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精华正常产褥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正常产褥之母体变化

正常产褥之母体变化

正常产褥之母体变化产褥期是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通常为6周。

我们看看产褥期母体的一些具体变化。

1. 生殖系统子宫在产褥期变化最大,于产后10日内降入骨盆腔内。

在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一般为6周,其主要变化是宫体肌纤维修复、子宫内膜的再生、子宫血管的变化、子宫下段和宫颈的复原等。

阴道黏膜皱襞约在产后3周重现,但阴道至产褥期结束时仍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

外阴在分娩后的轻度水肿,可于产后2-3日内逐渐消退,若有轻度撕裂或侧切缝合,多于产后3-4日内愈合。

盆底组织在分娩过程中常伴有肌纤维部分撕裂,产褥期应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若能坚持做盆底肌康复训练,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

2. 乳房胎盘娩出后,体内催乳素抑制因子释放减少,在催乳素作用下,乳汁开始分泌。

婴儿的每次吮吸可以刺激下丘脑,使催乳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吮吸还能反射性引起缩宫素的释放,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收缩,使乳汁从腺泡、小导管进入输乳导管和乳窦而喷出乳汁(喷乳反射)。

吮吸和不断排空乳房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重要条件。

3. 循环系统产后72小时内,产妇循环血量因胎盘血液循环终止且子宫缩复,增加15%-25%,尤其产后2小时内,应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防治心衰的发生。

通常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

4. 消化系统妊娠期孕妇胃肠蠕动及肌张力减弱,胃液盐酸分泌减少,产后需要1-2周逐渐恢复。

产褥期活动少,肠蠕动减弱,加之腹肌及盆底肌松弛,容易便秘。

5. 泌尿系统妊娠期潴留的多量水分主要经肾脏排出,所以产后1周内尿量增多。

妊娠期发生的肾盂及输尿管扩张,需要2-8周恢复正常。

在产褥期,尤其产后24小时内可能由于膀胱内压敏感性降低、外阴切口疼痛、会阴受压过久、区域阻滞麻醉等引起尿潴留,可以用热水熏洗外阴、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诱导排尿,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刺激膀胱肌收缩。

