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奇妙的伞(语言)doc

合集下载

奇妙的伞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奇妙的伞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奇妙的伞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喜欢听故事,对故事中的奇妙伞产生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故事续编。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和参与活动,理解故事内容。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用语言描述奇妙伞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续编故事。

2.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互助,将道德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幼儿兴趣。

2. 运用观察法,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4. 运用情景扮演法,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奇妙伞图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3.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奇妙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对这把伞有什么想法?”2. 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奇妙的伞》,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如奇妙伞的特点、作用以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奇妙伞给故事中的人物带来了哪些变化,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七、活动拓展1. 创意续编: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为奇妙伞设计一个新的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续编故事。

2. 情景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扮演,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八、作品展示1. 绘画活动:教师给幼儿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他们以奇妙伞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展示自己对奇妙伞的想象和理解。

2. 作品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和感受。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创意续编和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奇妙的伞》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奇妙的伞》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奇妙的伞》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品》,详细内容为“奇妙的伞”。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认识伞的构造、种类及其作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伞的构造、种类及其作用,能够正确使用伞。

2. 能够用语言描述伞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物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伞的构造、种类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描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类型的伞、PPT、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室外的雨景,让幼儿关注到伞的作用。

(2)请幼儿分享自己带来的伞,引导幼儿观察伞的构造和种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类型的伞,讲解伞的构造和作用。

(2)教师邀请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带来的伞,引导幼儿学会表达。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伞。

(2)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用语言描述画的伞的特点。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语言表达要求和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伞的构造:伞骨、伞面、伞柄、开关等。

2. 伞的种类:雨伞、遮阳伞、广告伞等。

3. 伞的作用:遮雨、遮阳、装饰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伞,并用语言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这把遮阳伞,它的伞面是红色的,上面有漂亮的花朵图案,伞柄是绿色的,拿在手里很舒服。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学会用语言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关注幼儿在家的表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幼儿园语言教案:奇妙的伞(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案:奇妙的伞(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案:奇妙的伞(语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伞的用途和特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分享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述故事《奇妙的伞》2. 介绍伞的结构和功能3. 进行与伞相关的语言游戏和活动教学准备:1. 故事绘本《奇妙的伞》2. 各种形状和颜色的伞模型或图片3. 与伞相关的词汇卡片4. 音乐和舞蹈道具(如彩色丝带)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如“你们知道什么是伞吗?它有什么用处?”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奇妙的伞》,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和思考。

3. 伞的介绍:展示伞的模型或图片,讲解伞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展示与伞相关的词汇卡片,帮助幼儿学习新词汇。

4. 语言游戏:进行与伞相关的语言游戏,如“我是小伞匠”,让幼儿描述自己想象中的伞的颜色、形状和特点。

5. 艺术活动:播放音乐,让幼儿手持彩色丝带,模仿伞的开合动作,进行舞蹈表演。

教学延伸:1. 创作活动: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奇妙伞,并分享给同伴。

2. 实践活动:在下雨天,安排幼儿亲自使用伞,体验伞的功能和乐趣。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伞的用途和特性,以及我们在故事和活动中学习的新词汇和知识。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和发现伞的奇妙之处。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和语言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反应,评估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实践活动,评价他们对伞的理解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使用伞,并表现出对伞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奇妙的伞》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奇妙的伞》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奇妙的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现象》,详细内容为“奇妙的伞”。

通过讲述不同种类的伞以及伞的奇妙用途,让学生了解伞的特性,并学会运用语言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伞的种类、用途和特性,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伞的特性和用途的表达。

教学重点:伞的种类及特点的认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伞、教学PPT、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上一把伞,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把伞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伞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伞,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伞的特点。

如:雨伞、遮阳伞、降落伞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伞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向全班同学分享。

4. 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伞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伞的特性。

如:伞可以遮阳、挡雨、保护我们等。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见过或使用过的伞,讨论伞的其他用途。

