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发生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地基下沉处理措施

地基下沉处理措施地基下沉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土壤被挤压变形而导致地基沉降。
地基下沉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轻或解决地基下沉问题。
一、地基下沉的原因地基下沉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层的压缩和变形:土层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压缩和变形,导致地基沉降。
2.地下水位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引起地基下沉。
3.人类活动:人类的开发和建设活动会对土地和土壤造成改变,并且导致地基下沉。
二、地基下沉处理措施为了避免地基下沉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选择合适的地基设计:地基的设计应该考虑荷载大小、地基深度、地下水位等因素,以保证地基稳定,防止地基下沉。
2.加强基础处理:在设计建筑物的基础时,可以采用地基加固、基础加厚等办法,以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建造灵活的结构:建筑物的结构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来选择,如果地基容易发生下沉,可以采用更灵活的结构设计来缓解下沉带来的影响。
4.加强监测:对地基下沉进行定期监测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地基下沉带来的后果。
5.治理地下水:使用排水系统排出地下水,减小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以减轻地基下沉的问题。
6.土壤改良:对于不稳定的土壤,可以采用土壤加固方法进行改良,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三、地基下沉处理案例分析1. 深圳地铁一号线1997年,深圳地铁一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地铁站出现了较大的下沉问题,建设方采取了加固地基、加厚基础的办法,最终解决了下沉问题。
2. 拱北海关码头珠海拱北海关码头,在建设时,地基下沉问题严重,工程方采取了土壤固化工艺和桩基加固工艺,解决了下沉问题。
3. 昆明翠湖公园大门建筑云南昆明翠湖公园大门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发现地基严重下沉,工程方采取了土壤加固和基础加厚的措施,成功解决了下沉问题。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地基不均匀沉降是指地面上不同位置的沉降速度不同,导致地面出现不均匀变形的现象。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为它会给建筑物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裂缝、变形甚至崩塌。
因此,理解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土质不均匀地面下的土质不均匀是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同一工地的不同位置,土壤性质可能非常不同,如密度、黏性、渗透性等。
如果工程师在设计地基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会导致不同位置的地基承受不同的负荷。
2. 水分含量变化土壤的水分含量对地基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地区的降雨量不均匀,或者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就会导致地下土壤的水分含量不统一,从而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3. 浅层地基工程浅层地基是基础工程的一种,其典型特点是基础为土壤,深度在3m 以下。
在一些更便宜的工程建设中,开发商可能倾向于选择浅层地基工程,这可能会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地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例如,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的水分含量,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此外,工地周围的建筑物、车辆或机器设备的振动也会对地基造成影响。
防治措施地基不均匀沉降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不良效应,如严重的变形、裂缝或崩塌。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措施:1. 选择适当的基础类型建筑师、工程师和开发商可以选择适合当地地质的基础类型。
比方说,如果场地土壤可塑性较大,应优先选择深基坑或桩基础等深层基础工程。
2. 地下水位控制控制地下水位是确保地基不均匀沉降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如水泵、拦河坝或排水沟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降低地下水位过程中同样会影响建筑物周围其他地下设施的使用或施工。
3. 加固岩土层在某些情况下,加固岩土层可能是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
地基处理中的地基沉降

地基处理中的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在承受外部荷载作用下,由于土壤强度不足或土壤固结沉降等原因而发生的沉降现象。
在地基工程中,地基沉降是一项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可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地基处理中,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或避免地基沉降。
一、地基沉降的原因1. 土壤固结沉降:当土壤中的水分被排除或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增加时,土壤会发生固结。
这种固结沉降会导致地基的下沉。
2. 土壤可塑性沉降:土壤中存在一些可塑性较大的黏性土或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当这些土壤受到外部荷载时,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形和沉降。
3. 基坑开挖引起的沉降:在建造地下结构时,常常需要开挖基坑。
基坑的开挖会导致土壤重新分布和沉降,进而引起地基沉降。
二、地基处理中减少地基沉降的方法1. 预压法:通过在地基上施加预压荷载来降低地基固结沉降。
预压法能够减少地基的变形,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地基改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减少地基沉降。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灌浆加固、振动加固和碎石混凝土等。
3. 使用地基加固材料:地基加固材料可以填补土壤中的空隙,增加土壤的密实性,减少地基沉降。
常用的地基加固材料包括混凝土、砂浆和聚合物等。
三、地基沉降的监测与预测1. 监测地基沉降:在进行地基处理后,需要进行地基沉降的监测,以确保地基的变形和沉降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激光测距仪、测量管和测量孔等。
2. 预测地基沉降:在地基处理前,需要进行地基沉降的预测,以评估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数值模拟和经验公式等。
四、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地基沉降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裂缝等问题。
