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2024年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

1.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排泄、呼吸、运动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2.细胞代谢与物质运输:
-酶的作用与调节:酶的性质、酶的活性、酶的抑制剂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适应特点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产物的排泄
-物质的运输:水分的运输、有机物质的运输、无机物质的运输
-植物对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及无机盐、茎叶中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生殖与遗传: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遗传基础:染色体与基因、基因的表现型与基因型、显性与隐性基因
-遗传因素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结构与功能、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4.发育与生长:
-发育过程:细胞分化、器官发育
-生物节律:昼夜节律、季节节律
-植物生长:植物的细胞分裂、植物的组织和器官的生长
5.生态与环境:
-生态基本概念:生态位、生态系统、群落
-生态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
-生物群落:群落的组成、群落的演替
-环境保护: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
6.人体与健康:
-器官与组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合理饮食、运动健康
以上是2024年初中生物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要注意的是,这些知识点只是作为参考,实际考试的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要求略有差异。
为了确保取得好成绩,建议学生们在复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试题进行全面准备。
生物会考总复习考点冲刺背诵资料

2023-2024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核心考点冲刺背诵资料七年级上册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共生关系)和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
生物还能对环境产生适应和影响。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可以巧记为“大底”,“水大”,“岩表”)。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 主要是植物)、消费者 以动植物为食的生物)和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比如草→兔子→老鹰,注意箭头的方向代表被吃掉)。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动物能帮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9.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0.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清洁和收镜。
11.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12.由于倒像的原因,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如果标本朝右上方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玻片等、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纸吸引碘液)(实验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清水)、取、展、盖、染、吸)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宜染色。
生物会考大题知识点总结

生物会考大题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基本单位1. 细胞理论:生物体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
二、细胞的新陈代谢1. 细胞的能量转化: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来产生ATP。
2. 细胞的物质合成:细胞通过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蛋白质,通过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脂肪和核苷酸。
三、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单性征、自由组合、隐性与显性等)。
2. DNA的结构和功能:双螺旋结构、复制、转录、翻译等。
3. 生物的遗传信息:基因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单位,染色体是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
4. 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突变等。
四、生物的演化1. 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化学反应,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2. 基因的演化:基因的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等。
3. 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等。
五、生物的生长发育1.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 生物的生长:增长、发育和成熟。
3. 植物的生长:长茎、长根、增大、分生组织等。
六、生物的调节与适应1. 内环境的稳态:体液环境平衡、温度调节、酸碱平衡等。
2. 植物的调节:光、温度、水分、营养等。
3. 动物的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脑和神经元的作用、内分泌腺的作用等。
七、生物的营养与健康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2. 营养与健康:营养均衡、合理饮食、运动和休息等对健康的影响。
八、生物的环境与保护1. 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等。
2. 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以上是生物会考大题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1.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器官: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叶绿体等-细胞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遗传与进化:
-遗传基础:基因、染色体、DNA等
-遗传性状: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基因突变等-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
3.生物的调节与保护:
-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冲动、神经传导等
-激素调节:内分泌腺、激素、负反馈等
-免疫系统:抗体、疫苗、免疫记忆等
4.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分类系统:生物分类的原则、属、种的概念等
-生物分类单元:门、纲、目、科、属、种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物种保护、生态保护等
5.植物:
-植物的组成与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等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激素、光合作用、光合产物的运输等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种子的传播等
6.动物:
-动物的组织与器官: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
-动物的营养与消化:消化道、消化酶、吸收等
-动物的呼吸与循环:呼吸器官、气体交换、心血管系统等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生殖器官、性腺、受精、胚胎发育等
以上仅为主要的知识点,具体的考核内容还需参考教材。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复习教材、做习题、查阅相关参考书籍等方式来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多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以加深对生物现象和原理的理解。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会考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 什么是生物: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具有应激性(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 什么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2.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3. 生态因素的分类:( 1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 探究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2.做出计划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 什么是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组条件改变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6.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捕食关系2.竞争关系3.合作关系4.寄生关系5.共生关系7. 什么是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8.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1>箭头指向吃的一方<2>起始端必须是生产者<3>不得出现分解者和阳光9.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和营养—>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消费者空气中或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 >分解者10. 生物富集现象: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逐渐递增11. 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12. 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 目镜(接近眼睛的镜头,起放大作用)2 镜筒(位于镜臂上端,上连目镜,下连转换器)3 转换器(安装物镜,用于转换镜头)4 物镜(接近标本的镜头,起放大作用)5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孔)6 通光孔(通过光线)7 遮光器(其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调节光线强弱)8 压片夹(夹持拨片标本)9 反光镜(可以转动,将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中,其两面是不同的)10 镜座(稳定和支持镜身)11 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升降镜筒,调节焦距)12 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用于调节物像清晰度)13 镜臂(握镜部分)14 镜柱(支撑载物台和镜臂)1. 目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初中生物会考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会考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以下是初中生物会考单元知识点的复习资料:
1. 细胞与遗传物质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2. 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 植物与动物的分类特征
3. 生物的基因控制
-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 遗传规律与遗传性状的出现
-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的关系
4. 生殖与发育
- 生殖方式的分类与特点
-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意义
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反应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演变
- 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6. 人体的健康与卫生
- 人体的组织与器官
- 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 饮食、运动与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这些复习资料可以帮助你系统地回顾初中生物会考的考点,建议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习题集和模拟试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
祝你学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一、生物基础知识
1.细胞学说
- 细胞的种类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
- 分子生物学基础
2.遗传学基础
- 遗传物质的组成和特点
- 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
- 生物技术基础
3.生态学基础
-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 物种的适应和生态平衡
-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利用
二、人体健康
1.人体生长发育
- 性腺和性特征的发育
- 儿童青春期生理变化
- 人体生长发育和营养
2.常见疾病防治
-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疾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3.生殖与生育
- 生殖和生育的基本概念- 怀孕和胎儿的发育
- 出生和新生儿护理
三、生物科技
1.生物科技概述
- 生物科技的基本概念
- 生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2.生物科技的应用
- 生物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 生物制品和生物医药
- 植物改良与转基因技术
3.生物科技的风险与伦理
- 生物科技的种类及其风险
- 生物科技应用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 生物科技发展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这份复习资料主要介绍了初中生物会考所需要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基础知识、人体健康和生物科技三部分,共计九大主题,涵盖了初中生物各个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中考前的复习资料来使用。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必修一。
、O、N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R-CO-NH-肽键: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NH -- C--COOH 2H—肽链数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x18 —水分子数、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4 P。
、、HO、N、5 、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 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含氮碱基。
1分子五碳糖、1分子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中,含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A、G;8、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含有的碱基为C、T ;G、U、A、有的碱基为C 。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淀粉、纤维素、糖原糖;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双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糖。
属于多。
磷脂、脂肪和固醇11、脂质包括:种)、Mg(9N、P、S、Ca、K12、大量元素:C、H、O、B(6种)Mn、Zn、Cu、Mo、微量元素:Fe、N (4种)基本元素:C、H、O、(1种)最基本元素:C6种)(、N、P、S 主要元素:C、H、O 结合水。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水。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 模型。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
糖类。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17、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
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中心体、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核糖体;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
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质有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可提供能量
糖类、脂肪、蛋白质 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下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 18-24) 2.1 种类 2.2 作用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P 19-20)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P 22、23表) 维生素的作用(P24表)
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七下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 18-24) 2.1 种类 2.2 作用
直立行走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 制造工具 产生语言 大脑发达 能够用火 集体合作
七下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 18-24) 2.1 种类 2.2 作用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P 19-20)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P 22、23表) 维生素的作用(P24表)
食物中主要含有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七下
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组织细胞与 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四大系统的联系 5.1 消化系统:小肠(P 30-31) 5.2 呼吸系统:肺泡( P47) 5.3 循环系统: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P58 ) 血液循环( P63-64 ,图) 5.4 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P 73-75 ,2图) 5.5 其他排泄方式:皮肤排汗、呼出气体
39
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A.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B.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很薄, 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适应性特点
七下
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组织细胞与 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四大系统的联系 5.1 消化系统:小肠(P 30-31) 5.2 呼吸系统:肺泡( P47) 5.3 循环系统: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P58 ) 血液循环( P63-64 ) 5.4 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P 73-75 ,2图) 5.5 其他排泄方式:皮肤排汗、呼出气体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
七下
1、人的由来 1.1 人的生殖: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 9图) 受精过程(P 10图) 胚胎发育过程(P 10-12) 1.2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 2-5)
男女生殖系统中, 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
男性生殖系统正面图
女性生殖系统正面图
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示意图
乳化 脂肪
七下
4、合理膳食的具体做法(P32-33) 4.1 三餐搭配 4.2 一餐搭配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 1、 平衡膳食 (P33 平衡膳食宝塔) 2、 按时进餐 3、 每日摄入总能量: 早 30%,中 40%,晚 30%
七下
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组织细胞与 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四大系统的联系 5.1 消化系统:小肠(P 30-31) 5.2 呼吸系统:肺泡( P47) 5.3 循环系统: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P58 ) 血液循环( P63-64 ) 5.4 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P 73-75 ,2图) 5.5 其他排泄方式:皮肤排汗、呼出气体
吃杏
分泌唾液 简单反射 看杏 分泌唾液 复杂反射 说杏 分泌唾液 复杂反射
简单反射:是一种生来 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 是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复杂反射:是一种在生 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 天性的反射。是高级的 神经活动。
吃杏
分泌唾液 简单反射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 反射或复杂反射,来调 看杏 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 分泌唾液 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 复杂反射 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说杏 人类所特有,与大脑皮 层特定的神经中枢(语 分泌唾液 言、文字)有关的复杂 复杂反射 反射。 再如:谈虎色变 望梅止渴
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 发,经血液循环回到左心室 时,它经历了哪些路径?
