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欧实验汇报

合集下载

空白试验资料

空白试验资料

空白试验晨曦透过窗帘射入房间,映照着书桌上一片空白的试验报告纸。

我揉了揉昏昏欲睡的双眼,心中升起一丝忐忑不安。

这是我迎来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实验,也是我心心念念的研究课题中最关键的一步——空白试验。

许久以来,我的研究围绕着从未触及的领域展开,探讨着人类认知深处的神秘角落。

我的努力和汗水都化作了这一张张试验报告纸上的数字和图表,但唯有这一次的空白试验,才是真正的考验。

没有了已知的基础和依据,我将面对着未知的挑战和迷茫。

我慎重地将实验设备摆放整齐,检查着每一个环节的可靠性,调试着每一个参数的准确性。

迎面而来的是静谧而压抑的气氛,仿佛世界被一层神秘的幕布所笼罩。

我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思绪收敛到这张空白的试验报告纸上。

实验开始了。

我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每一个操作,在纸上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试管中液体的颜色、仪器上的指示灯闪烁、心跳的节奏……所有的一切仿佛在默契地配合着我的动作。

我沉浸其中,渐渐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然而,当一切看似平稳之时,却突然传来异常的波动。

试验报告纸上的数字起伏不定,图表中的线条错综复杂,时间仿佛停顿了一样。

我紧张地调整着实验装置,却依旧束手无策。

这不曾在任何一次试验中发生过的情况,让我陷入深深的困惑和无力。

空白试验,原来是如此脆弱和不可预测。

没有了先例和经验的指引,我只能孤注一掷,放手一搏。

逆转的机会也许就潜藏在这混沌的波动之中,只待我找到那一丝破绽。

我闭上双眼,深呼吸着,试图专注于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逐渐,一个闪光的念头闪现在我的脑海中。

或许,回归最初那份对科学的初心,才能找到解决这一困局的方法。

我调整心态,重新审视着试验装置和数据,不再被表面的混乱所迷惑。

慢慢地,一切渐渐清晰起来。

我找到了那个被忽略的细节,重新塑造实验的逻辑,重新定义数据的解读。

空白试验并非一无所获,而是需要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坚定的信念。

最终,在我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过程中,实验的结果逐渐呈现出理想的状态。

当最后一组数据被记录在报告纸上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成就。

第四组实验报告(共五则)

第四组实验报告(共五则)

第四组实验报告(共五则)第一篇:第四组实验报告第四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航材值班管理程序流程图改进实验实验目的:运用 5W1H、VA/NVA 分析、“四巧”技术(ECRS)方法改进流程图,使工作程序最简化、最有效率。

实验内容:一、任务分配:绘制流程图运用 5W1H 方法分析运用 VA/NVA 分析运用“四巧”技术(ECRS)分析修改成新的流程图二、步骤1、绘制流程图,根据航材值班管理程序 word 文件,将步骤绘制成流程图。

(见附件一)2、运用运用 5W1H 方法分析流程图,分析如下:3、运用 VA/NVA 分析(见附件二)4、运用“四巧”技术(ECRS)分析5、根据三种分析流程图的方法,将流程图改进。

(见附件三)实验结论:小组成员:李凯白野成杰曹文杰丛昱范鑫高航龚涛何子立邓彦辉李瑶李元刘畅用运用 5W1H 方法分析:刘畅邓彦辉李瑶运用 VA /NVA 分析:李凯白野成杰运用“四巧”技术(ECRS)分析:李元曹文杰丛昱实验总结::范鑫高航龚涛何子立第二篇:第四组范文第四组:小组总结及组员个人寄语大总结:从进入高三以来,祖内同学明显都认真努力了许多,但有进有退。

