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
呼吸道疾病的护理

呼吸道疾病的护理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的各类疾病,常见的有感冒、哮喘、肺炎等。
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呼吸道疾病的护理要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一、保持优质空气环境1.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并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过干或过湿。
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切勿吸烟,注意避免家具、建筑材料中的化学物质释放,尽量避免在有污染的环境中待长时间。
二、科学用药1. 遵医嘱用药:按医生的处方用药,严格按照用药时间和用量来服药。
2. 合理使用雾化器: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雾化器可以有效降低症状,但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咨询医生指导。
三、合理调整饮食1.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等食物容易刺激呼吸道,应尽量避免食用。
2.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四、适度运动1. 增强体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加强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2. 避免剧烈运动: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接触寒冷环境,以免引起病情加重。
五、良好的生活习惯1.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通过手部传播病原体。
2. 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六、寻求医生指导1. 定期随访: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定期复诊,听从医生建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寻求紧急救助:对于急性呼吸窘迫、胸闷气急等紧急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求助医生。
总结起来,呼吸道疾病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保持优质空气环境、科学用药、合理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良好生活习惯和寻求医生指导等方面。
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有利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症状加重,请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得到正确指导和治疗。
(全本)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

(全本)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全本: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一、前言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为了确保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准确的护理诊断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呼吸系统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二、呼吸系统常见护理诊断1. 呼吸困难诊断依据:- 患者主观感受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改变。
- 客观表现为呼吸运动异常、呼吸音异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
相应措施:- 评估呼吸困难程度,监测生命体征。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增加氧流量。
-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呼吸效率。
2. 咳嗽诊断依据:- 患者主观感受咳嗽频率和程度的改变。
- 客观表现为咳嗽声音、痰液性质及量的改变。
相应措施:- 评估咳嗽的原因和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
- 给予祛痰药物,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3. 咳痰诊断依据:- 患者主观感受痰液的量和质的变化。
- 客观表现为痰液的颜色、黏稠度及量的改变。
相应措施:- 评估痰液的量和质,监测病情变化。
-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鼓励患者多饮水。
- 给予祛痰药物,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4. 喘息诊断依据:- 患者主观感受喘息或哮鸣音的出现。
- 客观表现为呼吸音异常,特别是在呼气期。
相应措施:- 评估喘息的程度,监测生命体征。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敏原刺激。
- 给予解痉平喘药物,必要时进行氧疗。
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特殊护理措施1. 氧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面罩、头罩等。
- 监测氧疗效果,调整氧流量,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2. 呼吸机辅助治疗- 严格掌握呼吸机的使用指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 保持呼吸机管道通畅,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
3. 胸腔闭式引流- 严格无菌操作,确保引流管通畅。
-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护理诊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诊断包括:1.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人员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指标,确定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协助患者改变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辅助通气,以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2.患者出现咳嗽和咳痰咳嗽和咳痰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咳嗽的性质、咳痰的颜色和黏稠度,并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患者的咳嗽和咳痰的程度,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如,给予患者合适的咳嗽训练,促进痰液排出,以减轻患者的咳嗽和咳痰症状。
