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

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
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

3-22 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并说明“调压弹簧

的预压缩量”、“调压弹簧刚度”、“流量调节螺钉”对“压力流量特性曲线”的影响。

答:P 84 —P 85 图略

增加:

1.

已知液压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若不计管道内压力损失,试说明各种工况下液压泵出口

处的工作压力。(图略)

解:(a )P=0 (b )P=0 (c )P=?P (d )P=A

F 1.如图所示三种结构形式的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直径分别为D 、d ,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q ,

压力为p 。试分析各缸产生的推力、速度大小以及运动方向。

(1))(422d D p F -?=π

)

(422d 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左

(2)24d p F π

?= 2

4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右

(3)24d p F π

?= 2

4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右

2.两个结构和尺寸相同相互串联的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 1=1x10-2m 2,有杆腔面积

A 2=0.8x10-2m 2,输入油压力p=0.9MP a ,输入流量q 1=12L/min ,不记损失和泄露。试求:

1)

两缸承受相同负载时(F 1=F 2),负载和速度个为多少 2)

缸1不受负载(F 1=0),缸2能承受的负载 3) 缸2不受负载(F 2=0),缸1能承受的负载

解:1)当F 1=F 2时,p 1A 1= F 1+ p 2A 2 p 2A 1= F 2

a MP A A A p p 5.010)8.01(1019.02

2

21112=?+??=+=-- F 1 = F 2 =p 2A 1=0.5x106x1x10-2=5000N

s m A q v /02.010

160/101223111=??==-- s m A V A v /016.002.010

1108.022

1122=???==-- 2)当F 1=0时,p 1A 1= p 2A 2 p 2A 1= F 2

N p A A F 11250109.010

8.0)101(622

212212=????==-- 速度:s m A q v /02.01

11== s m A v A v /016.01122==

3)当F 2=0时

F 1 =p 1A 1=0.9x106x1x10-2=9000N

速度:s m A q v /02.01

11== s m A v A v /016.01

122== 注:两液压缸串联使用,不管各缸负载如何变化,速度均保持不变。

答:作用:

溢流阀用来保持系统或回路的压力恒定,在系统中起过载保护,稳压、保压。

减压阀使出口压力低于进口压力控制阀,减压、稳压。

顺序阀以系统压力为信号,使多个执行元件自动地按先后顺序动作不控制系统的压力,只利用系统的压力变化控制油路的通断。

差别:

溢流阀控制进口压力为一定值,阀口常闭,出口接回油箱,出口压力为零,弹簧腔泄露油由内部引到出口。常旁接在液压泵的出口或执行元件的进口。

减压阀控制出口压力为一定值,阀口常开,出口油液去工作,压力不为零,弹簧腔泄露油单独引到油箱。常串联在某一支路上,提供二次压力。

顺序阀利用进口压力,控制开启,阀口常闭,出口油液去工作,压力不为零,弹簧泄露油单独引到油箱。内控外泄顺序串接在执行元件上。

答:O型:各油口全部关闭,系统保持压力,缸封阀

M型:P、T口连通,泵卸荷,缸A、B两油口都封闭

P型:P口与A、B口都连通,回油口封闭

H型:各油口A、B、P、T全部连通,泵卸荷,缸两腔连通

增加:

(图略)(a )(b )调整压力,P A =4MP a P B =3MP a P C =2MP a 。当系统外负载为无穷大时,

出口压力各为多少?

解:(a )当P P =2MP a 阀A 、阀B 全打开,所以P P =2MP a

(b )B 阀阀口打开,相当于一个通道,所以P P =4+2=6MP a

第二章 液压流体力学

2-6

答:(1)假设1→2,列伯努利方程。hw>0

w h g

av h g p g av g P +++=++220222211ρρ 又∵ 2

211A v A v = 21A A = 21v v = ∴ w h h g

p g P ++=ρρ21 01568.51510

8801040010880104503

3<-=-??-??=w h ∴ 油液流动方向应从2到1。

(2)0157.221510

8801025010880104503

3>-=-??-??=w h ∴ 油液流动方向应从1到2。

注:两处的压力差值是和油液流动的方向有关的。

A →

B ΔP=PA-PB>0

B →A ΔP=PA-PB<0 2-7

解:(1)g v a g p z g v a g p z 222

2

2222

1

11

1++=++ρρ

∵ g p g p ρρ2

1

=(p 1、p 2为空气压力)