吴双红,周雷,卢俊俊,潘缘四人都在第三次月考中退步了。

李霞,万元洋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失落是难免会有的,但我们都不会灰心。

因为在相互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我们都感觉有所进步,不至于灰心丧气。

我们都坚信我们能考出一个令自己和家人以及老师满意的答卷。

组员个人寄语:吴双红:我可能不够努力,但我绝不放弃。

万元洋:人在做,天在看。

一切结果,自己承担。

卢俊俊:不要和别人比,自己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

潘缘:用时间证明一切。

周雷:慢慢来,没有一败涂地,只有越挫越勇。

李霞:顺其自然,放宽心态。

第三篇:第四组作文第四单元看图写话(作文指导)一、教学目的: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感情,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二、教学重点:仔细观察照片,展开合理想象三、教学难点:通过描写,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促景生情:1、出示相片的资料。

塞曼实验报告

塞曼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塞曼效应现象,加深对原子物理中塞曼效应理论的理解。

2. 掌握使用光栅摄谱仪、偏振片等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电子的荷质比,验证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塞曼效应是指当原子处于外磁场中时,其能级发生分裂的现象。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在外磁场中的运动受到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的约束,导致能级分裂。

实验中,通过观察汞谱线的塞曼分裂,可以测定电子的荷质比,并验证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仪器1. 光栅摄谱仪2. 偏振片3. 汞灯4. 电磁铁5. 聚光透镜6. 546nm滤光片7. 记录仪四、实验步骤1. 将汞灯放置在光栅摄谱仪的入射光路中,调节光栅和汞灯的位置,使汞灯发出的光通过光栅。

2. 在光栅摄谱仪的出射光路中,放置偏振片,调节其角度,观察偏振光的性质。

3. 将汞灯放置在电磁铁的磁场中,调节电磁铁的电流,使磁场强度逐渐增大。

4. 观察汞灯发出的光谱线,记录其位置和亮度变化。

5. 改变电磁铁的电流,重复上述步骤,观察光谱线的分裂情况。

6. 利用记录仪记录光谱线的位置和亮度变化,绘制塞曼分裂谱线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汞灯发出的光谱线在电磁铁的磁场中发生分裂,分裂的条数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2. 根据塞曼效应理论,分裂的条数与能级分裂的数目相等。

通过计算分裂的条数,可以推算出电子的荷质比。

3. 通过实验测定的电子荷质比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对塞曼效应的影响较大。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光谱线时,应注意观察其位置和亮度变化,以便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稳定,以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七、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塞曼效应现象,并利用实验数据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结果表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在原子物理中得到了验证。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1新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2021新苏教版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班级姓名等级
注:实验装置简图应在实验步骤栏体现。

国外生物实验报告

国外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现象。

2. 了解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作用。

3. 掌握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技能。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紫甘蓝叶片2. 0.9%生理盐水3. 10%蔗糖溶液4. 显微镜5. 吸水纸6. 滴管实验步骤:1. 洋葱鳞片叶实验:- 将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放入载玻片中。

- 用滴管滴加0.9%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观察细胞形态。

- 用滴管滴加10%蔗糖溶液,盖上盖玻片,观察细胞形态。

- 将载玻片放入清水中,观察细胞形态。

2. 紫甘蓝叶片实验:- 将紫甘蓝叶片切成薄片,放入载玻片中。

- 用滴管滴加0.9%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观察细胞形态。

- 用滴管滴加10%蔗糖溶液,盖上盖玻片,观察细胞形态。

- 将载玻片放入清水中,观察细胞形态。

实验结果:1. 洋葱鳞片叶实验:- 在0.9%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正常,液泡饱满。

- 在10%蔗糖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液泡缩小,细胞膜收缩。

- 在清水中,细胞质壁复原,液泡恢复饱满。

2. 紫甘蓝叶片实验:- 在0.9%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正常,液泡饱满。

- 在10%蔗糖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液泡缩小,细胞膜收缩。

- 在清水中,细胞质壁复原,液泡恢复饱满。

实验分析:1. 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导致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 质壁复原是指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水,导致细胞膜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的现象。

- 本实验中,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在10%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在清水中发生质壁复原。

