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考研英语阅读规律

考研英语阅读规律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题目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处命题:在文章中出现转折、让步、倒装、强调等语言现象的地方,通常会出题。
2. 罗列细节处命题:在文章中出现三次或以上的语言标志的重复,如重复主语、重复谓语、重复连词等,这些地方通常会出题。
3. 特殊标点符号处命题:例如分号、单破折号、括号等都是考查的重点。
4. 人物观点处命题:文章中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的句子,尤其是涉及到人物观点的句子,通常是命题的重点。
5. 指代处命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三人称指代,需要考生仔细辨别指代对象。
6. 长难句处命题:长难句通常是命题的重点,需要考生仔细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此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题目还遵循一定的出题顺序,即按照文章段落顺序出题。
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注意把握这个规律,避免跳段或乱序答题。
同时,对于选项中的同义替换、反义替换和细节干扰等情况也需要特别注意。
总的来说,要想在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规律,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阅读能力和答题技巧。
阅读A解题技巧

做阅读题,要避免以下几点第一,不忠于原文,主观选择答案。
尤其对比较熟悉的题材或有个人习惯看法的问题往往容易以自己的主观看法代替作者的观点。
阅读理解的各选项间干扰性很大,许多答案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是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观点,不是最确切的答案。
所以我们必须仔细推敲,将原文的真正含义理解透彻,用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对照四个选项,选出最切合原文句意的答案。
如果对原文中心思想把握的不到位,跟着感觉走,想当然的选择答案,就会被错误选项蒙蔽。
对某一题材的熟悉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但也会出现误导答案的选择。
第二,问题简单化,粗心以及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研究生的阅读题比六级要难一些,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隐含,不会放在每段的第一句,答案不会在文章中直接给出。
所以我们通过阅读,除了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外,更要对一些没有被文字表达出来的信息,通过作者的观点,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做题时要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在理解作者的态度和选择答案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关键词包括一些重要信息的转折词,如but,yet,although,however等,这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作者要转换话题或否定已述内容。
表示举例的有such as,for instanse。
表示目的的有to this end ,for this purpose,with this object。
另一些词如as a result,finally, in conclusion则表示作者对自己所述的事情要做一概括并准备结束所谈及的问题。
一些同学做题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还有做阅读题读出声,一字一字读,碰到不懂的单词查词典的习惯,这是很不好的。
考研时间是非常紧的,要在有限时间内做完所有题就需要平时多锻炼。
平时做题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要注意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时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通过构词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或该词的同位语推测,不要经常查词典,做阅读题是培养语感,巩固词汇的过程,不是积累词汇的过程。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的五大原则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的五大原则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的五大原则阅读理解在考研试题中占40分,40%的比例,其权重可见一斑!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往往以题海战术作为救命稻草。
反复练习,反复做题过程中能够发现一定的规律,但是这些规律也存在一定的狭隘性!而且,这种片面的所谓经验将会使得考试成为如履薄冰的历程!本文结合英语测试学及命题理论的精华,透射命题的细节与流程,向考生展示命题原则。
概括的讲,命题原则包括如下五点:1.中心统一原则:文章以及段落都是由主题句和细节句构成的。
主题句表明段落或篇章的中心,细节句是为主题句而服务的。
即,主题句指明段落及文章的方向,细节句则是支撑主题的具体事例,引语,统计,比喻或者实验。
因此,把握文章每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无须透彻阅读并理解整个段落,段落中的主题句即可指明方向,映射主题。
2.主题句,细节句原则:阅读理解文章以及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是由不同的功能句组成的。
根据功能句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将句子分成两类:主题句和细节句。
段落的主题句可以出现在段首,也可以出现在段尾,有时也出现在段落中间。
如果出现在段落中间,必须在转折意义的but, however, surprisingly, virtually, such, indeed, yet 或now的后面,否则段首或段尾的语言完整,形式简洁,观点明确的句子即为主题句。
而细节句的特点为:举例子,作统计,引引语,做实验,打比方和做列举。
3.方位论原则:阅读理解采用IRT命题理论,即文章中符合考研大纲的句子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及出题的要点。
因此,我们需要把握方位论的原则进行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IRT命题理论规定,阅读理解的每一道题在文章中对应的是相关信息句,不是段落,更不是篇章。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阅读理解命题方向及侧重点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题型的题目在文章对应段落中所体现的句子有所不同,即体现不同的方位。
