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变形等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必须及时予以处理。

本文将基于实际工程经验,详细介绍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1. 检查地基地基不均匀沉降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土层性质不同、地下水变化、土壤中含沙量不均等。

因此,在采取处理措施之前,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和范围。

这项工作需要由专业的地质工程师和建筑工程师共同完成。

2. 加固地基针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常见的加固方法有:灌浆加固、深层加固和地基加固板。

其中,灌浆加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用泥浆、水泥浆等物质将空隙填满,增强土体的承载能力,从而稳固地基。

3. 调整建筑物在一些情况下,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整体倾斜。

这时,调整建筑物的位置和姿态就成了必要的措施。

调整建筑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调整计划,并通过专业的测量方法来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调整基础高度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调整基础高度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地基的调查和测量,确定各个支柱的高度差,然后在建筑物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基础高度需要严格的计算和施工操作,否则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5. 辅助加固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还有一些辅助加固措施也可以用于处理地基不均匀沉降,比如在地基下面加设钢筋网和压实砖等。

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像主要加固措施那么显著,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之,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建筑工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之一,处理方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来确定。

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建筑物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希望本文能够对正在遭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困扰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不均匀沉降是建筑物在桩基础上发生的变形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基及建筑物的受力不均匀分布所致。

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中包括地下水位和地基性质的变化、地层变形及建筑物荷载的作用,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并诱导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发生。

由于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可对建筑引起结构损坏,或发生质量问题,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都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控制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一、治理措施有什么:
1、采取预防性措施:
(1)选择合理的建设地块,应尽量挑选排水良好的、地层均匀、地基稳定的建设地点;
(2)施工前详细考察,对于建设地点应进行地质勘测,充分调查地层情况及地下水状况;
(3)合理设计,控制建筑物的荷载,减少其自重,努力减轻负荷;
(4)采取强度提高措施,如压浆改造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及时的制止措施,以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2、采取补救性措施:
(1)建立沉降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2)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改造措施,采用水泥改造、回填补强、改变地层性质、延长桩基等;。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摘要: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工程技术人员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上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

关键词: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措施1、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的概述1.1、勘探资料不齐全近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的扩张,大多数新建建筑物均位于城乡结合部,勘探资料积累较少,特别是一些住宅小区的建设,由于项目多,范围广,开发商对勘探工作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地质勘探报告中勘探点位间距过大或没有足够的勘探点地质剖面图作依据,从而造成地质剖面图的连续性不可靠,软弱土层的埋深、厚度变化情况及分布范围反映不全面、不准确,甚至有明显差错。

少数勘探单位选用的取土器不规范或取土不当,致使原状土样扰动较大,室内试验得出的土样指标不可靠。

一些勘探单位布孔数量少或布孔不合理,对暗塘、流砂层等不良地基土的范围确定不准确,甚至有明显遗漏。

1.2、设计方面的失误部分设计人员对勘探资料的重要性不够重视,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不当,对局部不良地基土的处理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忽视了处理后的局部地基同未处理地基的强度差异等,往往造成不良后果。

房屋体形复杂过大,相邻建筑物太近,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不协调也通常是设计人员忽视的地方。

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盲目节省投资,不尊重科学设计,往往提出诸如大幅度放大悬挑阳台、取消墙体甚至取消原设计要求的地基加固措施等不合理要求,少数设计人员违背设计原则,不加验算就草率签字或出设计变更。

1.3、地基处理施工质量较差地基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压密注浆、粉喷桩、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和振冲成孔灌注桩等,这些方法有一定的缺陷,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无损普查技术又相对滞后,难以有效地全面检测施工质量,加固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些施工队伍技术力最薄弱,责任心不强,单纯追求进度,或错误地认为局部坚实土体的允许承载力超过周围土体可以不作处理,施工中发现基槽与地质勘探报告有出入时,也不通知勘察设计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因而埋下质量隐患。

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

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

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基础不均匀沉降是指地基不同部位因为承载能力不同而导致的沉降不均匀。

这种情况会给建筑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在地基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地基不均匀。

