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健康教育之个人之见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汇报人:日期:•引言•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目录•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目录01引言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

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以保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和信心。

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意义02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活动水平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合理控制热量摄入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均衡营养合理安排餐次,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糖分,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控制餐后血糖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适合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适量运动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建议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030201指导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错服。

按时服药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并指导患者如何应对。

药物副作用心理指导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情绪管理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对血糖的影响。

家属支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03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确定教育目标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短期和长期的教育目标,如提高糖尿病知识水平、掌握胰岛素注射技巧、改善饮食习惯等。

评估患者需求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学习需求等,为制定个体化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合理饮食
1、控制总热量、平衡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口味清淡。

2、多摄入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如豆类、蔬菜、粗谷物等。

3、避免摄入使血糖升高的食物,如糖、糖果、巧克力、甜点、甜饮料等。

4、避免摄入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运动油、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的食物。

二、运动治疗
1、根据年龄、体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为主。

2、运动不宜在空腹进行,以餐后30分钟至1小时为宜。

3、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当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
三、药物治疗
1、使用口服降糖药须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服用时间,如二甲双胍须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阿卡波糖须进餐时与饭同服,瑞格列奈须餐前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2、使用胰岛素治疗,不可自行停用或更改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剂量,注射时应遵守无菌操作,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四、日常护理
1、保持足部清洁,鞋袜舒适,避免外伤。

老年和肢端麻木患者冬天慎用热水袋以防止烫伤。

2、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口腔检查。

3、生活规律,保持心情开朗。

4、外出应携带好药品,监测工具,信息卡和糖块。

五、自我监测
1、定期复查,每3-5天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2-3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每3-6月门诊定期复查,每年全身检查1次。

2、发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诊
1)心慌、胸痛、胸口痛;
2)头痛、说话不清、手脚麻木;
3)小腿痛、脚痛、脚肿;
4)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
5)脚肿、手肿、眼睛肿。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标题: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和生活方式,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饮食管理1.1 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饮食总热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1.2 均衡饮食结构:合理搭配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等,保持饮食结构均衡,有利于稳定血糖水平。

1.3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摄入高糖食物,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避免血糖波动。

二、运动管理2.1 规律运动: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促进血糖降低。

2.2 避免过度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和时长。

2.3 注意运动时间:避免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进行剧烈运动,选择在血糖稳定时进行运动效果更好。

三、药物管理3.1 定时服药:糖尿病患者应按医生建议定时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保持药物血药浓度稳定。

3.2 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监测血糖和药物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3 避免自行调整药量: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

四、定期检查4.1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

4.2 肾功能检查:定期检查肾功能、眼底、心脏等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3 营养素检测:定期检测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水平,保持身体充足的营养供给。

五、心理健康5.1 积极心态: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勇敢面对,避免情绪波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5.2 寻求支持: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医疗团队的支持,共同面对疾病,减轻心理压力。

5.3 定期心理咨询: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人、医疗团队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

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

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心理调适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一、饮食控制1.1 合理膳食安排:糖尿病患者应采取三餐定时定量的饮食模式,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应以低脂、低糖、高纤维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豆腐等。

同时,应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和咸菜等。

1.2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糖尿病患者应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糖尿病的发作。

可以选择低糖水果、全谷类食品和蔬菜作为主食,同时减少米饭、面食等高淀粉食物的摄入。

1.3 餐后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餐后血糖监测,以了解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通过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食物摄入量,保持血糖稳定。

二、运动锻炼2.1 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运动时应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以免诱发低血糖。

2.2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测量血糖水平,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

运动时应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的血糖波动。

2.3 定期体检和运动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运动监测,以评估运动对血糖控制的效果。

根据体检结果和运动监测数据,可以调整运动方案,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三、药物治疗3.1 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医生会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3.2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通过监测血糖,可以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间,保持血糖稳定。

3.3 注意药物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可能浮现的副作用。

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

对于浮现副作用的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营养宣教重点论文

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营养宣教重点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营养宣教重点之我见【摘要】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此疾病除进行药物治疗之外还应进行饮食控制。