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7):正常产褥

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7):正常产褥

2020年第七章正常产褥一、A11、新生儿开始吸吮母亲乳头的时间为产后A、20分钟内B、1小时内C、2小时内D、24小时内E、10分钟内2、母乳喂养的原则为A、夜间尽量不哺乳B、定时哺乳C、婴儿哭闹哺乳D、按需哺乳E、要儿患病时多哺乳3、母乳喂养时,避免母亲乳头皲裂最主要的措施是A、喂哺前消毒乳头B、喂哺后清洗乳头C、苯甲酸雌二醇涂乳头以防皲裂D、让新生儿早吸吮多吸吮母乳E、保持新生儿正确吸吮母乳的姿势4、关于产褥期保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防止产后出血B、适当活动C、可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D、计划生育指导E、产后8周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5、不属于正常产褥期临床表现的项目为A、脉搏加快B、呼吸深慢C、血压变化不大D、宫底每日下降1~2cmE、产后24小时内体温稍升高6、属于正常产褥的项目,正确的是A、产后4周血容量恢复至非孕状态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低凝状态C、胎盘附着面子宫内膜修复约需4周D、产后3日内分泌的乳汁为初乳E、产后28天以后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7、对于产后恶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性恶露呈鲜红色,含有大量血液B、血性恶露持续3~4天C、浆液性恶露含有小血块及坏死蜕膜组织D、白色恶露呈白色,含有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等E、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8、初乳是指产后A、8天内分泌的乳汁B、6天内分泌的乳汁C、5天内分泌的乳汁D、7天内分泌的乳汁E、9天内分泌的乳汁9、宫颈在产后几周恢复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10、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完全修复需到产后A、3周B、4周C、5周D、6周E、7周11、白色恶露一般持续时间为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12、属于产褥妇临床表现的项目,正确的是A、产后第1日,宫底稍下降B、产后初期产妇脉搏略缓慢C、产后宫缩痛多见于初产妇D、子宫复旧因授乳而减慢E、恶露通常持续1~2周13、属于正常产褥期子宫复旧规律的项目,正确的是A、产后30天宫体恢复至正常大B、产后3周宫颈恢复至正常形态C、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D、产后1周子宫于腹部不能触及E、产后宫底每天下降3cm14、初乳中含蛋白质较多,尤其是A、sIgAB、IgGC、IgED、IgCE、IgM15、以下关于产褥的说法错误的是A、盆底肌及其筋膜因分娩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B、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可使阴道壁子宫脱垂C、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形成残缺痕迹称处女膜痕D、阴道约在经阴分娩后3周新出现黏膜皱襞,产褥期结束时不能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E、宫颈外口分娩时发生轻度裂伤变,常发生在6点及12点处16、属于乳汁分泌的项目,正确的是A、初乳是指产后5日内分泌的乳汁B、初乳是指产后10日内分泌的乳汁C、过渡乳是指产后7~28日分泌的乳汁D、成熟乳是指产后5日内所分泌的乳汁E、成熟乳是指产后10日内所分泌的乳汁17、产褥期母体变化最大的是A、子宫B、乳房C、循环系统D、消化系统E、腹壁18、产后6周子宫重约A、50~70gB、1000gC、500gD、300gE、100g19、关于产后乳腺分泌乳汁的神经体液调节错误的是A、乳汁的分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B、产后雌、孕激素的急剧下降,促进对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C、垂体催乳素是泌乳的基础D、吸吮动作能反射性的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E、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健康状况相关20、关于乳汁,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及胎盘生乳素升高B、腺垂体催乳素持续释放C、吸吮乳头还能反射性的释放缩宫素D、吸吮是保持乳腺泌乳的关键环节E、不断排空乳房是维持乳汁分泌的重要条件21、初乳与成熟乳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A、成熟乳中脂肪及糖类含量较高B、成熟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C、初乳及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GD、初乳持续约7天以后,逐渐变为成熟乳汁E、大多数药物不经母血渗入乳汁中22、产褥期女性生殖系统变化不正确的是A、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B、子宫复旧需6周C、会阴侧切缝合后在产后3~4日可以愈合D、产后2周宫颈恢复至未孕状态E、产后一周子宫重约500g23、关于正常产褥期产妇生命体征的描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妇在最初24小时体温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B、产褥期早期呼吸深慢,由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C、血压产褥期变化平稳,妊高征的产妇血压明显下降D、产后脉搏较缓慢E、催乳素抑制因子释放24、下列关于产后循环系统及血液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产后3日内血容量增加40%B、产褥早期血液仍为低凝状态C、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较高D、血小板数量减少E、红细胞沉降率改变不明显25、产后2周的产妇,正常宫底应是A、脐上一指B、平脐C、脐下一横指D、耻联上二指E、降入骨盆腔,不可扪及二、A21、女,26岁,G1P1,剖宫产术后10日,母乳喂养,双乳不胀,新生儿吸吮双乳后仍哭闹不安而加代乳品,对该产妇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A、催乳饮催乳B、按需哺乳C、调节饮食D、用吸奶器吸乳E、鼓励乳母树立信心2、经产妇,27岁。

正常产褥和异常产褥

正常产褥和异常产褥

正常产褥一、定义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这一阶段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

二、产褥期母体的生理变化1. 生殖系统:产褥期变化最大的是生殖系统,其中又以子宫的变化为最大。

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前的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1)宫体肌纤维缩复: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减少,而是肌细胞缩小,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子宫体积及重量均逐渐减少。

分娩结束时——1000g产后1周——妊娠12周大小——500g产后10日——降至骨盆腔内产后2周——300g产后6~8周——正常非孕期大小——50~60g(2)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从蜕膜海绵层分离娩出后,遗留的蜕膜因白细胞浸润而分为两层:表层发生变性、坏死、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

深层即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恢复。

约于产后第3周,胎盘附着部位以外的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

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3)子宫血管变化:胎盘娩出后,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至手掌大,面积仅为原来一半,导致开放的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数小时后血管内即可有血栓形成,从而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若胎盘附着面被新生内膜修复期间,因复旧不良出现血栓脱落,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非胎盘部位妊娠期增加的大血管发生玻璃样变,逐渐吸收。

(4)宫颈及子宫下段变化宫颈:胎盘娩出后:宫颈外口呈袖口状,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2指,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很难通过1指;产后4周: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

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圆形(未产型)变为“一”字形横裂(已产型)子宫下段:产后子宫下段收缩,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阴道、外阴的变化。

2. 乳房:泌乳。

吸吮刺激促进垂体释放PRL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汁从腺泡通过导管排至乳窦而喷射出乳汁),所以,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24.产褥期的临床表现