此外,地基上方的建筑物也会对地基产生影响,比如地下室的挖掘、地下管道的施工等,都会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

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固地基
加固地基是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灌浆加固、加固桩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少基础沉降的不均匀性。

2.调整结构
如果建筑物已经建成,发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可以通过调整结构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建筑物底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梁,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另外,也可以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钢框架等支撑结构,以减少建筑物的变形。

3.采用弹性支承
弹性支承是一种比较新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弹性材料对基础进行支撑,可以有效减少基础沉降的不均匀性。

目前,弹性支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4.采用沉降补偿技术
沉降补偿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高精度测量技术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建筑物进行调整,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基础沉降的不均匀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建筑物一般总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易使上部结构开裂与破坏,造成建筑物各处渗水、下水道堵塞不畅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在地基沉降时,很易在墙体上产生斜裂缝或踏步式裂缝,窗洞的四角部位尤其厉害。

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首先是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差、真实性不高。

实际施工中,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盲目施工;有的勘察不按规定进行,如钻探中布孔不准确或孔深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建筑物的资料等,都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使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其次是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物长度太长;建筑体型比较复杂凹凸转角多;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及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足;建筑物层高相差大所受荷载差异大;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不同;以及设计方面的错误等都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最后是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认真进行验槽;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推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对于砖砌体结构,砌筑质量不满足要求,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砌砖组砌不当、通缝多、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等,也会引起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针对以上问题,防止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主要有:一、保证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建筑物体型应力求简单。

建筑物立面的高差不宜悬殊,所受荷载差异不宜太大;在平面上开头应力求简单,尽量避免凹凸转角,同时平面上的转折和弯曲也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降低。

另外,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和从基底算起的高度之比),其越小,整体刚度越好,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一般控制在2.5~3 之间。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为保证其整体刚度,应合理布置纵横墙。

纵横墙应尽量贯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建筑物宽度的 1.5 倍为宜。

专业解析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解决措施

专业解析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解决措施

专业解析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解决措施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是指地基在承受房屋荷载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位的承载能力不同,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这种情况如果不得到及时解决,将对房屋结构的安全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下面将对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解决措施进行专业解析。

1.加固地基:加固地基是解决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采取在沉降较大的地基部位进行加固,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同时,还可以采用地基加固钢板法,即在地基上安装钢板,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增加地基支撑面积:通过增加地基的支撑面积来均匀分担房屋荷载,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地基的面积、加宽地基的宽度、增加地基的深度等。

3.施加预压力:通过施加预压力来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减少地基沉降。

可以采用预压桩或预应力锚杆技术,使地基产生固定的压力,从而平衡房屋的荷载。

预压力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预压力大小和施加位置。

4.补充或改善软土层: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用改良软土层的方法来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可以通过注浆、加固钢筋、加固碾压等手段,改善软土层的承载性能。

5.加固房屋结构:在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固房屋结构来提高整体的抗沉降能力。

可以在房屋结构中增加钢筋混凝土墙体、加固房屋柱子等,以增加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6.定期监测和维护:定期对房屋地基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地基沉降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可以通过测量地基的沉降、倾斜、裂缝等变化情况来判断地基是否存在问题。

总之,房屋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是一种严重影响房屋结构安全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加固地基、增加地基支撑面积、施加预压力、改善软土层、加固房屋结构以及定期监测和维护等措施。

这些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以确保房屋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地基基础沉降是指土地表面下沉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土壤的压实、水分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工程施工等因素引起的。

地基基础沉降会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对地基基础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综述至关重要。

1.土壤的压实:土壤在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压实,导致地基下沉。

尤其是在填土地区,土壤的压实是主要原因之一2.水分变化:土壤中的水分的变化会导致地基基础沉降。

例如在地下水位下降或降雨等情况下,土壤会因为含水量的变化而产生沉降。

3.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是地基基础沉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会因为水分流失而发生沉降。

4.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挖掘、回填等过程也会导致地基基础沉降。

特别是当地下工程施工不规范或没有采取合适的补偿措施时,地基基础沉降较为严重。

针对地基基础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预防措施: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勘探与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设计合理的地基基础,以减少沉降的可能性。