因此,在地基处理中,需要根据地基沉降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五、地基沉降的修复如果地基沉降已经导致建筑物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地基沉降的修复。
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发生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发生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造成深层搅拌加固地基沉降的原因,并就如何防止沉降发生,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的一些技术措施,可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深层搅拌,加固地基,沉降近年来,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可供选择的良好地质建筑用地日益减少,许多建筑工程只能建在相对较差的地基上,其中,有一部分属于湖沼相沉积的软弱地基。
为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类似地基,多采用加固成本相对较低的深层搅拌加固法进行地基加固,在许多工程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有的工程施工结束后建筑物却发生较大沉降,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使用效果,甚至危及到建筑物的安全。
作者长期从事工程桩基检测工作,接触此类工程较多,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认识,对有关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发生沉降的原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加固方法的适用与否,是建筑物安全与否的首要条件《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对深层搅拌法的适用性作了明确规定:适用于处理淤泥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地基。
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但有的工程虽知其地基土存在泥炭、草煤等有机质含量高的下卧软弱地层,由于受资金、工期等因素的制约,在未经试验的前提下,仍直接采用深层搅拌法进行加固。
结果由于水泥与泥炭、草煤的不相溶性,造成泥炭、草煤层的桩身强度较低,桩身强度成串珠状,桩身应力传递不连续。
此类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在下卧泥炭、草煤埋深不大时,在进行加固地基承载力检测时易发现加固效果差而及时更改基础;但对于下卧泥炭、草煤埋深稍大,检测时由于受上部硬壳地层的影响,试验应力反映深度有限,往往不易发现下卧泥炭、草煤地层对建筑物的影响。
当建筑物施工结束后,由于建筑物的应力反映深度远大于试验应力反映深度,使下卧泥炭、草煤地层压缩,从而造成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下沉。
2、基础面积(宽度)的合理与否,是检测结果安全与否的关键条件目前,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多数要求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而检测时又分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检测。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新编版)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新编版)Safety technology is guided by safety technology, based on personnel protection, and an orderly combined safety protection service guarantee system.(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新编版)建筑物一般总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易使上部结构开裂与破坏,造成建筑物各处渗水、下水道堵塞不畅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在地基沉降时,很易在墙体上产生斜裂缝或踏步式裂缝,窗洞的四角部位尤其厉害。
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首先是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差、真实性不高。
实际施工中,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盲目施工;有的勘察不按规定进行,如钻探中布孔不准确或孔深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建筑物的资料等,都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使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其次是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物长度太长;建筑体型比较复杂凹凸转角多;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及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足;建筑物层高相差大所受荷载差异大;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不同;以及设计方面的错误等都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最后是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认真进行验槽;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推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对于砖砌体结构,砌筑质量不满足要求,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砌砖组砌不当、通缝多、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等,也会引起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地基基础沉降是指土地表面下沉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土壤的压实、水分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工程施工等因素引起的。
地基基础沉降会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对地基基础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综述至关重要。
1.土壤的压实:土壤在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压实,导致地基下沉。
尤其是在填土地区,土壤的压实是主要原因之一2.水分变化:土壤中的水分的变化会导致地基基础沉降。
例如在地下水位下降或降雨等情况下,土壤会因为含水量的变化而产生沉降。
3.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是地基基础沉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会因为水分流失而发生沉降。
4.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挖掘、回填等过程也会导致地基基础沉降。
特别是当地下工程施工不规范或没有采取合适的补偿措施时,地基基础沉降较为严重。
针对地基基础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预防措施: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勘探与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设计合理的地基基础,以减少沉降的可能性。