v 1=0 a 2=1(取) z 2=0 z 1=40

∴ 40=g v n

22

(取g=10) V n 2=40×20=800 V n =28.3 m/s

s m d v q n n /056.0)1050(43.2843232

=??==-π

π

(2)用连续性方程 V 2A 2=V 3A 3

A 2=22025.014.3?=R π

A 3=2205.014.3?=R π

V 3=7.1m/s

用伯努利方程 g v g p z g p 22

3

331

++=ρρ

p 1=p a z 3= - 10m

Pa g p g v z g p g p a a 5

552

2

3331075.11075.0101)201.710()2(?=?+?=-+=--=ρρρ

(3)为了增大流量,可以加大喷嘴直径,加大到E 处不发生气穴为止,

p 3>2400Pa(0.24m H 2O)

由伯努利方程 g v g p z g v g p z 2223332111++=++ρρ

∵p 1为空气压力、v 1=0 、 z 3=0 z 1=10

∴ V 3≈28 m/s

再用连续性方程 V 2/A 2=V 3/A 3=2547.8s m /3

A 2=28.3/2547.8=0.01112m

d 2=2/12)/4(πA ≈0.12m

注:1)适当选取基准面,一般液平面p=p a v ≈0

2)修正系数 α α=2(层流)

α=1(湍流)

3)液体不可压缩,密度在运动中保持不变

4)液流是恒定流 2-8

解:油液作用在阀上的液压力为:

4.24541002

5.04462211=??===π

π

p d p A F p N

弹簧作用在油液上的力为:

8.2210520103.4025.044522=?+???=+=π

π

kx p d F s 开 N

根据动量定理:)cos (cos 1221V V q B F F F p s p -=--αρα

p 2=p a =0 02=p F

V 1=s m d q /4.20025.06010600442

3

2=????=-ππ

V 2=α

πsin 2dx q A q = 1=β )()sin cos (

111V ctg dx q q V d q q F F s p -?=-=-απραπαρ )(11v pq F F q dx ctg s

p +-=πα 2.28=α

注:正确选择控制体积

补做:

1. 液压泵从一个大的,油池中抽油,流量q=150L/min ,油液的运动v=s m /10342

6-?,油液

密度ρ=900kg/m 3,吸油管直径d=60mm 。设泵吸油管弯头的局部阻力系数ξ=0.2,吸油口

粗滤网的压力损失p ?=0.0178Mp a 。如希望入口处的真空度p b 不大于0.04 Mp a 。求泵的吸油

高度H 。

解:吸油管内液流速度为: 2

3

206.0601015044????===-ππd q A q v m/s=0.885m/s R e =156210

3406.0885.06=??=-v vd (层流) λp ?=H H d R v H e 05.2822

885.090006.0156752752

2=???=ρ a a p p v p 5.702

885.09002.022

2

=??==?ρεε 真空度=04.02

2

六、问答题(本题共2 小题,第1题5分,第2题15分,共20 分)

3)这个系统由哪些基本回路组成?

四、计算题:(本题共2 小题,每题10 分,共20 分)

1、在图1所示的回路中,液压缸两腔面积A1=200 cm2,A2 = 100cm2,当缸的负载F从0变化到50000 N时,缸向右运动速度保持不变,调速阀最小压差

为多少(调压偏差不考虑);

p = 10×105Pa,试求:1)溢流阀最小调定压力p

2)负载F = 0时泵工作压力是多少;3)缸可能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是多少?

2、在图2所示液压缸装置中,d1 = 20 mm,d2 = 40 mm,D1=75 mm,D2 = 125 mm,q vl = 25 L/min。求v1、v2和q v2各为多少?

五、分析题(本题共1 小题,每题10 分,共10 分)

1、如图3所示的夹紧回路中,如溢流阀调整压力p Y=5MPa,减压阀调整压力p J = 2.5MPa,问:

1)夹紧缸在未夹紧工件前作空载运动时A、B、C三点压力各为多少?

