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课学案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课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一、本节重难点提要——解解你的疑惑1、重点:(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难点:(1)价格变动的影响;(2)替代品和互补品;(3)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
二、考点透视——找找书的考点1、价格变动对本商品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影响;3、需求弹性;4、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5、替代品和互补品;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三、问题探究——试试你的能力1、对市场进行调查并思考价格变动是否会对我们产生影响?2、会有哪些影响?3、学会根据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趋利避害。
四、教材提前知——看看预习效果(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对它的购买。
(对本商品的影响)2.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_________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__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解疑答惑:需求弹性指需求量变动的幅度。
需求弹性大意味着当商品价格变动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幅度大,反之则小。
生活必需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品,无论价格变动与否,人们都不会大幅度增加或者减少其需求量,所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一般情况下如果题目中出现价格变动导致某商品的需求量大幅变动,则可以判断其为高档耐用品(非生活必需品),反之则为生活必需品。
3.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4.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需求量,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
解疑答惑:替代品:两种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商品(如火车和飞机);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如乒乓球和球拍)。
高一经济生活第二课 《第二节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一经济生活教案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1、知识目标⑴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⑵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⑶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
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教学重点难点1、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2、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合作探究1、【读图】下图反映了你所学的什么经济学观点?请简要加以分析。
价格(P)需求曲线数量(Q)⑴牛蒡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药农生产活动的?[参考答案]:牛蒡价格上涨,药农扩大生产;牛蒡价格下跌,药农减少生产。
⑵怎样才能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参考答案]:①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牛蒡生产规模。
②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者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三、难点解析1正确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表现具体表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反应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相关商品的变化替代品反向变化互补品同向变化特别提醒: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变呈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⑵不同商品、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虽然具体表现不同,但仍符合价格变动对人们需求量的影响的一般表现。
2现实生活中,还有下面两种情况。
⑴无论商品价格怎样变化,社会对该商品的需求量总是比较稳定的。
也就是说,当价格变化后,需求量不变,或者变化很小。
比如,食盐的价格涨落对需求的影响就很小。
2021年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第二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考纲要求】1.价值与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4.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二、【导学线索】本课重点知识是围绕一个“价格”展开,突出一个字“变”。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样的,所以,商品的价格是多变的。
而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对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带来直接影响。
本课的重点知识: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因素;价格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易错点:价格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价值规律中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理解;商品价格变化与其替代品、互补品的关系。
三、【知识导读】2、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决定的。
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下,在社会和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分为和。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
四、【体系构建】五、【课堂导学】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六、【当堂巩固】1、从根本上讲,商品的价格水平决定于()A、商品的供求状况B、人们对商品的偏好C、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政府部门对商品价格的制定和调整2、北京松下照明光源有限公司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出高质量的绿色节能照明产品,这将导致()A、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B、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减少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减少3、生产同一商品,甲厂耗费3小时,乙厂耗费2小时,丙厂耗费1小时。
经济生活第二课 导学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课时影响价格的因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因素,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理解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2.通过理解不同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培养我们透过经济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形成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树立遵循价值规律的观念,培养我们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课前预习案】一、知识梳理(一)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等,甚至____________、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__时,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
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_________________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最终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___________,价格是价值的________________,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_______ ;价值量越小,价格________。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二者呈正比例关系。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商品交换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实行_______________,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格受______________的影响,围绕_________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课学案

高一政治第二课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商品的价值、价值量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2、理解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个别劳动时间3.分析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4.在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应对措施过程与方法: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初步认识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学习重点】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及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学习过程】一、预习内容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价格,价值()价格(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和()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处于有利的的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能取得有利的地位。
(4)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
(5)从单个的商品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有升有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
(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格受()的影响,围绕(),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课内探究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究一:思考:中秋节前与节后,月饼的价格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问题2〗(合作探究)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自我总结: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归纳总结、提升拓展:探究二:(自主探究分钟,小组合作分钟)汽车市场上,一位老汉拿着2000元来到收银台,对收银员说:“小姐,买车”。
收银员奇怪的问:“大爷,您买什么车”?老汉说“桑塔纳”。
收银员乐了:“大爷,2000块钱可买不了桑塔纳”。
2016学年高三政治复习《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一框导学案

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课主笔:审核: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复习目标:1、解释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识别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2、解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知道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区分两种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3、解释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二、重点与难点1、影响价格的因素。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三、学习过程(一)考点过关,找出以下知识点并记忆。
(考点知识必须过关!)1、供求关系如何影响价格?区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2、决定价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有何意义?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何意义?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表现形式?(二)观点辨析:请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思路要清晰,观点要明确)1、在商品流通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因为物以稀为贵。
( )说明:2、影响价格的因素只有两个:价值和供求关系。
( )说明:3、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 )说明:4、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 ) 说明:5、价格经常背离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 )说明:(三)真题探究:灵活运用重点知识,合作共享。