六、板书设计1. 伞的种类雨伞遮阳伞降落伞2. 伞的特性遮阳、挡雨保护我们其他奇妙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喜欢的伞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伞,包括它的颜色、形状、用途等。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伞是红色的雨伞。

它有一个长长的手柄,可以让我轻松地拿在手里。

下雨天,我可以打着这把伞去上学,它帮我挡雨,让我不会被雨淋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伞的种类、用途和特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奇妙的伞》幼儿园语言教案

《奇妙的伞》幼儿园语言教案

《奇妙的伞》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和讲述,了解《奇妙的伞》的故事内容。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词语“奇妙、高兴、飘啊飘”等。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编自己的故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词语。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伞、动物手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伞,引导幼儿观察伞的特征,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展示《奇妙的伞》的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教师与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让幼儿体验故事情节。

4. 口语表达: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奇妙、高兴、飘啊飘”等进行口语表达。

5. 创编故事: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力,创编自己的故事。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和词语。

2. 家长协助幼儿用故事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口语表达方面的进步,观察他们能否灵活运用故事中的词语。

3.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充分发挥创造力。

2.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体验雨天撑伞的乐趣。

3.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环境,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八、课程设计:1.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富有童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2. 注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为他们在课堂上的互动提供机会。

3. 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中班语言活动奇妙的伞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奇妙的伞教案

1. 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体验画画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雨伞的图片或实物,供幼儿观察。

2. 提供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3. 准备一些音乐和歌曲,供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欣赏。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雨伞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说出雨伞的特点和颜色。

2. 绘画环节: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画笔和彩色铅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雨伞。

3. 欣赏环节: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4. 音乐欣赏:播放音乐和歌曲,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雨伞的优美动作。

1. 让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画雨伞的体验和感受。

3. 收拾整理绘画材料,保持教室的整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在欣赏环节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1. 让幼儿用自己的雨伞作品布置教室,感受艺术的氛围。

2. 组织一次雨伞走秀活动,让幼儿扮演小模特,展示自己的雨伞作品。

3. 开展一次雨伞主题的故事会,让幼儿听雨伞相关的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绘画环节,提醒幼儿使用绘画材料时要小心,避免弄脏衣物和地面。

2. 在展示环节,确保幼儿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不会碰到尖锐物品。

3.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幼儿不会发生意外伤害。

八、家长沟通与合作:1. 活动前,向家长介绍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

2. 活动后,向家长展示幼儿的作品,与家长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3. 鼓励家长参与雨伞走秀活动和故事会,增进家长对幼儿活动的关注和支持。

九、活动反思:1. 反思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奇妙的伞》幼儿园语言教案

《奇妙的伞》幼儿园语言教案

《奇妙的伞》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奇妙的伞》: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 伞的观察:让幼儿观察各种伞的图片,了解伞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3. 想象创作:让幼儿发挥想象,创作自己喜欢的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听懂故事,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语言描述伞的特点,发挥想象创作伞。

四、教学准备:1. 故事《奇妙的伞》的图片或课件。

2. 各种伞的图片或实物。

3. 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故事《奇妙的伞》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和思考。

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故事《奇妙的伞》,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对话,让幼儿感受故事的魅力。

3. 伞的认识:教师展示各种伞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伞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想象创作: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自己喜欢的伞,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5. 展示和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欣赏和交流。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幼儿感受活动的乐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伞的认识。

2. 评价幼儿在想象创作环节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展示和交流环节中的语言表达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伞的主题活动,如手工制作伞、伞的绘画等。

2.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注意伞的各种现象,如雨天使用伞、伞的种类等。

3. 引导幼儿进行伞的科普知识学习,如伞的起源、伞的原理等。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班语言教案奇妙的伞 doc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班语言教案奇妙的伞 doc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班语言教案奇妙的伞 doc----4c932600-6eb1-11ec-ba35-7cb59b590d7d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班语言教案奇妙的伞doc中产阶级语言教学计划:美妙的雨伞活动目标:1.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推理,想象故事中图片的含义,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认识伞的功用。

