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预防艾滋病_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近年来,艾滋病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我国,艾滋病疫情虽然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一些地区和特定群体中仍然存在传播蔓延的情况。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西安某高校积极组织了一系列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那么,这些活动的效果如何呢?本文将对该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一、活动内容及形式该校的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举办讲座、展览、宣传海报发布等形式。

讲座内容主要涵盖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和互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学校还设置了艾滋病健康教育主题展览,展示了一些真实案例、相关数据和预防知识,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参观。

而宣传海报则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普及了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二、教育效果评价1. 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校的相关调研数据显示,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新生们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80%以上的新生表示能够正确区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70%以上的新生了解到了正确的预防方法。

这表明,该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在知识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参与度评价该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也较高。

讲座和主题展览吸引了大部分新生的参与,通过互动问答、观展等形式,使学生们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了对艾滋病的认知和参与度。

在活动结束后,学校还对参与活动的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表示通过活动对艾滋病的认知有所提升,60%以上的学生表示将会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更加重视个人卫生和健康,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问题及改进建议尽管该校的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讲座、展览和海报宣传进行教育,缺乏一些新颖的、有趣的教育方式,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的参与。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它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西安某高校开展了一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本文将评价该活动的效果,包括社会影响、知识传播、态度改变和行为改变等方面。

从社会影响方面来看,本次活动在校园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对艾滋病的重视程度。

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参与活动,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有了更新和深入的了解,认识到艾滋病并不是只发生在别人身上,而是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的疾病。

这种社会影响对于推动艾滋病健康教育在校园内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看,本次活动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宣传栏、讲座、小组讨论等方式,向学生普及了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通过活动,学生了解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知识,并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解答。

这种知识传播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到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从态度改变的角度来看,本次活动通过宣传海报、视频播放等方式,向学生传递了积极、正确的态度。

活动强调了不歧视、不排斥艾滋病患者的观点,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活动,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抱有更加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认识到艾滋病患者也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一部分人群,避免了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孤立。

从行为改变的角度来看,本次活动将重点放在了艾滋病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方面。

通过讲座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等行为,培养了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据调查统计,活动后有很多学生表示会采取更积极的防艾行动,自觉遵守艾滋病预防的相关规定,改变了原有的不良行为。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活动,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对艾滋病的认知更加深入和全面,并且态度和行为也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活动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构建一个艾滋病无高校、无校园的健康环境。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有效的方式、 法 。 者 于 20 方 笔 0 6年 4 6月 份 , 黄 冈市 区 内 ~ 在 对 黄 冈师 范学 院和 鄂 东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所 大学 开 展 了预 防 艾 滋病 知识 培训 活 动 。 对 活动 效果 进 行 了评 价 。 并
1对 象与 方 法
11对 象 .
2 . 12 92 4
1 . 4 4 < .1 62 57 O0
6, 15 6 0 7 . 6 .9 < .1 9 88 84 O0 6, 35 7 1 8 . 131 O0 4 46 8< .1 1
问卷 中共 有 4道 题 涉及 A DS的 常识 问题 。统 计 学 检验 I
共 调查 黄 冈市 的 2所 大学 的大学 生 12 6名 。 1
12 方 法 .
共 用注 射 器 夫 妻 双 方 彼 此 忠 贞 性行 为使用安全套
拒 绝毒 品
87 6 95 2 41 5
10 0 3
随 机抽 取 每所 学 校 生 开 展 为 期 1 月 的学 校 预 防艾 滋 病 健 康 个 教 育 活动 , 并在 教 育前 、 分别 进行 问卷调 查 。 后 问卷 参 考 国 内 外 有关 资 料 , 自行设 计 而 成 。 调 查之 前 。 在 由黄 冈 市疾 病预 防 控 制 中心 统一 培训 调 查 员 ; 由调查 员组 织 学 生 统 一 填 写 问
AD I S能 预 防 目前 A D I S能 治 愈 毒品与 AD I S有 关 10 9 9 8 2 9 . 9.9 < O1 2 35 4 61 0 O. 54 8 96 2 5. 31 6 7 76 1 1 0.5< . 6 . 2 7 O O1 8 . 8 2 93 8 4 4 < O1 42 2 79 O.

