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作文导写(二)有详有略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叙事要有详略)作文教学设计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叙事要有详略)作文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于中学阶段语文学科,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指导课,结合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和第二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掌握抓住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进行写作是学习关键。
好的选材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有极大援助。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恰当的素材,组织言语,精确的表达中心和感情,提高写作能力,是他们必走的一步台阶。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详略的特点,掌握详略的写法,突出文章中心。
2、恰当地运用艺术手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围绕文章中心安排详略。
2、处理好详写、略写、不写。
四、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选择详写的方法。
2、在写作中渗透感情,巧妙取舍,揭示主题。
五、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有肯定的写作根底,通过本单元写作训练,学会围绕中心安排详略,提高写作水平。
八年级的学生已有肯定的阅读量,对生活也有初步累积,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并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
如:学(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比照自身生活,寻觅身边的“阿长〞与自己的“(山海经)〞;学(背影)这篇课文,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亲人的背影,易于调动和激发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筛选和取舍,写出感人的文字。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设计主要采纳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反思样板课文进行研讨,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再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寻觅生活片段,安排详略进行写作,表现真情实感,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打算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脑展示PowerPoint课件和引发“导学提纲〞,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则使用分小组商量合作,共同分享展示的互动互助学习形式,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增强自主性、互动性、实效性。
(精编)语文写作专项指导:叙事要详略得当写作课导学提纲

请再研读《背影》中详写的部分:提问:作者详写买橘子部分的方法是?
依据是
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学明确:
(三)、写一写,评一评:(8分钟写,8分钟展示,共约15分钟)
1、请同学们看课文给我们的三个参考题目,想一想如何运用详略组织素材,突出题目的中心。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讨论,写出一个有详有略,中心突出的作文提纲。
2、请1组同学讲述你们小组对课文的分析意见,2组补充点评
请3组同学讲述你们小组对课文的分析意见,4组补充点评
同学们展示和点评的时候,请做好记录整理,写到导学提纲上。
知识整理:
《阿长与山海经》:略写,目件事中,更能突出老王的。
要点积累:根据分析可知,合理安排详略,就是为了表现和突出文章的。
2、请小组展示你们所写的作文提纲,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大胆补充。
提纲:
3、最后调整:请同学们注意,在你们组织的素材中,运用详略表达中心,还要注意一点,要做到利用详略突出你最想表达的真情实感。
(四)、课外作业(2分钟)
经过短暂又充实的一节课,我们通过互动互助,依靠自己的能力与同伴们的合作,基本了解了详略得当与表现中心的关系,所以,我们有能力在学习和练习中学好写作,请同学们整理好刚才的作文提纲,组织好素材和语言,在课后好好写一篇精品作文,并投递到老师的电子邮箱:
2、处理好详写、略写、不写。
1、指导学生选择详写的方法。
2、在写作中渗透情感,巧妙取舍,揭示主题。
四、学习方法: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大胆表达。
五、教学过程(40分钟左右)
(一)、说一说:(5~8分钟,了解详略的基本概念,选择例文初步分析感知)
1、苏东坡有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淡妆浓抹,就相当于作文写作中的详略,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一笔。今天,让我们结合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学学详略得当的叙事,借此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八年级语文《叙事要有详略》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叙事要有详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指导课。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知道写什么,对怎样写却没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写作训练,希望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学会详写。
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掌握抓住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进行写作是学习关键。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恰当的素材,组织语言,准确的表达中心和情感,提高写作能力,是他们必走的一步台阶。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详写和略写,以及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2.指导学生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整体安排详略。
3.指导学生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把握主次和详略。
4.指导学生学会细致刻画、概要叙述等叙事手法。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细致刻画、概要叙述等叙事手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细致刻画、概要叙述等叙事手法。