活动准备:1.故事:一位热爱绘画的公主。

故事中有四张照片。

2.蚂蚁、鸟类、鸟类和其他动物、船只、鸟巢和其他图片。

活动流程:一、讲故事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爱画画的公主〉。

---教师讲述故事有一位公主不喜欢说话。

让她的仆人找到画的东西。

(展示第一张图片)让我们也比较一下,猜猜它是什么?跟着数字走。

(孩子们回答)(出示第一个仆人的图片)仆人拿走了什么?但是公主看到蘑菇时摇了摇头,又画了一幅画。

(显示第二张图片)我们也来用手比划一下,看看公主画的是什么?一(幼儿回答)(展示第二个仆人的照片)仆人拿来了公主最爱吃的棒棒糖,公主看了棒棒糖,叹了口气,咬了咬笔杆又画了一幅画。

(出示第三幅画)让我们再次用手画画。

猜猜公主画了什么?(孩子们回答)(出示第三个仆人的图片)这一次,胖仆人带来了一棵松树。

公主看到仆人拿着一棵树,气得脸红了。

她拿出一支笔,又仔细地画了一幅画。

(显示第四张图片)我们再来比划一下,猜猜公主画了什么?(幼儿回答)(展示第四个仆人的照片)这次,瘦仆人买来的是一把伞。

公主站在伞下觉得凉快多了。

公主笑了,仆人也笑了。

问题:为什么一个扎着两条辫子的仆人要吃蘑菇?像雨伞一样的蘑菇在哪里?为什么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仆人会吃棒棒糖?像雨伞一样的棒棒糖在哪里?胖仆人为什么要砍倒那棵小松树?像雨伞一样的小松树在哪里?2、描述雨伞的用途师:(出示准备好的伞)问:“公主用伞来干什么?”二(教师撑开一把伞)---(把伞倒挂在手上)师:伞除了可以撑外,还可以做什么?(幼儿回答问题)老师:原来雨伞有很多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推理,想象故事中图片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认识伞的功用。

活动准备:
1、故事:爱画画的公主。

故事中的图片四幅。

2、蚂蚁、小鸟、等动物的图片,小船、鸟窝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爱画画的公主〉。

---教师讲述故事
有一位公主不爱讲话……要仆人去找画上的东西。

(出示第一幅图)
我们也来比划一下,猜猜看是什么?要顺着数字来连。

(幼儿回答)
(出示第一个仆人的图片)
原来仆人拿的是什么?可是公主看了蘑菇却摇摇头,又画了一幅画。

(出示第二幅图)
我们也来用手比划一下,看看公主画的是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二个仆人的图片)
仆人拿来了公主最爱吃的棒棒糖,公主看了棒棒糖,叹了口气,咬了咬笔杆又画了一幅画。

(出示第三幅画)
我们再来用手比划一下,猜猜看公主画的是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三个仆人的图片)
这次胖仆人拿来的是一棵松树。

公主看见仆人扛了一棵树来,气得脸都红了。

她掏出一支笔,仔仔细细的又画了一幅画。

(出示第四幅画)
我们再来比划一下,猜猜公主画了什么?
(幼儿回答)
(出示第四个仆人的图片)
这次,瘦仆人买来的是一把伞。

公主站在伞下觉得凉快多了。

公主笑了,仆人也笑了。

提问:梳着两根辫子的仆人为什么会拿蘑菇呢?蘑菇什么地方像伞?
穿红裙子的仆人为什么会拿棒棒糖呢?棒棒糖什么地方像伞?
胖仆人为什么会砍小松树呢?小松树什么地方也像伞呢?
二、讲述伞的用途
师:(出示准备好的伞)问:“公主用伞来干什么?”(教师撑开一把伞)---(把伞倒挂在手上)
师:伞除了可以撑外,还可以做什么?
(幼儿回答问题)
师:原来伞有这么多用途,它可真奇妙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