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化交叉口导流岛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岛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岛设计摘要:渠化交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性。
本文对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类型和适用性以及选择和交通组织设计做了粗浅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岛设计所谓的渠化是指根据交通流量及其特征,对车辆、行人作合理分离、导流等,使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
渠化交通的作用旨在通过路口设置各种交通岛、交通标线或分隔带等,将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辆进行分隔以及交叉口左转、右转和直行车辆按规定的车道行驶,以利于车辆有秩序地通过,避免相互干扰,减少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行人之间碰撞的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渠化交通要优先保证主要运行方向车流的畅通;控制车辆汇流、分流或穿越处的角度和位置[1]。
利用交通岛的布置,控制车速,防止超车,并在其上设置交通标志以及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车用的安全岛,尽量缩短车辆和行人在路口的通过距离和通过时间。
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防止车辆在交叉口转错车道。
一、平面交叉口拓宽渠化渠化交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
它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尤为显著,渠化交通还可以缩小冲突区。
渠化交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
它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尤为显著,渠化交通还可以缩小冲突区。
适用于:交通量大和使用多相位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宜依据信号控制要求进行拓宽渠化。
1.设计原则:(1)应根据交通流量及流向,增设交叉口进口道的侯驶车道数;(2)进出口道分隔带或交通标志、标线应根据渠化要求布置,做到导向清晰,避免分流、合流集中于一点,造成相互干扰;(3)无汇合点和交织点的穿越车流,应以直角或接近直角相交汇,汇合和交织交通流的交叉角应尽可能小。
2.交通岛应根据交叉口的形状、交通量、流向和用地条件设置交通岛。
按功能不同可有以下几种类型:(1)分隔岛: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2)安全岛:安全岛供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
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

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一、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时要掌握如下几个设计原则:1、分离原则渠化设计应尽可能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交通参与者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通行方式,促使各行其道。
2、疏导原则明确不同交通流的行驶轨迹,通过单向交通、变向交通、专用道、禁止左转等措施疏导交通流。
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方法1、交叉口断面分布:相交两条道路交叉口断面的合理分布是渠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由于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要远大于路段中交通流量,为保障交叉口进口道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应增加进出口车道,对交叉口断面进行合理分布。
增加进出口车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⑴展宽路口:展宽路口的宽度增加值一般为5—15m,长度一般为50—100m,根据道路的等级,根据功能定位不同适当增减。
⑵压缩车道宽度:路段车道宽度为3.75m,进入路口车道宽段为3.5m,在大型车辆不超过10%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75m,特殊情况下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5m。
⑶压缩非机动车道宽:如非机动车交通流量不大时,可以压缩非机动车道宽。
⑷削减绿化带:在二块板或三块板绿化带隔离的道路上,如条件允许,可削减交叉口绿化带的宽度,以实现增加车道的功能。
2、车道的功能划分:车道功能的合理划分是交叉口快速分流的重要保障。
渠化设计中要先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流量的调查。
根据交通流量调查结果,确定车道的功能划分。
一般的解决方法有如下几种:⑴根据交通需求,确定是否单独设置转弯车道。
当一个信号放行周期内左、右转车辆低于3pcu,在路幅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设左、右转专用车道。
⑵由于右转交通流的绿灯时间较其它方向的长,因此在路口渠化中,一般右转车道不做重点研究,但右转的进口道和出口道相邻间应留有一定距离,满足一辆小汽车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为6米。
⑶左转交通流在路口的冲突点最大,因此在路口渠化设计中应重点解决左转交通问题。
比如施划左转车辆导流线,设置左弯待转区等方法,加强对左转车辆的引导和控制,以减少左转车辆与其它方向行驶的车流冲突,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叉口渠化设计基本原则