此外,还应合理选择填土材料,并采取预压和合理的加固措施,以减少土壤压实引起的沉降。
2.补偿措施:当地基基础发生沉降时,可以采取补偿措施来减少损害。
例如,在建造高层建筑时,可以采用隔震设备来减少地震引起的沉降。
3.补充土的加固:当地基基础发生沉降时,可以通过补充土和加固地基的方式来修复。
补充土的选择应根据地质勘探和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
4.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可以采用加固桩、注浆等方式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基础沉降的发生。
地基基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和处理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地质勘探和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结合工程需求和经济效益,合理选择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复合地基工程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具有稳定可靠、施工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一、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1. 工程设计不当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一般由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如在设计过程中单一考虑了承载力的问题,而未能考虑到沉降的情况,就会导致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2. 施工工艺不规范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的不规范,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也是影响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之一。
如搅拌桩与地面之间的接触不紧密,桩体内的混凝土强度不够等。
3. 土质条件不均匀当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土质条件不均匀时,例如地下存在孔洞、滑动面等情况,同一组搅拌桩所受到的荷载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搅拌桩复合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二、可能引发的后果1. 地基沉降不均匀,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2. 生活和办公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防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对策1. 在设计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确定复合土工地基的结构布置,对深度、间距、直径等进行设计控制,控制地表的变形。
2.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先进的技术,确保施工工艺的规范性。
3. 大力改善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安全隐患,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
4. 在工程施工前,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综合勘查和辅助测试,以了解地质条件和建筑物配置的影响,为后期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和准确的数据。
综上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是我们常见的一个问题。
对于如何正确处理这种问题,我们必须做到在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妥善解决紧急情况。
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并推动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混凝土地基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地基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一、引言混凝土地基沉降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裂缝、变形等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深入了解混凝土地基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地基沉降的原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导致混凝土地基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地震、风化、冻融等因素都会对地基造成影响,导致地基沉降。
此外,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对地基造成影响,导致地基沉降。
2.土壤因素土壤因素也是导致混凝土地基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土壤的密度、含水量、压实性等因素都会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地基沉降。
3.建筑结构因素建筑结构因素也可能导致混凝土地基沉降。
例如,建筑物的重量、高度、形状等因素都会对地基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地基沉降。
三、混凝土地基沉降的处理方法1.土壤加固土壤加固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地基沉降处理方法。
加固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密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加固土壤的方法包括压实、灌浆、加固桩等。
2.改变建筑结构改变建筑结构也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地基沉降处理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减轻建筑物的重量、改变建筑物的形状等方式来降低地基的负荷,从而减轻地基沉降的程度。
3.增加地基承载面积增加地基承载面积也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地基沉降处理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加宽地基、增加地基面积等方式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轻地基沉降的程度。
4.使用隔离层使用隔离层也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地基沉降处理方法。
例如,在地基下加铺隔离层可以有效地隔离地基与上部结构之间的影响,从而降低地基沉降的程度。
5.采取综合措施混凝土地基沉降的处理方法可以采取综合措施。
例如,可以采用加固土壤、改变建筑结构、增加地基承载面积等多种方法的组合来处理混凝土地基沉降问题,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四、结论混凝土地基沉降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发生沉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了造成深层搅拌加固地基沉降的原因,并就如何防止沉降发生,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的一些技术措施,可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深层搅拌,加固地基,沉降近年来,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可供选择的良好地质建筑用地日益减少,许多建筑工程只能建在相对较差的地基上,其中,有一部分属于湖沼相沉积的软弱地基。
