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意象比喻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比喻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比喻含义和意境特点
1. 意象比喻的含义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是通过通过运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义。

通过意象比喻,诗人可以用生动的形象和隐喻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离骚》中使用了“翱翔”、“穷巫山”等意象来诠释诗人内心的自由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弃。

2. 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中的意境是指通过意象和表达方式所营造出的具体情景和氛围。

古代诗歌意境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意境中既有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又通过意象和形像来具体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感受和情景。

- 自然与人文结合: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比如通过描绘山水、花草来表达内心的悲喜、对生活的感慨等。

- 朦胧与想象相融:古代诗歌意境常常给人以朦胧、虚幻、暗示的感觉,通过意象和修饰语言的手法来让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

- 色彩与音韵交融:古代诗歌意境常常通过运用音韵和意象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思考。

3. 总结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含义丰富多样,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递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而古代诗歌的意境特点则展现了丰富的抽象与具体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朦胧与想象的融入,以及色彩与音韵的交融等。

这些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9
“兰花”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涵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例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

“菊花”
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涵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2
“草”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15
“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但它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柏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例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例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
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2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象征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象征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象征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象征和意境特点
寓意和象征
古代诗歌的意象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对事物的描写
和表现,传达了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1. 自然意象:古代诗歌常借助自然界的景观、动植物等形象,
表达人情世故、人生哲理等寓意。

例如,春天的花朵代表希望和美好,秋天的落叶象征衰老和离别。

2. 声音意象:通过音乐、声音的描写,古代诗人传达内心情感
和思想。

例如,鸟鸣清脆的声音常与宁静、祥和的境界联系在一起。

3. 色彩意象:色彩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达情感和象征特定的
含义。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喜悦,黑色象征悲伤和绝望。

意境特点
意境是古代诗歌的核心,它指诗歌所展现出的美感和情感的境界。

1. 唯美意境:古代诗歌倾向于描绘美丽、唯美的景象,以引起
读者的情感共鸣。

这种意境常通过对自然景色、爱情等主题的描写
来实现。

2. 催人思考的意境: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常能引发读者对人生、
爱情、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通过对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诗
歌创造了一种哲学思考的空间。

3. 抒情意境:古代诗歌常用抒情的方式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
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这种意境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
情感回响。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的意象寓意和象征意义给予了诗歌深刻的
内涵,而意境特点则让读者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美与情感的交融。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意象含义意境特点解析/赏析。

月亮常常象征着思念、团圆、高洁等。

宁静、悠远、清冷。

嘿呀,你看月亮这玩意儿,一出来就特别容易让人想家想亲人呢。

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抬头看着月亮,心里就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它高高挂在天上,洒下清冷的光,那种宁静悠远的感觉就出来了,就好像在默默诉说着人们心里的那些小情绪,而且月亮那么洁白无瑕,也代表着高洁的品质呢。

柳树多表示离别、挽留等意。

轻柔、哀伤、惆怅。

柳树啊,那可真是个离别的标志。

古人送别的时候,就喜欢在柳树下,为啥呢?因为“柳”和“留”同音呀。

你看那柳枝,柔柔软软的,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一样。

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柳树就给整个画面添上了一层哀伤惆怅的氛围,就好像在说“朋友啊,你可别走啊”。

大雁象征着思乡、信使等。

孤寂、辽阔、萧瑟。

大雁这鸟可挺有意思的。

它们每年都要长途迁徙,飞在那辽阔的天空中。

那些离家在外的人看到大雁,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乡,因为大雁能飞回家乡嘛。

而且传说大雁还能传书呢,所以有时候就像个信使。

你看它们排着队飞的时候,那画面有点孤寂,再加上秋天大雁南飞的时候,周围的景色都是萧瑟的,这意境就出来啦。

菊花代表着隐逸、高洁、坚贞等。

淡雅、清幽、冷傲。

菊花可不像那些艳丽的花朵。

它呀,总是安安静静地开着,有一种淡雅清幽的感觉。

很多隐士就喜欢菊花,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就代表着他那种高洁坚贞的品格,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

而且菊花在秋天开放,那时候很多花都凋谢了,它还独自盛开,就显得有点冷傲呢。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强、不屈等。