一、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时要掌握如下几个设计原则:1、分离原则渠化设计应尽可能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交通参与者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通行方式,促使各行其道。
2、疏导原则明确不同交通流的行驶轨迹,通过单向交通、变向交通、专用道、禁止左转等措施疏导交通流。
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方法1、交叉口断面分布:相交两条道路交叉口断面的合理分布是渠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由于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要远大于路段中交通流量,为保障交叉口进口道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应增加进出口车道,对交叉口断面进行合理分布。
增加进出口车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⑴展宽路口:展宽路口的宽度增加值一般为5—15m,长度一般为50—100m,根据道路的等级,根据功能定位不同适当增减。
⑵压缩车道宽度:路段车道宽度为3.75m,进入路口车道宽段为3.5m,在大型车辆不超过10%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75m,特殊情况下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5m。
⑶压缩非机动车道宽:如非机动车交通流量不大时,可以压缩非机动车道宽。
⑷削减绿化带:在二块板或三块板绿化带隔离的道路上,如条件允许,可削减交叉口绿化带的宽度,以实现增加车道的功能。
2、车道的功能划分:车道功能的合理划分是交叉口快速分流的重要保障。
渠化设计中要先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流量的调查。
根据交通流量调查结果,确定车道的功能划分。
一般的解决方法有如下几种:⑴根据交通需求,确定是否单独设置转弯车道。
当一个信号放行周期内左、右转车辆低于3pcu,在路幅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设左、右转专用车道。
⑵由于右转交通流的绿灯时间较其它方向的长,因此在路口渠化中,一般右转车道不做重点研究,但右转的进口道和出口道相邻间应留有一定距离,满足一辆小汽车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为6米。
⑶左转交通流在路口的冲突点最大,因此在路口渠化设计中应重点解决左转交通问题。
比如施划左转车辆导流线,设置左弯待转区等方法,加强对左转车辆的引导和控制,以减少左转车辆与其它方向行驶的车流冲突,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导流岛施工组织设计

导流岛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本次导流岛施工位于具体道路交叉口位置,旨在优化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安全性。
导流岛的设计形状为具体形状,面积约为具体面积平方米。
施工内容包括土方工程、路面铺设、绿化种植、交通设施安装等。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2、进行现场测量放线,确定导流岛的位置和边界。
(二)材料准备1、提前预定所需的各类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砖块、沥青等,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准备好绿化植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三)机械设备准备1、调配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并进行调试和维护。
2、准备好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等。
(四)人员准备1、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土方工、混凝土工、砌筑工、绿化工人等。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五)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和杂物,保证施工场地平整。
2、搭建临时施工设施,如工棚、仓库等。
三、施工流程(一)土方工程1、使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的坡度和深度进行作业。
2、对开挖后的基底进行平整和夯实,确保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
(二)基层施工1、铺设碎石基层,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保证基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2、浇筑混凝土基层,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
(三)路面铺设1、铺设沥青面层,采用摊铺机进行作业,控制好摊铺温度和厚度。
2、对铺设好的沥青路面进行压实和修整,确保路面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要求。
(四)绿化工程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绿化种植,包括乔木、灌木和草坪的种植。
2、做好绿化植物的养护工作,定期浇水、施肥、修剪。
(五)交通设施安装1、安装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设施,确保交通指示清晰明确。
2、对交通设施进行调试和检测,保证其正常运行。
四、质量保证措施(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交叉口导流岛设计

交叉口导流岛设置交叉口是制约道路网整体效率发挥的关键,典型城市的研究结果表明,若道路网中的所有平面交叉口进行渠化,则路网容量可以提高40%-50%。
交叉口渠化代价小,效益大。
通过渠化可以明确车辆在交叉口内的行走位置、减小交叉口面积、使横过人行道的步行者更安全。