3.患者出现发热发热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人员要通过监测患者的体温,评估患者的发热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给予患者退热药物,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措施,以降低患者的体温,减轻其不适感。
4.患者出现氧饱和度降低氧饱和度降低是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的常见表现,护理人员要通过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给予患者氧疗,提高其氧饱和度,改善其呼吸功能。
5.患者出现胸痛胸痛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人员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指标,确定患者的胸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给予患者疼痛缓解药物,保持患者的安静和舒适,以减轻其胸痛症状。
6.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窘迫是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要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嘴唇颜色等指标,确定患者的呼吸窘迫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及时采取呼吸急救措施,提供辅助通气,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包括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发热、氧饱和度降低、胸痛、呼吸窘迫等。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其不适症状。
呼吸系统一般护理和常见症状PPT课件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01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详细描述:吸烟是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总结词:戒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总结词:限酒
详细描述:过量饮酒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炎症和感染的风险增加,应适度饮酒或戒酒。
详细描述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有氧运动
详细描述: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适量运动
详细描述: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运动导致肌肉拉伤等伤害。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长期坚持
胸痛
总结词
胸痛的处理方法取决于疼痛的原因。
详细描述
如果是由于胸膜炎引起的胸痛,通常需要使用抗炎药物和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如果是由于肺炎或肺栓塞引起的胸痛,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在紧急情况下,如严重的胸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胸痛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感染和患病的风险。
总结词: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由于呼吸道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的。
咳嗽
总结词
呼吸困难是指呼吸不畅或困难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呼吸道狭窄、阻塞或肺部疾病引起的。
总结词
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等。
详细描述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智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感
染性疾病所致的全身毒性反映,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注意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气喘、胸痛等。
2.休息与活动: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给予合适的饮食,高热和危重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环境: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定期监测空气污染情况,
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5.做好各项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6.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护士掌握给氧的方法(如持续或间断给氧、给氧的流量、给氧器材的选择),根据医嘱正确给氧。
7.结合临床,了解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的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8.呼吸衰竭患者如出现兴奋、烦躁、谵妄时应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地西泮等巴比妥
类药物,以防抑制呼吸中枢。
9.留取痰液、浓液、血标本时按常规操作,标本容器需要清洁干燥。
10.做好健康教育,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阐明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劝告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11.指导正确排痰方式及呼吸运动训练。
12.备好一切抢救物品和药物。
内科护理学呼吸症状ppt课件

道异物、肺癌; 咳嗽多痰:慢支、支气管扩张、肺脓 肿; ② 咳嗽时间:晨咳多见于慢支、支气管扩张;夜咳多见于 肺结核、心力衰竭; ③ 咳嗽音色:短轻咳见于干性胸膜炎、胸腹创伤;伴金属 音咳嗽应警惕肿瘤;嘶哑性咳嗽见于声带炎或肿瘤压迫 喉返神经;
量(1~2L∕min)低浓度(25~29%)给氧。
汇总表:
一般缺氧无CO2 氧分压50~60mmHg 潴留
严重缺氧无CO2 氧分压40~50mmHg 潴留
一般流量 2~4L∕min
间歇高流量 4~6L∕min
缺氧伴CO2潴留 氧分压<60mmHg,二 流量1~2L∕min
氧化碳分压﹥50mmHg
一般浓度: 29~37﹪
高浓度: 45~53﹪
低浓度: 25~29%
27
肺源性呼吸困难
6、心理护理
使病人情绪稳定
28
肺源性呼吸困难
(五)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宣教
2、生活指导
29
三、咯血
剧烈、持久的咳嗽是肺气肿形成的一个因素,可诱发 自发性气胸;频繁咳嗽常影响病人睡眠,消耗体力,不利 于疾病的康复。
3
咳嗽与咳痰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呼吸道感染 青壮年(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40岁以上(慢支、肺气肿、肺癌)
肺部变应性疾病(接触粉尘)
药物副作用(卡托普利)
