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验报告.doc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空气科技实验报告

空气科技实验报告空气科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空气科技在环境改善和健康保护方面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将了解空气科技的原理和效果,并探索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潜力。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空气净化器和一台空气质量检测仪。
2.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设置了一个封闭的实验室环境,并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记录初始空气质量数据。
然后,我们打开空气净化器,将其置于实验室中央,并开启净化功能。
在一定时间后,我们再次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1. 空气净化效果:在实验开始时,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显示的PM2.5浓度为80μg/m³,属于轻度污染等级。
然而,经过30分钟的净化,室内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下降至20μg/m³,达到良好空气质量标准。
这表明空气净化器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空气净化速度:通过观察实验数据,我们发现空气净化器在前10分钟内能够显著降低室内PM2.5浓度,但在后续时间内净化速度逐渐减缓。
这可能是因为初始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较多,净化器能够迅速去除。
但随着时间推移,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减少,净化器的净化速度也相应降低。
3. 空气净化器的噪音: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空气净化器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尽管噪音不大,但在一些对安静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卧室或办公室,可能会对人们的休息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在选择空气净化器时,除了考虑其净化效果外,还应注意其噪音水平。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PM2.5等颗粒物浓度,提供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室内环境。
2. 空气净化器的净化速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缓,因此需要定期清洁或更换滤网,以保持其净化效果。
3. 在选择空气净化器时,除了考虑净化效果外,还应注意其噪音水平,以避免对人们的休息和工作造成干扰。
青少年科技实验报告

青少年科技实验报告引言科技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和接触科技产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索科技的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科技实验。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了解科技产品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我们使用了以下材料和方法:1. 手机:用于与其他人沟通和获取信息。
2. 电脑:用于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进行各种操作。
3. 科技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用于体验和了解不同种类的科技产品。
4. 互联网连接:保证我们能够获得各种信息和使用各种在线服务。
5. 实验记录:用于记录我们在实验中获取的信息和体验。
实验过程与结果第一阶段:了解科技产品的功能与用途我们首先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采访一些专业人士,了解了科技产品的各种功能和用途。
电话、电脑等常见的科技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新兴科技产品也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
这些产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
第二阶段:亲身体验与操作科技设备为了更好地了解科技产品,我们亲自体验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科技设备。
我们使用手机进行通话、发送短信和拍照等操作;用电脑上网搜索信息、编辑文档等;用平板电脑上学习应用程序和游戏;戴上智能手表了解心率、步数等个人健康数据。
通过这些亲身体验,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产品对我们生活的便利和技术的进步。
第三阶段:网络使用与安全意识我们在第二阶段使用电脑和平板电脑时,注意到了互联网的使用和一些相关的安全问题。
我们了解了网络使用的基本知识,如如何在网络中搜索合适的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等。
我们经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提升了互联网使用上的安全意识。
结论通过本次科技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科技产品的功能、用途以及科技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我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科技设备,更加熟悉了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的操作方法,并体会到科技产品的便利性。
此外,我们也加强了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了正确使用互联网和保护个人信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察和⽐较不同镜片实验材料:放⽐镜、平⽐镜、近视镜⽐实验过程:观察放⽐镜(凸透镜)、平⽐镜、近视镜⽐),说说它们的特点?实验结论:放⽐镜中间厚边缘薄、平⽐镜中间边缘一样厚、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显微镜实验材料:两个凸透镜实验过程:1.取⽐个凸透镜1放置在放⽐镜架上,观察较⽐的⽐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
2.在第⽐个凸透镜下增加⽐个凸透镜2,上下移动凸透镜2,看看能不能使⽐字图像放的更⽐。
3.保持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2,⽐较所看到的图像。
实验结论:两个凸透镜组合后能够将物体放得更大。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昆虫实验材料: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实验过程: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实验结论:知道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实验名称:制作洋葱内表⽪细胞玻⽪标本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和盖玻⽐、镊子实验过程:1.“擦”,⽐纸⽐把载玻⽐和盖玻⽐擦拭⽐净;2.“滴”,把载玻⽐放在实验台上,⽐滴管在载玻⽐的中央滴⽐滴清⽐;3.“撕”,洋葱鳞⽐叶的内表⽐⽐⽐⽐切个⽐形,⽐镊⽐从内表⽐撕取⽐块薄膜;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中央的⽐滴中,⽐镊⽐轻轻的把⽐滴中的薄膜展开;5.“盖“,⽐镊⽐夹起盖玻⽐,使它的⽐端先接触载玻⽐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在盖玻⽐的⽐侧滴加碘液,另⽐侧⽐吸⽐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由很多细胞组成实验名称: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标片实验过程:1 .取3种细胞标本,⽤显微镜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细胞⽤图和简单的⽤字记录下来2.查看微⽤物卡⽤,了解更多细胞。
生命科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命科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生命科技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生命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生命科技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DNA提取:通过提取细胞中的DNA,了解DNA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PCR扩增:利用PCR技术扩增特定的DNA片段,为后续实验提供足够的DNA模板。
3. DNA测序:通过DNA测序技术,了解DNA序列信息。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DNA提取试剂盒、PCR扩增试剂盒、DNA测序试剂盒等。
2. 实验仪器:高速离心机、PCR仪、DNA测序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四、实验步骤1. DNA提取(1)取新鲜植物叶片,加入适量提取液,研磨成浆状。
(2)将研磨好的浆状物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充分振荡,静置分层。