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
相 比有明显提
反 对 一个人 可 以 拥 有多 个 性 伴 的 大学 生 教 育前 后
的 大学 生 希望 了解 更 多的艾 滋
分别为 性差异 见表

,


,
经 统计 学 处理 均 无 显 著
,
病知 识 与教育前的
相 比 有 明显 下 降 表
,

两项
教 育前 后 艾 滋 病 态 度 信 念 问 卷调 查 结 果

需要 尤 其是 关 于 预 防传播 疾 病 方 面 的 问 题
,
预 防艾
,
害性 对 其 传播 途 径 有 一 定 的 了 解 但 比 较 肤 浅 和 模


滋 病 必 然 在 涉 及 到 难 避 以 免 而 又 敏 感 的性 行 为 受我 国 传 统 观 念 的 影 响 青年 学 生 公 开 讨 论 性 问 题 存 在 一

调查结 果经
软件处理

结 镇 江 市一 所师 范 院 校 名 女生
,

健 康教 育效 果
对象 和 方 法
对象 生
,

,
年级 的大学


艾 滋 病 知 识 的 教育 效 果
两 次 问卷 调 查 结 果 对 比 发 现 健 康 教 育 对 提 高 大
,
名 其 中男生

,
名 年龄
岁 来 自农 村 城 镇 和 城 市 的 学 生 各 占
,
,
,
对 艾 滋病 的 态 度 和 信 念 的 教 育 效 果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均 有 显 著性 差 异

,

持 同性 恋 应 禁 止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于新生来说,正值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时期,然而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却普遍存在误区。

因此,某高校在新生入学之际举行了一场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带着目的性地对新生进行科普。

那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一、活动的设计方案该高校在开展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时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光盘播放、讲座讲解、答题互动等,真正做到了活动精彩纷呈。

同时,活动中呈现出来的重点内容也是新生们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如艾滋病基础知识、防治措施等。

此外,为了增强新生的参与感和实际操作性,还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通过采用抢答、问答以及小组竞赛等形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让新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掌握预防技巧。

二、教育效果的评价新生在参加了这次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之后,对艾滋病的认识更加全面且准确,很多关于艾滋病的疑虑和误区也得到了解决。

同时,对于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许多新生已逐渐意识到自我预防的重要性,了解到个体相互之间的防疫常识,更重要的是对某些大众观念,如艾滋病患者应予排斥等议题有了新的认识,降低了对患者的歧视和排斥情绪。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存在少数新生对基本的防疫常识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疑虑,而且一些讲解还显得比较枯燥。

因此,在开展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方面,我们需要加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新生参与度,让新生更好的吸收知识。

综上所述,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不仅让新生们认识到了艾滋病的重要性,还起到了培养其防疫自我保护意识、促进相互团结的作用。

同时,在未来的活动中,我们应更深入地挖掘相应的资源,从多样化的方式和形式上进行完善改进,让更多的新生在这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受益。

广东省湛江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广东省湛江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 btat Obet e oass ee et ees f ISpee tnh ahe uao e e h r I S A s c】 r jc v T sest fci ns o D r ni el d ct nsr s f eWol AD i h v A v o t i i oT d
病人持同情 、理解态度 ,只有 2 . %学生支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好保密工作 ,愿意 与艾滋病病人一 同工作 、 25
学习的只有 5 . %。有 9 . %的学生认 为有必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 康教 育 ,却只有 7 . %的学生愿意 向其他 人 79 75 28
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除电视 、报刊杂志 、网络 等新 闻媒 体外 ,他们希 望通过讲座/ 会议和 医生/ 护士等途径 获 取更 多的相关知识 。结论 本次大型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 育活动效 果明显 ,大学生 预防艾滋病知 识有一定 幅度 提
Gu n d n a g o gPr vn e WA o ic NG Zh n o g,C N Ha — u HE n x n,L Xu — i n U eq o g,C N Me g s e g,HU K — ig,Y Ni L AO HE n —h n e qn U , I
W nx n , UJn-n .Z aj n sitfr el dct no u nd n r i e Z aj n 20 5 hn e—i g L gj g hni gI tue o a hE uai a i i a n t H t o fG a gogPo n , hni g54 0 ,C ia vc a
8 . %提高到 9 . %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68 10 P< .5 。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 “ 蚊子 叮咬”及 “ 用浴 缸 、游 共

