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易自燃厚煤层防火预测预报技术分析及应用

合集下载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条件下开采技术在下石节煤矿的成功应用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条件下开采技术在下石节煤矿的成功应用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条件下开采技术在下石节煤矿的成功应用【摘要】对下石节煤矿的基本概况进行了简要说明,针对下石节煤矿瓦斯大、煤层易自燃等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阐述,总结出了下石节煤矿在复杂条件下煤层开采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高瓦斯易自燃开采技术1.前言在全国当前煤层开采过程中,高瓦斯、煤层易自燃一直是困扰矿井开采的难题,目前仍无法得到根治,下石节煤矿经历年的瓦斯涌出量监测结果显示,均为高瓦斯矿井,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山压力加剧,瓦斯涌出量逐年增加,同时下石节煤矿回采的煤层属自燃发火煤层,最短发火期为28天,在209、217工作面回采时均出现过因采空区煤炭自燃而将工作面进行了临时封闭的情况,复杂的自然条件是下石节煤矿煤炭开采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下石节煤矿在瓦斯抽放、煤层防火等方面均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创新,采用了多种手段、措施同时进行的方法进行瓦斯及防火治理,目前矿井在瓦斯及煤层防火等方面的管理已步入了平稳发展的快车道,且安全形势良好。

现就下石节煤矿在瓦斯治理,防火管理当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做法做一介绍。

2.矿井概况下石节煤矿位于铜川焦坪矿区中部,距铜川市区约54公里,行政区划隶属铜川市耀州区瑶曲镇。

井田地处鄂尔多斯台塬(及陕北高原)南缘,焦坪矿区西南部,走向长度4.0公里,倾斜长度3.3 公里,面积约13.2平方公里。

煤系地层为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4-2#煤为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7m,3-2#煤局部可采,平均厚度3.94m,目前开采深度约600米左右。

矿井所采煤层具有煤油气共生的特点,地压显现剧烈,自然灾害严重,煤层属自燃发火煤层,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发火等级为Ⅰ级。

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性指数44.37%,2011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绝对涌出量瓦斯为44.10m3/min,相对涌出量瓦斯为14.58m3/T.d),并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压力增大,瓦斯的涌出量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

煤层的火灾预测和预报煤层火灾是指在煤炭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阶段中,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煤体自燃所导致的火灾。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治理环境的要求日益严格,煤层火灾预测和预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煤层火灾的危害煤层火灾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

首先,煤层火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等,对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造成影响;其次,煤层火灾会导致煤层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严重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益;最后,煤层火灾还会造成地下矿井结构破坏,加速矿井的老化和失效。

煤层火灾的预测方法煤层火灾的预测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监测法、地质学方法和物理学方法三类。

监测法监测法是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煤炭运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预测和避免煤层火灾的发生。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温度计、压力计、氧气浓度计等。

监测法的优点是实时监测和控制,对火灾的预测和预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根据不同煤矿和煤层结构,选用不同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成本较高。

地质学方法地质学方法是通过对煤层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预测煤层火灾的发生可能性。

常用的地质学方法包括煤层地质结构和含水层分析、断层和褶皱分析等。

地质学方法的优点是可适用于不同的煤层和地质条件,但预测精度较低,因煤矿环境、传递距离、预测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有时难以对煤层火灾的发生提前做出有效的预警。

物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是通过对煤层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预测煤层火灾的发生可能性。

常用的物理学方法包括煤层监测、红外辐射检测、声波检测等。

物理学方法的优点是预测精度高,可适用于不同的煤层和地质条件,但需要现场检测和实验,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煤层火灾的预报技术煤层火灾的预报是指在煤层火灾发生前,根据煤矿环境和煤层条件等因素,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煤层火灾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等信息进行预报。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在煤矿生产中,煤层自燃是导致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测和预报煤层自燃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煤层自燃的原因和途径、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的原因和途径煤层自燃是指在煤矿采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煤层内的发热物质自发氧化并生成大量热量,使煤层温度升高,进而引发火灾。

煤层自燃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煤质因素: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煤,其自燃性也不同。

其中在含硫量高、焦渣量、松散程度和露天氧化面积大的煤层中,自然裂隙多、通风条件差,容易自燃。

2.地质因素:含水炭层、潮湿炭层的自燃危险较小,而低透气性沉积物层与煤层接触的地层,容易吸附水分和吸氧条件差,自燃危险较大。

3.煤矿经营管理因素:采掘技术水平、通风与抽放系统、煤炭运输及存储方式等都会对煤层自燃产生影响。

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方法对于煤层自燃的预测和预报,应结合采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点,不断收集有关数据,及时研究和判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煤层自燃。