饮食控制也是治疗此疾病的关键措施。

但一些患者却很难进行控制,缺乏此方面的意识。

故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地控制饮食,促进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

【关键词】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糖尿病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01-02现今,我国糖尿病疾病的发病几率呈明显上升状况,此疾病为终身疾病,需长期进行治疗控制,其对患者的影响很大[1]。

此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需进行饮食控制,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其也是治疗此疾病的关键之所在。

故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以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地控制饮食,促进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

笔者对2011年9月——2011年11月来我院住院的5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为2型糖尿病患者,现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对2011年9月——2011年11月来我院住院的5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为2型糖尿病患者,31例患者为男性,女28例。

年龄19-74岁,患者疾病病程为7个月-20年。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问卷,以了解患者是否了解饮食控制对疾病治疗的意义。

所有调查问卷表共发出59份,收回59份,100%的收回率。

2结果经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不了解此方面的知识。

患者认为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13例(22%)只重视药物治疗,不在意饮食控制。

有的患者认为控制主食的摄入就等于饮食控制,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认为吃水果会影响疾病的患者有52例(88.1%)。

3对策与方法3.1应给予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如在晨间护理、护理查房等时间,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发现不足,针对个体接受能力的不同来进行沟通。

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知识的宣教。

患者需定期进行查体如血糖、尿糖等;与患者交谈,根据患者从入院到治疗、护理的不同阶段进行健康指导,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使患者真正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同时应和蔼地和患者进行沟通,不可过于书本化,让患者无法理解,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对患者进行宣教。

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

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

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尊敬的糖尿病患者朋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糖尿病,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健康宣教内容,请您仔细阅读和遵守。

一、合理饮食1.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控制米饭、面食、土豆等主食的摄入量,避免大量摄入简单糖分。

2.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其中蔬菜可以选择花椰菜、胡萝卜、菠菜等,水果则以低糖水果如苹果、草莓、柠檬为主。

3.合理摄入蛋白质:选择低脂肪的动物性蛋白质源,如鱼类、禽类和豆类。

4.控制脂肪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多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

二、规律运动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时不要过度劳累,合理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或受伤。

3.定期体检:运动前应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相应运动。

三、药物治疗1.按医嘱用药:准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2.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是及时了解糖尿病状况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途径,务必按时去医院复诊。

四、监测血糖1.确保准确监测:选择适合自己的血糖监测仪器,定期进行血糖监测,记录监测结果并及时与医生交流。

2.注意饮食与血糖关系:观察饮食与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自己的饮食习惯。

五、注意并发症预防1.注意足部护理: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避免出现溃疡、感染等情况。

2.定期眼科检查:定期到眼科进行眼底检查,及早发现并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定期肾功能检查: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以监测肾脏状况。

最后,建议您积极参加糖尿病教育和支持团体的活动,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共同应对糖尿病。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病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含量过高。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糖尿病分为两类: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等。

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一些生活习惯需要发生改变,以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

首先,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高的食物,如巧克力、蛋糕等,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此外,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身体活动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同样非常重要,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如步行、骑自行车等。

定期检查和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以及一些相关的检查,如肾功能检查、心血管检查等,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并发症的出现。

每个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检查周期都不一样,所以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

患者自我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如正确注射胰岛素、测量血糖、认识万一发生低血糖应该怎么做等。

同时,也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反应,如感觉疲劳、口渴等,及时向医生反映。

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可能受到一定限制,而长期的病痛和治疗过程也可能对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合适的心理支持,如与家人、朋友聊天、阅读精神方面的书籍等。

对于需要更深入的心理支持,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比较广泛,涵盖了生活方式、医疗方面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

糖尿病患者应该和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士合作,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措施和生活方式,以便更好地控制糖尿病,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

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

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严重影响着全球的人口健康。

饮食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正确的饮食选择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饮食的原则、饮食策略和一些实用的饮食建议,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饮食方面的指导,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

