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实验三 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
生物叶子结构实验报告

生物叶子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叶子的结构与形态,探究其适应不同环境和生存需求的差异。
实验材料1. 多种不同植物的叶片样本(例如菊花、银杏、百合等)2. 手持显微镜3. 刀片4. 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5. 水杯6. 酒精棉球实验步骤1. 取一片新鲜的菊花叶片,冲洗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刀片。
2. 用消毒后的刀片从菊花叶片上切取一个小块,大小适中。
3. 将切取的菊花叶片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水。
4. 将载玻片盖好,放在显微镜上并调节显微镜镜头,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注意形态特征。
重复以上步骤,可观察其他植物的叶片。
实验结果与观察菊花叶片菊花叶片呈扁长形,具有明显的叶脉,叶脉间有细小的网状突起。
观察其细胞结构时,发现菊花叶片由许多密集的细胞构成,细胞壁厚实,有明显的细胞质。
叶细胞排列紧密,形成一片整齐的细胞组织。
在显微镜下,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叶片中的气孔,这些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
银杏叶片银杏叶片呈扇形,边缘有不规则的裂片。
观察其细胞结构时,发现银杏叶片的细胞排列相对稀疏,细胞间距较大。
细胞壁比较薄,细胞质含量也相对较少。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银杏叶片的气孔密集分布在叶片的两侧,而中脉部分却没有气孔。
百合叶片百合叶片为披针形,边缘光滑。
观察其细胞结构时,发现百合叶片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大小均匀。
细胞壁厚实,细胞质含量丰富。
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百合叶片的气孔分布不规律,呈现较为离散的状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植物叶子的结构与形态差异。
菊花叶片细胞排列紧密,叶脉明显,气孔密集分布。
银杏叶片细胞排列稀疏,细胞间距大,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两侧。
百合叶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形态均匀,气孔分布不规律。
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有关。
菊花叶片的细胞结构与形态特征可能与其适应较为干燥的环境有关,细胞排列紧密有助于减少水分流失。
银杏叶片细胞排列稀疏,可能使得银杏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温和光照强度较高的环境。
不同生境下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比较观察(修改版)

一.实验目的1.学会徒手制作简易植物标本切片2.通过植物叶片形态观察了解植物叶脉、叶形、叶缘和叶裂的种类。
3.通过对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观察和对比,解释生境对植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将采集的植物分成阳生和阴生,水生和旱生、碳3和碳4、单子叶和双子叶共4组进行对比,通过叶形,叶片大小,上下叶表面气孔数目等生理特征来解释不同生境对植物的叶片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在校园内采集一定数量植物叶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拍摄,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叶片制作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总结。
四.实验结果(一)形态观察1.叶形图1-1戟形叶图1-2 卵形叶图1-3批针形叶图1-4心形叶2.叶缘图1-5齿缘图1-6波状缘图1-7全缘3.叶裂图1-8掌状浅叶裂图1-9掌状深叶裂4.叶脉图1-10弧形脉图1-11网状脉图1-12平行脉(二)解剖结构观察比较1.阳生与阴生(1)阳生图2-1阳松10X (2)阴生图2-2 滴水观音40X 2.水生与旱生(1)旱生图2-3鸢尾草10X图2-4 鱼尾葵10X (2)水生图2-5 芦苇叶正面10X图2-6 睡莲上表面10X图2-7 睡莲下表面10X图2-8 睡莲气孔40X 3.C3植物与C4植物(1)C3植物图2-9 蜘蛛兰10X (2)C4植物图2-10 红背桂40X5.单子叶和双子叶(1)单子叶植物图2-11 芦苇10X(2)双子叶植物图2-12 蚕豆40X五.实验结论1.叶片是植物直接承受阳光的器官,所以它内部结构的分化受光的影响也较大。