清冷、高洁、坚韧。

梅花这花可不得了。

在冰天雪地中还能盛开,那得多坚强啊。

它的花朵小小的,却散发着阵阵清香,在清冷的环境里显得格外高洁。

就像那些有骨气的人一样,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屈服。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你看这意境,多坚韧,多让人佩服。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人物、物体等形象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意义。

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一、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含义
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含义丰富多样,常常通过象征和意象的方式传达深层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春天的意象常常代表着希望、生机和新生;夜晚的意象常常暗示着思考、思念和内心的寂寞;山水的意象则可以表达人生的苦痛、追求和心灵的升华等。

通过这些寓意含义的运用,诗人可以通过意象的力量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

二、古代诗歌意象的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的意境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融合感性与理性:古代诗歌意象既有感性的美感,也有理性的思辨性。

它们既通过形象的描绘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也通过意义的寓象带给读者思考和启发。

2. 联想与意义的扩展:古代诗歌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一个意象可以引发无限的思考和想象。

诗人通过意象的扩展和重组,扩大了意象的意义范围,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赋予意象新的内涵。

3. 韵律与节奏的统一:古代诗歌意象常常与韵律和节奏相结合,通过诗歌的音韵来增强意象的呼应和穿透力。

这种统一让意象在诗
歌中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意象的寓意含义和意境特点使得古代诗歌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远的意义,为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
想的启迪。

意象&意境

意象&意境

常说的意象、意境概念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

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1、平时接触过的和常识性的典故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

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

附:古代诗歌中的常见典故(1)斑竹湘妃竹。

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

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3)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4)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

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形象意境类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形象意境类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8、松——坚贞高洁。
9、莲——表达爱情。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2)品味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是意象选择在先,而意境是全诗创作完成之后呈现的整体内涵,即起点是意象,终点在意境。诗歌是否有诗味、有意蕴,是衡量诗歌美丑高下的重要标准,而意蕴来自意境。
例如贺铸《青玉案》的最后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用“烟草”、“风絮”、“梅雨”这三个具有江南特征的自然意象,组成意象结构,且兼作比喻,画出江南暮春迷蒙、灰暗的景色,融情于景,把无处不在,纷繁杂乱,难以穷尽,不可捉摸的愁情,表现得多么形象生动,可见可闻可触可感。因此而博得“贺梅子”的雅号。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意象、意境

意象、意境

2答: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 2、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转,大器晚成。 临 江 仙 [宋]侯 蒙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 史的沧桑变化。 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 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背景】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 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 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 官至宰相。 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 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2、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旷达。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 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 的意境。
五、解题方法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 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宋神宗元丰五年,秦观应礼部试,落 第罢归。赋《画堂春》。②捻(niǎn):持取, 捻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 当筵秋水 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 内容写的是什么? 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 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然后回答问题。 晚:艭归、钟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例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8
“梅花”
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又含蓄地表现了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9
“兰花”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涵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超脱类:
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华美类:
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二、古代诗歌中的意象集锦
序号
意象
含义
举例分析
1
“青山”
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爱。
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题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稚川山水》)
15
“松柏”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松柏生长环境恶劣,但它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人笔下,松柏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例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其四)》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例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4
“杨柳”“杨花”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杨花落尽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例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徐渭《兰》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10
“竹子”
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涵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士君子。
例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16
“梧桐”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梧桐叶先行凋落,即所谓“一叶落而知秋”。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
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王维《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7
“斜阳”“云烟”“清霜”
①沉郁思古幽情
辛弃疾《永遇乐·京斜阳草树,例寻常巷陌。(口北固亭怀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游东田》)例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齐己《送休师归长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沙宁觐》)
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例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2
“月”意象
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
“水”
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踏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莎行》)
②时光流逝。
(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例(苏轼《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奴娇·赤壁怀古》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表解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魏继国编制2015、11、5
一、古代诗歌意境特点
意境风格
意境特点
豪放类: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
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
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
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11
“菊花”
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涵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
《饮酒》采菊东篱下,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宁可枝头抱香死,郑思肖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12
“草”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5
“关山”
①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例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②历史存在。
例“关河梦断何处”“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等。
6
“清风”“白云”
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例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如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例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3
“冰心”“冰雪”
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清平乐》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3
“落花”
“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落花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