请以左心室(1)为起点, 用数字序号依次标出血液循 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模式图
肺泡
C02 肺动脉 上、下腔静脉 02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各级静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02 C0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P 19-20)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P 22、23表) 维生素的作用(P24表)
七下
3、消化系统(P 26-31) 3.1 消化、吸收的含义(P26) 3.2 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P26、29图) 3.3 口腔中的消化(P26-28) 3.4 胃中的消化(P28-29) 3.5 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原因) (P29-31)
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可被细胞 吸收的物质
细胞中的 营养物质
七下
3、消化系统(P 26-31) 3.1 消化、吸收的含义(P26) 3.2 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P26、29图) 3.3 口腔中的消化(P26-28) 3.4 胃中的消化(P28-29) 3.5 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原因) (P29-31)
小肠与血液的物质交换
七下
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组织细胞与 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四大系统的联系 5.1 消化系统:小肠(P 30-31) 5.2 呼吸系统:肺泡( P47) 5.3 循环系统: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P58 ) 血液循环( P63-64 ) 5.4 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P 73-75 ,2图) 5.5 其他排泄方式:皮肤排汗、呼出气体
口腔中的结构特点是如何帮助消化食物的?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位 里面有 牙齿 舌 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 淀粉没有甜味,遇碘变蓝; 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 麦芽糖有甜味,遇碘不会变蓝。
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七下
3、消化系统(P 26-31) 3.1 消化、吸收的含义(P26) 3.2 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P26、29图) 3.3 口腔中的消化(P26-28) 3.4 胃中的消化(P28-29) 3.5 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原因) (P29-31)
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 是大肠还是小肠?
【书 P 29 图】 消化道: 口腔 咽 消 化 有 系 外有 统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 消化液: 唾液 含有 消化酶: 淀粉酶 食道
主要吸收 胃 小肠
次要吸收 大肠 肛门 外有 肝脏 胆囊 储存 胆汁
内有 内有 外有 胃腺 肠腺 胰腺
胃液 肠液
胰液
蛋白酶
消化糖类 蛋白质 脂肪的酶
消化 食物 系统
消化 后的 残渣
粪便是由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 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粪便 循环 系统
有机物 + 氧气
排 遗
细胞 代谢
水
消化吸收 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 + 尿素 ,等等
二氧 化碳 +
循环
空 系统 能量 气 O2 呼吸 O2 中 系统 CO2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代谢 的 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 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人体,其间依次经过 人体内的哪些结构?
消化系统
• 消化道 • 消化腺
自学课本 P 29 图4-22 【1】按顺序找出 消化道并编号 【2】找出消化腺, 及其消化液 和 消化酶
七下
3、消化系统(P 26-31) 3.1 消化、吸收的含义(P26) 3.2 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P26、29图) 3.3 口腔中的消化(P26-28) 3.4 胃中的消化(P28-29) 3.5 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原因) (P29-31)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种类 动脉
结构特点 管壁厚, 弹性大。 管壁较薄, 弹性小, 内有静脉瓣。
血流 速度
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 送到身体各部分 去的血管 将血液从身体 各部分送回心 脏的血管
快
静脉
慢
连通最小的动脉 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 最慢 静脉之间的血管, 毛细 上皮细胞构成; 便于血液与组织 血管 内径十分细小, 细胞充分 地进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行物质交换
七下
6、人体的神经调节 6.1 反射 (P91-92) 6.2 反射弧(P92-93) 6.3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P93-94)
感受器
传入
神经
传出
神经
传入 神经
中枢
神经
传出 神经
效应器
测 反 应 速 度
眼
大脑
手
皮层
书 P 92 图
手摸到烫手的馒头 后会怎样?
先缩手还是先感到疼?
肾小球
1、肾单位
(书 P 73图)
肾小囊 肾小管
2、尿的形成和排出(书 P74 ~75和图)
血液:肾动脉 入球 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 毛细血管 小动脉 肾静脉
尿液:
肾小囊
肾小管
( 输尿管)
2、尿的形成和排出(书 P74 ~75和图)
血液:肾动脉 入球 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 毛细血管 小动脉 肾小 管的 重吸收 作用 肾静脉
组织、细胞
七下
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组织细胞与 消化、呼吸、泌尿,循环四大系统的联系 5.1 消化系统:小肠(P 30-31) 5.2 呼吸系统:肺泡( P47) 5.3 循环系统: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P58 ) 血液循环( P63-64 ,图) 5.4 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P 73-75 ,2图) 5.5 其他排泄方式:皮肤排汗、呼出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