4
咳嗽与咳痰
2、身体状况
20
肺源性呼吸困难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X胸片、CT 肺功能测定
21
肺源性呼吸困难
3、心理社会反应 进展、焦虑、恐惧等
22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常见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常见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护理过程中,面对各种常见护理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围绕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常见护理问题展开讨论,介绍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对相关护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常见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案:1.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常见的症状之一。
针对呼吸困难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1)确保通畅的呼吸道:保持患儿床头抬高30度左右,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减少室内污染,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2)给予辅助呼吸支持:如氧疗、机械通气等,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辅助呼吸方式,促进气道通畅。
(3)观察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胸廓活动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合理用药:根据医嘱给予合适的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缓解呼吸困难。
2. 咳嗽症状: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为了解决咳嗽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湿润环境:适时给患儿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2)按时给予药物:根据医嘱给予合适的抗咳药物,如镇咳剂、祛痰药等,缓解咳嗽症状。
(3)进行物理理疗:如拍背、气道湿化等,帮助患儿排出痰液,减轻咳嗽症状。
3. 病情加重:在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有时病情可能会突然加重,需要及时处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情况、氧饱和度等,有异状时及时报告医生。
(2)稳定患儿情绪: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心理支持,减轻患儿的紧张情绪。
(3)及时就医:根据患儿病情,及时就诊或联系医生,获取专业的治疗指导。
4. 营养不良: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在疾病发作期间,常常食欲不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为了解决营养不良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合理膳食规划:根据患儿的疾病情况和口味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呼吸系统护理常规【疾病概述】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组织器管及调节呼吸功能的神经体液组成。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用病、多发病,好发于气候突变和季节交替时期。
常见病因以病毒感染为主,常继发细菌感染,病变部位为肺泡和支气管。
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共性的五大症状是: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
【一般护理】(一)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病室温度及湿度适宜。
定期行空气消毒,做空气细菌培养检测。
(二)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戒烟酒,避免接触花粉。
中度和重度患者应提供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以减轻因咀嚼与吞咽带来的呼吸困难加重。
(三)心理护理呼吸困难的患者心情多比较紧张,甚至出现焦虑与恐惧。
护士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重症患者则更应该守护在床旁,根据呼吸困难程度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及时了解病情。
(四)注意口腔卫生,既可防止呼吸道感染,又可去除口腔异味。
(五)危重患者安静卧床休息,胸痛者取患侧卧位(气胸患者除外),大咯血者取平卧,头偏向一侧,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并给氧气吸入。
(六)严密观察病情,随时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观察咳痰,咯血的量、性质,呼吸困难的类型,胸闷气短的程度。
(七)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咳痰和深呼吸锻炼(气胸者除外),必要时按医嘱雾化吸入、拍背排痰、吸痰。
(八)准确留取各种痰标本并按要求送检。
(九)准确观察病情及做好护理记录。
(十)根据病情需要做好各种生活护理,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
【专科护理】(一)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二)观察咳嗽的性质、出现时间及音色;痰液的性质、颜色、量和气味。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患者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有利于隔肌上升。
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噘嘴),缓慢地通过尽可能呼气(隆低肋弓、腹部往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无力咳嗽者
• 每次以5~15min为宜,餐后2h至餐前30min进行
• ①胸部叩击(拍背)
• 病人取侧卧位,护士的手呈空心掌状,掌握好力 度、时间 •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向肺门处)
【护理措施】
(二)促进排痰的护理
(4)体位引流:
适用于痰液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气管
扩张、肺脓肿病人。
(5)机械排痰:
适用于无力咳出、痰液黏稠,意识不清或排痰困
难者,尤其是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
【护理措施】
(三)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
(2)警惕窒息的发生
突发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或发绀、出
冷汗、呼吸急促、咽喉部明显痰鸣音
分三层:泡沫、浆液、坏死组织
3.伴随症状