此外,还应合理选择填土材料,并采取预压和合理的加固措施,以减少土壤压实引起的沉降。

2.补偿措施:当地基基础发生沉降时,可以采取补偿措施来减少损害。

例如,在建造高层建筑时,可以采用隔震设备来减少地震引起的沉降。

3.补充土的加固:当地基基础发生沉降时,可以通过补充土和加固地基的方式来修复。

补充土的选择应根据地质勘探和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

4.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可以采用加固桩、注浆等方式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基础沉降的发生。

地基基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和处理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地质勘探和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结合工程需求和经济效益,合理选择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1.土壤的不均匀性: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含水量和压实度等差异较大,导致地基承载力不均匀,从而引起沉降的差异。

2.土质改变:当地基下面的土层发生变化,比如由砂土转变为黏土,或者由坚硬的岩石层转变为松散的砾石层时,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3.地下水位变化:当地下水位的变化不均匀时,会造成土层的坍塌或溶解,从而引起地基沉降的差异。

4.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带或断裂带附近的地区,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沉降现象较为显著。

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基础的稳定和安全:
1.预测与监测:在建造之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以预测地基沉降的可能性和程度。

在建造过程中,进行地基沉降的监测,确保及时了解变化。

2.土壤加固:通过使用加固材料(如灰浆、水泥等)或振动法来加固不均匀的土壤层,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地基改造:对于严重沉降的地区,可以采取地基改造的措施,如挖土填筑、压实、加固等方式,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4.排水处理:当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地基沉降时,可以采取排水措施来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减少地基沉降的可能性。

5.避免过度荷载: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合理计算和控制荷载大小,以避免过度荷载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6.地基加固:在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施加地基加固的方式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桩基加固、悬浮桩、地下连续墙等。

总之,地基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作者:万涛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3期
【摘要】文章围绕着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其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其次就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从设计、勘探以及施工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现代建筑中,由于地基软弱、荷载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会引起建筑物下沉或者不均匀下沉,例如:墙体、屋面渗水、管道漏水、下水道堵塞不畅;底层门窗或局部墙面出现斜裂缝、水平裂缝、垂直裂缝等。

对建筑工程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尤其是高层建筑和重要建筑的建设,不均匀沉降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将给投资方和施工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恶劣的影响。

因此解决地基沉降在工程施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1.1地质勘探报告的原因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对地基出具评价,对设计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议。

实际施工中,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盲目施工;有的勘察不按规定进行都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使建筑物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1.2设计方面的原因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平面体形复杂、层高高差和房屋长度太大导致整体刚度差;结构荷载明显不同;基础选型不合理,同一建筑采用不同的基础结构;对不同的地基土质未作相应的处理;不按规范规定设置沉降缝;基础刚度或住宅整体刚度不强;设计计算粗糙;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够,以致地基中附加应力扩散后重叠,导致不均匀沉降。

1.3 外部因素的原因
在已有建筑附近开挖基坑,影响了地基的稳定;邻近建筑物施工时的机械振动;大面积堆载;地下水大量浸泡等等,造成地基滑移或沉陷。

1.4 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方案制定不合理;墙体砌筑时,砌筑质量不满足要求,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通缝多、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没有认真进行验槽;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增大了地基的附加应力;也会引起建筑物建成后的不均匀沉降。

2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在实际工程中,天然地基土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因此,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地基将产生一定的沉降。

一般来说,地基产生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本身影响不大,可以预留沉降标高加以解决。

但是由于地基软弱,土层厚度变化大,土层在水平方向软硬不一、建筑物荷载相差较大或基础类型、尺寸的差异等原因,容易使地基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倾斜,引起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或上部结构附加应力增加,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即造成墙体或楼面开裂等事故,甚至使整个结构严重倾斜,影响建筑使用,危及安全。

总体来说,不均匀沉降对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上部结构产生过大附加应力,二是使建筑物底层层高减小,建筑物总高度减小。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在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

3 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
3.1 从设计上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基础刚度和整体刚度
3.1.1 建筑措施
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整齐,尽量避免形状复杂、阴角太多、建筑物有显著的高差或荷载差异。

