量避免杂菌混入。

2.采集容器上应贴好送检号及病人姓名的标签,连同检验单一起尽早送检验室。

若路途较远,应冷藏保存送检;对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特殊标本,送检时应35℃~37℃保温。

3.人体很多部位与外界相通,存在有正常菌群,但不致病,故在涂片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区别标本中是常居菌群的污染还是致病菌。

另外,对某些无菌的部位,如血液、骨髓、脑脊液等,如检查出细菌应视为致病菌,但必须要排除采样及操作中的污染。

4.根据标本来源和可能存在的病原菌,选定各种分离培养基和孵育环境。

如痰标本一般选用血平板,用于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的分离。

【血液标本检查】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

当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等,可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

细菌学检验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标本采集l.标本采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即应去除皮肤上的细菌,又应注意空气中的细菌。

穿刺部位以碘酒、酒精棉球消毒,用干燥的灭菌注射器抽取血液,立即注入选定的液体培养基瓶内,充分混匀以防凝固。

2.采血一般应在治疗前,并在高热、寒战时作培养。

伤寒在发病一周内即菌血症期间采血;化脓性脑膜炎,鼠疫应在发热1~2d内采血;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也宜于发热高峰采血或多次采血,且每隔1~2h采血一次,连续3~4次,可获较高的阳性率。

3.采血量应相当于培养液的1/10,通常是50ml培养液采血5ml,这样可使存在于血液中的补体、抗体、调理素、溶菌酶等抑制因子被稀释,使之减弱或失去抑制作用。

微生物检验第二十一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练习

微生物检验第二十一章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练习

第二十一章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一、A11、流感嗜血杆菌不能引起A、流行性感冒B、脑膜炎C、鼻窦炎D、心包炎E、继发性肺炎2、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A、血平板B、巧克力培养基C、沙门-志贺培养基D、TCBS培养基E、麦康凯培养基3、下列关于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无鞭毛B、无芽胞C、革兰染色阳性D、美兰单染色呈两端浓染现象E、革兰染色着色浅4、“卫星现象”可用于鉴别A、流感嗜血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百日咳鲍特菌D、布鲁菌E、嗜肺军团菌5、生长繁殖时,需要Ⅹ、Ⅴ因子的细菌是A、流感嗜血杆菌B、鼠疫耶尔森菌C、百日咳鲍特菌D、布鲁菌E、嗜肺军团菌6、波浪热的病原体是A、布鲁氏菌B、嗜肺军团菌C、幽门螺杆菌D、流感嗜血杆菌E、百日咳鲍特菌7、软性下疳的病原菌是A、流感嗜血杆菌B、副流感嗜血杆菌C、杜克嗜血杆菌D、溶血嗜血杆菌E、埃及嗜血杆菌8、在兔血琼脂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合成A、触酶B、Ⅴ因子C、Ⅹ因子D、Ⅹ因子及Ⅴ因子E、血浆凝固酶二、B1、A.副流感嗜血杆菌B.杜克嗜血杆菌C.流感嗜血杆菌D.嗜沫嗜血杆菌E.溶血嗜血杆菌<1> 、()的生长只需要Ⅴ因子而不需要Ⅹ因子A B C D E<2> 、生长需要Ⅹ因子,不需要Ⅴ因子。

为性病软性下疳的病原菌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的疾病有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心包炎以及骨髓炎等。

流行性感冒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该题针对“嗜血杆菌属”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6855】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嗜血杆菌须在人工培养基中加入新鲜血液才能生长,故称嗜血杆菌。

因新鲜血液中含有Ⅹ和Ⅴ因子。

在加热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较佳。

【该题针对“嗜血杆菌属”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86856】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流感嗜血杆菌无鞭毛,无芽胞。

微生物检验项目性能验证

微生物检验项目性能验证























































































































































验证要求
沙门菌至少包括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 寒沙门菌丙型副伤寒 沙门菌;志贺菌包括福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痢疾志贺菌和鲍氏志贺菌四种;致病大肠 杆菌弧菌等根据当地卫生行政管理和实验室情况进行选 择。霍乱弧菌每年由杭州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验证。