2)夹紧缸夹紧工件后,泵的出口压力为5 MPa时,A、B、C点压力各为多少?

3)夹紧缸夹紧工件后,因其他执行元件的快进使泵的出口压力降至1.5 MPa,

A、B、C点压力各为多少?

限压式变量泵的流量特性分析

摘要 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调节的液压泵。这种调节可能是手动的,也可能是自动的。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利用负载的变化来实现自动变量的,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具有压力调整装置流量调整装置。泵的输出流量可根据负载变化自动调节,使其输出功率与负载工作速度和负大小相适应,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它常用于执行机构需要快慢速的液压系统。例如用于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进给系统,用来实现快进、工进、快退等工作循环;也可以用于定位、夹紧系统。 在这里要对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特性做分析。首先对液压动力元件作了整体的介绍,还有对液压动力元件中液压泵作了初步的了解后,接着讲道本文的重点知识叶片泵,以及叶片泵的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最后就讲到了叶片泵中的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偏心距和压力的具体关系。 关键词: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流量;压力;偏心距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液压动力元件概述 (1) 1.2 液压泵的概述 (1) 1.3课题背景资料 (1) 1.4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4) 第二章液压动力元件 (5) 2.1 动力元件概念 (5) 2.2 液压泵的概述 (5) 2.2.1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5) 2.2.2液压泵正常工作必备的条件是: (6) 2.3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6) 2.3.1 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 (6) 2.3.2 排量和流量 (7) 2.4功率和效率 (7) 第三章叶片泵 (10) 3.1双作用叶片泵 (10) 3.1.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0) 3.1.2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 (10) 3.1.3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要点 (11) 3.1.4 高压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2) 3.1.5双联叶片泵 (13) 3.2 单作用叶片泵 (13) 3.2.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3) 3.2.3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要点: (15) 3.2.4单作用变量叶片泵 (15) 3.2.5 单作用叶片泵和变量原理 (18) 第四章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4) 第五章结论 (28)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

3-22 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并说明“调压弹簧 的预压缩量”、“调压弹簧刚度”、“流量调节螺钉”对“压力流量特性曲线”的影响。 答:P 84 —P 85 图略 增加: 1. 已知液压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若不计管道内压力损失,试说明各种工况下液压泵出口 处的工作压力。(图略) 解:(a )P=0 (b )P=0 (c )P=?P (d )P=A F 1.如图所示三种结构形式的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直径分别为D 、d ,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q , 压力为p 。试分析各缸产生的推力、速度大小以及运动方向。 (1))(422d D p F -?=π ) (422d 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左 (2)24d p F π ?= 2 4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右

(3)24d p F π ?= 2 4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右 2.两个结构和尺寸相同相互串联的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 1=1x10-2m 2,有杆腔面积 A 2=0.8x10-2m 2,输入油压力p=0.9MP a ,输入流量q 1=12L/min ,不记损失和泄露。试求: 1) 两缸承受相同负载时(F 1=F 2),负载和速度个为多少 2) 缸1不受负载(F 1=0),缸2能承受的负载 3) 缸2不受负载(F 2=0),缸1能承受的负载 解:1)当F 1=F 2时,p 1A 1= F 1+ p 2A 2 p 2A 1= F 2 a MP A A A p p 5.010)8.01(1019.02 2 21112=?+??=+=-- F 1 = F 2 =p 2A 1=0.5x106x1x10-2=5000N s m A q v /02.010 160/101223111=??==-- s m A V A v /016.002.010 1108.022 1122=???==-- 2)当F 1=0时,p 1A 1= p 2A 2 p 2A 1= F 2 N p A A F 11250109.010 8.0)101(622 212212=????==-- 速度:s m A q v /02.01 11== s m A v A v /016.01122== 3)当F 2=0时 F 1 =p 1A 1=0.9x106x1x10-2=9000N 速度:s m A q v /02.01 11== s m A v A v /016.01 122== 注:两液压缸串联使用,不管各缸负载如何变化,速度均保持不变。

