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地理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太 D先增大后减小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读图2,回答3—5题。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4.乙地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棕壤 B黑土 C.黄壤 D一红壤5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
读图回答6~7题。
6、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A、奇松、云海B、石林、石牙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7、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图4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9.适台布局在防护带的是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C.幼儿园、医院D.医院、停车场图5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l0—11题。
10.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A.①B.②C.③D.④11.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C.水量向下游增大D.径流年际变化小第二部分(综合题)36.(36)图6、图7是是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7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
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
2009年普通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3。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B. 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C。
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D。
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4. 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B。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1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23 CL35.5 C U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温度/℃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4.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5.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 .细胞膜内外K +、NA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6.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2009年高考(重庆)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研究(二)

2009 年高考 (重庆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研究(二 )纲要 :本文是在 2006 年[1] 、 2007 年 [2] 、 2008 年 [3] 高考(重庆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研究的基础上持续深入研究2009 年高考 (重庆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 ,并进一步挖掘重庆高考物理自主命题的规律 ,指导重庆高三物理复习和高一高二物理教课。
重点词 :2009 年;物理试题研究 ;命题规律 ;高三复习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件表记码 :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0)6(S)-0044-5(接上期 )给高 2010 级的启迪与复习建议:重庆高考物理试题每年考一道力学实验题,一般是从重要的五个实验中选考一个。
历年试题最常考的是研究匀速直线运动、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考证动量守恒定律、用单摆测重力加快度。
这五个实验能够说是力学实验的中心实验,掌握好了、掌握活了,其余设计性力学实验堪称贯通融会,瓜熟蒂落。
一般高考力学实验题从这五个实验中选择一个来考,占 6 分左右。
考生要做对本题 ,对五个力学中心实验必定要“精晓”。
复习迎考时应把课本上基本实验复习透辟,让学生能达到贯通融会 ,同时还应增强对《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复习。
22.(2)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变换为电能的器件。
某同学用题 22 图 2 所示电路研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 与总电流 I 的关系。
图中 R0 为已知定值电阻 ,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请依据题 22 图 2,用笔划线取代导线将题22图 3中的实验器械连结成实验电路。
②若电压表V2 的读数为U0,则 I=______mA。
③实验一 :用必定强度的光照耀硅光电池,调理滑动变阻器,经过丈量获取该电池的 UI 曲线 a。
见题 22 图 4,由此可知电池内阻 ______(填“是”或“不是” )常数 ,短路电流为______mA,电动势为______V。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重庆卷,解析版)讲解

200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数学理(重庆卷,分析版)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Ⅰ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仔细批准条形码上的准考据号、姓名和科目.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4.全部题目一定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照公式:假如事件 A ,B 互斥,那么 P(AB) P( A) P(B)假如事件A ,B 互相独立,那么 P( A B) P( A) P(B)假如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巧发生k 次的概率P n (k ) C n k P k (1 P) n k ( k 0,1,2, , n)以 R 为半径的球体积:V4 π 3R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 y x 1与圆 x 2y 2 1的地点关系为()A .相切B.订交但直线可是圆心C.直线过圆心D .相离【答案】 B【解 析】圆心 (0, 0)为 到直线 yx 1 ,即 x y 1 0 的 距离 d1 22 ,而22 1,选 B 。
22.已知复数 z 的实部为1 ,虚部为 2,则5i=()zA . 2 iB . 2 iC . 2 iD . 2 i【答案】 A【分析】因为由条件知z 1 2i ,则5i5i( 1 2i) 5i 10 2 i ,所以z (1 2i )( 1 2i ) 5选 A 。
3. (x 22 )8 的睁开式中 x 4 的系数是( )A .16x B .70C .560D .1120【答案】【分析】设含 x 4的为第 r1,T1C r ( x 2 )6 r ( 2) rC r 2r x 16 3r , 16 3r 4r 6 x6所以 r4 ,故系数为: C 64 24 1120 ,选 D 。
2009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重庆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一部分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 .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 . 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D .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 的解旋酶2. 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3. 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大肠杆菌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其拟核是一个环状DNA 分子B . 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C . 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及时添加核酸等生长因子D . 处于对数期的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4. 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 .B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 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 . 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 .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 .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5. 题图5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 、i 、j 、k 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 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2CO 量与各h产生的2CO 总量相等B . 生产者i 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 . 流向分解者的k 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6.