根据本人对阳松观察,发现与阴生植物(滴水观音)相比阳生植物的叶肉细胞较小,细胞壁较厚,气孔比较小,而且十分密集。
从外形上观察,与阴生植物相比,阳生植物的叶子普遍较小,质地较厚,颜色也比一般阴生植物的叶片深。
2.对于旱生植物而言,上下两面均形成气孔,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
此特点适应于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既保证了二氧化碳的吸收,又保证了蒸腾作用的进行,并且水分不会过多散失。
植物学实验四 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的结构 PPT

栅栏组织和海 达,叶肉细胞 海绵组织的分 达,海绵组织
绵 组 织 。 栅 栏 间 形 成 大 的 气 化。
发达,叶绿体
组 织 高 度 发 达 ,腔 。 只 在 上 表
较大。
常具有几层细 皮内侧分布有
胞,上下表皮 栅栏组织,海 内 方 均 有 分 布 。绵 组 织 比 栅 栏
组织略大。
网状脉,叶脉 平行脉,有三 平行脉,叶脉 网状脉,叶脉
维 韧皮部 管
束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角质膜 表皮细胞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上表皮)(40X)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孔下室 副卫细胞
气孔器 保卫细胞
气孔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叶肉)(10X)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细胞、泡状细胞, 体,上表皮细
上下表皮细胞大 胞比下表皮细
小基本一致。
胞大。
角质膜
有较厚的角质膜 和蜡被层。
无此结构。
有较厚的角质膜。
有较薄的角质 膜。
气孔器 毛状体
下表皮多个气孔 同时下陷,气孔 限定在气孔窝内。
上表皮分布有气 孔器,下表皮无
表皮毛发达,气 孔窝内可见表皮 毛。下表皮表皮 毛丰富,上表皮 表皮毛稀少。
角质膜 表皮细胞 栅栏组织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海桐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气孔下室 气孔器 气孔 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海桐叶片横切制片(示叶肉)(10X)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研究性实验三不同生境下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比较观察

湿生植物叶 为中生植物叶和水生植物叶的过渡类型。 以阴湿生植物(秋海棠类)叶为代表,一般叶片较薄而 柔软,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都不发达,复表皮特化为贮 水组织,蒸腾能力弱。
水生植物叶 结构特点与旱生植物叶相反。如沉水植 物眼子菜叶的表皮细胞壁薄而无角质化,无表皮毛,也 无气孔,但具叶绿体,吸收、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均可 由表皮细胞进行。一般叶肉组织层次少,不发达,但胞 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以弥补环境中空气之不 足。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双子叶植物叶(异面叶)、单子叶植物叶 (禾本科)和裸子植物(松针叶)的解剖结构;
2. 重点了解不同生境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二、器材和试剂
1. 以夹竹桃、松树、小麦、橡皮树、睡莲等叶的新鲜 材料和永久装片为实验材料,观察各种植物叶子的 形态,用放大镜或在解剖镜下仔细观察叶片的表面 (拍照或画简图记录)。
究.生命科学研究,2003, 7(3): 244~248 5. ......
作业
1. 查阅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性实验论文,论文格式 参照《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植物根据其与水分的生态关系,可划分为旱生植物、 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4个生态类型,相应的也 有4种生态类型的叶。
旱生植物叶 一般都具有防止蒸腾和保持水分的明显 特征。如芦荟和景天的叶,向肉质化发展,富含贮水组 织,有利于水分的保持;而松和夹竹桃叶等则向着减少 蒸腾的方向发展:缩小叶面积、增厚角质膜和表皮细胞 壁、密被茸毛、栅栏组织多层且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 发达、气孔下陷等特点十分明显。
花薯 豆
葵 桃 树 莲米麦稻树
叶形、大小 厚度、质地 气孔数目/视 野(×倍数) 表皮附属物 叶肉细胞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其它突出特征 生长环境
实验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