而且,相同类型的题目在文章中所指向的句子也是相对固定的。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57条命题规律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57条命题规律1、原句重复出现,200%错。
正确的都是有改动的,即同义替换。
2、文章是按顺序出题的,你要觉得不是,就是你做错了。
3、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2个选项,其中之一是对的。
(要有这个意识)4、就一般而言,some people,表作者不认同的观点。
few people,表示作者的观点。
5、用文章里举例的句子来作为选项,直接排除。
(要有能辨别这个选项是不是文章中例子的能力)6、某某人说的话,或者是带引号的,一定要高度重视。
尤其是在段落的后半部分。
很有可能就是某个没问题的同义替换。
即题眼。
7、有的时候,一句话可以设2个问题。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非常少。
8、文章基本以5段为主(也有6段、7段的),要把握好每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一段一个题,只是一般来说喔。
9、一篇文章总会有5、6+个长难句,且总会在这里设问题。
所以长难句必须要拿下。
10、每段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尤其是总分结构的段。
有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题眼。
考研英语,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的段落很多。
11、若文章首段以why为开头的,这里若设题的话,选项里有because的,往往就是正确选项。
12、有时候每段的第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表述。
而第二或者第三句以后,会出现对比或者转折。
一般来说,转折后面的是作者的态度。
你要注意的是,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
那个关键词你要找出来。
13、在应该出现答案的地方,没有答案。
接着往下读。
答案可能会在下一段的开头部分。
因为文章都是接着说的。
要有连贯性。
这和7选5的技巧有些相似。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4、一个长句看不懂,接着往下看,下一句可能是这个长句的解释说明。
是的话,这个地方可能会出题。
出的话,答案就在这附近。
而实际情况是,文章在谈论某个问题或提出某个观点时,有时会再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这种情况下,这里往往会设问题。
15、有些句子仅仅是解释补充,或者是起过渡作用的。
这样句子的特点是,句子比较短。
注意,答案一般不会在这出现。
17高考试题:课标卷现代文(社科文)阅读命题特点和解题方略

2017高考试题:课标卷现代文(社科文)阅读命题特点和解题方略【摘要】针对现代文(社科文)阅读得分低下和高三教师解题指导滞后的情况,找寻命题路数和解题方略。
指出信息转译能力是从文段中找出与题干相关或相对应的内容,并对该内容进行意义转述,转述之后要达到等值性;推断是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常见方式,是在已知信息基础上推理得出所需未知信息的一种阅读策略。
【关键词】解题方略转译能力推断能力课标卷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近年来的选文都是社科类文本,选文内容较为深奥,再加上出题形式为3道选择题12个选项,很多考生被题干绕得头昏脑涨,无所适从,得分不高。
原因在于高三老师解题指导滞后,大多数老师的阅读指导还停留在快速浏览和局部比对的层面,找不到相应的解题方略。
那么,如何对现代文(社科文)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呢?一、把握命题路数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第1题和第2题都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转译能力的考查,第1题侧重于文本前半部分的信息,第2题侧重于文本后半部分的信息。
仔细分析试题,两道题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第1题侧重于考查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培养考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如2015年课标I卷第1题“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宋代已经有了“典”这种信用形式,这在原文可以找到依据,而“借贷、质、押”等信用形式,早于宋代就产生了,不能作为宋代金融新特点的论据。
第2题侧重于文本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表述。
如2015年课标I卷,四个选项都是围绕“宋代的信用工具”这个核心概念;2016年课标I卷则是围绕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对“旧史学”的态度,一个是对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的认识。
第3题,集中考查文本的推断能力,下文将展开论述。
二、找寻解题方略(一)信息转译的等值性信息转译能力是从文段中找出与题干相关或相对应的内容,并对该内容进行意义转述的能力。
信息转译的核心要求就是进行意义转述之后要达到等值性,扩大、缩小或者曲解文本的选项都是错误的。
2024学年浙江省共美联盟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含解析

2024学年浙江省共美联盟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1.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only today is a gift, and that is ______ we call it present.A.how B.when C.why D.where2.— Which classical Chinese poem do you like best?—Don’t laugh if we lay drunken on the battleground; how many soldiers ever came back______.A.old and young B.up and down C.safe and sound D.right and wrong3.It’s nearly four years since I worked in that firm. I ________ a band with other fellows.A.operated B.had been operatingC.was operating D.am operating4.