一、糖尿病饮食的原则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非常重要的。

碳水化合物主要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控制米饭、面食、薯类和甜食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

2. 分配合理的主食:主食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为重要。

他们可以选择一些低GI(血糖指数)的主食,如全谷类、糙米和全麦面包,来保持血糖的稳定。

3. 控制脂肪摄入:虽然脂肪不直接影响血糖水平,但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限制摄入高脂肪食物,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4. 平衡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身体构建和修复组织的重要营养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并减少饥饿感。

他们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豆类和低脂乳制品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5. 控制食物的摄入量: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和体重管理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适量进食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6. 细嚼慢咽:细嚼慢咽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

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慢慢咀嚼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糖尿病饮食策略1. 每日三餐规律进食: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规律进食,每天三餐定时定量,并避免过度饮食的情况。

2. 控制饮食烹饪方法:煎、炸、腌制等高油脂、高热量的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营养素流失,增加患者的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清淡、营养丰富的烹饪方法,如蒸、烤、煮等。

3. 避免高糖饮料和甜食:糖尿病患者应远离高糖饮料和甜食,尽量选择无糖或低糖的饮料和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果类: 花生、瓜子、核桃等,含丰富微量 元素、矿物质,热量较高 温馨提示
勿边看电视边吃瓜子 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大量热量 会把所有饮食控制效果都抵消掉----前功尽 弃
食物分类
鱼、肉、蛋、海产品:优质蛋白质
大豆类:植物蛋白质 牛奶及其制品类: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 钙、磷等,1ml牛奶含1mg钙
食物分类
谷薯类: 包括各种粮食:大米、小米、小麦、玉米、 荞麦; 芋类:毛芋、山药、地瓜
蔬菜类: 绿叶蔬菜、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对血糖 影响大)
绿叶蔬菜(基本不限量) 瓜类蔬菜 黄瓜、苦瓜、冬瓜等,基本不限量
根茎类蔬菜---土豆、藕 最好切丝或薄片且过2—3遍水 蒸山药吃要减去等量主食
水饺
土豆:块比条生糖指数高
通过合理饮食降低餐后血糖
多选择粗粮 将多种粮食放在一起做,如大米、小米等 合起来蒸米饭 将米饭与青菜混合在一起吃



饮食治疗的目的、原则 食物的分类 三大产能物质及其比例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合理控制胆固醇 食物烹调方法
胆固醇
分高密度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 管有保护作用,后者偏高,易造成动脉粥样 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不同动物及动物不同部位,胆固醇含量很不 一致
含胆固醇高食物
兽肉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 贝壳类、软体类高于鱼类
蛋黄、鱼子、动物内脏含量最高 可降低胆固醇食物: 洋葱、香菇、木耳、金针莱、大豆
低胆固醇食物: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 低于100毫克,如鳗鱼、娼鱼、鲤鱼、猪、 牛、羊瘦肉、鸭肉等 中胆固醇食物: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 为100~200毫克,如草鱼、鲫鱼、鲢鱼、黄 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 高胆固醇食物: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 为200~300毫克,如动物脑、猪肾、猪肝、 猪肚、蛋黄、蟹黄等
占总热量10—15%,成人1g/d/kg,儿童、 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1.5-2.0g 1g蛋白质产4千卡热量
油脂类
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动脉 硬化 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1g脂肪产生9千卡热量 占总热量的20—25%