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7.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 试纸上测定其pHC .用NaOH 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D .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2+--2Na Mg AlO Br 、、、 B +2+2--43H Fe SO NO 、、、C .++2--43K NH CO OH 、、、 D 2+3+--3Ca Al NO Cl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SO 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 .Na 的金属活性比Mg 强,故可用Na 与MgCl 2溶液反应制MgC .浓硝酸中的HNO 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 .Fe 在Cl 2中燃烧生成FeCl 3,故在与其它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 也显+3价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Ba(OH)2、Na 2SO 3、FeCl 3、KClB .Na 2SiO 3、Na 2CO 3、KNO 3、NH 4ClC .NH 3·H 2O 、H 3PO 4、Na 2SO 4、H 2SO 4D .NaHCO 3、C 6H 5COOH 、C 2H 5OH 、HCl11.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定条件下,Cl 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B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 2生成苯酚,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C .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各1mol ,完成燃烧生成3molH 2OD .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 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A .C 2H 5OH (l )+3O 2(g )==2CO 2(g )+3H 2O (g );△H=-1367.0 kJ/mol (燃烧热)B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57.3kJ/mol (中和热)C .S (s )+O 2(g )==SO 2(g );△H=-296.8kJ/mol (反应热)D . 2NO 2==O 2+2NO ;△H=+116.2kJ/mol (反应热)13.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14.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 B. 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 D. 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15.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题15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2009届重庆高三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理综物理部分

2009届重庆市高三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一)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第I卷14•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顺利飞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神七”在轨道飞行过程中,宇航员翟志钢跨出飞船,实现了“太空行走”,当他出舱后相对于飞船静止不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他处于平衡状态B .他不受任何力的作用C. 他的加速度不为零 D .他的加速度恒定不变15. 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设碰撞时没有能量损失,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v—t图象为下面图中的16.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用绝热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最初气缸被销钉固定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 现拔去销钉,让气缸在斜面上自由下滑,下滑过程中,当活塞与气缸相对静止后,被封气体与原来气缸静止在斜面时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的压强不变C.气体的温度升高 D .气体的体积减小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 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A •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 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 amD. 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18. 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 E 中从a 到b 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不计空气阻力。
此带电油滴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是B .电势能增加C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小D .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1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向下滑动时,三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I 、U 2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0.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竖直方向匀强电场,板长为L ,板间距离为d ,在距极板右端L 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屏 M ,—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质点从两板中 央平行于极板射入电场,最后垂直打在M 屏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能减小A . I 减小,U i 增大 C . I 增大,U i 增大B . I 减小,U 2增大 D . I 增大,6增大A •质点打在屏的P点上方,板间场强大小为2mgqB. 质点打在屏的P点上方,板间场强大小为mg qC . 质点打在屏的P点下方,板间场强大小为2mgqD . 质点打在屏的P点下方,板间场强大小为mg q21 •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S i、S2分别位于x轴上X!= 0、X2 = 12m处,质点P位于X轴上xp = 4m处.t = 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 = 0.1s,传播速度均为v= 40m/s,波源S i和S2的振幅分别为A i= 2cm和A2=1cm。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物理部分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A 正确.而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垂直的,C错.根据波的特点D正确. 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A .13和0.30s B .3和0.30s C .13和0.28s D .3和0.28s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乙做匀减速.根据t v a ∆∆=得乙甲a a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乙甲m F m F 31=,得3=乙甲m m ,由ts m a -===4.01/104.042乙,得t=0.3s,B 正确. 16.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5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位置上2.大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i 28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析的酶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2.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3.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其你拟核实一个环状DNA分子B.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C.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及时添加核算等生土长基因子D.处于队数期的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作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4.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5. 题图5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 、i 、j 、k 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2CO 量与各h 产生的2CO 总量相等B . 生产者i 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C . 流向分解者的k 可悲生产这直接吸收利用D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6. 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系错误的是7.