______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findings is one of the worst mistakes you’ve mad e.A.Ignored B.IgnoringC.To ignore D.Having ignored5.The argument remains extremely heated it is necessary to frequently update teaching material.A.that B.which C.if D.whether6.— 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stay for lunch.— Sorry, I .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A.won’t B.shan’t C.can’t D.mustn’t7.— Do you know ______ the meeting room earlier?— She had a headache.A.why Ann left B.why did Ann leaveC.why Ann will leave D.why will Ann leave8.Ensuring every child equal rights to education is _____the key to the elimination of inequality across the world lies. A.that B.what C.whether D.where9.-- Who is dancing to music in the next room?-- ________ the children.A.It is B.They are C.That is D.There are10.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have a great aim, and the ________ to achieve it.A.acquisition B.comprehensionC.determination D.satisfaction11..---Would you have told him the answer had it been possible?.---I would have, but I _____ so busy then.A.had been B.were C.was D.would be12.If you leave this application form and go to another website, you will lose ______ you have already filled out on this form.A.whatever B.whoeverC.wherever D.whenever13.In the US, there are currently over 5,000 community schools _____, in addition to serving a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unction as community centers for the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A.which B.whereC.whose D.as14.School children must be taught how to deal with dangerous ________.A.states B.conditionsC.situations D.positions15.---.We didn’t find the Blacks during the lecture.--- No one had told them about _____ a lecture.A.there to be B.there being C.there be D.there was16.I had hardly rung the bell ________ the door was opened suddenly, and my son rushed out to greet me.A.before B.untilC.as D.since17.The film Mei Lanfang, Li Ming plays the starring role,has again drawn the world’s attention to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art.A.what B.that C.which D.where18.______ exactly what was wrong with him, the doctors gave him a complete examination.A.To discover B.Discovering C.Discovered D.Having been discovered19.August 8th,2008 is a special day,________________,I think,that will be remembered by the Chinese forever . A.one B.whatC.which D.the one20.—What about the services in this hotel?—They are at least as good as, if not superior to, ______ in yours.A.it B.those C.that D.the one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满分4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事实题) ; 2 . 考查理解主 旨大意及综合事实的能力 ( 主题概括题和 标题题 , 还有辩 图形 题 、 计算题 、 事件排序题等) ; 3 . 考查理 解字面 表层 含义 以及理解 深层含义 的能力( 推理题 , 如推测最有 可能发
生的结果 , 判断作者 的意图 、 态度 、 语气, 把握文脉和全文 的整体 4 . 注意首尾段和段落 的首 尾句 。 文章的首段与末尾段 , 段落 结构, 理解 句与句 、 段与段 的关系) ; 4 . 考 查猜测词 义的能力 。 因 的首句 和末尾 句 , 一 般表达文章 的主题和段落 的中心思 想 , 其他 此, 我 们 在 日常训 练 中要 学会 判断 题 目所属 类 型 , 掌握 解题 技 的段落 和句 子只起补充说 明和解 释的作用 。 因此 , 首要 任务是找 巧、 提 高解 题能力 。 出文章及段落中的主题句 , 然后顺着提供 的主要线索去捕捉文章 二、 阅读理解题“ 干扰项 ” 设置的手段 中的相关信息 , 从而获得解决问题 的答案 。 在设计 阅读 理解 题时 ,设计 者常常在 四个选项 中设 计 出一 5 . 掌握猜测推敲生词 的方法 些“ 似 是而非 ” 的答案 , 如果考生 对命 题规律一无所 知 , 往 往会 跌 我们在阅读过程 中的词汇障碍来 自两方面 : 其一是未学过的 人命 题者设 置的“ 陷阱” 。笔者分析 常见 的干扰选项设置 有如下 生词 ; 其二是 旧词新义 、 一词多义 。猜测生词的方法有很 多 : ( 1 ) 根 几种手段 : 1 . 张冠李 戴 。 干扰 项故 意把作 者 的观点 与其他 人 的 据定义 、 解 释或 同位关系来猜测词义 ; ( 2 ) 通过前后 出现的正反对 观点混 淆起 来 ; 2 . 偷梁 换柱 。 干扰 项用 了与原 文 中相似 的句子 比词语 来推测词 义 ; ( 3 ) 通 过文 中引出的 同义 词如 o r , l i k e , s i mi l a r 结 构 和大 部分 相 同 的词 汇 ,只 是在 不起 眼 的地方 换 了一个 或 等 同类关 系来 推测词义 ; ( 4 ) 了解构词法( 以派生和合成为 主) 猜测 几个词语 , 造成句子意思 的改变 或扩大和缩小 了限定词 的范 围 ; 词义 ; ( 5 ) 利用熟词 的新词性来推测词义 。 3 . 无 中生有 。干扰项 是生活基本 常识 和普遍接受 的观点 ,本身 6 . 利用常识解 题