24.产褥期的临床表现

24.产褥期的临床表现一、产后阵痛成因:子宫需要恢复到原来大小,反复进行收缩导致的。

时间:产后12小时,持续3~4天。

作用:帮助产妇子宫的恢复。

注意事项:①多次分娩的产妇较首次分娩的产妇更加疼痛。

②哺乳时由于受刺激促进收缩疼痛加强。

③如果疼痛强度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需就医。

二、恶露成因:产后坏死的子宫蜕膜、血液等形成经过阴道的排出物。

分类:①血性恶露---大不分成分为血液,红色。

产后第2~3天。

②浆液恶露---稀薄,颜色从淡红变成褐色,量变少。

持续4~5天。

③白色恶露---产后两周后,变白色,持续2~3周。

作用:通过排出恶露的颜色和排出量可作为了解子宫的恢复情况的参考。

注意事项:如果恶露持续时间过长,一直有要排泄感觉,颜色比之前更红,夹杂有大的血块,痛感加强,需及时就医。

三、产褥汗成因:怀孕时为了供胎儿之需,孕妇血容量、组织液、体内液体增加。

分娩后新陈代谢下降,不在需要这么多水分,想向体外排出一部分水分。

分类:①呼吸②大小便③出汗---分娩后2~3天,即使卧床休息也会出很多汗,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出汗。

注意事项:①出汗时毛孔往往是开放的,容易招致风寒侵袭,发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②勤换衣服,保持干燥,补充水分。

四、产后抑郁成因:体内荷尔蒙发生变化,对宝宝的哺育,生活角色、生活习惯和精神都处于剧烈的转换期。

身心俱疲的情况下精神上的紧张和混乱。

时间:产后第3~4天到第1~2周。

症状:爱哭、失望、忧郁、不安、头脑模糊、失眠、头痛等。

注意事项:①多与产妇交流,聊天,安抚。

②症状持续超过两周以上,需要引起注意,按需就医。

五、其他临床表现1.体重减轻:5千克左右,产后4~6周时,重量维持稳定。

2.大便:肠胃运动缓慢,运动量相对减少,容易发生便秘,多吃纤维食品。

3.排尿:刚开始因为宝宝生产压迫神经导致排尿困难,情况24小时内消失,排尿增多。

4.腹腔壁:慢慢恢复,会有些松弛,留下白色有光泽的妊娠纹。

5.体温、脉搏、呼吸、血压①体温:产后24小时内体温略有升高,不超过38度。

正常产褥概念与产褥期母体变化

正常产褥概念与产褥期母体变化
增多,淋巴细胞稍减少 PLT:增多
正常产褥概念和产褥期母
20
体变化
(二)消化系统的变化
产后1~2日内:口渴,喜进流食或半流 食,但食欲不佳,以后逐渐好转
胃酸分泌减少,1~2周恢复 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2周恢复 卧床时间长,缺少运动,腹肌及盆底肌
松弛,加之肠蠕动减弱,容易便秘。
正常产褥概念和产褥期母
产后1周 —— 500g ——妊娠12周大小
产后10日
——降至骨盆腔内
产后2周 —— 300g
产后6周 —— 50g——比非孕期稍大
正常产褥概念和产褥期母
6
体变化
(2)子宫内膜再生
胎盘从蜕膜海绵层分离排出后,
胎盘附着面缩小→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
形成血栓→止血→创面表层坏死脱落→恶露。 残存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
产妇情绪——避免精神刺激
产妇健康状况
正常产褥概念和产褥期母
18
体变化
母乳喂养的好处:
增进母子感情 有利于生殖器官及有关器官组 织更快恢复 提高新生儿抗病能力
母乳含大量免疫抗体,如SIgA, 经新生儿摄 入后,在胃肠道内不受胃酸及消化酶的破坏, 大部分粘附于胃肠道粘膜,故母乳喂养的新生 儿患肠道感染者甚少。
正常产褥概念和产褥 期母体变化
正常产褥概念和产褥期母
1
体变化
正常产褥
概念: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 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 所 需的时期,称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变化 第二节 产褥期 临床表现 第三节 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正常产褥概念和产褥期母
2
体变化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变化
外口由圆形变为“一”字形

正常产褥

正常产褥

正常产褥【概念】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这一阶段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临床表现】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体温一般多在正常范围。