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过程设计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结合例文进行研讨,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再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生活,寻找生活片段,安排详略进行写作,表现真情实感,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评一评:(导入课题,选择例文初步分析感知)1、导入:我们班的“牛人”:学习、运动、音乐、美术、才艺、思想、品质你们班有哪些牛人?引出写作能手。
2、出示作文片段:学痴——周云他唯独有一点不好就是情商偏低。
课上,老师笑眯眯地说:“周云能积极发言,值得表扬。
就是经常歪了我的楼”结果,他更加“积极”了。
全班大笑,他听不懂哦!他是学习上的能手,几乎所有科目他都学的很好。
在所有学科中,他最拿手的是数学。
每次数学测试几乎都是第一。
他十分好问。
当它遇到不会的就会去请教老师。
经常下课之后把老师“困”在班级无法脱身,直到他懂了为止。
他课下十分努力。
有一次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神秘兮兮,嘴里叽叽咕咕。
走近一听,晕!他竟然在背单词据我所知,他每个周六都去芜湖学数学和英语。
作文详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怎样做好详写:
1、过程清晰、具体、有层次; (例如“我”得到山海经时的反应:神 态----动作----心理;老王的外貌描写:姿 势(镶嵌)----脸色(死灰)----身体(瘦) 2、准确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3、恰当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 · · · ·
后进生上了光荣榜
这学期开学不久,学校召开了开展 “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的动员大会。在 这次大会上,校长做了动员报告。校长的 报告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接着, 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向全体共青团员和少 先队员发出了倡议书。共青团员、少先队 员和同学的代表还分别表了态。最后,学 校领导表扬了一批思想品德好的同学,使 大家受到非常大的鼓舞。
同学们,本册第二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而且都是写一些 平常普通的人物,但是我们学完之后,却感受很多,印象很深: 我们忘不了阿长——忘不了她的切切察察;忘不了她大字 型的睡相;忘不了她对我的热情关心· · · · · · 我们忘不了父亲——忘不了父亲朴实情深的语言;忘不了 他肥胖的背影;忘不了那封包含凄凉的家信· · · · · · 我们忘不了信客——忘不了遭人冤枉时的忍气吞声;忘不 了信客被人诬陷时的宽以待人· · · · · · 我们忘不了老王——忘不了他的悲惨凄苦;忘不了他的善 良厚道· · · · · ·
有点有面,面勾画人物轮廓,点深化人 物特点。点面结合,人物才生动鲜明。
三、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简括地说: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 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 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 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 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 写的,就要略写。 同学们作文时,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 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 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 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 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 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这些都应特别注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案苏教版(2021年整理)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记事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重点记事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教学难点记事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学习短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详略安排适当是优化结构、突出主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本单元作文的重点。
那么,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呢?请同学们阅读短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过渡:明确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重要性后,我们看看如何做到有详有略的。
二、请同学们阅读《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一文,相信你会有所收益。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呢?首先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
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
八年级上册作文指导 叙事要详略得当2 作文PPT课件

王凤说什么也不要,她火了,高嗓门又上来了:“你怎么这么烦人?
你是聋子是哑巴还是木偶?”不管王凤同不同意,一把拉过来就
把棉袄往她身上套,边套边说:“该死的,穿衣服还得别人想着!”
穿好后又乐了,“你们看,太合身了!”接着亮开嗓门高兴地笑了
起来。
•
这一段是正面事例,反映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重大变化,由
动不动和同学争吵变为处处关心他人,体贴有难的同学。她对别
• “小辣椒”的“辣”不是有意欺负别人,而是“自卫性” 的,不让别人欺负自己。
•
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辣椒”有了很大的
进步,学习努力,活动积极,被同学们选为班级的文娱委员。她
那又高又尖的嗓子这回可大有用武之地了,可她的“辣”劲却
仍没有改。
•
再次过渡,写“小辣椒好”好学的习变天天,向给上 人留下悬念。
10
•
那是去年初冬,同学们都穿上了棉衣,只有王凤没穿,冻得脸
色发白,整天哆哆嗦嗦的。“小辣椒”一看就来气了:“该死!天
这么冷,怎么不穿棉衣呢?”“还没做好呢,我妈又病了。”“得
了得了,怎么不早吱声?我有一套闲着呢,你等着!”还没等王凤
应声,她就跑回去了。不大一会儿,她就把自己的新棉衣拿来了。
她把棉衣往王凤怀里一塞,命令似的说:“快穿上,别显你抗冻!”
睛就像搜寻灯,会即刻找出全国重大信息。网上的消息可真
全,我可以找到任何我想看的信息,发明网络的人可真伟大!
看完新闻,我就乐悠悠的玩上了游戏,爱玩之心人皆有之嘛!