(3)取上层水相,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静置,待DNA析出。
(4)将DNA沉淀用70%乙醇洗涤,晾干,溶解于适量TE缓冲液中。
2. PCR扩增(1)根据目的基因设计引物,合成引物。
(2)将DNA模板、引物、dNTPs、DNA聚合酶等加入PCR反应体系中。
(3)将PCR反应体系置于PCR仪中进行扩增,循环条件为:94℃预变性5分钟,94℃变性30秒,退火温度(根据引物设计)30秒,72℃延伸30秒,共30个循环。
(4)扩增结束后,将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 DNA测序(1)将PCR产物送至测序公司进行测序。
(2)根据测序结果,分析DNA序列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DNA提取:成功提取到植物叶片中的DNA,电泳结果显示DNA条带清晰。
2. PCR扩增:扩增得到目标DNA片段,电泳结果显示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
3. DNA测序: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一致,表明实验成功。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提取了植物叶片中的DNA,并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目标DNA片段,最后通过DNA测序技术获得了DNA序列信息。
电脑科技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脑科技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脑科技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电脑的组装和调试方法。
3. 熟悉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电脑科技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多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组装一台电脑,让学生了解电脑科技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电脑的组装和调试方法,以及熟悉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三、实验器材1. 主板:1块2. CPU:1颗3. 内存:2根4. 硬盘:1块5. 显卡:1块6. 电源:1个7. 机箱:1个8. 键盘:1个9. 鼠标:1个10. 显示器:1台11. 电脑操作系统安装盘:1张12. 应用软件安装盘:1张四、实验步骤1. 组装电脑(1)打开机箱,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底部。
(2)将CPU插入主板CPU插槽,并固定好散热器。
(3)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并固定好。
(4)将硬盘和显卡插入主板对应插槽,并固定好。
(5)将电源连接到主板和机箱后部。
(6)将键盘、鼠标和显示器连接到主板上。
2. 调试电脑(1)打开电源,进入BIOS设置,检查硬件配置是否正确。
(2)安装操作系统,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3)安装应用软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3. 检查电脑运行情况(1)启动电脑,检查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是否正常运行。
(2)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如上网、办公等,检查电脑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组装并调试了一台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运行正常,电脑性能稳定。
2. 实验分析(1)组装电脑时,需要注意各个部件的安装顺序和方向,避免损坏硬件。
(2)调试电脑时,要熟悉BIOS设置,正确配置硬件参数。
(3)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时,要按照提示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电脑科技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电脑的组装和调试方法,以及熟悉了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硬件兼容性、驱动安装等,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科学实验报告14

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X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熔点变化情况。
实验材料
•X物质样品
•温度计
•加热设备
实验步骤
1.从实验室取出X物质样品,记录初始温度。
2.将X物质置于加热设备上,开始逐渐升温。
3.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X物质的温度。
4.当X物质出现熔化现象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值。
5.停止加热,待X物质完全冷却后记录凝固的温度。
实验数据
以下为X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熔点及凝固点数据表:
温度(摄氏度)状态
20 固态
35 半固半液
50 液态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X物质的熔点约为35摄氏度,凝固点约为50摄氏度。
实验结果表明X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其由固态向液态转变。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X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熔点变化情况。
随着温度的升高,X物质会从固态逐渐转变为液态,而凝固点则表明X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范围。
实验总结
本实验得出的数据与预期基本一致,但在实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温度读数上的误差,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轻微偏差。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数据,我们应该加强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培训,提高实验操作的精准度。
实验结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标题:自行车鸣笛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鸣笛器的方法。
2.理解鸣笛器的原理。
3.观察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有何区别。
二、实验器材1.自行车。
2.不同材质的鸣笛器若干(例如:金属、塑料、木质等)。
3.计时器。
4.实验记录表。
5.安全工具(例如:手套、眼镜等)。
三、实验步骤1.将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固定在自行车上,让每种材质的鸣笛器相隔一定距离。
2.骑上自行车,以适当的速度行驶。
3.随后按下鸣笛器,记录下每种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注意标明每种材质的鸣笛器。
4.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四、实验原理鸣笛器是一种能发出声音的装置。
它的原理是当鸣笛器顶部的按钮被按下时,鸣笛器内部的喇叭会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气体震动产生的。
当按钮被按下时,气体会从鸣笛器内部的空间中挤压出来,通过鸣笛器顶部的出口。
气体的快速挤压和释放会引起空气分子的震动,从而形成声音。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发出的声音有一些差别。
金属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响亮,音色清脆;塑料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轻柔,音色较为柔和;木质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低沉,音色较为浑厚。
六、实验分析1.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质的鸣笛器在振动时产生了不同的声波。
声波的特点包括音量大小、音调高低和音色等方面的差异。
2.金属鸣笛器发出的声音较响亮,是因为金属的振动传导效果好,能有效地将声音传递出去。
而塑料和木质的传导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发出的声音相对较轻柔。
3.不同材质的鸣笛器还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
音色是由声波中不同频率的成分组成的。
金属材料的鸣笛器由于其振动频率较高,所以形成的声音音色较为清脆。
而木质材料的鸣笛器由于其振动频率较低,所以形成的声音音色较为浑厚。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鸣笛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观察到了不同材质鸣笛器发出的声音的差异。
实验结果证明了材质对鸣笛器声音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这不仅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也增加了我对不同材料特性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实验报告一、定义与作用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