2.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作用:-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同时也与原生质层共同维持细胞的形态。

-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细胞失去支持,导致细胞膜收缩。

- 在质壁复原过程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重新接触,细胞恢复支持,液泡恢复饱满。

3. 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技能:- 本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和紫甘蓝叶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等。

冀教版小学6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

冀教版小学6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A4纸)
2、在纸板上划线,并用刀背或剪刀背沿线再划一次。
3、将铝箔亮面朝外,平铺在纸板上并抹平。
4、将纸板的三边折起来,用胶带粘好,做成纸盒
5、选用不同的材料从外面将纸盒包起来。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见教科书第75、76页。
1、出示太阳炉模型,让学生观察是什么样的,由几部分构成。
2、太阳炉的形状和大小要根据材料和需要来定。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一般将盒子的上面做成斜面这样便于接受阳光;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实验
名称
观察植物
实验
名称
模拟“鸟喙与取食”的游戏
实验
器材
小草(多种)、大树(多种)、放大镜。
实验
器材
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等。
实验过程
1、观察准备好的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
操作图见教材57页;
1、用电线连接灯座、小灯泡、电池(如教材57页图示)。
2、把铅笔芯平放在桌面上(如图)。
3、两手分别持2根导线,一根持着固定压在铅笔芯的一端上;另一根导线压在铅笔芯的另一端上,向铅笔芯的中段缓缓滑动。观测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
4、用导线连接小灯泡、电池、热敏装置。
5、用镊子夹住热敏装置,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观测小灯泡发生的什么现象。

奥亚测定实验报告

奥亚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奥亚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利用奥亚测定方法测定物质的密度。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奥亚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与在水中的浮力之比,从而计算出物质密度的方法。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

奥亚测定实验中,将物质分别放入空气和水中,通过比较其在两种介质中受到的浮力,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三、实验器材1. 奥亚测定仪2. 烧杯3. 水槽4. 量筒5. 电子天平6. 待测物质7. 滤纸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烧杯、水槽、量筒等清洗干净并准备好。

2.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待测物质的质量,并记录。

3. 将待测物质放入烧杯中,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4. 将烧杯放入奥亚测定仪的空气中,观察并记录待测物质在空气中的浮力。

5. 将烧杯中的待测物质倒入水槽中,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6. 将烧杯放入奥亚测定仪的水中,观察并记录待测物质在水中的浮力。

7.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物质的密度。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实验数据| 物质名称 | 质量(g) | 空气中浮力(g) | 水中浮力(g) || -------- | -------- | -------------- | -------------- || 待测物质 | 10.0 | 0.9 | 1.2 |2. 数据处理(1)计算待测物质在空气中的浮力系数:F空/F水 = 0.9/1.2 = 0.75(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待测物质在空气中的浮力系数等于其在空气中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

查表得空气密度为1.29 g/L,代入公式计算待测物质在空气中的密度:ρ空 = 0.75 × 1.29 g/L = 0.9625 g/L(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待测物质在水中的浮力系数等于其在水中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查表得水的密度为1.00 g/cm³,代入公式计算待测物质在水中的密度:ρ水= 1.2/1.00 g/cm³ = 1.2 g/cm³(4)根据实验数据,待测物质的密度为:ρ = (ρ空+ ρ水) / 2 = (0.9625 g/L + 1.2 g/cm³) / 2 = 1.08125 g/cm³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待测物质的密度为1.08125 g/cm³。

实验总结

实验总结


转录组样品准备: 配置800ml无机盐培养基,分装于血清瓶和三角瓶 中,实验组是: ae无机盐培养基+芘,an无机盐培养基+芘,ae无机 盐培养基+荧蒽,an无机盐培养基+荧蒽 对照组是: ae无机盐培养基+10%葡萄糖,an无机盐培养基 +10%葡萄糖。