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

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

+ 概述
人 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羊布鲁杆菌 猪布鲁杆菌
牛布鲁杆菌 犬布鲁杆菌
+ 一、生物学性状
+ 1、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小球杆菌,无芽胞,无鞭毛, 光滑型菌有微荚膜 2、分离培养 需氧 营养要求高 35.C 2-3D 细小,无色透明光滑菌落
+ 3、生化反应
氧化酶(+) 触酶(+) 分解葡萄糖等 硝酸盐还原(+) 尿素(+)H2S(+) V-P(-) 甲基红(-)枸橼酸盐(-)
பைடு நூலகம்
CCBA培养基
+ 2、培养特性
液体培养基:均匀浑浊生长,管底有 少量粘性沉淀
+ 3、生化反应
氧化酶(+) 触酶(+) 不发酵任何糖类,靛基质(-) 枸橼酸盐(-) 硝酸盐还原(-) 尿素(-)
+ 4、抗原构造
Ⅰ相菌 菌体抗原(O) 表面抗原(K) 5、变异 6、抵抗力 不强,对一般消毒剂和抗生素敏感
(2)菌体抗原 5、抵抗力 弱 易对青霉素和氯霉素耐药
+ 二、致病性与免疫 + 致病物质: 荚膜
菌毛 内毒素 感染后 ,出现特异性抗体
+ + + + + + + +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1)直接涂片 (2)分离培养 卫星现象 (3)鉴定 (4)血清学试验
+ 一、副流感嗜血杆菌
+ 4、抗原构造和分型
M抗原 A抗原 5、变异性 S-R变异 L-变异 6、抵抗力 强
+ 二、致病性与免疫
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 荚膜 透明质酸 过氧化氢酶 菌血症—波浪热 免疫力:细胞免疫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六章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本章考点:1.概述:概念2.嗜血杆菌属●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3.军团菌属、鲍特菌属、布鲁菌属一、嗜血杆菌属(一)简述:嗜血杆菌属是一类无动力、无芽胞的革兰阴性小杆菌,常呈球杆状,有时呈杆状、长丝状等多形态。

嗜血杆菌属包括16个菌种,其中与临床有关的为9个种,即流感、副流感、溶血、副溶血、嗜沫、副嗜沫、杜克、埃及、迟缓嗜血杆菌。

嗜血杆菌须在人工培养基中加入新鲜血液才能生长,故称嗜血杆菌。

因新鲜血液中含有X和V因子。

X 因子是血红蛋白中的一种血红素及其衍生物,为高铁血红素,是细菌合成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

V因子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存在于血液和某些植物组织中,是脱氢酶的辅酶。

(二)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简称流感杆菌,不是流感的病原菌。

1.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大小为(1.0~1.5)μm×(0.3~0.4)μm。

急性感染标本,如脑脊液中多为短小球杆菌,恢复期病灶或长期人工传代培养后可呈球杆状、长杆状、丝状等多形态性。

毒力株(粘液型菌株)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6~8h有明显荚膜,在陈旧培养物中荚膜消失。

无鞭毛,无芽胞。

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浅。

用石碳酸复红或美蓝单染色,呈现两端浓染现象。

(2)培养特性:需氧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7.6~7.8。

初次分离培养时,最好在5%~10%C02环境中,以促进其生长。

在普通培养基中须加入X和V因子,才能生长。

血液中的V因子通常处于抑制状态,经80℃~90℃热10min破坏红细胞膜上的不耐热抑制物,可使V因子释放,故流感嗜血杆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生长较佳。

培养18~24h后生长直径为0.5~0.8mm、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呈露滴状的小菌落。

48h后可形成直径1.0~1.5mm灰白色较大的菌落。

有荚膜菌株的菌落呈轻度粘稠。

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共同培养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

因此,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这有助于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在液体培养基中,有荚膜的菌株呈均匀混浊生长,无荚膜的R型菌株则为颗粒状沉淀生长。

(3)生化反应:本菌对糖发酵不稳定。

一般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分解乳糖或甘露醇,对麦芽糖、蔗糖或糊精的发酵不稳定。

