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历程和模式中得到的启发_赖平仲
德国物流园区历史与现状

德国物流园区历史与现状在欧洲,法国和意大利早期开发物流园区的时间可以推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
而在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试验项目是在80年代中-不莱梅物流园区。
至今仅在西欧已有了100多个物流园区。
欧洲还建立了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以便加强各园区间的联系和相互交流经验。
德国是欧洲物流发展最好的国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方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目前建设了33个物流园区,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在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后其投入产出比已达到1:6 ,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
有一点是肯定的,物流园区对于德国物流的发展、整合交通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003年5月联邦政府交通部再次发布文件,要大力扶植和继续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再次表明了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1984年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
1992年德国从铁路运输的考虑出发,由当时的联邦铁道部和过去东德的铁路局合作,搞了一个总体规划,在全德国境内建造28个物流园区。
总体规划图是按照当时铁路运输作出优化的图。
一种白选点和黑选点,白的称宏观选点,黑的标志所有微观选点。
宏观选点是人们没有确定其具体位置,只是说在这块区域有建设物流园区的必要,微观是他们把物流园区的地点选择下来,不莱梅物流已经选择下来了,当时已经营运了。
这样的计划是铁路部门提出的,但得到所在联邦州政府的支持。
1993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在不莱梅成立。
1994年德国邮政在物流园区建立他们的运输中心,这对德国物流园区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1995年第二个总体规划出炉,把原来的28个物流园区扩建到39个,目的是通过夜间运输来连接各物流园区。
这个计划里面强调通过增加产品的种类,比如说邮政,提高公路和铁路转运量。
这39个物流园区,在整个德国形成一个网络,已接近现在德国已实现的33个物流园区。
这个总规划最后没有实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来德国的铁路进行的私有化,当初的目标已不能满足市场化以后的需要。
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启示

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启示2008-07-16 来源:时代经贸作者:朱明建鲍青峰邳建春标签:专题导航物流园区——在中国物流因为她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影响众多领域发展的巨大潜在市场,在中国开始受到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纷纷出台各种针对性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物流园区在各地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的物流园区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详细]摘要: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启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物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很多地区建立了物流园区,但是在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主要是对国外的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近年来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地纷纷建立物流园区,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200多个物流园区。
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的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完善的规划和立法,导致物流园区的建设出现了一定的盲目和跟从,致使一些物流园区名副其实,布局不合理或功能定位不明。
于是,造成了我国物流园区的运行情况好坏参差不齐。
据调查,物流园区空置率高达60%。
为了促进我国物流园区健康有序的运行,我国政府必须制定积极的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政策,更好的为物流园区服务。
一、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由于物流园区的发展历史要比物流发展历史短许多,而且在西方物流较为发达的国家,物流园区在规模和建设模式上均有自己的特点,对正处于物流发展起步的我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这些国家中,以日本和德国的物流园区最具代表性。
1、日本在日本,其建立物流园区的历史较长,建设较早的日本东京物流园区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兴建的,在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如下几点:重视规划由于园区的规模较大,影响的范围较广,政府重视通过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和配套的市政规划,在城市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具体配套设施建设的土地作为物流园区。
国外物流园的启示

国外物流园的启示2011.4.13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唤醒,工商企业及物流企业运用物流技术的领域不断扩展,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呈良好势头,物流园区开始出现并被列入大力发展的产业范畴。
全国大中小城市几乎都在搞自己的物流园区建设,甚至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县城也在规划自己的物流园区。
物流园正是国际物流作为新兴产业,中国在探索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良机。
国外物流园区的先进经验在建设物流园区经验方面,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省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根据他们的经验和物流园区的功能,有国际物流专家把物流园区分为四大类:按功能的完备性,可分为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性物流园区;按物流服务地域,可分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和城市物流园区;按服务对象,可分为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商业零售业服务的物流园区、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型物流园区;从专业化的角度讲,可分为行业物流园区和第三方物流园区。
日本的物流园区建设历史稍长,建设较早的日本东京物流园区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
他们在建设物流园区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视规划;二是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三是良好的市政设施配套及投资政策。
德国是世界交通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对于他们来说,当前的任务是优化利用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潜能。
《规划》中,德国政府的做法就是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蔓延,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能力。
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由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公司化经营治理,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
德国纽伦堡物流园区作为交通枢纽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向物流园区发展,占地3.37平方公里,一期开发2.17平方公里,二期(现正在开发)1.2平方公里。
建设的主体是由政府支持的股份公司,建设治理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和企业贷款。
建设治理物流园区股份公司的职能是开发土地、公用运输、设施建设、大型设备租赁、公用设施维护、与有关部门协调等。
中德物流园区比较研究

