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26)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12题)和第Ⅱ卷(2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12.【原创】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下列符合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是()A. 胡适用十几年时间搜集了四十多种《水经注》的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长篇文章和一些考证文字,用了千百个证据,推翻了“几成定谳”的所谓戴震抄袭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冤案。

B. 梁思永主持进行后冈遗址发掘工作。

从地层学上确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殷文化的相对年代,使中国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水平大大地提高—步。

C. 随着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通过甲骨卜辞这样的不同来源的资料证明了《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D顾颉刚通过对各种古籍和流传于当时口头的有关材料研究孟姜女故事,对这个故事的产生、传播及变异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证,作出尽可能科学的阐释。

(出题意图:史学理论的考查以及历史概念的理解正成为高考历史的新动向,如11年上海卷第1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史学体裁属于史学理论中的历史编纂学;11年海南卷第25题考查史学理论中史学的价值与功能范畴;11年辽宁卷第35题考查史学理论的方法论等等。

本题以史学理论作为出发点,考查学生历史学习中对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13.【原创】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王”字。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

而参通者,王也”。

从“王”字甲骨文的书写在政治上有怎样的含义()①先秦的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②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强权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③④(出题意图: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近年高考的重点之一,其中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如果依据教材进行浅层次的知识“整理”,学生只停留在记忆阶段,谈不上“理解”与“应用”。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1)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1)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卷(历史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2.个人自由只有在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后,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下列思想家既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又提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是①庄子②朱熹③普罗塔格戈拉④卢梭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3.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他认为该说法没有得到世界范围内史学界的公认。

他的依据是“乔·韦尔斯著《世界史纲》、汤因比著《历史研究》、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正式说法”。

下列对此人士最合理的是A.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C.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正确14.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即分家),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5.“农商工师,各得所欲。

……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罢之不便也。

”上述汉代名臣桑弘羊的言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工商业是国家获得财富的根源 B.农、工、商应该互通有无C.国家应该重视并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D.官府应该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16.明清两朝皇帝每年冬至日都到天坛祭天,祈祷丰年。

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

明清的统治着这样做,其理论依据是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儒家的“仁政”学说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7.近代某时期《大公报》曾对版面的编排进行了重大改革:两版面的国内外要闻,重要新闻很突出,长短新闻注意搭配,错落有致,标题醒目,还配有图片,版面美观新颖,很能吸引读者。

2014年高考真题——历史(浙江卷)解析版1

2014年高考真题——历史(浙江卷)解析版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古代东西方的思想家。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放纵自己的欲望;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故①③④正确。

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

更有学者指出,China 是“秦”的音变(Qin→Chin-a)。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史学方法。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解决外国人是因为瓷器还是因为秦而称中国为china,所以通过各种方式弄清最早称呼中国为Chinar的人是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是最关键的。

ABC均是搞清这一关键的方式。

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①从“新军、警察”可知是民国时期,②从“三省、科举”可知是时宋代时期,③从“本路蒙古学”可知是元朝时期,④从“报刊、文物古迹”可知是当代,故选B。

15.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

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3)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3)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文综历史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原创)一本杂志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媒体记者乘坐飞机前往美国采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详细介绍了他发明“相对论”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马上制成了电影发布在网路上”。

此片断说明A.爱因斯坦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2.(原创)《周礼》中对天子和诸侯的都城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其中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 (改编自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5题)唐朝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1唐朝时商品经济的繁荣○2乡村集市在江淮出现○3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4这一时期唐朝政局动荡不安A○1○2○3○4B○3○4C○1○3○4D○2○3○44. (改编自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第10题)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 (改编自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第21题)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历史命题比赛(27)人民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历史命题比赛(27)人民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指A、祈祷姻缘美满B、祭祀先祖C、期盼团圆D、祈愿健康长寿2、明朝有人描述在某某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 岭南地区交通比较阻塞B.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C.商贸的主要运输方式比较落后D.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3、1914年“一战”爆发。

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根据材料可知,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 荣氏企业抢抓机遇 B.产品质量好C.善用促销手段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4、近代中国一位军阀曾致电当时参加南北和议双方将领联名通电:“顷接京电,惊悉某某主持签字噩耗,五衷摧裂,誓难承认!……,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作后盾,愿效前驱!”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这一通电是在五四运动中发出的②这位军阀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③军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④政府最终在合约上签字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②③5、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4)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4)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考试时间:50分钟左右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8分)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原创)12.史学研究一般可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史料解释”等环节。