4.组织观察: 4.组织观察: 组织观察 结合以上内容观察同化组织、初生保护组织、分泌结构、 结合以上内容观察同化组织、初生保护组织、分泌结构、机 械组织 (1).初生保护组织 A. 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撕取油菜叶片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撕取油菜叶片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器的分化过 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母细胞、 保卫细胞)。 程(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母细胞、 保卫细胞)。 B.蚕豆叶片和玉米叶片表皮 观察表皮细胞,保卫细胞, 蚕豆叶片和玉米叶片表皮: B.蚕豆叶片和玉米叶片表皮:观察表皮细胞,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及异细胞(硅质、拴质和泡状细胞)。 )。注意表皮细胞的 副卫细胞及异细胞(硅质、拴质和泡状细胞)。注意表皮细胞的 特征和气孔器的类型。 特征和气孔器的类型。 同化组织:小麦小麦叶片离析材料观察叶肉细胞; (2)同化组织:小麦小麦叶片离析材料观察叶肉细胞;各种 新鲜叶材料中的叶肉细胞;永久制片中的叶肉组织。 新鲜叶材料中的叶肉细胞;永久制片中的叶肉组织。 分泌结构:观察各种新鲜材料表面的腺毛, (3)分泌结构:观察各种新鲜材料表面的腺毛,柑橘果皮中 的分泌腔, 的分泌腔,松叶中树脂道 机械组织:观察桂花叶片中石细胞, (4)机械组织:观察桂花叶片中石细胞,叶结构中的厚角组 织或纤维(厚壁组织) 织或纤维(厚壁组织)
桂 花 叶 片 中 的 石 细 胞
组织
腺毛与表皮毛
番茄
烟草
蚕豆
向日葵
内分泌结构
桔果皮分泌腔
精油(分泌物) 精油(分泌物)
树脂道
kNO3
ABA
低
倍
晶簇
分泌腔
表皮
角质膜
高
栅栏组织
海 桐 叶 横 切 片
倍
气孔器 海绵组织 叶脉
小麦叶横切片
叶子结构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组成。
2. 掌握观察叶片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其结构复杂而精细。
叶片主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树叶、菜叶等)、碘液、酒精、刀片、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加热器、剪刀、解剖镜、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的植物叶片洗净,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备用。
2. 观察叶片外表:用解剖镜观察叶片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3. 制作切片: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软化。
然后取出叶片,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厚度约0.5毫米。
4. 水分固定:将切片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叶片中的水分固定。
5. 碘液染色:将切片放入碘液中浸泡,使叶片的细胞结构更加清晰。
6. 观察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7.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表皮:叶片的表皮位于最外层,具有保护作用。
表皮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形成一层无色的保护层。
在显微镜下,表皮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2. 叶肉:叶肉位于表皮下方,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
在显微镜下,叶肉细胞呈绿色,表明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叶肉可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3. 叶脉:叶脉是叶片内的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叶脉呈网状分布,由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在显微镜下,叶脉呈绿色,表明含有叶绿素。
叶脉的粗细、分布和形状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六、实验结论1.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2. 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实验六叶的结构不同生境下植物叶片结构的比较观察

实验六 叶的结构