咳嗽伴呼吸困难:喉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及气胸等 咳嗽伴发热: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胸膜炎等 咳嗽伴咯血:支扩、肺结核、肺癌等 咳嗽伴大量脓性痰:常见于肺脓肿、支扩等 咳嗽伴胸痛:肺炎、肺结核、胸膜炎及气胸等 知识拓展:严重咳嗽咳痰对身体的影响
多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胸膜炎 及肺结核初期。 湿咳:咳嗽伴有痰液。 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
肺脓肿及空洞性肺结核等。
(2)时间、音色
突然发作的咳嗽:多见于刺激性 晨间体位改变时咳嗽加剧——慢性支气管炎、支 气体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及 气管扩张 气管、支气管异物。 夜间阵发性咳嗽——左心衰竭。 带金属音的咳嗽——支气管腔狭窄或受压如支气 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多见 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 管肺癌、纵隔肿瘤、主动脉瘤 气管炎、慢性肺脓肿等。 嘶哑性咳嗽——声带炎、喉部疾病
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
受阻部位:呼吸道偏下 特点:呼气困难,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 病因:肺组织弹性减退、小支气管痉挛或狭窄所 致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定义 肺源性呼吸困难指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
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
呼吸费力,并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异常。
2、分类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
受阻部位:呼吸道偏上 特点:吸气困难,吸气时间延长,重者有“三凹 征”,可伴喘鸣音。 常见疾病:喉、气管、大支气管管腔狭窄,常由 炎症、水肿、痉挛、异物及肿瘤等引起。
2.痰的性状、量、气味
白色泡沫痰/黏痰——呼吸道炎症 脓性痰——呼吸道化脓性感染 铁锈色痰——肺炎球菌肺炎 粉红色泡沫状痰——急性肺水肿 血丝痰或血痰——肺结核、肺癌、肺梗死等 恶臭痰——肺部厌氧菌感染
绿色痰——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
大量痰——>100ml/d,支扩、肺脓肿
(3)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发生
突发一侧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音消 失、叩诊呈鼓音
【护理措施】
(四)用药护理
(1)镇咳药物
(2)祛痰药物
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痰多者禁用强力镇咳药 年老体弱者慎用强镇咳药
【护理措施】
(五)心理护理
(六)健康指导
避免诱因,合理饮食,有效咳嗽咳痰,
正确吸入疗法
?有无吸烟、过敏因素、异物、刺激性气体、过冷或
过热空气刺激及相关的职业和环境因素 ?有无胸膜炎及自发性气胸等 ?有无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等 ?有无食管反流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精神性咳嗽
或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咳嗽的性质、时间、音色
(1)性质
干咳: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
4、体征
正常呼吸音:
支气管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 干啰音 –哮喘、肺结核、肺部肿瘤 湿啰音—肺炎、肺水肿、支气管扩张 捻发音—肺充血、肺膨胀不全 胸膜摩擦音—胸膜炎、胸膜干燥、胸膜肿瘤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烦躁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及抑郁等,
影响生活和工作;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概念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一
种保护性反射性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 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
咳痰是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纤毛运动、支气管
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 从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详细询问
?有无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肺炎及 肺结核等病史
• 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者
• 病人取坐位或立位,上身略前倾
• 深吸气末屏气几秒,收缩腹肌或用手按住上腹部,
咳嗽2-3次,余气缩唇呼出
• 注意事项:痰液有一定的量 辅助止痛
【护理措施】
(二)促进排痰的护理
(2)湿化呼吸道
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有雾化吸入法和蒸气吸入法。
常用湿化液及特点
• • • • 0.9%生理盐水 0.45%低渗盐水 蒸馏水 1.25%碳酸氢钠 脱水收敛 纤毛运动活跃 痰液较多,及时吸痰 痰液皂化纤毛活跃,抗真菌
【护理评价】
病人能否进行有效咳嗽,痰量是否 逐渐减少;睡眠状况改善;未发生并发 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处理
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的支气管扩张患 者最适合的排痰措施是 A.有效咳嗽
B.拍背与胸壁震荡
C.湿化呼吸道
D.体位引流
E.机械吸痰
痰液有恶臭味,应考虑感染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厌氧菌 D.真菌 E.结核菌
痰中带血时病人可出现紧张,甚至恐惧。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痰液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气分
析及肺功能等各项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及病
情判断。
【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胸痛、意识障碍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 与夜间咳嗽咳痰有关。
焦虑 与剧烈咳嗽影响休息及病情加重有关。
潜在并发症:窒息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无力排
痰、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环境及体位
空气新鲜、流通,温度在18℃~22℃,湿度在50%
~60%,青中年取舒适体位,老年人尽量取侧卧位。
2、饮食护理
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ml以上 3、基础护理
【护理措施】
(二)促进排痰的护理
(1)指导有效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