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
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
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
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
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
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
求实性。
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
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
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
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
凌乱等问题。
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转动”一语,应用专用术语“搅拌”较好,既可使文字简洁明白,又合乎实验的情况。
4.外文、符号、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验证欧姆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熟悉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知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略)【实验器材和装置】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装置(略)【实验步骤】1. 按图示连接电路。
2.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铜片,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将电流表、电压表所测得的电流强度。
电压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一。
3.改变定值电阻凡同时调节变阻器,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电阻r的数值与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强度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二。
一、定义与作用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
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
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
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
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
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
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
求实性。
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
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
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
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
凌乱等问题。
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转动”一语,应用专用术语“搅拌”较好,既可使文字简洁明白,又合乎实验的情况。
4.外文、符号、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验证欧姆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熟悉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知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略)【实验器材和装置】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装置(略)【实验步骤】1. 按图示连接电路。
2.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铜片,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将电流表、电压表所测得的电流强度。
电压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一。
3.改变定值电阻凡同时调节变阻器,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电阻r的数值与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强度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二。
一、定义与作用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
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
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
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
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
清楚明白。
5.数据记录和计算指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
6.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作出结论。
7.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有的实验报告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三、撰写时应注意事项写实验报告是一件非常严肃。
认真的工作,要讲究科学性、准确性。
求实性。
在撰写过程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1.观察不细致,没有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在实验时,由于观察不细致,不认真,没有及时记录,结果不能准确地写出所发生的各种现象,不能恰如其分。
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故在记录中,一定要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弄虚作假。
为了印证一些实验现象而修改数据,假造实验现象等做法,都是不允许的。
2.说明不准确,或层次不清晰。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沉淀物,但没有准确他说明是“晶体沉淀”,还是“无定形沉淀”。
说明步骤,有的说明没有按照操作顺序分条列出,结果出现层次不清晰。
凌乱等问题。
3.没有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例如,“用棍子在混合物里转动”一语,应用专用术语“搅拌”较好,既可使文字简洁明白,又合乎实验的情况。
4.外文、符号、公式不准确,没有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验证欧姆定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熟悉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知识准备】学习有关理论(略)【实验器材和装置】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装置(略)【实验步骤】1. 按图示连接电路。
2.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铜片,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将电流表、电压表所测得的电流强度。
电压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一。
3.改变定值电阻凡同时调节变阻器,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将电阻r的数值与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强度的数值依次填人表二。
一、定义与作用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把实验的目的、方法。
步骤、结果等,用简洁的语言写成书面报告。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成功的或失败的实验结果的记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写作要求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一般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主要内容有:1.实验名称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
”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
3.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
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
4.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
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