下面介绍常用的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方法:1.温差法:通过温度差别观察来进行预测。

利用感应电缆,探测传送到地面的煤层内部温度,与大气温度相比较,若温差在低于20℃以内,则预示煤层自燃的危险性较小;若温差在20℃-30℃之间,则预示煤层自燃的危险性较高;若温差超过30℃,则预示已开始发生自燃现象,须及时采取措施。

2.气体法:利用测点周围的瓦斯、氧气含量等指标,进行预测。

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将增大煤层自燃的危险程度;当氧气含量下降到16%时,也可能引发煤层自燃的爆发。

3.氧化性煤体含量法:通过测定煤体表面的可燃分含量、氧化性煤含量及煤体抗氧化指数等来进行预测。

4.煤层压力法:通过观测煤层压力变化、矸石压强、粉尘颗粒运动等指标来判断煤层的稳定性,并进行自燃预测。

5.煤质综合识别法:通过煤体成分分析、煤体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等手段,综合判断煤层的自燃危险性。

高瓦斯矿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

高瓦斯矿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

高瓦斯矿井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长钻孔大孔径瓦斯预抽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白永筱方亚杰霍小泉(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陕西铜川 727101)摘要: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下石节煤矿在216工作面通过实验、分析、论证,采用了大孔径、长钻孔预抽技术,经过实践与应用,效果显著,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安全生产。

关键词:综放面预抽技术应用与实践一、矿井概况下石节煤矿位于铜川市北部,井田走向长4.0km ,倾斜宽3.3km ,面积约13.46km 2。

采用平峒—斜井综合开拓,主采侏罗纪4-2煤层,4-2煤层单斜构造,煤层稳定,较坚硬,煤层倾角5°-24°,平均厚度10-12米,属特厚易自燃煤层,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煤尘爆炸指数44.37%。

2008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为:绝对瓦斯涌出量45.05m 3/min,相对涌出量14.10m 3/T.d,属于高瓦斯矿井。

见表1。

表1 216综放准备面4-2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下石节煤矿对目前开采和延伸水平的4-2号煤层抽放难易程度指标进行测定并计算,其透气性系数和钻孔瓦斯流量衰变系数平均为0.5742 m2/MPa2·d 和0.2363 d -1。

从煤层的透气性系数(表2)来看,4-2煤层属于可以抽放煤层。

在适宜地点延长抽放时间和增大钻孔孔径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提高抽放效果。

表2 开采层预抽瓦斯难易程度分类表二、钻孔施工位置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矿井决定在216工作面回风绕道口钻场施工长钻孔大孔径瓦斯抽放孔,钻场规格:6.5×3×3米。

施工时间:2007年2月3日-2007年2月28日三、施工参数四、施工工艺(一)本煤层预抽长钻孔(800m )的施工情况本煤层预抽长钻孔(800m )由下石节煤矿抽放队负责施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根据钻进需要改进机具,并现场指导完成钻孔的施工,所用钻机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研制的低转速、大扭矩MK-7型全液压坑道钻机。

铜川下石节煤矿自燃火灾事故

铜川下石节煤矿自燃火灾事故

四.矿井防灭火管理不到位,井下防灭火管理制 度不完善,工作落实不到位。
五.矿井通风及巷道维修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 对严重失修巷道安排维修处理或封闭。
六.“一通三防”管理部门及有关监督部门检查 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隐患和安排督促 整改处理。
七.矿井“一通三防”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管 理人员未能严格认真落实“一通三防”各项 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二、事故经过
8月27日8点班12时07分,皮带队运转工发现217 行人斜巷上口出烟,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得 到灾情汇报后立即通知矿有关领导,并立即通知井 下所有作业人员撤离,并切断灾区电源,同时矿成 立救灾指挥部,安排矿救护队入井救灾。
三、救灾情况
按照矿救灾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在217行人斜巷上口采用灌浆,用水直接灭火控制火灾蔓 延,同时实施对217行人斜巷上、下口进行封闭,采取加大灌水量、注三相泡沫等灭火措施, 于8月28日行人斜巷下口暗皮带井封闭, 8月30日八点班完成了对217行人斜巷上口喷砂浆 封闭工作。于8月30日该火区巷道灌水约7500 m3,实现了217行人斜巷火区全部被水淹没。 8月30~31日对该火区上口217运顺两侧10~15m巷道进行了喷浆、注浆堵漏加固。火区 封闭后实行了24小时连续监护监测,每班对火区墙内(通过闭墙观察孔)及闭外风流中气体、 温度进行检查,情况基本稳定,气体化验指标为: (CO:0%,CH4:0.48%,C2H6:0%,N2:95.9%, O2:4.52%, 闭墙测管内温度22℃,根 据取气样化验分析,认为火已熄灭。
事故性质:生产责任事故 事故类别:火灾事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七、整改及防范措施:
一.全面提高“一通三防”安全管理认识,认真完善和落实“一通三防” 安全管理 防范措施。