(三) 松针叶的结构: 取松属植物的针叶横切片 进行观察,可分为: 1.表皮及下皮层:表皮细 胞排列紧密,壁普遍加厚, 并强烈木质化。由于表皮 细胞壁很厚,以致表皮细 胞在横切面上观察时细胞 腔很小。表皮细胞的外壁 还堆积着一层很厚的角质 层。
表皮细胞内是一至数层纤维状的厚壁组织,称下皮层,可防止水分蒸发和使叶 坚固。松属针形叶的气孔下陷到下皮层以内,由一对保卫细胞和一对副卫细胞 组成,副卫细胞在保卫细胞的外上方,拱盖者保卫细胞。下陷的气孔可以减少 水分的蒸发,是松属对旱生生活的一种适应。
(3) 叶脉:是叶肉中的维管组织,常伴生一定的机械组织,分布在维管束的上下 方。叶片的主脉具有较大的维管束,其近轴面也就是靠近上表皮的一面是维管束 的木质部。在靠近下表皮的一面也就是远轴面,是韧皮部,两者之间也见到几层 扁平细胞,为束中形成层,它们的活动有限,所以叶脉没有明显的增粗。韧皮部 的下方是较发达的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棉花叶中脉下面向外突出的原因。
在中、小型的叶脉中一般没有形成层,只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其外包围着薄壁组 织构成的维管束鞘。叶脉越分越细,其结构也越来越简单。到叶脉的末端时,韧 皮部已经消失,木质部也简化成了一个管胞。
(二)单子叶植物叶片(等面叶)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主要分为叶片和叶鞘两部分,属不完全叶,解剖结构 上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区别,故又称为等面叶。取玉米或小麦叶横 切固定装片进行观察,区分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实验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共26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实验三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 构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海桐叶横切
低
倍 晶簇
角质膜
高
表皮
栅栏组织
倍
主脉
海绵组织 叶脉 叶脉
气孔器
棉叶横切
气孔
孔下室
分泌腔
木质部
主 脉
形成层
(厚角组织)
薄壁组织
韧皮部
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
低
倍
维管束鞘
高
气孔
泡状细胞
小麦叶肉细胞
倍
小 麦 叶 横 切 片
水稻叶横切面
泡状细胞
气腔
气孔器
蚕豆叶表皮
腺毛
3 试剂:透明指甲油
三、实验内容: 1、 叶片基本结构
双子叶植物叶片:海桐、棉花叶片横切片,低倍镜下区分 表皮、叶肉和叶脉,高倍镜下观察表皮细胞形状,角质膜 厚度,气孔器(保卫细胞、气孔和气孔下室),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的分布排列及其中叶绿体的分布,各级叶脉的特征。 取桂花叶片做过主脉徒手横切,观察叶结构, 你看到石细 胞了吗?它属于哪类组织?细胞有何特点?存在意义何在? 单子叶植物叶片: 小麦叶片横切片,低倍镜下区分表皮、 叶肉和叶脉,高倍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 (保卫细胞、气孔和气孔下室)及毛状体,叶肉细胞和各级 叶脉的特征。 思考叶的发育过程,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观察松叶横切制片,识别结构。注意分泌结构-树脂道。 小麦叶肉细胞观察:取小麦叶片离析材料制作临时制片, 观察其叶肉细胞的峰、谷、腰、环特点。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 1 新鲜材料:芦荟叶,豆瓣绿叶、桂花叶片; 油菜、玉米的叶片、蚕豆叶片;仙人掌科植 物,豌豆苗,洋葱鳞茎,大蒜,番茄、烟草 植株,柑橘果皮,小麦叶片离析材料 2 永久制片:玉米叶片、小麦叶片、夹竹桃叶 片、玉簪叶片、海桐叶片、水稻叶片、眼子 菜叶片、棉叶、松叶横切永久制片;银杏叶 离层制片
2、分泌结构(组织)
A.烟草、番茄的茎、叶柄(或过主脉叶片)或花柄横切临 时制片:观察表皮的腺毛特征,并与表皮毛比较。
拿取材料要小心,手捏材料会破坏腺毛
撕取其叶片表皮也可观察腺毛 蚕豆叶表皮撕片上也可观察到腺毛 B. 柑橘果皮:做徒手切片观察分泌腔中油滴状的分泌物。 C.松叶横切片:观察树脂道的结构和分布等。
实验三 预习自测题 1.完全叶由 , , 组成。缺少一至两部分的为 。 一个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为 。一个叶柄上有多枚小叶片的 为 。 2. 叶的发生:茎尖生长锥表面突起形成 ,其上部 经 、 、 生长后形成叶片。其组织分化经历 了从 到初生分生组织,最后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过程。初 生分生组织的 形成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形成 , 形成叶脉。 3.双子叶植物叶片中叶肉常分化 为 靠近上表皮的 和 近下表皮的 组织,这种叶的背腹面常颜色不同,为 叶。 4. 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叶片中叶肉一般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 为 叶。 5.禾本科植物叶片 上表皮常可见 细胞,失水可使叶片内卷。 叶脉 处表皮内方常有 结构。 6. 叶柄基部初期产生 ,后形成 、 ,叶柄在此脱 落。
