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地理 大气的水平运动课后练习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章地球上的大气第节第课时大气运动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章地球上的大气第节第课时大气运动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大气运动(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坝上草原篝火晚会是最吸引人的旅游项目,参与晚会的游客发现,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

据此回答1~2题。

1.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的主要原因是篝火附近( )A.风力大B.亮度大C.气温高D.气压高2.下图中能够反映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 )A BC D1.C 2.B[第1题,点燃篝火,人为制造了同一水平面的温度差异,会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篝火火堆越大,附近温度越高。

故C正确。

第2题,篝火堆中心温度高,气流上升;周边温度低,气流下沉。

近地面的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四周流向气压较低的篝火堆,高空空气则从气压较高的篝火堆上空流向气压较低的篝火堆周边上空,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故选B。

](2021·山东潍坊高一期末)某气象团队在研究河北崇礼山区气象观测资料时发现,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日期,昼夜长短对崇礼山区不同季节山风与谷风时长有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3~4题。

3.谷风持续时间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谷风盛行时( )A.暖空气沿坡面下沉B.冷空气沿坡面上升C.谷底常形成云雨D.山坡或山顶常形成云雨3.B 4.D[第3题,山谷风是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引起的,属于局地日变化的风系。

白天,同一高度山坡的温度高于山谷,风由山谷吹向山坡,为谷风。

因此,谷风主要发生在白天(即山坡温度高于山谷的时间段)。

夏季河北白昼时间为四季中最长,因此,谷风时间也最长。

B项正确。

第4题,白天山坡增温快,空气受热膨胀,沿坡面上升,因此沿坡面上升的气流为暖空气,故A、B项错误。

白天谷风沿山坡爬升,易在山坡或山顶形成云雨,谷底位置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C项错误,D项正确。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5~6题。

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P→M→N→O B.P→O→M→N→PC.M→N→P→O→M D.N→M→O→P→N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的等温面与等压面的是( )A B C D5.A 6.A[第5题,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则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 流向P;依据热力环流流动方向可判断,O、P分别位于N、M上空。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3题。

1.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高层大气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D.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1题,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平流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导致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第2题,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底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极光出现在电离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

第3题,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距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故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2.C3.D甲图为南昌附近的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据此完成4~5题。

4.乙图中(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5.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

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月至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4题,由乙图可判断出,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②表示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③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是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大气运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大气运动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A基础培优练】时间:30分钟总分:54分(知识点1:大气热力环流;知识点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知识点1]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甲>乙D.乙>甲>丁>丙2.a、b、c、d四个环节中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 )A.a、b B.b、dD.a、c D.c、d3.产生c运动环节的根本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B.水平气压梯度力C.丙、丁处的冷热不均D.甲、乙处的冷热不均【答案】1.B 2.B 3.D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近地面乙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甲处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甲>乙;高空丙处空气下沉,形成低压,丁处空气上升,形成高压,丁>丙;同一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甲>丙,乙>丁,因此可判断甲>乙>丁>丙。

第2题,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要把握“先垂直、后水平”的运动原理,因此a、b、c、d最先出现的两个环节是b、d。

第3题,c运动环节属于热力环流的一部分,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受热不均。

[知识点1](2023年山东济宁月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广东顺德青田村是乡村振兴模范,这里仍旧保留着清代古建筑群,房屋整齐排列,形成九条巷道,北高南低直达村前荷花塘,寓意“九龙戏珠”。

如图为等压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4~6题。

4.白天,荷花塘表面气压高低对应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5.图中形成了大气热力环流,其运动方向是( )A.①→④B.①→②C.③→②D.④→③6.“九龙戏珠”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调节青田村住宅区的小气候,使村内气候宜人,其效果最明显的时间是( )A.冬季的黑夜B.冬季的白天C.夏季的白天D.夏季的黑夜【答案】4.A 5.B 6.C [解析]第4题,白天,荷花塘表面升温慢,相对于房屋温度较低,气流受冷下沉,荷花塘表面气压高,对应图中的①,A项正确。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A.①吸收B.地面辐射C.④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2.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代表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代表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③代表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B正确。

第2题,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

2.B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A.P a>P b;T a>T bB.P a<P b;T a<T bC.P a<P b;T a>T bD.P a>P b;T a<T b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A.东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3题,由图中垂直气流运动方向可知,a地气流下沉,b地气流上升,故气压P a>P b,气温T a<T b。

第4题,高空c处气压高于d处气压,风从c处吹向d处,受地转偏向力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最终偏转成稳定的东风。

4.A5.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A错误;夜晚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降温快,山谷盛行上升气流,山坡盛行下沉气流,B正确;城市中心区为“热岛”,故城市中心区气流上升,C错误;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会产生大气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D错误。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3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3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研究一风的形成考向1 影响风的三个力以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均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A.aB.bC.cD.d答案 A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促进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并垂直于等压线,对应的是a;受地转倾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对应的是c;地转倾向力一直与风向垂直,对应的是b;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对应的是d。