在软土地区建筑物的裂缝事故,往往是在高度或荷载有差异的建筑物为多见,尤其是高、低或轻、重单元连成一体未设置沉降缝时易发生。

3.1.2 设置沉降缝
多层住宅的长度应控制在55m以内;长度较大的住宅,应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对于
平面图形复杂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要在其转折处,层高高差处或荷载显著不同的
部位设置沉降缝;在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处也需设置沉降缝。

3.1.3 减轻建筑物自重
减轻建筑物自重可以减少基底压力, 是防止和减轻不均匀沉降很重要的途径。

实际中可采用轻质材料, 如多孔砖墙或其他轻质墙体; 选用轻型结构, 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以及各种轻型空间结构; 选用自重较轻、覆土较少的基础形式, 如浅埋的宽基础、有半地下室或
地下室的基础, 或者室内地面架空地坪等。

建筑物荷载不仅使建筑物地基土产生压缩变形,而且由于基底压力扩散的影响,在相邻范围内的土层也将产生压缩变形。

3.1.4 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
长高比是保证砖石承重结构建筑物刚度的主要因素。

长高比大的建筑物,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就差,相反,如将建筑物长高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它就具有较大的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

实践证明,建筑物的长高比控制在 2.5~3 之间时,可减少建筑物的相对弯曲,房屋不易出现裂缝。

3.1.5 合理布置纵横墙
承重结构的墙身是房屋抗扭曲的主要受力构件,它具有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

纵横墙的布置合理与否,对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影响很大。

如纵墙贯通,而横墙密布,犹如空间多肋深梁,刚度很大,能使基础沉降比较均匀。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对于砖石承重结构的纵横墙应尽量贯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建筑物宽度的 1.5 倍为妥。

3.1.6 设置圈梁
在建筑物的基础和顶层处,宜各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其他各层可隔层设置,其主要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其发展。

3.2 提高地质勘探报告的质量
地质勘探报告是一门专门的科学,是设计人员设计的主要依据。

必须提高地质勘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及加强责任感,这样才能使钻探报告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因此从钻探报告入手,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3.3 施工中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3.3.1 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上。

砌体组砌形式要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来确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上下顺砖错缝的砌筑法,以提高砌筑墙体的整体性;当利用半砖时,应将半砖分散砌于墙中,同时也要满足搭接 1/4 砖长的要求。

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计量器具要进行检测,并派专人对计量工作进行监控。

3.3.2 当建筑物存在有高、低和重、轻不同部分时, 应先施工高、重部分, 使其有一定的沉降后再施工低、轻部分, 或先施工主体房屋, 再施工附属房屋, 能减少一部分沉降差;如高低层使用连接件时,应最后修建连接件, 以调整部分沉降差异。

活载大的建筑物( 如料仓、油罐、水
塔等) , 在施工前, 有条件时可先堆载预压;在使用期间,应控制加载速率和加载范围,避免量大、迅速和集中堆载。

3.3.3 砖墙筑前,应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事先按标准加工好拉结筋。

一般拉结筋按三个0.5m,即埋入墙内 0.5m,伸出墙外 0.5m,上下间距0.5m。

抗震构造柱埋入长 1m。

半砖墙放 1 根,一砖墙放 2 根。

考虑到水平灰缝为 8~12mm,为保证水平灰缝饱满度,拉结筋选用直径为 6.5mm的Ⅰ级钢筋。

3.3.4 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会直接影响到墙体整体性和抗震性。

为保证构造柱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标准砖五皮,多孔砖三皮。

转角及抗震设防地区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严禁在任何情况下留阴槎。

3.3.5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埋设专用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沉降观测两个月不少于一次。

监理单位必须进行检查复测,并将资料列入工程质量评估内容中。

结束语
总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带给建筑物的影响较大, 对建筑物的破坏是难以修复的。

但是能在设计、施工等各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不均匀沉降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董秋,王颖波.多层住宅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4)
[2]黄海燕,王建军.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6)
[3]朱明忠.软土地基沉降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