课程名称六级英语学分1

课程名称:六级英语学分:1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六级英语是外国语学院开设开设的通识必修课,共1个学分,18课时,主要介绍六级考试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积累考试经验。
●学习目标六级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紧扣最新题型对六级考试进行全面的剖析,帮助同学们把握最新考试动向,了解考试重点难点,掌握具体解题技巧,为备战六级的学生取得良好的过级成绩奠定基础,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学术英语阅读与听力理解的能力。
●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习方法1.通过阅读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目的、要求及试卷构成、题型类型和选材原则,把握六级新题型的特点和命题精神。
2.了解每种题型的命题手段、考查角度、考点范围与难点设置,总结考试要点及应对技巧,对最常考、最主要的基本面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3.打好词汇基本功,牢固掌握大纲要求的词汇,尤其是重点词汇,并能够灵活运用。
4.认真分析历年真题,熟悉常考考点及命题手段,并通过相关的针对性的训练巩固基础知识,触类旁通,积累考试经验。
5.通过真题及各种模拟、强化训练,培养敏锐的“题感”,提高应试水平。
对于做过的题目,要善于分析总结错误原因,查漏补缺。
6.通过合适自己的音频视频材料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并通过阅读相关英文原著、报刊杂志等材料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以及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评估方式1.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30%。
其中包括出勤、作业及课堂活动等。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考试形式为闭卷,六级模拟测试。
●必读书目1.历年真题2.全真模拟训练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考点阅读理解A部分的文章为四篇,每篇的长度控制在400~500个单词左右。
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英语词汇、短语、句型等习惯表达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包含了对英语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背景以及科技发展动态、热门话题乃至西方人的思维、交流方式等非语言性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的考查。
命题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以考查获得信息为目的,不以考查语法或词汇为目的。
当然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第二,应该避免出只根据一般常识而不用阅读文章就能得出答案的题目。
第三,以考查文章提供的主信息为重点,考查考生挖掘文章中的信息能力为目的,命制考查多种层次、多种范畴信息的题目。
第四,考查点对语言材料内容的覆盖面应该尽可能全面。
题干和选项的命制原则题干与正确选项应避免使用相同的修饰词语,以防给考生提供选择答案的线索。
试卷中正确选项字母序号出现的次数应该大致相等,这样可避免某些考生因只猜某一选项而“幸运地”获取高分的可能性。
最后,关于干扰项的特点。
我们总结了干扰项的如下特点:第一,看似合理,实则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要么利用在文章中没有提到的生活常识编造选项;要么把文章中的事实和细节当主旨,把片面的、次要的观点当成主要观点。
因此考生一定要从文中找依据、找答案,“合理项”不一定就是正确选项。
在主旨题和主要观点题中,应该排除细节干扰,把握文章的主题。
第二,偷梁换柱,张冠李戴。
要么对原句中的细微处做了改动,要么截取原文中有的词语或类似的结构进行编造。
要么在备选项中把因说成果、把别人的观点或作者反对的观点说成是作者的观点。
因此考生要注意,过于相似的选项不一定正确,除非它的程度、范围等都与原文完全一致。
考生要注意:“原词越多,对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第三,用常规含义代替偏用词义。
命题者在命制词义句意题时,就通常把要考查的词或句意的常规含义作为干扰项以麻痹考生。
因此,考生必须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第四,过度引申。
备选项虽然是从原文中推理引申出来的,但是却超出了文章允许的范围。
考生切勿过度发挥,一切以原文为本。
文章的选择1.题材的选取主要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英、加和日本等国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和热点问题。
社会生活类文章在命题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带有普及性质的自然科学和科技方面的文章以及商业经济文章基本上每年都会涉及。
考生如果平时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则会大大地提高考试成绩。
2.文章的来源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的文章主要来源于:Newsweek(新闻周刊),Time(时代周刊),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USA Today(今日美国),The Time(泰晤士报),The Guardian(卫报)和(美国新闻在线)。
科普类文章主要来源于: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杂志),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Science(科学杂志),New Scientists(新科学家),Discovery(探索杂志),Nature (自然)。
商业经济类文章主要来源于: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杂志)和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杂志)。
其他:Telegraph(英国电信日报),Independent(独立日报)和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国际先驱论坛)。
3.文章的体裁主要有论说文、说明文和新闻报道,很少有纯抒发情感和描写风景的文学篇章。
议论文的特点是:(1)写作目的是陈述观点或表明态度;(2)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各个段落之间关系紧密,无论是反证还是正面论述,都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述这一中心;(3)每一段也是围绕一个中心,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关系紧密。