•
称赞网家里,走亲访友是必
不可少的。我最爱去我二姨家,这里是农村。晚上在农家看
月星是最好不过的。这里的大棚很高,坐在上面可以看到更
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
有详有略

以“那一次,令我真________” 为话题,拟一提纲,说一段话 要求:叙事过程明了,说出详写 与略写的内容,并能说明自己这 样处理的理由。
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话题,有详 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叙事要清晰,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 中心突出,主题鲜明。 2、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进行剪裁,使得主 体突出,事件、人物形象生动、具体。 3、字数不少于550字。
阅读材料上的文章,探讨 文章的主要事件及主题,找出 详写与略写的文字,讨论这样 写的原因或理由,提出自己的 见解。
佳作1 佳作2 佳作3
佳作评点:本文的小作者选取了位能表现杂技演出“怪、 险、熟”特点的三个节目加以描述,而且详略得当,第一 个略写,第二个第三个精雕细描。小作者写场上不忘场下, 如用台下老奶奶带着哭腔的喊声和“我”的惊讶衬托场面 的惊险;用“人们都惊呆了”来表现演出的效果……逼真、 传神,活灵活现,别具一格。文章的结尾力量,从演员的 台下苦练联想到我们现在刻苦攻读,含义无穷。 总述:如果是记一件事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 及其起因和结果,要少写,说清楚即可。跟中心思想丝毫 无关的内容,即使再好,也要忍痛割爱,一点也不能往文 章里塞。事情的经过部分最能反映中心思想,要多写,写 具体。必要的交代、说明、过渡等跟突出中心思想关系不 大,要写得少,写得疏,写得简略,要轻描淡写,但不能 不写,不写就会使文章内容不完整,不连贯,让人读起来 难懂,也觉得别扭。如果是写一次活动,而活动的项目又 很多,那就应该有的详写,有的略写。
审题:题目中的取材范围很广,只要是 来自于生活中的。关键是对“一朵浪花” 的理解,决定着取材与立意的广度与深 度,这里的“一朵”,暗示了取材的数 量,“浪花”蕴含了取材的要求,应当 是积极向上的,所选取的材料给读者有 着某一方面的教益与收获,能启迪人们 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和人生观,使人明白 某种生活道理。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教学)

江苏省基础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评比活动东海县城头中学胡林艳以周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之——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话中秋(教学案例)东海县城头中学胡林艳【案例主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
【案例背景】“以周记为载体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是我今年的市级个人小课题。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
学生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
但学生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运用生活中的材料来恰当地表达。
写记叙文,除了确定好中心,就是选择好材料,然后有详有略地记叙事情的经过,可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才恰当。
今年我的个人小课题研究的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周记,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培养写周记的习惯和兴趣,在兴趣的支配下,观察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日渐提高,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轻松事儿。
【教学设想】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之前适逢中秋佳节的到来,我布置学生在搜集有关中秋节的由来,传说故事,风俗习惯的同时,记录自己跟家人其乐融融过中秋的经过,在批改学生周记的基础上,针对周记中出现的关于选材、详略的安排等方面,联系学过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明白详略安排的意义。
学会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2、通过课文案例和对学生周记的分析,明确详略得当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
3、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材料,并能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教学难点】课堂写作实践的完成与修改指导。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故事、传说、诗词等资料。
/mu/jr928.htm2、留心中秋节与家人朋友赏月的经过,过中秋节时发生的故事,体会中秋节家人团聚,生活美满,社会的和谐。
一、导入(出示巴尔扎克雕像图片,让学生观察)同学们,你最先注意到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作文导写(二)训练目标:1、了解“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作用;2、掌握“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要求、方法及运用。
训练重点:掌握“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要求、方法及运用。