下列情况属于史学研究的“史料收集”的是A.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B.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相比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D.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到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新课程的考查呈现一种趋势即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学习和研究的简单方法。

本题结合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运用和考查对教材的把握。

】(原创)13.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

宋代,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凡加盖官印的称为“红契”,表示官府确认,不加官印的称为“白契”。

这说明宋代A.国家分配土地B.实行土地国有化C.土地买卖频繁D.禁止土地买卖【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史料的解读,通过分析材料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借鉴现实,对比现代农村改革。

】(原创)14.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浙江余姚的黄宗羲是明清之际批判传统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之一,下列不属于黄宗羲观点的是A.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B.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C.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考查中国古代思想史,此部分之前纪念高考中较少或没有涉及。

黄宗羲作为浙江人,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有助于挖掘乡土史。

另外充分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材料,引起学生对教材的重视和关注。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4)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4)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13.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古代罗马法④英国君主制④美国的宪政体制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史载,宋朝湖州(地处今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位于今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今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宋代A.经济结构变动 B.经济重心南移C.小农经济衰落 D.农产品商品化15.有学者对某次战争曾有这样的评价:此战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此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16.某校校本课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17.某中学生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论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他在论述大批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时,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大量爱国人士迫于战争需要呼吁东部工厂内迁③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④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18.下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四件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宁波、温州被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②震元堂由国有独资转制为股份制企业③马云创办淘宝电子商务网站④宗庆后负责的校办(集体)企业娃哈哈成立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19.思想领域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9)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9)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考试说明:本卷为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部分。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文综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原创)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遭到全国人民唾骂,称其卖国贼。

然而某同学认为袁世凯也是被逼无奈,他找到《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对签完“二十一条”后袁世凯的反应的材料:“只望大家记住此次承认是屈于最后通牒,认为奇耻大辱,从此各尽各职,力图自强,此后或可有为,如朱使所言。

若事过辄忘,不事振作,朝鲜殷鉴不远,我固责无旁贷,诸君亦与有责也。

”这则材料①是孤证,孤证不立,没有史料价值②曹汝霖也是卖国贼,他的话不足信,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袁世凯的史料使用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12. 【答案】:D 【试题立意及考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史学方法的运用。

考点:史学方法难度:0.713.(根据2009年天津文综高考卷改编)据《逸周书·度邑》记载,武王曾称赞周公为“大有知”,认为只有周公“可瘳于兹”,能够稳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张“乃今我兄弟相为后”,而周公“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

下列史实与周公的做法相一致的的是A.武则天代替儿子当上皇帝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13.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材料的阅读,迁移和分析。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难度:0.6 14.(原创)“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尚贤”思想C.道家“无为”思想D.法家“集权”思想14.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名人名著名言的理解、解读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文综命题卷(历史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12题 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改编).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当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将此时期称作人类精神觉醒的“轴心时代”。

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时期人类精神觉醒的有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近几年浙江文综卷12题均考察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比较。

“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的主张,不符合公元前8-前3世纪的时间要求。

正确选项C,难度B级13、.下图为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右侧为诸侯)。

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A.图中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解析: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考察是浙江高考历史的一个长效知识点。

本题中西周尚未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故A错误;C项中只能看到成王与诸侯地位分明的等级关系,却看不到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

而B项中诸侯对成王非常恭顺,四方来朝,说明天子权力较大,故正确。

正确选项B,难度C14、(改编)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不经,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最能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目前完全可信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的真实C. 历史文献记录可以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① ② ③ ④解析:对史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来在浙江文综卷中屡屡出现。

本题中,A 项“完全可信”是错误的, D 项也明显错误,因为两者都是文献史料,不一定是最真实的; C 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题中的最佳选项,因为本题最主要是为了论证传说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故B 项正确。

正确选项B ,难度D15、(改编)“中国古代山水面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 .道家B .佛教C .阴阳五行家D .陆王心学解析:本题以古代山水画为切口,考察古代传统思想。