对2014-9-29开始培养的菌液进行萃取,20ml的体系 加入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进行萃取,然后取有机相于 离心管中,第二次萃取再加20ml二氯甲烷进行萃取, 同样取有机相于离心管,第三次萃取同上。然后对 三次所得的有机相进行蒸发浓缩,最后用1ml二氯 甲烷溶解,然后用滤头过滤加入色谱瓶中,送去测 样。

用快切酶BamI和HindIII 37℃酶切目的基因3h。
1 2 3 4 5
1:250bp marker 2:3359 3:3453 4,5:PET-32a(+)

酶切后回收目的条带,16℃进行过夜酶连,然后转 化到感受态DH5α中,涂到含有氨苄的平板中,挑 取单菌落于含氨苄的LB中,然后进行菌液PCR。
9 8 7 6 5 4 3 2 1
1000bp
1:250bpMarker 2:3359
5-9:3453

送去华大测序,测序结果分析:
然后比对3359上下游的基因,找到3358琥珀酰CoAβ亚单位。

杨文秀. 结核分枝杆菌琥珀酰辅酶 A 合成酶的克隆 表达及其性质研究[D]. 西南大学, 2007.
实验汇报
汇报人: 孔静 指导老师:胡忠 教授


对3359(琥珀酰-CoA合成酶)和3453(酰基-CoA 合成酶)进行克隆测序验证。
12 3 4 5 1 2 3 4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美欧英语教育集团向诸城市龙源学校
捐赠100万元中学英语尖端实验课程的
情况汇报
青岛亚美欧教育集团为回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对亚美欧的关心支持,亚美欧董事会决定,捐赠诸城市龙源学校100万元学费的尖端英语课程费用,资助龙源学校一个实验班级利用尖端的亚美欧英语教育技术开展英语实验。

对此,特作回报如下。

一、实验的意义
亚美欧英语培训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英语学习和培训技术,它利用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对学员的英语智能系统的学习进行24小时全程跟踪和个性化的辅导。

同时为每个学员建立学习和反馈档案。

每个月和每个季度将每个学员英语的学习成绩抄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

在学生学习开始和结束时均由亚美欧教育专家进行水平测试和定位,由美国专家给予评价和个性化评估。

通过上述措施,必将促进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能保证学习效果。

从我校英语教师参加亚美欧培训情况看,短短一年的学习,学员的英语听说水平由了质的飞跃,他们称,从来没有过一种学习的方式能象亚美欧培训这样有效。

对亚美欧培训的效果我们坚信不移。

龙源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在凸现英语教学特色方面不断努力,学校通过聘请外教、外派英语教师赴澳大利亚学习、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创设英语环境等多方面措施提高师生英语水平,打造龙源品牌,各项措施均取得有效成果。

在这种前提下,开展亚美欧英语培训,必
将促进我校英语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计划和措施
1、参训班级和人数:
学校计划安排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初二年级一个班,约45名学生参加亚美欧培训。

2、教学管理人员:
学校成立实验领导与督导小组,安排朱金泉副校长负责此项工作,该班班主任孙安平任该班管理主任,任该班英语课的张淑会老师任该实验班教学主任,网络管理员管清伟为实验提供技术支持。

3、学习地点:
连接互联网的学校微机教室。

4、学习时间
实验班学习时间一年(两个学期)。

每周3-4次(不低于3次)的上机学习(每次50分钟);每周2节课面授课。

授课时间纳入龙源学校正规授课安排。

4、具体措施:
开课前,对全班学生进行英语水平考察,建立学习成长发展档案。

实验班课程纳入学校正常教学时间,并与正课一样进行严格管理。

学生考试成绩也纳入正常考试管理范围。

实验班结束后,由龙源学校英语教师和亚美欧专家对学生进行测试,并给予评价和评估。

三、当前工作
在开课前,在龙源学校举行捐赠签字仪式。

时间初步定于2007年9月_日。

出席捐赠签字仪式的有:亚美欧集团董事长、总监、外籍教师;诸城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有关人员及学生。

会场设在龙源学校小学阶梯教室。

诸城市龙源学校
2007-9-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