训练题目: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话题,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叙事要清晰,起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中心突出,主题鲜明。
2、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进行剪裁,使得主体突出,事件、人物形象生动、具体。
3、字数不少于550字。
课前准备:打印辅助材料教学时数:二课时导写过程:一、导入:一篇新颖的文章,总是能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疏密相间,重点突出,中心鲜明,匀称和谐,起伏有致的。
一篇文章能否新颖,与详略是否得当有很大的关系。
新颖的好文章,对最能表现、揭示、突出中心思想的那部分内容,会写得多,写得密,写得详细,写得精雕细刻。
一篇好的记叙文,除了做到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外,还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使所叙之事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二、明确目标:1、了解“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作用;2、掌握“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要求、方法及运用。
三、知识回顾: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就必须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细地写。
《枣核》一文,作者详写旧时同窗在美国住地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并要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事,目的是为了具体生动地表现这位老人依恋故土之情。
作者和这位老人的关系,老人托他带几颗枣核的事,以及老人在车站接他的情形等内容,不能不写,又不必详写,所以只作了简略的交代。
文章的中心是衡量材料主次的唯一标准。
能够突出中心的就是主要材料,这样的材料要详写,甚至精雕细刻,不惜笔墨;照顾过程、结构完整或行文连贯等方面的材料就是次要材料,这样的材料要略写,甚至一笔带过,惜墨如金。
在这方面,《社戏》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这篇小说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之所以写得详细,就因为这三部分最能表达这一中心,是主要材料;乡间生活、得以看戏的因由之所以略写,是为了照顾整个情节的完整性,是次要材料。
无论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必须根据既定的中心辨析材料,分清主次。
学生看知识短文,并自由发表自己对详略得当在写作中的作用的认识与理解。
四、写作指津(一)、详写、略写的界定及要求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详写与略写的关系在一篇文章中,详写与略写是对立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啰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三)、详写与略写的确定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
确定哪些地方要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
简括地说: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的地方就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是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此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四)、详略处理的常见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
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就少写,或不写。
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
这些都应在写作中加以克服。
总而言之,在一篇文章中要能够做到有详有略,在了解了取材范围的基础上,心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和要表达的主题,并以此为标准,去寻找、挖掘、审视每一个材料,并要对主要事件及其相关事件的每一个场面、片断、环节进行斟酌、酝酿、筛选,确定所用的材料,明确主次、详略及层次,然后构思情节,拟定写作提纲。
五、经典品味:阅读以下文章,探讨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及主题,找出详写与略写的文字,讨论这样写的原因或理由,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观赏杂技表演我们围坐在操场上,静静地等待着沧州杂技团的演出。
一阵锣鼓过后,只见一位阿姨来到桌前,她表演了第一个节目——魔术。
只见她拿起一个红布袋,将布袋在桌上反复抽打几下,挥手做了一个从空中抓取的动作,然手从袋中慢慢地挤。
哦!真神了,居然挤出鸡蛋来了:一个、两个……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魔术使人眼花缭乱,“双枪刺咽喉”则令人胆颤心惊。
你看,两位少年阔步上场,向观众行了个礼,然后同时抓起一杆两头带枪尖的铁枪,将枪尖分别对准自己的咽喉,一起用力顶,枪杆成了孤形,一秒、两秒……场内静极了,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
“孩子,别玩命!快放下!”一位老奶奶带着哭腔喊道。
两位少年并不在乎,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忽然,俩人同时“嗨”了一声,枪杆竟然被折成了“U”字形,人们都惊呆了。