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防治技术发布时间:2022-10-20T07:43:16.26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5月第9期作者:甘超业杨继林王旭升周元浩[导读] 1703工作面工作面煤层厚度7.0~10.0 m,平均厚度8.82 m,煤层倾角为13o~16°,平均为15o,最短发火期38天,自燃倾向性等级是Ⅰ类,属容易自燃煤层甘超业杨继林王旭升周元浩(中煤能源新疆天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106煤矿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1703工作面工作面煤层厚度7.0~10.0 m,平均厚度8.82 m,煤层倾角为13o~16°,平均为15o,最短发火期38天,自燃倾向性等级是Ⅰ类,属容易自燃煤层,工作面回撤期间,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内的遗留浮煤具有通风、供氧和储热周期长的特点,通过加强工作面及采空区气体预测预报,利用人工提前氧化带防火技术、填充堵漏防火技术和隔绝氧化防火技术,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撤。

关键词:特厚煤层容易自燃填充堵漏隔绝氧化一、工作面概况1703工作面位于106煤矿井田的东南部,矿井+1273m水平(1采区),工作面所处的7号煤层所在区域为一单斜构造,煤层走向为西南~东北,倾向为西北~东南。

1703工作面工作面煤层厚度7.0~10.0 m,平均厚度8.82 m,煤层倾角为13o~16°,平均为15o。

煤层顶板为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粗砂岩,煤层底板岩性为炭质泥岩、细砂岩、粗砂岩。

可采指数为1,煤层厚度变化系数19.59%,属于稳定煤层。

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机采高度3.4m,工作面放煤高度为5.42m。

1703工作面采用全负压U型通风,系统为一进一回,既溜子道进风,材料道回风。

工作面所处的7号煤层硬度较软,煤岩呈半亮~亮煤,黑色、黑褐色,不具粘结性,含32.25%的挥发分,真相对密度为1.45 kg/m3,且最短发火期38天,自燃倾向性等级是Ⅰ类,属容易自燃煤层。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_中标190920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_中标190920

2.5 合作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 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三、股东及出资信息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 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19日 生成
3/5

每日80000+条信息更新,多维度检索、企业资 质匹配、甲方监控等功能,让中标快人一步!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 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1
-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03
23 号
2018-02- 铜环罚字〔2018〕13 1.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2.处罚款人民币伍万
2
铜川市环境保护局
13

元整。
2018-01- 铜环罚字〔2018〕5 1.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2.处罚款人民币伍万
3
铜川市环境保护局
15

元整。
2017-11- 铜环罚字〔2017〕41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2.处罚款人民币壹拾
四、风险信息
4.1 经营异常(0)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 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下石节矿地质概况

下石节矿地质概况
下石节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
一、基本情况
1996年矿井进行了一期改造使生产能力达到90
万吨/年,2001年核定为100万吨/年并达产,2003
年通过通风能力改造,使矿井的生产能力达到150
万吨/年以上,2005年2月核定生产能力160万吨/
年。2010年核定生产能力185万吨/年。
下石节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
二、水平划分
矿井分二个水平,即:+1000m水平和+950m辅助水 平。目前,一水平(+1000m水平)已回采结束(仅残 存有呆滞煤量,目前无法开采),转入二水平(+ 950m辅助水平)生产。二水平(+950m辅助水平)采 用暗斜井阶段式开拓方式,开拓巷道均布置在4-2号煤 层中,划分为上、下二个阶段,阶段内划分区段,区 段内布置回采工作面,以三条暗井筒为中心,东西两 翼各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 采面巷道布置 采用双“U型”巷道布置,即:由运输顺槽、回 风顺槽、灌浆巷、高抽巷、切眼、联络横川组成,运 输顺槽、灌浆巷进风,回风顺槽回风。
下石节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
一、基本情况
矿井为单一矿种开采,主采中侏罗统延安组4-2# 煤层,平均厚10.51m,属中灰、低磷、低硫、 高发热量的不粘煤,易自燃,其着火温度336℃, 发火期一般3~6月,最短28天,发火等级为一 级,煤尘爆炸指数44.37%,具爆炸危险性,部 分煤层和围岩含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条件较 为复杂。历年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下石节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
一、《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入井前的有关规定
6、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人,不得从事井下工作: 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风湿病;严重的皮肤病; 活动性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病;严重的上呼吸道或 支气管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病或胸膜病 变;心血管器质性疾病;或者经医疗鉴定,不适于 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5、认真学习和自觉遵守三大规程,互相制止、 互相监督,自觉抵制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熟悉 井下主要井巷的路径、避灾路线和安全标志,以 免迷失方向、误入危险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易自燃厚煤层防火
预测预报技术分析研究及应用
关键词:易自燃厚煤层防火预测预报研究
中图分类号: t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矿井概况
下石节煤矿隶属陕西煤业集团铜川矿业公司,主采4-2#煤层,平均厚度11m,最厚可达34m,属高瓦斯、油气并存的自燃发火煤层,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4.37%,我矿主要运输、回风井筒布置在煤层中,煤柱间距30米,主井筒受采动动压较大,近几年通过采空区矸石充填封闭及高强度支护,虽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我矿现采取前进开采方法,加之矿井生产接续紧迫,主井筒开拓延伸后,受采动动压将会更大,随之矿井防火压力非常大,目前我矿老巷、采空区封闭后,煤层发火预测方法主要采取人工检查测温法和色谱仪化验分析气体指标分析法作为参考,煤层巷道预测预报技术的分析研究及应用为我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依据,是一剂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良方。