所有菌株还原硝酸盐。

有荚膜菌株产生吲哚。

典型菌株不溶血。

产生自溶酶,可被胆汁溶解。

根据流感嗜血杆菌产生吲哚,尿素酶及鸟氨酸脱羧酶反应,将其分为8个生化型。

2.致病性:致病物质为内毒素、荚膜、菌毛和酶类。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

原发性感染多由b型荚膜强毒株引起,为急性化脓感染,如脑膜炎、鼻咽炎、咽喉会厌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包炎及败血症等。

继发感染主要在流感、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感染后发生,多为无荚膜菌株引起。

如慢性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等。

3.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采集: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集标本,如痰液、脑脊液、鼻咽分泌物及脓液等。

(2)检验方法1)直接镜检:痰液、脓液等标本可直接涂片,脑脊液可取离心沉淀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如查到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或多形态杆菌,结合临床症状,作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与鉴定:将血液、脑脊液标本先增菌培养后,再转种巧克力琼脂平板或选择性巧克力琼脂平板,经37℃培养24~48h。

根据菌落形态、涂片染色、卫星现象,X、V因子需求与否,定种,再作生化试验和荚膜肿胀试验分型。

3)如何提高流感嗜血杆菌的阳性率:①初次培养应在5%~10%C02环境。

②生长需要X、V因子,故在培养基中应添加此因子。

③应用选择性培养基,如巧克力琼脂中加一定量抗生素,1ml培养基中含万古霉素50μg,杆菌肽300μg,氯林可霉素1μg,嗜血杆菌分离率可达96.7%。

4.治疗:若β-内酰胺酶阴性则首选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次选TMP-SMZ,二、三代头孢菌素,红霉素,氨曲南,β-内酰胺酶阳性提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耐药。

(三)其他嗜血杆菌二、军团菌属1.命名和分类:19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全美退伍军人会议期间,暴发流行一种严重肺炎,与会者149人,有34人死亡。

从死者肺组织中分离到一种新菌,197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其命名为军团菌。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定为军团菌科,军团菌属。

目前军团菌属包括39个种和61个血清型,从人体分离的已有19种,其中主要致病菌为嗜肺军团菌。

2.生物学性状:为一群革兰阴性杆菌,常规染色不易着色,有端生或侧生鞭毛。

无芽胞。

属需氧菌,氧气含量减少时,生长速度减慢。

最适生长温度为36℃,在含有2.5%~5%C02环境中生长良好,营养要求较苛刻,且生长缓慢,初次分离需L-半胱氨酸,培养基中含铁盐可促进生长。

在费-高(F-G)培养基上,培养3-5天可见针尖大小的菌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发黄色荧光,菌落周围呈现褐色。

在活性碳-酵母浸出液琼脂(BCYE)培养基中培养3~5天形成1~2mm圆形凸起,灰白色有光泽的菌落。

本属细菌触酶阳性,部分菌株氧化酶阳性,不分解糖类,多数菌株产β-内酰胺酶。

本菌具有0、H抗原,H抗原无特异性,0抗原具有特异性。

本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工管道的水源中常存在此菌,如医院空调冷却水中常有此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

3.微生物学检查:合理采取相应标本,如下呼吸道分泌物、胸水、活检肺组织及血液等。

直接涂片意义不大。

胸水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可以直接接种于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琼脂。

血液标本可接种于双相培养基。

组织标本应先以无菌手续研磨制成标本悬液后接种。

环境中的标本先离心浓缩后接种,也可将标本先感染动物,然后将脏器研磨分离培养,将分离培养后的菌落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进行氧化酶和触酶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及β-内酰胺酶试验。

也可利用PCR技术及荧光抗体染色进行鉴定。

由于该菌营养要求很苛刻,培养难度相对较大,故临床上常利用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测军团菌抗体IgG、IgM。

但军团菌的血清学反应与其他一些细菌,如假单胞菌属等有交叉反应,应引起注意。

4.临床意义:军团菌主要为嗜肺军团菌引起军团病,轻症型类似流感,病人有发烧、头痛、无力等症状。

重症型是以肺部感染为主要特征,常导致多器官损害,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5.结果评价及治疗原则:从临床标本中,尤其是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军团菌,应确定为军团菌感染,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一般治疗方案为红霉素加氨曲南。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本菌无效。