液压第二章习题答案

练习 一、填空题: 1.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和()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 2.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大) 3.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与()、()与()、()与()。 (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4.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的平方成正比,与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大(),减少()可以增大泵的排量。(模数、齿数;模数齿数)5.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 (吸油;压油) 6.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卸荷槽;压油;吸油)7.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间隙和()间隙,此外还存在()间隙,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8.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两段()及四段()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段。

(长半径圆弧、短半径圆弧、过渡曲线;过渡曲线) 9.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弹簧预压缩量),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拐点压力;泵的最大流量) 二、选择题: 1.双作用叶片泵从转子_径向力_平衡考虑,叶片数应选_偶数__;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常选__奇数__,以使流量均匀。 (a) 轴向力、(b)径向力;(c) 偶数;(d) 奇数。 2、_________叶片泵运转时,存在不平衡的径向力;___________叶片泵运转时,不平衡径向力相抵消,受力情况较好。 (a) 单作用;(b) 双作用。 3、对于直杆式轴向柱塞泵,其流量脉动程度随柱塞数增加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柱塞数的柱塞泵的流量脉动程度远小于具有相邻_____________柱塞数的柱塞泵的脉动程度。 (a) 上升;(b) 下降。(c) 奇数;(d) 偶数。 4、液压泵的理论输入功率____________它的实际输出功率;液压马达的理论输出功率__________其输入功率。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 5、双作用叶片泵具有()的结构特点;而单作用叶片泵具有()的结构特点。 (A)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 (C)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D)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 (A、C;B、D)

液压与气压传动习题(含解答)

一、填空题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外负载;进入执行元件的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和四部分组成,其中和 为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 16.液压传动所使用的泵是,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能量工作的。(容积式;压力)17.容积式液压泵是靠来实现吸油和排油的。(密闭容积的容积变化) 18.液压泵是把能转变为液体的能输出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能转变为液体的能输出的能量转换装置。(机械能;压力;压力;机械能) 19.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其中 和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 20.由于泄漏的原因,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大) 2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与、 与、与。(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2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 侧是腔。(吸油;压油) 2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卸荷槽;压油;吸油) 2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泄漏途径为:泄漏、泄漏和泄漏, 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25.油泵的额定流量是指泵在压力和转速下的输出流量。(额定;额定) 26.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反映液压泵在理想状况下单位时间所排出油液的体积。(额定流量;理论流量) 27.在实验中或工业生产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泵的空载流量)视为;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

液压第3-4章参考答案

第3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什么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有什么区别 答: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负载越大,工作压力越大。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值,即液压泵出油口处的压力值,也称为系统压力。 额定压力是指在保证泵的容积效率、使用寿命和额定转速的前提下,泵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压力限定值。 2.如何计算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哪两方面的能量损失产生这些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答:液压泵的理论输入功率为P T nT i ==ωπ2,输出功率为0P F pA pq υυ===。 功率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容积损失是因内泄漏、气穴和油液在高压下的压缩而造成的流量上的损失;机械损失是指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 3.齿轮泵为什么有较大的流量脉动流量脉动大会产生什么危害 答:由于齿轮啮合过程中压油腔的容积变化率是不均匀的,因此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流量脉动引起压力脉动,随之产生振动与噪声。 4.为什么齿轮泵的吸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不能任意调换 答:由于齿轮泵存在径向液压力不平衡的问题,为减小液压力的不平衡,通中出油口的直径小于吸油口的直径,因此吸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不能任意调换。 5.试说明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办法。 答:齿轮泵要正常工作,齿轮的啮合系数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因困在两对轮齿形成的封闭油腔之内。当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高压,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并使轴承等机件受到附加的不平衡负载作用;当封闭容积增大时,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消除困油的办法,通常是在两端盖板上开卸荷槽。 6.齿轮泵压力的提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齿轮泵的工作压力 答:齿轮泵压力的提高主要受压力油的泄漏的影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自动补偿端面间隙,其装置有浮动轴套式和弹性侧板式齿轮泵。 7.试说明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并比较说明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和配油盘上窗口将油吸入。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