为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类似地基,多采用加固成本相对较低的深层搅拌加固法进行地基加固,在许多工程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有的工程施工结束后建筑物却发生较大沉降,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使用效果,甚至危及到建筑物的安全。
作者长期从事工程桩基检测工作,接触此类工程较多,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认识,对有关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发生沉降的原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加固方法的适用与否,是建筑物安全与否的首要条件《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对深层搅拌法的适用性作了明确规定:“适用于处理淤泥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地基。
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但有的工程虽知其地基土存在泥炭、草煤等有机质含量高的下卧软弱地层,由于受资金、工期等因素的制约,在未经试验的前提下,仍直接采用深层搅拌法进行加固。
结果由于水泥与泥炭、草煤的不相溶性,造成泥炭、草煤层的桩身强度较低,桩身强度成“串珠”状,桩身应力传递不连续。
此类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在下卧泥炭、草煤埋深不大时,在进行加固地基承载力检测时易发现加固效果差而及时更改基础;但对于下卧泥炭、草煤埋深稍大,检测时由于受上部“硬壳”地层的影响,试验应力反映深度有限,往往不易发现下卧泥炭、草煤地层对建筑物的影响。
当建筑物施工结束后,由于建筑物的应力反映深度远大于试验应力反映深度,使下卧泥炭、草煤地层压缩,从而造成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下沉。
2、基础面积(宽度)的合理与否,是检测结果安全与否的关键条件目前,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多数要求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而检测时又分“单桩复合地基”和“多桩复合地基”检测。
根据规范关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的具体规定,检测所用压板面积均按检测桩数所承担的“面积”确定,但这“面积”又与其基础面积(宽度)密切相关,且往往对检测结果的安全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因是检测换算用的“面积”是根据施工置换率而得,施工置换率又是根据基础面积“宽度”换算而得(即施工置换率,压板面积、承载力),因此,当基础面积(宽度)不合理(一般偏小)时,依此检测所得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基础面积(宽度)偏小时,施工置换率m就偏高,试验压板面积就偏小,试验所得承载力就呈现偏高的假象,给基础设计提供的是不可靠的参数,就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
3、加固处理范围的合理与否,是建筑安全与否的必要条件
《工程地质手册》中对地基土承载力的定义为:所谓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受荷后塑性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不产生剪切破坏而丧失稳定,且地基变形不超过容许值时的承载力。
这说明只要能满足“定义”要求,其承载力值是正确的。
然而,目前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中,一般只注意“基础范围内”的加固处理(虽然符合有关处理要求),往往忽略基础以外的地基土强度,也就是忽略
了地基土的强度差,因而形成在处理的“基础范围内”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均满足要求,但实际受荷时由于外围地基土强度低,对加固基础的“约束”力小,起不到侧向“帮忙”的作用,从而导致剪切(加固地基与外围地基土间的剪切,并非加固基础范围内的剪切)变化。
显然,这可能会问,加固基础不是经过检测吗?是的,但检测一般仅局限于加固范围内的局部,由于加固范围地基土强度较外围高,且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因而在试验时,由于加固基础间的相互“帮忙”,加之试验荷载远小于建筑荷载,因而试验时不可能使加固基础与外围地基土发生剪切。
但建筑物施工后,由于受荷是整个加固基础,因而也就没有加固基础间相互“帮忙”的条件,这时应由外围地基土给予“帮忙”或对加固基础进行“约束”。
因此,本人认为,软弱地基上的基础加固处理应比基础略宽,以便达到地基土的强度平衡。
4、基础施工条件与检测条件是否一致,是建筑安全与否的重要条件 4.1深度“规范”和“规程”均指出,试验“压板底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充分指明了试验与实际之间深度一致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试验深度(高程)均由业主根据设计提供,但有这种情况,提供的试验深度小于实际基础施工深度,都改变了试验时的条件,从而改变了试验值,也导致安全隐患。
这种深度条件变化导致的事故尤在“硬壳”层薄的软弱地区较为明显。
4.2湿度一般情况下,检测时地基土一般都未受外界条件影响,但基础施工时,由于自然降雨或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地基土往往受积水长时间浸泡,一方面在扰动深度内改变了原土结构,导致地基土发生软化,另一方面一定深度内改变了原土层的固有效重度,从而降低了承载力。
4.3潜水位《工程地质手册》第九篇第四章第二节关于潜水位的升降及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中指出:“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内、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很大:①当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只在地基基础底面以上某一范围内发生变化时,此时对地基基础的影响不大,地下水位的下降仅稍增加基础的自重。
②当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就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上升,水浸湿、软化地基土,使其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建筑物就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尤其是对结构不稳定的湿陷性黄土等更为严重。
若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内下降时,岩土的自重应力增加,可能引起地基基础的附加沉降。
如果土质不均或地下水位的突然下降,也可能使建筑物发生变形、破坏。
”由此可见,检测时的地下水位与施工期间和施工结束后地下水位,对建筑物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结语综上所述,采用深层搅拌加固法进行基础范围内处理的复合地基,其建筑物的安全与设计、施工、检测相互关联,无论何环节不当,都可能会给建筑安全留下隐患。
因此,为减小和消除隐患,从检测角度出发,应须认真了解有关设计、施工及地质资料。
若地基土相对单一,且施工置换率不高(置换率≤20%)时,可采用单桩复合地基检测;若地基土变化较大,存在泥炭、草煤等软弱地层,且施工置换率偏高
(>20%)时,应尽可能采用双桩或多桩复合地基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1]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2]地基处理手册编写委员会•地基处理手册(第一版);[3]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YBJ225-91•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