常用的渠化方法有:拓宽渠化、设置导流岛、施画诱导线等,而渠化导流岛配合渠化拓宽,在一定条件下对规范交叉口车辆行走轨迹,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改善慢行交通环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渠化交叉口导流岛通常布置在交叉口内车行道的“死区”,及行车轨迹很少压倒的空间范围或不做行车之用的区域。
导流岛一般设在较大的(红线大于50 m)、不规则的、复杂的交叉口上,他将进入交叉口的不同方向交通流指引到不同的车道或者是规定的线路上,以防止车流偏离方向。
1、设置原则(1)与车辆的行驶轨迹相吻合;(2)避免在交叉口内设置多个小的导流岛,使驾驶员判断失误;(3)导流岛一般最小不低于7m2,以保护步行者为目的而设置的导流岛,根据导流岛与人行过道宽度之间的关系,最低需要10m2左右;(4)是选择实体导流岛还是标线导流带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在作为步行者安全岛的情况下选择导流岛,在设置导流岛之前可考虑设置暂时的导流带,待车辆的行驶轨迹稳定以后,再将其改设为导流岛。
2、设置类型导流岛按其景观材质构成特点可分为划线导流岛、硬质铺装导流岛、软质铺装导流岛与混合铺装导流岛等四种类型;按其导流岛的交通功能特点,可将导流岛分为一般导向岛、含人行道导流岛和允许自行车左转待停的组合式导流岛三种类型.3、设置导流岛的优点(1)交叉口设立导流岛后,通过限制行车路线,可以减小交叉口面积、明确车辆行驶轨迹、减少车辆冲突;(2)左转自行车可以临时停靠,人、车各行其道提高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和通畅;(3)导流岛和绿化配合,能够明显提升路口设计档次,景观效果较好。
4、设置实体导流岛的弊端在交叉口内部区域做实体导流岛存在以下弊端:(1)建设投资较大,对交通需求动态变化的适应性差,如进出交叉口车道的数量、右转车道的宽度等,日后的交叉口改造工程投资也较大;(2)自行车流量较大时,导流岛设计面积不足,则可能不能满足左转自行车停留,造成自行车侵占车行道。
交通设计7-交叉口内部区域渠化设计(标志标线)-PPT

中心黄色单实线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中心黄色虚线——双向两车道的机动车专用道和非机 动车专用道
中心黄色虚实线
中心黄色虚实线设置条件
1、双向三车道的机动车专用道单车道一侧为虚线;
2、双向三车道其中一向为一条机非混行车道,对向为一 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机非混行一侧为虚线; 3、需实现单侧禁止超车或变道的路段。
3、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宜单独设置。 4、有辅助标志的主标志与没有辅助标志的标志并设时,安装如图。当需 要两种以上内容对主标志进行说明时,可采用组合形式,但组合的内容不 应多于三种。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交通标志种类
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旅游区标志 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可变信息标志
标志设计
平面图设计 版面设计 结构设计
警告标志设计
前置距离 预告交叉口形式的警告标志
预告道路断面发生变化的警告标志 其他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设计
禁止某种车辆通行的标志-一般设置在路段入口处
禁止车辆某方向通行的标志 禁止掉头标志
禁令标志设计
让行标志
限制速度、解除速度限制标志 禁止鸣喇叭标志
指示标志设计
❖
其他 形式标线 的设置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设置条件
一块板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10m,机非双向混行; 一块板道路,车行道宽度大于6m,非机动车专用道或机动 车与非机动车对向单向通行; 三块板道路,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大于7m,机非双向通行。
纵向标线设置——车行道中心线(中心隔离线)
浅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摘要:交叉口渠化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渠化设计可以减少交通冲突点,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从而减少交通隐患的发生,增加道路的快捷性和安全性。
关键字:城市道路渠化设计通行能力一概述:交叉口是道路网的交点,是交通网络的咽喉,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和交通瓶颈所在。
交叉口拥堵是造成道路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合理的交叉口渠化设计对道路畅通的作用非常重大。
通过交叉口的渠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与车,车与车分道行驶,互不干扰,能够有效地保证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
所以交叉口渠化设计对于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车流冲突,缓解交通阻塞,降低交通事故等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所谓渠化设计就是通过导流岛与路面标线相结合,在交叉口平面几何构造上通过拓宽进口车道,增加专左或专右车道数量;设置交通岛、交通标志、施划标线等实现人车分流,引导或强制不同流向的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以分隔或限制冲突的车流为目的一种综合设计方式。
恰当的渠化设计可以控制交通流,调整冲突角度,使交叉口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并增加其安全性。
交叉口渠化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1 在路口进口道增设专左或专右车道,增大交通流断面,令特定车流使用特定车道,从而缩短车辆排队长度。
2 适当减少车道宽度,达到强制减速目的,最大程度避免进口道车辆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追尾事故。