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按大纲选择30空构成填空题。 1、液压与气压传动中工作压力取决于,而与流入的流体多少无关。活塞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进入液压(气压)缸(马达)的,而与流体压力大小无关。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主要由、、、和传动介质等部分组成。 3、对于液压油来说,压力增大时,粘度;温度升高时,粘度。 4、液体的粘度有三种表示方法,即、、。 5、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是,也称为,真空度等于。 6、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是,也称为,绝对压力等于。 7、理想液体作定常流动时,液流中任意截面处液体的总比能由、和组成。 8、管路系统的总压力损失等于所有的和之和。 9、液体的流态有、两种,它们可由来判断。 10、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三大部分。 11、常用的液压泵按结构形式分、、三大类。 1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大小和排油管路上的,与液压泵的无关。 13、外啮合齿轮泵的、、是影响其性能指标和寿命的三大问题。 14、液压动力元件是将转化为的能量转换装置,而液压执行元件是将 转化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5、液压传动中,液压泵是元件,它将输入的能转化为能。 16、液压传动中,液压缸是元件,它将输入的能转化为能。 17、液压执行元件是将提供的转变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8、液压动力元件是将提供的转变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9、齿轮泵存在三个可能泄漏的部位、、。 20、按用途可将液压控制阀分为、和三大类。 2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由控制,当时输出流量不变,当时输出流量减小。 22、单向阀的作用是,正向时,反向时。 23、液控单向阀液控口在通压力油情况下正向时,反向时。 24、机动换向阀又称,主要用来控制机械运动部件的,其控制精度比行程开关的。

液压总复习题及答案20152016第二学期

2015-2016第一学期液压复习题 一、空题 1. 液体的流动状态有两种:、。(层流和紊流) 2. 用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其输出转矩具有。(恒转矩特性) 3. 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又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无粘度,不可压缩) 4. 绝对压力是以为基准的压力,相对压力是以为基准的压力,真空度定义为:当绝对压力大气压时,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的那部分压力值。(绝对真空度,大气压力,低于,不足) 5. 流体动力学的三大方程:、、。其中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式,而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式。(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 6. 流体流经管道的能量损失可分为损失和损失。(沿程压力;局部压力) 7. 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的一次方成正比,与的1/2次方成正比。通过薄壁小孔的流量对 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小孔的通流截面;压力差;温度) 8. 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一次方成正比,与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 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压力差;缝隙值;间隙) 9. 系统工作压力较环境温度较时宜选用粘度较高的油液。(低;高) 10. 液压传动所使用的泵是,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能量工作的。(容积式;压力) 11. 容积式液压泵是靠来实现吸油和排油的。(密封容积的变化) 12. 液压泵是把转变成液体的输出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转变成液体的输出的能量转换装置。(机械能;压力;压力;机械能) 13. 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其中和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 14. 由于泄漏的原因,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大) 15.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封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与。(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16. 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吸油;压油) 17. 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卸荷槽;压油;吸油) 18. 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途径为:泄漏、泄漏和泄漏,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19. 油泵的额定流量是指泵在压力和转速下的输出流量。(额定;额定) 20. 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反映液压泵在理想状况下单位时间所排出油液的体积。(额定流量;理论流量) 21. 在实验中或工业生产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泵的空载流量)视为;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每一瞬间的流量个不相同,但在每转中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就是泵的流量脉动。流量一般指的是瞬时。(理论流量;理论流量) 22. 双作用叶片泵中,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当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的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 23.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 泵。(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 24.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 (沿着径向方向并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前倾一角度;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后倾一角度) 25. 当限压式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输出流量;当恒功率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流量。(呈线性规律下降;呈双曲线规律下降) 26. 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拐点压力;泵的最大流量) 27. 双杆液压缸,采用活塞杆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采用缸筒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2倍;3倍) 28. 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直径D为活塞杆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4倍;3倍) 29. 各种类型的液压缸中,、可作双作用液压缸,而只能作单作用液压缸。(摆动缸、活塞缸;柱塞缸) 30.溢流阀控制的是压力,做调压阀时阀口处于状态,做安全阀时阀口处于状态,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控制的是压力,阀口处于状态,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进口;开启浮动;常闭;出口;常开;单独引回油箱) 31. 溢流阀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作阀用,其阀口是的;在旁路节流调速回路中作阀用,其阀口