饮食治疗的目的、原则 食物的分类 三大产能物质及其比例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合理控制胆固醇 食物烹调方法
低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质
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
饮食治疗原则
定时定量进餐,提倡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又可减轻胰 腺负担,有利于控制血糖
建议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岛素者4—5餐为 宜,可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饮食治疗的目的、原则 食物分类 三大产能物质及其比例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合理控制胆固醇 食物烹调方法
食物的烹调方法
把大米、小米等几种米一起蒸 可降低血糖指数
米饭
稀饭—对血糖影响很大 主张—不喝或少喝稀饭 用清汤(如菠菜鸡蛋汤) 代替稀饭 (清汤不放淀粉)
能生吃则生吃
蔬菜
能凉拌就凉拌
不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 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油
放葱花、姜末、适量香油和盐 半小时后清蒸或清炖, 味道鲜美
鱼类
如此做优于油煎和油炸 可避免摄入大量油脂
GI小于55%,该食物为低GI食物 GI在55---75%之间,为中等GI食物 GI大于75%,为高GI食物
低生糖指数食物
绿叶蔬菜:小白菜、油菜、菠菜等 瓜类蔬菜:黄瓜、苦瓜、冬瓜、西葫 芦等
全麦食品、糙米、燕麦、麦麸
高生糖指数食物
稀饭:大米(面)、小米(面)、玉 米面
面条
饮食治疗原则
平衡膳食:食物品种多样化,任何一种食物 都无法涵盖所有的营养素,只有通过多种食 物混合食用才能达到营养平衡 放宽对主食类食物限制,粗细粮混吃,减少 单糖及双糖食物
饮食治疗原则
尊重民族信仰,以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结 合病情、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季 节、生长发育等情况制定总热量
以下是每100克食物中 含有的胆固醇量(毫克)
猪脑3100、牛脑2670、羊脑2099 咸鸭蛋黄2110、鸡蛋黄1705
鹌鹑蛋黄1674、松花蛋黄1132
豆类几乎不含胆固醇



饮食治疗的目的、原则 食物的分类 三大产能物质及其比例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合理控制胆固醇 食物烹调方法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一)
糖尿病健康教育系列讲座 之十四



饮食治疗目的、原则 食物的分类 三大产能物质及其比例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合理控制胆固醇 食物烹调方法
饮食治疗目的
平衡膳食,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达到 : 控制总热量,保持理想体重,保证体力充 沛 血糖、血压、血脂各项指标达标 保证儿童、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 满足妊娠、哺乳妇女代谢增加的需要



饮食治疗的目的、原则 食物的分类 三大产能物质及其比例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合理控制胆固醇 食物烹调方法
三大产能物质
碳水化合物:热量主要来源,富含于各种 粮食
1g碳水化合物产4千卡热量 占总热量50—60%
蛋白质
动物蛋白(优质蛋白):来源于各种动物、 海产品、牛奶、鸡蛋等 植物蛋白(粗蛋白):主要来源于豆制品、 粮食中
油脂类:供给脂肪,以植物油为主,禁用 动物油 ,易引起高脂血症
食物分类
膳食纤维:富含于谷物皮、地瓜及芹菜等 绿叶蔬菜中 不升高血糖,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促进肠蠕动,有通便作用,对便秘者有良 好效果
有肠道清道夫之称
食物分类
水---生命之源
成人水分约占体重50—70%,重要生理功能 之一运输作用,把机体代谢废物,通过尿液 排出体外 每天至少喝2500ml,夏天或大量出汗后要随 时补充,(若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者要控 制)
小 结
主张糖尿病患者要平衡膳食,合理控制总 热量 食物品种多样化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加餐不加量) 合理控制胆固醇摄入
健康教育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引起餐 后血糖反应的指标 表示进食50g碳水化合物2小时血糖值与进 食50g葡萄糖2小时血糖应答水平的百分比 值
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 能力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GI = 进食50g碳水化合物餐后2小时血糖 值除以进食50g葡萄糖(或白面包)后2小 时血糖值*100%
食物分类
水果类 : 含有丰富维生素(尤其维生素C)矿 物质(尤其锌),但含单糖、双糖较 多,对血糖影响较大,血糖过高者暂 不吃为好
含丰富维生素、果糖、果胶等
水果
选水果原则:越酸越好
水果越酸 维生素C含量越高
酸水果 优点
酸水果果糖含量低 对血糖影响小
酸水果口感差 不容易吃超标 酸水果便宜 可以省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