淮安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淮安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 行统计 分 析 。 30进
2 结果
2 1 相关知识 的掌握情况 健康教育干预前 , . 大学
生对艾滋病 3 条传播途径掌握较好 , 而对非传播途径 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健康教育干预后 , 大学生对艾 问卷 匿名 填写 , 成 后 当 场 收 回 调 查 员 、 核 员 对 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均有不 同程度的提高 , 完 审 问卷 进行 审核 , 除无 效 问卷 。 剔 差异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详 见表 I 。 14 资料分析 用 E C L建 立数据库 , . XE 采用 SS PS 表 1 干预 前后大 学生 艾滋病 相 关知识知 晓率 的 比较 凡 % ) (
1 对 象与方法
11 对象 .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 在淮安市某高校, 以
问卷调查结束后 , 在该校举办了为期 3 个月的艾滋病 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 内容包括: 举办艾滋病知识讲座 , 在校园内向大学生分发艾滋病宣传材料 , 利用宣传展 牌进行宣传 , 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等。活动结束 后再次进 行调查 , 调查大 学生 90人 ( 生 39人 , 共 5 男 9 女生 51人 ) 5 O两 次 问卷 调查 内容及 形 式完 全 相 同。 前后调查对象 , 在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年 龄均在 l 2 8— 2岁 。 控烟制度作为强化控烟措施、 加大控烟力度的重要手 段, 制订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单位标准、 医务人员戒烟 手册、 劝阻吸烟和戒烟指导原则 , 建立 医疗卫生单位 禁止使用卷烟接待宾客与系统 内禁烟制度 , 全面推进 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 44 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 各医疗卫生 . 机构制订创建无烟单位工作计划 , 把创建活动作为快 速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 控制烟草危害的重要干预措 施, 各单位在门诊 、 院部、 住 会议 室等醒 目位置增设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西安某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艾滋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增强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西安某高校近期组织开展了一次以艾滋病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对该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以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改进教育工作。

通过对活动的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并不了解,特别是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存在着认知错误。

但在参加了此次活动以后,学生的相关知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这表明本次活动在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观察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此次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在小组讨论和游戏环节中也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

这表明学生们对于学校组织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充满了兴趣和热情,他们愿意接受艾滋病健康知识的学习,这为未来的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开展活动后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艾滋病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在活动之前,一些学生对于艾滋病持有偏见和歧视,往往将艾滋病患者与负面印象联系在一起。

但在活动结束后,他们对艾滋病患者表现出了更多的关爱与理解,愿意接触和交往。

这表明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帮助,这对于减少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孤立感是非常有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次活动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教育内容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内容过于简单,希望将更多实用的预防知识纳入活动中。

活动时间较短,部分学生反映希望能够增加活动的时间和深度,使得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 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赵晋湘,吴 霞,张银菊,郑建玲,肖月华摘要: 目的 了解预防艾滋病 性病健康教育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 对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下发自制调查问卷,抽样调查。

结果 健康教育后比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 性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差异。

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 性病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效果,但是,教学方法应不断提高。

关键词: 预防医学;学校卫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艾滋病 性病在我国人群感染有逐年上升与蔓延之势,健康教育是预防的有利措施,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已纳入重要课程[1],为了解我校大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 性病有关知识的程度,以及教学和其他宣传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遂对2002级学生进行了艾滋病 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我校2002级本科新生为调查对象,健康教育前后随机抽样,年龄17~21岁,平均18.5岁。

1.2 方法1.2.1 调查问卷 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预防艾滋病 性病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 性病的一般知识,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获得艾滋病 性病知识的来源,对性行为的态度等。

1.2.2 调查与评价方法 以班为单位,采用不记名只标明男女的方式,独立答卷。

1.2.3 教育方法 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分批开设多媒体性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 选修课专题讲解,及其他宣传方式。

2 结果健康教育前下发问卷1150份,收回1078份,收回率为98.00%。

男生677份(62.8%),女生401份(37.20%)。

健康教育后用同样的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250份,收回1229份,收回率为98.3%。

男生801份(65.2%),女生428份(34.8%)。

所有调查结果 2统计分析。

2.1 艾滋病一般知识了解正答率 健康教育前,正答率:平均64.7%(697 1078),男生63.8%(432 677),女生66.1%(265 401)。

健康教育后,正答率:平均86.1%(1058 1229),男生85.4%(684 801),女生87.4%(374 428)。

健康教育前后大学生对艾滋病 性病知识了解率有显著差异( 2=19.92,P<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医院(中国湖南 长沙 410082)作者简介:赵晋湘(1952-),男,山西省人,大学本科,学士,副主任医师,现为湖南大学健康教育教研室教师。

0.01),男女生无差异性( 2=1.29,P>0.05)。

2.2 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的了解正答率 健康教育前,正答率:平均78.8%(850 1078),男生78.4%(531 677),女生79.6%(319 401)。

健康教育后,正答率:平均96.5%(1186 1229),男生95.8%(767 801),女生97.9%(419 428)。

健康教育前后有显著差异( 2=10.86,P<0.01),男女生无差异性( 2 =1.42,P>0.05)。

2.3 获得艾滋病 性病知识来源 调查发现,大学生获得艾滋病 性病知识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从同学谈论中获得,男生68.5%(1012 1478),女生69.6%(577 829),平均68.9%。