变量叶片泵

变量叶片泵 金中液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中国制造业名城广东省东莞市,总部工厂位于厚街。系中国液压行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最具实力品牌的企业。 公司生产的主要(系列)产品有:变量叶片泵、定量叶片泵、变量柱塞泵、方向/压力/流量控制阀、比例阀、叠加阀、逻辑阀以及新开发产品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配套产品液压泵、马达及多路阀等,并承揽各种液压系统/液压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变量叶片泵是导叶可改变角度的泵,来改变流量的泵。可以节能,改变流量。 产品使用的范围: 注塑机,油压机、工程机械、塑胶机械、制鞋机械、压铸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金属切削机床以及其它各类液压系统。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叶片泵)。当泵工作时油液对定子内环侧表面会产生一个斜向上的不平衡径向液压力F0,该力的水平分力F2由调压弹簧2承受,当泵的工作压力升高到水平分力F2超过弹簧预紧力时,定子将向左移动,则偏心量减少,从而减小泵的排量。工作压力越高,泵的排量越小,直至为零。这类泵实现变量运动的方法是直接利用泵工作容积

内压力对定子的作用来产生变量运动所需的操纵力,所以国内习惯称为内反馈式 变量叶片泵液压系统动力组合: 1.油箱; 2.加油口; 3.油网; 4.油尺; 5.电机; 6.油泵(叶片泵); 7.单向阀;8.压力表开关;9.压力表;10.电磁换向阀;11.油路板; 变量叶片泵系统特点: 1.节约用电,减少升温,稳定性高; 2.省略了压力阀,低噪音大流量; 3.有压力补尝,流量和压力都同时可变;高输出力,高效率,体积小,构造简单,低周波音,低噪音。使用压力范围:0-70KG/平方CM。