附: 1、初生保护组织(表皮) A. 气孔器的发育 撕取幼嫩的油菜叶片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气孔器的分化 过程(气孔母细胞——不同成熟时期的保卫细胞)。 B.表皮结构:撕取蚕豆叶片和刮取玉米叶片上表皮:观察表皮 组织,区分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副卫细胞及异细胞(硅质、栓 质和泡状细胞)。注意表皮细胞的特征和气孔器的类型。 C.叶表皮气孔的类型、分布和密度调查 结合前述实验中蚕豆下表皮、玉米上表皮的观察(也可撕取其 他材料的表皮),分别在相同放大倍数下统计5个视野中的气孔数, 求平均值,比较二者气孔器的分布规律及密度。(也可选其他不同 生态类型的叶上下表皮观察) 也可用透明指甲油分别涂抹在植物叶片上下表面(角质膜及蜡 被应不发达且不易撕下表皮的),晾干后揭下指甲油膜制作装片, 观察统计气孔器的分布及密度。 判断你看到的气孔器类型。
副卫细胞 保卫细胞
叶 脉 上 方
玉米叶片表皮
C3和C4植物叶的结构
维管束鞘
维管束鞘
小麦叶横切
玉米叶横切示花环结构
阴生叶片横切
玉簪
贮水组织 维管组织
芦 荟 叶 结 构
同化组织
复表皮
气孔窝
气孔 气孔窝
夹竹桃(旱生植物)叶片的横切面
裸子植物叶的解剖结构
保卫细胞
孔下室 气孔器
表 皮 下皮层 叶 肉 内皮层 转输组织 韧皮部 木质部 树脂道
裸子植物松针叶横切面
叶绿体
水生植物叶
石细胞
睡莲
眼 子 菜
离区、离层和保护层
离层 保护层
叶柄
茎
闭合
打开
打开
蚕豆叶片下表皮上气孔开度的观察
1 保卫 细胞母 细胞
3 气孔 形成
2保卫细 胞形成 油菜叶片撕片——示气孔器发育过程
油菜叶片撕片——示气孔器发育过程
分泌组织
桔果皮中的分泌腔
番茄——腺毛
实验三
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及气孔的 分布、密度及运动
(附初生保护组织和分泌结构)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种子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 掌握不同生态类型叶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 的关系 3识别叶的特殊形态(变态) 4 学会气孔分布、密度调查研究的方法及去别不 同类型的气孔器 5 了解气孔器的分化过程 6 掌握保护组织(表皮)、分泌组织的结构特征 和识别方法
作业:选取3种不同生态类型(至少包括一种新鲜材料,且应包括同一生态因子影响形 成的不同叶:旱生-水生,阴生-阳生)的叶片,从以下几方面比较其结构特点。同 时附上所拍摄的能反应特点的相应材料的不同放大倍数、整体及局部的图片并标注。
植物名称 表皮细胞
角质膜
气孔器
毛状体
叶肉 叶脉 叶的生态类型
备注:表皮细胞:形状、层数、上、下表皮细胞体积的大小;角质膜:厚度及角质纹理; 气孔器:类型、分布及密度;毛状体:类型、分布、多寡;叶肉:叶肉细胞的分化、 栅栏组织的分布、细胞的层数、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在横切面的比例;叶脉:类型、 有无特化、密集程度、机械组织的发达与否;叶的生态类型:综合上述,初步判断 叶的生态类型。
8.叶片构造 叶片 角质膜 栅栏 /海绵组织 叶脉 胞间隙 阳生叶 。 阴生叶 。 9.旱生植物夹竹桃叶叶片 ,上表皮为 , 气孔器,角 质膜 。叶肉组织中 发达,叶脉 ,机械组织 。 下表皮上具 ;芦荟叶肥厚,中央具发达的 组织,叶脉 位于 处;水生植物眼子菜叶片通常 ,浮水叶上表皮 气孔。沉水植物叶一般 气孔和表皮毛,表皮细胞中常 具 ,叶肉 , 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有 通气组织,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 ,导管 。 10.C4 植物叶脉周围形成 。 11、叶蒸腾作用主要通过 叶片的 蒸腾进行,同时也可通 过 蒸腾进行 12、初生保护组织 表皮属 组织,由 、气孔器和 等组成,气孔器由一对 细胞围合而成,外围还可 存在 细胞。表皮细胞表面常覆盖有 和 。 13、分泌组织可分为两类: 如 ; 如 。
松针叶横切示树脂道(管)
烟草叶片上的腺毛
桂花叶横切示石细胞
2 、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结构特征 永久制片:夹竹桃叶、水稻叶、眼子菜叶、玉簪叶、玉米叶 、 小麦叶、 松针叶,观察叶片各部分结构的不同 特征,并初步 判断其生活环境,总结不同生态 类型叶片的特点,掌握阴地、 阳地,旱生、水生,C3、C4植物叶片的特 征。 新鲜材料:(徒手切片)观察芦荟叶,豆瓣绿叶片结构,判断生 态类型。 3、 气孔运动 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制作临时制片,观察不同气孔的开闭情 况及开度的大小。( 制片可放置10分钟后再次观察并对比) 4 、叶的离区、离层 观察银杏叶离层制片,分辨离区、离层、保护层等结构。 5、观察洋葱、大蒜、仙人掌科植物和豌豆苗,识别叶的特殊形态 (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