从家庭、学校中获得,男生23.2%(343 1478),女生29.4%(244 829),平均25.4%。

从书籍中获得,男生62.2%(920 1478),女生50.1%(415 829),平均57.9%。

从影视中获得,男生63.1%(933 1478),女生63.8%(529 829),平均63.4%。

2.4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调查发现,对男青年婚前性行为:反对,男生43.3%(640 1478),女生61.6%(511 829),平均49.9%;不反对,男生45.2%(668 1478),女生29.2%(242 829),平均39.5%。

对女青年婚前性行为:反对,男生55.3% (817 1478),女生74.1%(614 829),平均62.0%;不反对,男生36.4%(538 1478),女生21.5%(178 829),平均31.0%。

对未来丈夫或妻子有否婚前性行为:介意,男生62.4%(922 1478),女生63.8%(529 829),平均62.9%;不介意,男生25.7%(380 1478),女生26.4%(219 829),平均26.0%。

3 讨论3.1 艾滋病 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从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大学生对艾滋病 性病的一般知识了解、传播途径的掌握得到了明显提高(P<0.01),男女无明显差异,与黄金等[2]调查结果不完全一致。

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于现实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还应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结合具体情况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3.2 正规渠道提供艾滋病 性病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部分大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这一阶段,自己感到身体的形态、功能在发生一系列变化,但是又羞于让别人发现自己的变化,尤其是对2003年驻粤、琼某部新兵卫生检疫情况的调查研究陈世望,银 涛,付建国摘要: 目的 了解新兵体格复查和卫生防疫措施落实情况,找出新兵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方法采取听、看、查、问等方法,对新兵到达部队后的卫生检疫、体格复查、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医疗保障、卫生管理和发病等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2003年新兵卫生工作组织严密,新兵卫生工作落实到位,防疫措施得力,杜绝了传染病的发生;复检中81人不合格,共检出有包括传染病、精神病类等在内的43种疾病。

结论 只有搞好军地协调,严格落实新兵卫生检疫制度,增加复检手段,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卫生检疫工作水平。

关键词: 新兵;卫生检疫;对策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为做好新兵入伍期间卫生防疫及体格复检工作,确保新兵身体健康和兵员质量,遂于2003年1月7~18日对驻粤、琼部分部队新兵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查。

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以驻粤、琼部分部队2003年度近15000名(其中女兵63名)新兵为调查对象,这些新兵分别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海南、浙江、四川、吉林、陕西、河北、黑龙江等11个省份,年龄为17~22岁。

12 方法 采取听、看、查、问等方法,深入部队对新兵到达部队后的卫生检疫、体格复查、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医疗保障、卫生管理和发病等情况进行检查。

2 结果2 1 总体情况 2003年新兵卫生工作落实较好,各部门对新兵卫生工作抓得很紧,从组织管理上抓得早、抓得实,形成了套路,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对接兵干部进行培训,圆满完成了接兵任务;二是严格落实体格复查和退兵工作,作者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防疫队(中国广东 广州 510500)作者简介:陈世望(1975-),男,本科,医师,主要从事卫生防疫工作。

第二性征的出现,更是不安。

正规渠道如不能提供艾滋病 性病知识教育,就会从其他途径去寻找,可能得到一些不利于健康、甚至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育的东西。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来源为书刊、媒体等,从父母、从学校途径得到的很少,与报道一致[3,4]。

因此,在高校开展艾滋病 性病健康教育,从正规渠道提供准确、全面的防控知识,保护大学生免受艾滋病 性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3.3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讨出好的适应大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以大课的形式面授,采取多媒体教学,从调查情况看,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必须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人性化的教学,结合专题讲座、同伴教育、专题讨论、咨询、热线电话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同伴教育, 现身说法 很重要,调查发现68.9%的同学获得艾滋病 性病知识,来源于此途径。

还应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尤其是伦理道德、法律知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正确的性引导是预防艾滋病 性病的重要措施 调查发现,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大多数持反对态度(58.3%),不介意者在30%以下,比郑煜煌等[5]报道偏低。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人们婚恋观念的转变,加之性生理发育的成熟,性心理发育的滞后,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 性压抑 的矛盾之中,为了探测 性 的秘密,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当今艾滋病 性病流行之际,打破封建意识和传统观念,用宣传教育和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方法,消除性神秘,给性以科学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性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成年人尤其是青壮年中蔓延的最有效、最积极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1]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4-5.[2]黄金,王红红,AnnB.W illi ams.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调查及其相关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3,10(4)454-456.[3]黄万琪.武汉工业学院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19-320.[4]陈晶琦,赵德才,王嘉,等.北京市3所大学一年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32-333.[5]郑煜煌,孙振球,冯铁建,等.湖南省高校学生性观念和AIDS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1):44.(收稿日期:2003-1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