说明文的特点是以事实为主,观点为辅。
对于此类文章,细节题目较多,考生应着重把握具体信息的真伪、程度和作者的态度。
各类题型的特点及解答技巧(一)主旨题每年必出。
要求考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迅速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题中心。
主旨题可分为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两种。
命题模式如下:1 文章主旨题(1)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2)What is the main point the author makes in the passage?(3)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reflec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4)What is the main topic for this passage?(5)The proper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6)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 .(7)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suggest may best be interpreted as .(8)The passage was written to explain .2 段落主旨题(1)From the first (2nd, 3rd, 4th,etc) paragraph, we learn that .(2)From the last (1st, 2nd,etc) paragraph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3)We learn from the first (last,etc)paragraph that .3 隐蔽的文章主旨题(1)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infer) that .(2)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3)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suggest may be interpreted as .4 主旨题的特点无论是在段落中还是在文章中,是明显还是隐蔽,主旨的提出主要有四种情况。
(1)首段或首句开门见山指出中心或讨论的问题。
(2)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给出中心。
(3)文章末段或段落末句对全文或全段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中心思想。
(4)文章或段落中不明确给出中心,考生要根据各段中心或各句的内容进行总结,自己推出主旨。
5 主旨题的解题技巧根据上述这四种情况,制定如下解题对策:第一,因为考生需要读完全文才能把握文章主题,所以在解答此类题时,考生不要急于去找答案,不论它出现在什么位置都把它作为最后一道题来做。
第二,看到文章主旨型题目,考生要着重理解首段或末段,同样,段落主旨题也要重视首末句。
这是英语文章中出现中心思想最频繁的位置。
第三,文章主旨出现在中间的比较少见。
这样的主旨句一般兼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遇到文章中前后段意思转折时,考生应该提高警惕,它往往是主旨所在。
段落中情况也类似。
第四,如果文章中没有明确的主题句,主题思想要通过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
这时考生就要着重看各段的首末句。
试题中的Title 题也属于该种情况。
解题中还有一些具体实用的解题技巧:首先,关于主题句的判断方法。
第一,段落主题句的判断要看该段的第二句或第三句。
如果它们是对第一句进行阐述,那么第一句就是主题句;如果是对第二句进行阐述,那第二句就是主题句;主题句也可能出现在末句。
当最后一句是对全段进行总结时,该句就是主题句。
对于主题句在句中的情况,当段落中出现转折时,该句很可能是主题句。
文章主旨所在段落的判断与此相同。
第二,作者有意识地反复重复的观点通常是主旨。
第三,首段出现疑问句时,该问题就是全文探讨的内容,对该问题的解答就是文章主旨。
第四,作者提出文章主旨时,常常伴有文字提示,如therefore,thus,but,however,in short 等等。
其次,选项特点。
正确选项特点:(1)不出现细节信息;(2)不含过分肯定或绝对意义的词。
干扰项特点:(1)一般以偏概全,只是文章的细枝末节,不能涵盖全文内容;(2)出现细节性的名词信息;(3)过于笼统。
(二)作者观点题和态度题此类题型可细分为作者态度题(表明作者的好恶)和作者观点题(表明作者对某事物的观点)。
题干中的关键词或词组有attitude,opinion,tone等等。
其命题模式如下。
1 作者态度题(1)What is the tone (mood) of the passage?(2)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might be summarized as(seems to be)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s...?(4)The author is most critical of .2 作者观点题(1)According to the author, .(2)In the author’s opinion, .(3)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idea) about?(4)The author thinks (believes, suggests, deems, asserts) that .(5) In the author’s eyes...态度题的选项一般是形容词,按照作者对所阐述问题的态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积极类:objective(客观的), impartial(公正的),helpful(有帮助的),positive(正确的),supporting(支持的),admiring(羡慕的),interesting(引起兴趣的),unbiased(没有偏见的),concerned(关心的),confident(自信的),impressive(给人印象深刻的),optimistic(乐观的)等;中立类:detached(超然的), factual(实际的), indifferent(无关紧要的),impassive (冷漠的),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ambivalent(矛盾的),apathetic(无动于衷的),neutral (中立的,不确定的),impersonal(不带个人色彩的)等;消极类:disgusting(令人厌恶的),critical(批评的),negative(否定的),intolerable(不能忍受的),disappointed(失望的),subjective(主观的),biased(有偏见的),doubtful(怀疑的),compromising(折中的),worried(担心的),pessimistic(悲观的),hostile(敌对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