二、煤层自燃防火预测预报方法
目前我国针对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方法主要通过指标性气体和测温法来判断煤层自燃,我矿08年购置了两台红外热像仪,提高了判断发火点位置准确性,同色谱仪化验气体指标对比,能及时发现氧化自燃区覆盖面积,便于采取有利措施及时处理,大大提高了矿井防火效率。

1、一氧化碳指标气体分析法
自燃指标气体是指能预测和反映其自燃发火状态的某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产率随煤温的上升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煤在氧化升温过程中气体的释放因煤种、煤岩性质、地质条件等内外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别。

煤层发火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反映煤炭氧化和燃烧程度的指标气体,如co、co2、c2h6、c2h4、c3h8、c2h2等,随着煤温的升高,其产生量将发生显著变化,可以利用指标气体产生量及其变化率和相互间的关系,来进行煤层火灾的早期预报。

目前,国内外煤矿主要使用的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如下表。

各国自燃发火指标气体
实际情况下,指标气体贯穿于整个煤自燃发火过程中,利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和手段,co一般在常温情况下就可测定出来;烷烃(乙烷、丙烷)的检出温度比co稍晚,一般在临界温度左右,而且在不同煤种中有不同的显现规律;烯烃气体较co和烷烃气体检出的晚,乙烯在100℃左右才能被测出,是煤自然发火进程是否加速氧化阶段的标志气体,在开始产生的浓度上略高于炔烃气体;炔烃气体出现的时间最晚,只有在较高温度段才出现,与前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温度差和时间差,是煤自然发火步入激烈氧化阶段(也即燃烧阶段)的产物。

根据煤炭自燃的机理,煤在空气中氧化会释放出co和co2,但
由于空气中本身存在一定量的co2,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co作为煤层火灾预报的主要指标气体,这首先是因为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co的生成量与煤温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煤温的升高,co 浓度的变化量最明显,所以,采用co作为指标气体比较灵敏;其次是因为煤层中一般不含有co,井下爆破工作中所产生的co能很快被风流所稀释和排除;再次是co检测比较容易、方便。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井下空气中出现co,并且持续增加,井下存在自燃现象(或高温点)就确定无疑。

co指标的灵敏性好,但是,由于其涌出温度范围宽,从煤的低温氧化阶段直至着火燃烧阶段都能产生co,何时发出预报才能做到准确、适时,就成为很大的难题。

就现场应用来说,考虑到现场的特定环境,特别是煤的自燃大部分发生在采空区或煤柱中,漏风条件的影响极大,使检测到的co浓度与煤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且由于出现co的煤温变化范围较大,在常温时就能产生,使得预报自燃变的复杂,不易确切判定煤的氧化阶段,产生误报和漏报。

我矿井下的现场实也证明,井下煤体中在低温下也能检测出一氧化碳,而且有时数值较大,这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煤体发生磨擦断裂,增加了煤体的表面活性所致。

因此,作为自然发火早期预报气体,它需要根据各矿的具体条件,加强观测与分析判断,并与其它气体指标相结合,来预报煤炭自燃。

2、测温法
测温法是指利用温度传感器对被监测地点进行温度监测以发现
煤层发火危险程度的预报方法。

此法可直观的了解煤层的温度及其发火程度,对早期预报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预报发火测温法为:1)直接用检测到的温度进行预报;2)根据温度的变化特性对煤所处环境和条件对煤层发火的可能性进
行预报。