中德物流园区比较研究发布时间:2011-8-18信息来源:《商业时代》2008年第6期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进入发展期。
随着各地物流园区的发展,其问题也不断涌现。
本文介绍了德国建设物流园区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建设中国物流园区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特点德国是在欧洲乃至世界发展物流园区较早也是收效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
其物流园区的发展自成体系,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较为推崇的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
德国物流园区现投入产出比大约可达到1∶2.5,对于德国物流的发展、整合交通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德国目前有33个物流园区,1200余家企业,40000多名工人在物流园区工作,在德国有5%-10%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在物流园区。
德国物流园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物流园区运输设施多样德国物流园区至少与两种运输线路连接,即公路与铁路运输是其基本的运输方式。
在德国推进联合运输的政策引导下,德国物流园区内或在其附近有联运站、换装站的设施已经十分普遍。
物流园区是否与高速公路连接、是否可以利用联运站是衡量物流园区是否优良的前提条件之一。
除了最传统的公路、铁路运输方式以及公铁联运运输方式外,有的物流园区还创造了包括内河航运以及航空货运方式在内的多重运输方式并存的运输条件。
(二)物流园区具备多样的物流运作设施、服务功能及宽泛的客户物流园区内现代化高架仓库、数字化管理的专业化仓库、可以进行加工包装提升增值服务的仓库是德国物流园区的典型的物流运作设施。
除此之外,物流园区还有冷藏集装箱堆场、危险品箱堆场、特种箱堆场以及修箱等基本物流运作设施。
德国物流园区不仅有运输、仓储这类提供传统服务的企业落户,而且有大型的货运代理、联运公司、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公司驻扎到物流园区,甚至连海关、金融、保险等部门机构也设立工作点,并且这些企业单位之间形成了优良的合作效应。
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模式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Wa n g J u a n, L i u L i n g , L i Ya f a n
( Mo d e r n L o g i s t i c s R e s e a r c h&D e v e l o p m e n t C e n t e r , MO T S c i e n c e A c a d e m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3 , C h i n a )
1 德国物流 园区建设运营模式
1 . 1 德 国基 本情 况
德 国位 于 欧洲 中部 , 周 围有 9 个邻 国 , 是 欧盟 成 员 国之 德 国经济发 展始 终位 列 欧洲第 一 , 是 欧盟 交易 的核 心 。 德 国的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 成就 引人瞩 目, 首 先水 上交通条件 便利 , 坐拥 汉堡 、 不来 梅等重要港 口 , 是欧洲通往世 界的 门户 ; 同时德 国拥有 全欧洲最 密集 的交 通 网络 , 近年来公 路 网里 程 及路网结构均保持稳定 , 总里 程 在 2 3万 k m左 右 , 密度 为 0 . 6 5 k n i / k n i 。依托港 口、 铁路 、 公路 等优 良的基础设施 , 德国在 欧洲一体 化进程 中 , 形成 了面 向全 欧洲发展 多式联 运 的独 特 区位优 势。近年来 德 国物 流业一直保 持较 快增长 , 2 0 0 9 年 物 流业营业额 为 2 0 0 0 亿欧元 , 约 占德 国 G D P的 8 . 4 %, 是仅次 于 贸易 、 汽 车 产 业 的第 三 大 产 业 。
Ab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we a n a l y z e d t h e b a s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c o n c e r n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l o g i s t i c s p a r k s i n Ge m a r n y,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绿色物流管理实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方法,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德国物流企业积极推动绿色运输方式的应用,如电动货车、自行车快递等,以减少对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德国还鼓励企业采用智能物流系统,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货物配送,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输成本。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注重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推行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德国实现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
德国物流企业引入了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收集货物的实时位置和运送状态,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监控。
德国物流企业还积极推动货物配送过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强调企业间的合作与共享。
德国物流企业通过建立联盟和合作关系,共同利用物流设施和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和环境影响。
德国物流企业推行的共享物流模式,多个企业共享一辆车辆和货物配送设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德国政府还鼓励企业与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为核心,在物流效率和合作共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对我国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试谈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doc

试谈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doc 德国物流发展历程:从传统到创新德国物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步伐,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德国的物流业就已经开始了其发展之路。
然而,在早期,由于基础设施不足、技术手段落后以及缺乏统一规划,德国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
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德国物流业才真正开始了其飞跃式的发展。
特别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德国经济在战后重建的基础上,快速回升,对物流业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这一时期,物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运输和仓储等基本环节上。
到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德国物流业开始进入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德国的物流企业开始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包括货物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以及信息管理等。
同时,德国的物流业也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1990年代以后,德国物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供应链管理。
在这个阶段,物流企业不再仅仅提供物流服务,而是开始参与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来。
他们通过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为客户提供更加增值的服务。
近年来,德国物流业更是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追踪和预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运输和仓储的决策过程;通过绿色物流和循环经济理念,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德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过程。
在未来,德国物流业将继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增长的需求。
首先,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深入。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德国物流企业将能够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运营。
通过对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预测,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实现精准的客户服务。
其次,智能化将是物流业的重要趋势。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驾驶等技术,德国物流企业将能够实现智能化的决策、管理和服务。
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模式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模式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启示与借鉴王娟;刘凌;李亚凡【摘要】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basic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logistics parks in Germany, then summarized in general terms the major problems in the program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parks in China, and at the e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parks in China.%首先对德国的基本情况及其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紧接着概括性提出了我国物流园区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德国模式,提出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名称】《物流技术》【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31-32,380)【关键词】德国;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启示【作者】王娟;刘凌;李亚凡【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发中心,北京 100013;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发中心,北京 100013;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发中心,北京 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2.141 德国物流园区建设运营模式1.1 德国基本情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周围有9个邻国,是欧盟成员国之一。
德国经济发展始终位列欧洲第一,是欧盟交易的核心。
德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引人瞩目,首先水上交通条件便利,坐拥汉堡、不来梅等重要港口,是欧洲通往世界的门户;同时德国拥有全欧洲最密集的交通网络,近年来公路网里程及路网结构均保持稳定,总里程在23万km左右,密度为0.65km/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