有些产妇产后24小时内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度,这可能与产程延长或过度疲劳有关。

未母乳喂养的产妇或未做到及时有效的母乳喂养,通常于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有发热,称为泌乳热。

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略缓慢,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休息有关,一般产后1周恢复正常。

产后由胸式呼吸恢复为胸腹式呼吸。

2、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出汗多,尤其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一般一周内可自行好转,不属病态。

3、产后宫缩痛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常引起阵发性的腹部剧烈疼痛,尤其是经产妇更为明显,称为产后宫缩痛。

一般持续2~3天后会自动消失。

4、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变得圆而硬,宫底在脐下一横指。

产后第一天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使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腔内。

5、会阴产后会阴可有轻度水肿,一般于产后2~3天自行消退,若有会阴侧切伤口或撕裂修补者,会阴处常有疼痛。

6、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患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除,称为恶露。

恶露分为:(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

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持续3~4天,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

少量血液,但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粘液宫腔渗出液,且有细菌。

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黏稠,色泽较白。

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500ml,个体差异较大。

【辅助检查】除进行产后常规体检外,应作血、尿常规检查。

卫生资格《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强化讲义-产褥期临床表现

卫生资格《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强化讲义-产褥期临床表现

产褥期临床表现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的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

若产程延长致过度疲劳时,体温可在产后最初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

不哺乳者于产后3~4天因****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发热,体温达38.5℃,一般仅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体温即下降,不属病态。

产后的脉搏略缓慢,每分钟为60~70次,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有关。

2.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恶露分为:(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得名。

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色淡红,似浆液得名。

含少量血液,但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阴道排液,且有细菌。

(3)白色恶露黏稠,色泽较白得名。

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毫升,个体差异较大。

血性恶露约持续3天,逐渐转为浆液恶露,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

上述变化是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的结果。

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量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产褥期保健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子宫内有较大创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容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况。

需要注意清洁卫生,加强产褥期护理,使身体尽快恢复。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休息环境,注意卫生。

室内温度适宜,18~20℃,空气新鲜,通风良好。

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时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

产后阴道有恶露排出,要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洗外阴,勤换内裤与卫生垫。

大小便后避开伤口,用清洁卫生纸从前向后擦净,注意不要反方向,以免肛门周围细菌逆行造成感染。

2.注意情绪变化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5天,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现与护理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现与护理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
现和护理
17
产后宫缩痛
产后1~2天出现 持续2~3天消失 多见于经产妇 哺乳时反射性加重 不需特殊用药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
现和护理
18
恶 露(Lochia)
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上皮细 胞、细菌等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血性恶露
浆液恶露
白色恶露
持续时间 产后最初3日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现和护理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
现和护理
1
第一节 正常产褥
一、概述 二、产褥期母体变化 三、产褥期临床表现 四、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
现和护理
2
概述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 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称为产褥期
包括功能和形态,一般规定为6周 心血管功能、心理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数月 俗称“坐月子”
生命体征(BP、P等) 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 协助产妇早接触,首次哺乳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
现和护理
20
产褥期处理(2)
饮食
自然分娩:产后1小时进流食或清淡饮食、半流食 剖宫产后:8小时后进全流食,次日半流食,排便后进
普通饮食 注意营养、热量、水分 排尿与排便
排尿:产后4小时内排尿 困难用热水熏洗外阴、肌注新斯的明、留置导尿 防便秘:多吃蔬菜、早下地、润肠
乳胀
哺乳前湿热敷 频繁哺乳、排空乳房
用猪蹄2只炖烂吃肉喝汤
催乳 多进汤汁食物
针刺穴位
最简单的退奶方法是停止哺乳
退奶 目前不推荐用雌激素或溴隐亭 退奶
正常、异常产褥临床表
现和护理
23
产褥期保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精华正常产褥临床表现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妇产科主治医师辅导精华:正常产褥临床表现
一、生命指标的变化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的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最初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

产后的脉搏略慢,每分钟60~70次,1周后恢复正常。

产后呼吸14~16次/分。

产后血压平稳。

二、子宫复旧
产后第1日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致使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至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

三、产后宫缩痛
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

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

四、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血性恶露: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含少量血液,有较多量的坏死蜕膜组织、子宫颈粘液、阴道排液,且有细菌。

3.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正常恶露持续4~6周,总量约250~500ml.血性恶露持续3~4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逐渐转为浆液恶露,约10日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

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大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长并有臭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