材料一: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
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
探究1:材料中黄金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还有哪些吗?材料二:在我国,煤炭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原料。
煤炭价格从2011年约850元/吨大幅下降到2014年底的约500元/吨,有人据此建议下调电力价格。
探究2:人们建议下调电力价格是因为其原料成本下降,这说明商品价格最终是由什么决定的?这种因素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四)高考演练1、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右图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B.需求量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C.供给量随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价格的下降而下降D.供给量随价格的下降而上升,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2、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第二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考纲要求】1.价值与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4.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二、【导学线索】本课重点知识是围绕一个“价格”展开,突出一个字“变”。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样的,所以,商品的价格是多变的。
而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对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生产带来直接影响。
本课的重点知识: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因素;价格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易错点:价格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价值规律中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理解;商品价格变化与其替代品、互补品的关系。
三、【知识导读】(一)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2、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决定的。
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
3、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下,在社会和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分为和。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
四、【体系构建】五、【课堂导学】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六、【当堂巩固】1、从根本上讲,商品的价格水平决定于()A、商品的供求状况B、人们对商品的偏好C、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政府部门对商品价格的制定和调整2、北京松下照明光源有限公司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出高质量的绿色节能照明产品,这将导致()A、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B、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减少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减少3、生产同一商品,甲厂耗费3小时,乙厂耗费2小时,丙厂耗费1小时。
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高中政治 第二课 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湘潭市凤凰中学高中政治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标解读】1.2 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本标准要求学生:①明确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选举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②认识民主选举的意义;③懂得民主程度的发展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选举方式的选择要符合国情,必须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④明确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民主权利,要珍惜选举权利,抽出理性的一票。
1.3 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本标准要求学生:①了解公民的监督权,监督的对象、范围,即谁监督、监督谁的问题;②懂得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即向政府信访机构举报、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新闻媒体曝光等;③认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和意义;④明确要负责任地行使公民监督的权利,合法地使用监督权。
1.4 列举公民当前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本标准要求学生:①懂得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民主形式,公民可以通过社会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②知道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公民也会提高自身参与决策的能力等;③明确参与民主管理的有关制度与法规,了解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
【内容结构】本课由引言和四框构成。
引言是本课的导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设计为四框:一是民主选举;二是民主决策;三是民主管理;四是民主监督。
【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
2.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第二课学案(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商品的价值、价值量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理解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个别劳动时间
3.分析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4.在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应对措施
过程与方法: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初步认识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学习重点】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及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价格,价值()价格
(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和()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就处于有利的的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能取得有利的地位。
(4)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
(5)从单个的商品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有升有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
(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格受()的影响,围绕(),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课内探究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探究一:
思考:中秋节前与节后,月饼的价格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问题2〗(合作探究)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自我总结:
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探究二:(自主探究分钟,小组合作分钟)
汽车市场上,一位老汉拿着2000元来到收银台,对收银员说:“小姐,买车”。
收银员奇怪的问:“大爷,您买什么车”?
老汉说“桑塔纳”。
收银员乐了:“大爷,2000块钱可买不了桑塔纳”。
老汉有些生气:“那上面不是明明写着桑塔纳2000嘛!”
思:为什么2000元买不了桑塔纳2000?
〖问题2〗(自主探究)在车市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能够用2000元买下桑塔纳2000吗?为什么?
课堂探究三
生产同样一匹布,甲厂:一家简陋的小厂,打工妹手工织一匹布花8小时;乙厂:现代化车间,工人通过操纵电脑生产一匹布只用2小时;全国98家生产该种布匹的厂家,生产这匹布平均用的劳动时间是4小时。
假设每小时的劳动形成1元的价值,
(1)谁生产的布匹的价值量大?为什么?能否由甲或乙劳动时间决定布匹的价值量
(2)一匹布的价值量应该是多少?
(3)在现在布匹的价值量下,甲、乙各自的命运将会如何?
如果生产同样的一支圆珠笔,甲厂花费2小时,乙厂花费3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三个厂生产的圆珠笔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试问,哪一个厂生产的笔的价值量大?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探究四:(分组探究)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当堂检测
1.一台42英寸的液晶彩电,过去卖6000-8000元,现在卖3000—4000元,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市场上彩电供过于求使其价格下降
B 、生产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
C 、某个纯平彩电生产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D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了,液晶彩电市场广阔
探究五: 拿一辆自行车去换一辆保时捷能成吗?
自我总结: 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成果:
启示:
探究六:等价交换是不是每一次交换价值与价格一定要相等呢?实际情况会怎样呢?
探究成果:
结论:
探究七:
(1)同一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为什么有时候赚钱,有时候亏本?
结论:
(2)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以同一价格出售,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人亏本?
结论:
课后强化
1、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买方市场
B.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C.卖方市场以卖者为主导,商品供应充分
D.买方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上涨
2、商品价格:
A.由供求关系决定
B.是无限涨落的
C.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D.是无法确定的
3、下列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B.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4、(多项)某企业依靠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结果该企业
A.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B.在社会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C.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
D.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增大
5、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产油国产油量下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上涨。
受此影响,我国自2005年8月25日起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40元和220元。
材料表明
A.商品的价格总是不断上涨的
B.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等价交换
C.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D.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
6、下列说法中,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有
(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2)商品供不应求
(3)社会劳动生产率低(4)出现通货膨胀
A、(1)(2)(3)
B、(2)(3)(4)
C、(1)(3)(4)
D、(1)(2)(4)
7、根据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价格的内在联系,回答下列题目:
下列关系中成反比的有
A、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B、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C、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商品价值总量
D、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商品价值总量
8: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富人陶朱公,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商船夏天卖。
这说明了A.陶朱公的做法是利用价值规律为自己服务 B.陶朱公违反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C.不同的季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
D.人们在夏冬两季不同的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