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置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 是指上测定其pHC . 用NaOH 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D . 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8.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2+--2Na Mg AlO Br 、、、 B +2+2--43H Fe SO NO 、、、C .++2--43K NH CO OH 、、、 D 2+3+--3Ca Al NO Cl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SO 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 .Na 的金属活性比Mg 强,故可用Na 与2MgCl 溶液反应制MgC .浓硝酸中的3HNO 见光辉份写,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 .Fe 在2Cl 中燃烧生成3FeCl ,故在与其他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 也显+3价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2233Ba(OH)Na SO FeCl KCl 、、、B 232334Na SiO Na SO KNO NH Cl 、、、C .32342424NH H O H PO Na SO H SO 、、、、D 36525NaHCO C H C H OH HCl 、、、11.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定条件下,2Cl 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B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2CO 生成苯酚,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C .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功1mol ,完成燃烧生成3mol 2H OD .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2Br 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A .25222C H OH(1)+3O (g)=2CO (g)+3H O(g);ΔH=-1367.0kj/mol (燃烧热)B .2NaOH(aq)+HCl(aq)=NaCl(aq)+H O(l);ΔH=+57.3kj/mol (中和热)C .222S(s)+O (g)=SO (g)=SO (g;)ΔH=-269.kj/mol (反应热)D .222NO =O +2NO;ΔH=+116.2kj/mol (反应热)13.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14.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A .内能增大,放出热量B 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 .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D 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15.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题15图,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A .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B .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 .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 .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16.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1H +126C →137N +1Q11H +157N →126C +X+2Q 方程式中Q 1、2Q 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A X 是32He ,21Q Q > B. X 是42He ,21Q Q >C, X 是32He ,21Q Q < D. X 是42He ,21Q Q <17.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 和100Km ,运动速率分别为v 1和v 2,那么v 1和v 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A. 1918 D. 1819 18.某实物投影机有10个相同的强光灯L 1~L 10(24V/200W)和10个相同的指示灯X 1~ X 10(220V/2W),将其连接在220V 交流电源上,电路见题18图,若工作一段时间后,L 2 灯丝烧断,则,A. X 1的功率减小,L 1的功率增大。
B. X 1的功率增大,L 1的功率增大C, X 2功率增大,其它指示灯的功率减小D. X 2功率减小,其它指示灯的功率增大 19.在题19图所示电路中,电池均相同,当电键S 分别置于a 、b 两处时,导线MM'与NN' ,之间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f 、 b f ,判断这两段导线A.相互吸引, a f > b fB.相互排斥, a f > b fC.相互吸引, a f < b fD.相互排斥, a f < b f20.题20图为一种早期发电机原理示意图,该发电机由固定的圆形线圈和一对用铁芯连接的圆柱形磁铁构成,两磁极相对于线圈平面对称,在磁极绕转轴匀速转动过程中,磁极中心在线圈平面上的投影沿圆弧XOY 运动,(O 是线圈中心),则A.从X到O,电流由E经G流向F,先增大再减小B.从X到O,电流由F经G流向E,先减小再增大C.从O到Y,电流由F经G流向E,先减小再增大D. 从O到Y,电流由E经G流向F,先增大再减小21.用a、b、c、d表示四种单色光,若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②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d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
则可推断a、b、c、d可能分别是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B. 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 紫光、蓝光、橙光、红光D. 紫光、橙光、红光、蓝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22.(19分)(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③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
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题22图1.该球的直径为 mm。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的增大而增大。
(2)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
某同学用题22图2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 池的路端电压U 与总电流I 的关系。
图中R 为已知定值电阻。
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请根据题22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22图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若电压表2V 的读数为0U ,则I=③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 曲线a 。
见题22图4,由此可知电池内阻 (填“是”或“不是”)常数,短路电流为 mA ,电动势为 V.④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 曲线b ,见题22图4.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1.5V 。
刚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mW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16分)2009年中国女子冰壶队首次获得了世界锦标赛冠军,这引起了人们对冰壶运动的关注。
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一次滑行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如题23图,运动员将静止于O 点的冰壶(视为质点)沿直线OO'推到A 点放手,此后冰壶沿AO'滑行,最后停于C 点。
已知冰面各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冰壶质量为m ,AC=L ,CO'=r,重力加速度为g(1)求冰壶在A 点的速率;(2)求冰壶从O 点到A 点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量大小;(3)若将CO'段冰面与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为0.8μ,原只能滑到C 点的冰壶能停于O'点,求A 点与B 点之间的距离。
24.(18分)探究某种笔的弹跳问题时,把笔分为轻质弹簧、内芯和外壳三部分,其中内芯和外壳质量分别为m 和4m.笔的弹跳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题24图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至下端距桌面高度为1h 时,与静止的内芯碰撞(见题24图b );③碰后,内芯与外壳以共同的速度一起上升到外壳下端距桌面最大高度为2h 处(见题24图c )。
设内芯与外壳的撞击力远大于笔所受重力、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求:(1)外壳与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2)从外壳离开桌面到碰撞前瞬间,弹簧做的功;(3)从外壳下端离开桌面到上升至2h 处,笔损失的机械能。
25.(19分)如题25图,离子源A 产生的初速为零、带电量均为e 、质量不同的正离子被电压为U 0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匀速通过准直管,垂直射入匀强偏转电场,偏转后通过极板HM 上的小孔S 离开电场,经过一段匀速直线运动,垂直于边界MN 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