三、弗朗西斯均属(略)四、鲍特菌属百日咳鲍特菌和副百日咳鲍特菌是百日咳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营养要求很高,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不生长,常用鲍-金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具有多种毒素:即百日咳毒素、丝状血细胞凝集素、腺嘌呤环化酶毒素、气管坏死毒素、皮肤坏死毒素。

不发酵糖类,不产生H2S、吲哚,不液化明胶,不能还原硝酸盐,不能利用枸橼酸盐。

新分离的百日咳鲍特菌为光滑型称I相菌,具有菌体(O)抗原和荚膜(K)抗原,Ⅳ相菌相当于粗糙型,无荚膜,无毒力,Ⅱ、Ⅲ相为过渡相。

从I相到Ⅳ相的变异是形态、菌落、溶血性、抗原结构、致病力等全面变异。

该菌抵抗力弱,56℃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可致死亡。

百日咳鲍特菌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百日咳。

传染源主要是早期患者和带菌者。

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剧烈咳嗽。

由于病程较长,故名百日咳。

病后或预防接种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少见。

气管粘膜局部的sIgA抗感染作用重要。

五、布鲁菌属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革兰阴性小杆菌或球杆菌无动力,无芽胞和荚膜,需氧,对营养要求较高,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5~7天可形成微小、灰色不溶血菌落。

能利用葡萄糖等糖类,尿素酶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含有A抗原和M抗原。

检测:凝集反应,PCR检测,抗体检测。

临床意义:布鲁菌可通过人类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而感染,引起人布鲁菌病,主要表现为菌血症。

进入人体后首先侵犯局部淋巴结,之后人血,再进入肝、脾、骨髓等器官,病人热型呈波浪热。

治疗:首选多西环素,次选TMP/SMZ,用药需4~6周。

本章练习题:军团菌病的传播是经A.食物B.空气C.血液D.皮肤接触E.动物媒介[答疑编号500735260101]『正确答案』B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常用的培养基为A.血琼脂平板培养基B.巧克力琼脂培养基C.SS培养基D.TCBS培养基E.麦康凯培养基[答疑编号500735260102]『正确答案』B慢性波浪热患者分离布鲁菌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A.血液B.粪便C.尿液D.痰液E.骨髓[答疑编号500735260103]『正确答案』E培养分离军团菌可以采用A.血平板B.罗氏培养基C.活性炭酵母浸液琼脂D.碱性平板E.沙保弱培养基[答疑编号500735260104]『正确答案』C对军团菌错误的是A.广泛存在于各种水环境中B.可以寄生在单核巨噬细胞内C.是引起医源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D.治疗药物首选红霉素E.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低[答疑编号500735260105]『正确答案』E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A.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B.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C.白喉死菌苗、百日咳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白喉死菌苗、百日咳死菌苗、破伤风死菌苗E.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类毒素、破伤风死菌苗[答疑编号500735260106]『正确答案』B第二十七章衣原体及检验本章考点:一、概述(一)概念衣原体是一群体积较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细胞内专性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由于它具有一些与细菌类似的生物学特性,现归属于广义的细菌范畴。

(二)分类与命名1.传统分类法:按第九版Bergey细菌学分类手册,衣原体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

二、生物学性状1.发育繁殖周期与形态染色: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有独特的发育周期,可见到两种形态结构不同的颗粒。

(1)原体: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0.3μm,外有胞壁,内含致密的核质,为成熟的衣原体。

姬姆萨染色呈紫色,Maechiavello染色呈红色。

在细胞外较为稳定,无繁殖能力,但有高度的感染性。

(2)网状体又称始体: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1μm,无胞壁,胞浆内无致密的核质,而有纤细的网状结构。

姬姆萨染色和Maechiavello染色均呈蓝色。

为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代谢活泼,不能自胞外存活,无感染性。

衣原体原体和始体的性状比较衣原体的发育周期:2.抗原成分:衣原体的抗原性相当复杂,有属、种、型等特异性抗原。

(1)属特异性抗原:衣原体细胞壁LPS为属特异性补体结合抗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