题中“计白当黑”“有无相生、虚实相象“明显符合道家辩证法思想。

故选A正确选项A,难度B16.右图为《元朝疆域图》,图中①②③④在管理方式上有明显差异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解析:本体结合地图考察元朝地方管理形式,①②③分别属于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甘肃行省,而④是西藏地区,元朝时是宣政院 辖区。

正确选项A ,难度B17、(改编)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泉,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 .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B .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C .大公报是专门提供法律帮助的报刊D .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解析: 本题考察近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也是浙江高考中的长效热点。

选项A “开始传入中国”明显错误,因为早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法律书籍就开始传入了;这是一则私人卖书广告,与北洋政府无关,故B 错;大公报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并非只有法律,故C 错。

材料能体现的是近代人民注重在婚姻关系中用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

正确答案:D ,难度C18.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

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③政治分裂④经济停滞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历史考察中比较注意对阶段特征的考察,第五期为1926.11—1927年8月间,这时正处于北伐战争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时期,故选①③正确答案A,难度C19、(原创)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改编寓意深刻的中国古诗词,常常可以很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了的《回乡偶书》所反映的场景最早可能大规模出现于( )A.新中国成立初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香港、澳门回归之后解析:台湾问题是高考中的长效热点,近几年随着两岸关系发展有所升温。

由“少小离家老大归”“争传客从台湾来”等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故答案为C。

正确答案C,难度B20、贝尔尼尼(1598—1680),意大利人,受教皇之托接手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修筑。

他创造的教堂前广场柱廊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该处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评价最为准确的是A.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伟大的艺术工作者B.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义者C.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卓越的建筑大师D.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教皇的忠实仆从解析:从材料中贝尔尼尼的生卒年可知他生活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他建造的虽是教堂,但却富于动感,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特点,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只能选B。

选项A 是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C是从建筑的角度看;D是从与教皇的关系看。

正确选项B,难度D21、(原创)有人将性格色彩学的理论运用于历史人物的研究,得出如下分析: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

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何者较为适当?()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本题属史学常识题,近几年高考类似题目多次出现。

材料从性格特征入手分析人物,方法独特,有一定的价值。

正确选项C,,难度B22、(改编)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D、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解析:A项中“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代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与文艺复兴无关;C项是三个并列的历史事件;D项中几个事件虽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存在等级或层次关系;B项中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人非工具”是康德的主张,体现了理性主义的主张,因此属于层级关系。

正确答案 B ,难度C23、加拿大小说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称“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

”下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与其作品风格最为相似的是A B C D解析:从材料中可知,门罗的风格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点”可知她应是现实主义风格,选项中A是浪漫主义,B是批判现实主义,C是现代主义,D 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正确答案B,难度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38、(改编,共26分)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云:积谷防饥,养子防老。

……“成由勤俭败由奢”,已是家喻户晓的生活箴言和人生座右铭,被视为国之大脉、家之根基。

——李锦伟、张明富《明清农村生活消费观点演变因素新探》(1)请简要分析形成材料一中消费观的原因。

(4分)材料二(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消费观出现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分)材料三总体上,中古时代的欧洲,人们的消费意识很淡。

近代早期(1500一1750),欧洲进入一个消费意识日渐增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

薄伽丘指出:“炫耀、打扮以及实现个人的每一个欲望,似乎成了最正确的人生目标”。

……在这250年间,铺张浪费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因为如此,近代早期的奢侈享乐之风遭遇新教伦理的抨击。

——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欧洲“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后来这股“奢侈享乐之风”又为什么会“遭遇新教伦理的抨击”?(8分)材料四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凯恩斯主义主要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8分)解析:本题从古今中外的消费观为切口,考察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这是符合材料题“小切口,大社会”的命题思路的。

而且题目跨度大,难度适中,也符合近来高考的命题特点。

参考答案:(1)原因: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或“自然经济的封闭性”);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或“政府倡导节俭”)。

(4分)(2)变化:由尚节俭到追求奢侈,鼓励消费。

(2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壮大;近代西方消费观念的影响。

(4分,写出2点即可)(3)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活动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的物质享受。

(4分,写出2点即可)原因: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文艺复兴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4分,写出2点即可)(4)20世纪20年代享乐消费成为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2分)为摆脱危机困境,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积极消费;(2分)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福利国家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