2.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假如( )A.a、dB.c、dC.a、cD.b、d答案 A分析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假如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地转倾向力只影响风的方向,不影响风力大小。

3.近地面大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倾向力的协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答案D分析近地面大气作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倾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当摩擦力与地转倾向力的协力方向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方向成180°角时,三力均衡,风斜穿等压线。

考向2地面风和高空风的差异以下图表示某地等压线(单位:hPa)散布。

读图,达成4~5题。

4.若此图表示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则甲点稳固风向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D分析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倾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

5.若此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甲点稳固风向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C分析南半球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倾向力及摩擦力的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且向左偏转。

研究二等压线图的判读考向1风向的判读和应用读冬天某时某地海平面等压线散布图(单位:hPa),达成6~8题。

6.图示地区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答案B分析读图,依据图中风向可知,风向左偏,故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

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

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1.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解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风向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也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答案:D2.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答案:D3.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答案:D4.在实际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夹角,这主要是由于( )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解析: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个夹角,高空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答案:C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

读图完成5~6题。

5.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解析:由于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不同,故等压距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A6.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①地的风向为(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解析:先标出①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则为偏北风。

答案:A7.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4)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________。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作业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021年)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作业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021年)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留意本试卷总分值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事项一、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山东威海六校高二上期中联考)霾是大量极微小的干尘粒等匀称地浮游在空气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

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得空气混浊的天气现象的统称。

这两种天气都会造成空气混浊,影响大气的能见度。

某月连续6日北京地区消失一次霾和沙尘天气交替消失导致的重污染过程,然后北京地区消失大风降雨天气,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

以下图为该月连续6日北京天气现象与能见度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月连续6日北京主要受霾影响时( )A.西北风风力较强B.大气保温作用差C.大气相对稳定D.扬沙伴随消失2.此次混合污染天气过程结束主要得益于( )A.冷锋过境B.环境质量改善C.人工降雨D.霾和沙尘的相互作用(2020山东夏津一中高二月考)以下图示意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将来三天的天气预报(局部)。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周一时,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最可能与以下图中相像( )A.甲B.乙C.丙D.丁4.下面诗句或谚语描写的天气与这三天掌握该城市的天气系统相对应的是( )A.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2020山东济南试验中学高三一模)以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甲、乙两地四周天气系统表示合理的是( )6.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沙尘漫天B.乙地晴朗少云C.甲地连续性降水D.乙地“梅雨〞连绵(2021辽宁葫芦岛协作校高二上其次次联考)以下图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图中实线)分布示意图,PM、PQ为锋线,③地为阴雨天气。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 2.2 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练习 2.2 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2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关于该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该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C.近地面风由③地吹向②地D.③地多晴朗天气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功能分区示意图,工业区内24小时连续生产钢铁、石化等产品。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住宅区的居民发现白天大气污染比夜间严重,主要原因是( )A.工作时间影响B.温室效应的加剧C.山谷风的影响D.城郊间热力环流4.当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时,其主要原理与下列哪一个环流图吻合( )读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面两题。

5.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则F1、F2、F3依次为( )A.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B.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6.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 )A.①B.②C.③D.④读高空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7.关于图中箭头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A.甲—水平气压梯度力B.乙—地面摩擦力C.甲—风向D.丙—地转偏向力8.此图表示的半球是(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9.随着海拔的降低,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逐渐变小D.逐渐变大回答下面两题。

10.篝火火堆越大,烟气上升越高的主要原因是篝火附近( )A.风力大B.亮度大C.气温高D.气压高11.下图中能够反映篝火堆及其周边烟气运动情况的是( )读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13.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 、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课后练习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题一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题二
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自西向东飞行,飞机的右侧是高压,左侧是低压。

下面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题三
读某地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图 5),关于 a、b 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地气压低于 b 地 B.a 地气温低于 b 地
C.a 地空气受热下降 D.b 地空气冷却上升
题四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
A. abcd
B. abdc
C. badc
D. cbad
题五
图2为北半球某地上空等压线,单位为百帕,箭头表示风向,标示正确的风向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后练习详解
题一
答案:A
解析:首先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然后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右偏,故只有
A正确。

题二
答案:B
解析:风是由高气压处吹向低气压处,因此理论上应该是南风,又因为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吹的应该是西南风,所以应该是顺风。

题三
答案:B
解析:a 地盛行下沉气流,说明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气压高;b 地盛行上升气流,说明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低。

故气压a 低>b地,气温a 低<b地,所以B正确。

题四
答案:B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弄清三种力的方向及与风向的关系。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如图中 a,摩擦力永远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在运动方向的右侧90°,所以图中 b 表示地转偏向力,c 表示风向,d 表示摩擦力。

题五
答案:C
解析:因为气压值低,可判断为高空大气,因为高空大气运动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

31064 7958 祘31341 7A6D 穭36784 8FB0 辰24366 5F2E 弮28216 6E38 游&.35806 8BDE 诞40718 9F0E 鼎yN20794 513A 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