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醒悟过来,顿时,掌声、叫好声一齐响起来……最精彩的马戏是压场戏。
只见一位大哥哥从场外牵进了一匹膘肥体壮的白马,绕场转了几圈之后,马踏着悠扬的音乐在场上轻松地跑起来。
马背上的大哥哥像一名鞍马运动员,两臂支撑着马身子来回转动。
突然音乐加急风骤雨,这匹马前蹄腾空,朝前奔去。
骑马人顺势在马背上来了一个空翻,不偏不倚恰好坐在马鞍上。
音乐节奏越来越快,马“咴咴”地叫着,大哥哥一手抓住缰绳,把身体悬在空中,然后又来一个“倒立拾金钱”。
只见他右脚踏蹬头,身子朝下,左手从地上拾起一枚硬币,接着连续又来了个“蹬里藏身”、“金钢铁板”、“犀牛望月”……他的动作潇洒大方。
场上人们望着这一个个娴熟的动作,都为他精湛的技艺而惊叹不已……演出结束了,人们边走边议论着,不知是谁感叹他说:“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啊!”我心里忽地一动:我们现在“十年寒窗苦”,不正是为了将来能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力量吗?佳作评点:本文的小作者选取了位能表现杂技演出“怪、险、熟”特点的三个节目加以描述,而且详略得当,第一个略写,第二个第三个精雕细描。
小作者写场上不忘场下,如用台下老奶奶带着哭腔的喊声和“我”的惊讶衬托场面的惊险;用“人们都惊呆了”来表现演出的效果……逼真、传神,活灵活现,别具一格。
文章的结尾力量,从演员的台下苦练联想到我们现在刻苦攻读,含义无穷。
总述:如果是记一件事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环境,及其起因和结果,要少写,说清楚即可。
跟中心思想丝毫无关的内容,即使再好,也要忍痛割爱,一点也不能往文章里塞。
事情的经过部分最能反映中心思想,要多写,写具体。
必要的交代、说明、过渡等跟突出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要写得少,写得疏,写得简略,要轻描淡写,但不能不写,不写就会使文章内容不完整,不连贯,让人读起来难懂,也觉得别扭。
如果是写一次活动,而活动的项目又很多,那就应该有的详写,有的略写。
荷花星期天,我们全家到公园去观赏荷花。
走进大门,我一眼就看见了那满池美丽的荷花。
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撑在水面的伞,上面布满了晶莹的水珠。
粉红色的荷花箭直指天空,盛开的荷花散发出清香。
我们手扶着池边的栏杆,欣赏着艳丽的荷花。
这时爸爸说:“大家很喜欢荷花,谁能说出荷花的好处?”弟弟抢着说:“荷花香,莲蓬子可以吃。
”我说:“荷花很美,它的地下茎——莲藕也可以吃。
”爸爸说:“荷花的好处的确很多,但有一样最可贵:荷花虽然生长在污泥里,可是开的花是那样清爽干净,荷花不怕污泥,而在污泥中勇敢地生长着。
”我说:“那么荷花最可贵的是出污泥而不染了?”“对,”爸爸接着说:“做人就要像荷花那样,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多么复杂的环境中,都要坚持正义,保持高尚的品格,不要做那种随波逐流的人。
”我们一边谈论,一边思索,渐渐离开了荷花池,渐渐看不见那娇艳的荷花了。
佳作评点:本文略写了荷花的外形美,详写了议荷花的过程。
通过议论荷花的好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像荷花那样,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多么复杂的环境中,都要坚持正义,保持高尚的品格,不要做那种随波逐流的人。
全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总述:如果叙事重在说理,那么,能表达中心思想的地方应该详写,其余的地方应该略写。
如叙事散文《落花生》,写种收花生的全部过程只用了18个字交代完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写得极其简略,过收获节时,又闭口没谈一句怎样吃花生食品,父亲跟孩子谈花生的好处却写得很详细。
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通过对花生特点的议论揭示出来的,所以写得多。
种收花生,是过收获节、议花生的前提,不能不写,但不能多写。
吃花生跟中心思想无关,所以,作者就没写。
拔河比赛“加油!加油!”助威声一阵赛过一阵。
这是在于什么呀?原来这是一次拔河比赛的决赛。
星期三下午,我校在大操场上举行拔河决赛。
这次拔河决赛是在我们二(1)班和二(2)班之间进行。
决赛开始之前,观众们便议论纷纷了,有的说二(1)班是常胜将军,冠军非它莫属;有的说二(2)班又新组成了一个队伍,实力傻强,说不定也能得冠军……操场正中放着一条巨蟒似的棕绳,绳子中间系着一个红布条儿,压在地面的白线上。
四周依然十分活跃,连空气中似乎也充满了“精神活跃剂”。
决赛正式开始了。
“嘟”一阵清脆的哨响过后,两个班参加比赛的同学个个斗志昂扬。
有的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一个劲儿往后拉;有的双脚跟紧紧地靠着地;有的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第一局是我们二(1)班取得了胜利。
第二局二(2)班全力以赴,扳回一局。
最后一局成了败胜的关键。
最后这一局的胜负真是扣人心弦啊!不仅参赛队员竭尽全力,而且一旁的拉拉队也在不断助威。
我班队员虽然一开始没有占领有利地位,但过了一会儿,我班队员在拉拉队的支持下,精神振奋,不甘示弱,个个小脸通红通红,脚底像生了根,稳住了阵脚。
尤其是在绳尾压阵的任海迪,像拽着受惊野马的尾巴,死死不放。
突然,他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倒了,但他并没松手,还是抓住绳子,往后拉。
“加油!加油!……”拉拉队看见任海迪同学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摔倒了也要坚持到底,完成任务,便不顾一切,使尽全身的力气,为我班队员加油鼓劲。
二(2)班同学们也咬紧牙关,皱紧眉头,脸上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一个劲儿往下淌。
可到了这个紧要关头,谁又会顾得上这些小事呢?不管两班同学各自怎样使劲,那绳子上的红布条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绳子被拉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