3 设置交通导流岛,明确交叉口内各个方向车辆的行进轨迹,避免交通流的交织和冲突,在提高交叉口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增进行车的安全性。
4 尽量缩小交叉口空间,缩短车辆通过停车线之间距离,使停车线及人行横道线的位置尽可能靠近交叉口中心,并结合信号灯控制实现人车分离,使人、车最便捷、最快速的通过交叉口。
5 偏移交叉口处道路中线,使进口道与出口道直行车道轨迹相对应。
二渠化设计:1交叉口进口车道设计(1)进口道宽度及车道数的设计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应根据进口道通行能力同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的原则进行增加;进口道应确保增加车道数所需宽度。
试析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原理

试析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原理1. 前言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道路建设工作取得了进一步进展,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关系到道路通行能力,是提高通行能力的重要前提。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私家车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
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尤其在道路交叉口,拥堵情况更为严重。
因此,应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拥堵问题,优化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避免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较多,各有优点,可有效减少道路建设的投入费用,改善道路交通情况,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
因此,应加强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工作,避免道路拥堵现象。
2.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作用及原理2.1 渠化设计作用渠化设计指的是采用路面标线与导流岛设计方法,分隔车流,减少行车冲突,使车流有序的进入指定的路线内,从而缓解交通压力,确保道路交叉口的行车要求。
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可使车流及人流按照渠化的方向行驶和行走,有利于避免交通拥挤。
渠化设计可有效控制车流,减少不必要的路面铺装,是常见的路口处理手法。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采用渠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平面交叉空间,还可以提高交叉口的道路通行能力,确保道路行驶的安全性。
提高渠化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相对于非渠化设计道路来说,更具安全性。
但是在进行道路平面交叉渠化设计时,应充分了解设计原则,避免设计不当,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2.2 渠化设计原则在进行城市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分离原则。
在渠化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车流冲突,合理设置标志物,给予过往行人指示,让路人根据渠化道路选择行车路线,分流人流和车流,确保行人和行车的安全;第二,疏导原则[1]。
充分了解不同人流的行走轨迹就不同车流的行驶轨迹,设置禁止通道、变向道及专用道等,通过这些特殊通道,疏导交通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渠化交叉口导流岛设置
交叉口是制约道路网整体效率发挥的关键,典型城市的研究结果表明,若道路网中的所有平面交叉口进行渠化,则路网容量可以提高40%-50%。
交叉口渠化代价小,效益大。
通过渠化可以明确车辆在交叉口内的行走位置、减小交叉口面积、使横过人行道的步行者更安全。
常用的渠化方法有:拓宽渠化、设置导流岛、施画诱导线等,而渠化导流岛配合渠化拓宽,在一定条件下对规范交叉口车辆行走轨迹,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改善慢行交通环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渠化交叉口导流岛通常布置在交叉口内车行道的“死区”,及行车轨迹很少压倒的空间范围或不做行车之用的区域。
导流岛一般设在较大的(红线大于50 m)、不规则的、复杂的交叉口上,他将进入交叉口的不同方向交通流指引到不同的车道或者是规定的线路上,以防止车流偏离方向。
1、设置原则
(1)与车辆的行驶轨迹相吻合;
(2)避免在交叉口内设置多个小的导流岛,使驾驶员判断失误;(3)导流岛一般最小不低于7m2,以保护步行者为目的而设置的导流岛,根据导流岛与人行过道宽度之间的关系,最低需要10m2左右;
(4)是选择实体导流岛还是标线导流带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在作为步行者安全岛的情况下选择导流岛,在设置导流岛之前可考虑设置暂时的导流带,待车辆的行驶轨迹稳定以后,再将其改设为导流岛。
2、设置类型导流岛按其景观材质构成特点可分为划线导流岛、硬质铺装导流岛、软质铺装导流岛与混合铺装导流岛等四种类型;按其导流岛的交通功能特点,可将导流岛分为一般导向岛、含人行道导流岛和允许自行车左转待停的组合式导流岛三种类型.
3、设置导流岛的优点
(1)交叉口设立导流岛后,通过限制行车路线,可以减小交叉口面积、明确车辆行驶轨迹、减少车辆冲突;
(2)左转自行车可以临时停靠,人、车各行其道提高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和通畅;
(3)导流岛和绿化配合,能够明显提升路口设计档次,景观效果较好。
4、设置实体导流岛的弊端在交叉口内部区域做实体导流岛存在以下弊端:
(1)建设投资较大,对交通需求动态变化的适应性差,如进出交叉口车道的数量、右转车道的宽度等,日后的交叉口改造工程投资也较大;
(2)自行车流量较大时,导流岛设计面积不足,则可能不能满足左转自行车停留,造成自行车侵占车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