我矿现主要采用的测温仪器有:温度计、红外线、红外热像仪等。

同时为连续观测采空区的温度变化,铺设束管色谱仪分析对监测地点进行实时监控。

3、发火危险区域监测点的布置原则
在煤层火灾的监测中,监测点的布置至关重要,监测点布置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预计易发火区域
按矿井生产环境及煤层发火条件,把各危险区域作为监测对象,即根据发火的时间和空间特性分析布置;
2)布置在高负压区
从全负压角度考虑,只要漏风风流经过高温火点,各泄漏通道以负压最高处最易反映发火区域的真实情况;
3)具有稳定的漏风量
如果进行相对量监测,漏风量不稳定,监测仪上所反映的数值无法表达发火过程中真实情况,即使对绝对量进行监测,由于微小风量测算困难,也会造成很大误差。

因此,监测过程中如无特殊需要,尽量不改变通风系统,改变后则要及时调整测点,各参数量重
新对比整理;
4)测点应避开温差自然风压的影响
如图:井下测点布置原则
测点布置图
当易燃点受下行风流风压作用时,测点按常规应布置在b处。

但当易燃点温度逐渐升高,由于存在标高差异,温差自然风压逐渐增大,此值如果大于全风压时,b点气体成分将无法反映易燃点的真实情况。

假设在高温点两测a、b之间无分支风流,由h1=h—h2,h1为提供漏风风流风压;h2为ab间所具有的自然风压;h为高温影响下的自然风压。

当h10时,b点无法观测灾区气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在预计高温点a、b两侧均设侧点,前期可用b测,后期则改用a点进行监测。

4、煤层巷道松散煤体发火预测方法
巷道松散煤体发火预测预报主要是根据煤氧化放热时引起的气体、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自然发火有关参数,煤在实际条件下的自燃过程,掌握巷道松散煤体的氧化自热情况、自燃征兆,对巷道自燃危险性进预测,并准确地确定出巷道火源或高温点位置,从而为制定防治巷道煤炭自燃火灾措施提供依据,提前采取措施,保证正常生产。

巷道自然发火预测主要分为掘进和生产两个时期。

观测参数主
要包括掘进和生产期间巷道的风量、温度、气体浓度,及松散煤体内部气体成分、温度等。

三、煤层自燃发火征兆分析对比
08-12年我矿井下煤层巷道出现发火征兆共5次,主要发火点分布在建造通风设施前后压差较大的高负压通风区域,煤体裂隙发育,长期漏风氧化蓄热,处理措施主要是以刷帮、喷浆、注浆为主。

下石节煤矿近年煤层巷道自燃发火分析表
四、发火预测预报方法应用
依据我矿近年来煤层自燃发火区域分布情况,主要针对我矿井下自燃区域进行了划分,重点区域进行监控,发现异常,采取措施处理。

1、煤层巷道自燃发火观测点分布
根据巷道煤层所处位置、松散煤体堆积形态、漏风量、散热条件等自燃环境特点,按煤巷自燃区域的危险程度,将巷道煤层自燃危险区域分为三类,巷道内的观测点仅需布置在这些地点即可。

1)容易自燃区域
①煤层巷道高冒区或顶煤离层区;
②煤层巷道联络横川通风设施压差较大区域(负压侧);
③煤层巷道立体布置交叉点区域。

2)易自燃区域
①煤层巷道硐室及溜煤眼;
②煤巷顶部破碎区;
③工作面回采期间煤巷超前巷道严重变形动压区。

3)可能自燃区域
煤巷上、中、下帮部煤体破碎松散区;
2、日常观测
我矿针对以上自燃发火区域制定巡回交叉检查制度,每天安排防火队采用红外测温仪对巷道冒顶区域、立体交叉巷道、压差较大的联络横川负压侧及巷道煤体破碎区域进行扫描,测定煤体表面温度,测点温度较大时,检查气体(co)对比,。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对该处每班至少进行三次测定煤体温度。

在巷道下风侧(回风侧)布置测点,定期检测co、o2和ch4气体情况,预报自燃情况。

正常情况下,每班人工检测一次;每天取样进行一次色谱分析。

一旦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对异常地点进行处理,且同时对巷道下风侧测点每班至少检测二次,并定期(每天至少一次)取气样送地面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五、结论
总之,我矿防火工作是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针对我矿实际生产及防火需求,煤层巷道防火预测预报技术的分析研究及应用,预防煤层巷道自燃发火可做到超前预防,将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我矿井生产提供第一道安全屏障,切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