液压练习及答案

第3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习题 3.1 简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作用和类型。 3.2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什么?泵的工作压力与额定压力有何区别? 3.3 什么是液压泵的排量、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它们的关系如何? 3.4 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哪两方面的能量损失?产生损失的原因何在? 3.5 齿轮泵压力的提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齿轮泵的压力? 3.6 试说明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流量压力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泵的限定压力和最大流量如何调节?调节时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将如何变化? 3.7 双作用叶片泵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8 为什么轴向柱塞泵适用于高压 3.9 外啮合齿轮泵、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10 试比较各类液压泵性能上的异同点。 3.11 某液压泵在转速时,理论流量。在同样的转速和压时,测得泵的实际流量为,总效率,求: (1) 泵的容易效率;(2)泵在上述工况下所需的电动功率;(3)泵在上述工况下的机械效率;(4)驱动泵的转矩多大? 3.12 液压马达的排量,入口压力,出口压力 ,容积效率,机械效率,若输入流量,求马达的转速、转矩、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各为多少? 3.13 某液压泵当负载压力为时,输出流量为,而负力为时, 输出流量为。用此泵带动一排量为的液压马达,当负载转矩为时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为0.94,其转速为,试求此时液压马达的容积 效率为多少? 3.14 某变量叶片泵的转子径,定子内径,叶片宽度 。求:当泵的排量时,定子也转子间的偏心量有多大?泵的最大排量是多少? 3.15 某轴向柱塞泵的柱塞直径,柱塞分布圆直径,柱塞数 。当斜盘倾角,转速,输出压力,容积 效率,机械效率时,试求泵的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所需电动机功率。? 3.16 一泵的总泄漏量,式中C——泄漏系数,p——工作压力,当将此泵作液压马达使用时,在相同转速和相同压力的条件下,其容积效率与泵是否相同?试证明。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卷及答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液压传动主要以液体的压力能进行工作。对于结构及尺寸确定的液压系统,其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决定于工作负载,执行元件的速度决定于流量。 2.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当液压油中混有空气时,其抗压缩能力将降低。 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利用工作压力的反馈作用实现的,它具有内反馈和外反馈 两种形式。当其出口压力超过泵的限度压力,输出流量将显著地减少(降低)。 4. 液体的粘度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它们是动力粘度dy du τμ=,_运动粘度 ρ μν=____, 相对粘度。P11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温度升高,粘度下降,粘度指数高,说明粘度随温度变化小,其粘温特性好。压力对粘度的影响,气泡对粘度的影响。 5、液力传动是主要利用液体动能或位能的传动;液压传动是主要利用液体 压力 能的传动。 6、液体在管道中流动由于存在液阻,就必须多消耗一部分能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阻力,这种能量消耗称为 压力 损失;液流在等断面直管中流动时,由于具有粘性,各质点间的运动速度不同,液体分子间及液体与管壁之间产生摩擦力,为了克服这些阻力,产生的损失称之为 沿程压力 损失。液体在流动中,由于遇到局部障碍而产生的阻力损失称为 局部压力 损失。P43 沿程压力损失:2Re 64=Δ,=Re 2v ρd l p υvd λ雷诺系数,2 =Δ2 v ρξp ξ 7、对于泵来说流量是变量,不同的泵,其(排)量不同,但选定适当的转速,可获得相等的_流___量。 8、实际工作时,溢流阀开口的大小是通过 [压力] 的变化来自动调整的。 9、轴向柱塞泵主要有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改变__斜盘的倾角___,可以改变泵的排量。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单作用叶片泵,根据前面介绍的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e,就能改变泵的输出流量,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能借助输出压力的大小自动改变偏心距e的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当压力低于某一可调节的限定压力时,泵的输出流量最大; 压力高于限定压力时,随着压力增加,泵的输出流量线性地减少,其工作原理如图3-20所示。泵的出口经通道7与活塞6相通。在泵未运转时,定子2在弹簧9的作用下,紧靠活塞4,并使活塞4靠在螺钉5上。这时,定子和转子有一偏心量e0,调节螺钉5的位置,便可改变e0。当泵的出口压力p较低时,则作用在活塞4上的液压力也较小,若此液压力小于上端的弹簧作用力,当活塞的面积为A、调压弹簧的刚度k s、预压缩量为x0时,有:pA<k s x0(3-22) 此时,定子相对于转子的偏心量最大,输出流量最大。随着外负载的增大,液压泵的出口压力p也将随之提高,当压力升至与弹簧力相平衡的控制压力p B时,有 p B A=k s x0(3-23) 当压力进一步升高,使pA>k s x0,这时,若不考虑定子移动时的摩擦力,液压作用力就要克服弹簧力推动定子向上移动,随之泵的偏心量减小,泵的输出流量也减小。p B称为泵的限定压力,即泵处于最大流量时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调节调压螺钉10,可改变弹簧的预压缩量x0即可改变p B的大小。 设定子的最大偏心量为e0,偏心量减小时,弹簧的附加压缩量为x,则定子移动后的偏心量e为: e=e0-x (3-24) 这时,定子上的受力平衡方程式为: pA=k s(x0+x) (3-25) 将式(3-23)、式(3-25)代入式(3-24)可得: e=e0-A(p-p B)/k s(p≥p B) (3-26) 式(3-26)表示了泵的工作压力与偏心量的关系,由式可以看出,泵的工作压力愈高,偏心量就愈小,泵的输出流量也就愈小,且当p=ks(e0+x0)/A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控制定子移动的作用力是将液压泵出口的压力油引到柱塞上,然后再加到定子上去,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外反馈式。

液压与气压作业题-答案

2-1 如图2-1所示,具有一定真空度的容器用一根管子倒置于液面大气相通的水槽中,液体在管子中上升的高度h=1m ,设液体的密度为ρ=1000kg/m 3,求容器的真空度。 解答:管内绝对压力为p P + r h = p a P H = p a – p = r h = ρgh = 9.8 * 103p a 2-2 如图2-2所示,已知水深H=10m ,截面A 1=0.02m 2,截面A 2=0.04m 2,且水流出时0-0水面下降速度约为0。求: 1)孔口的流出流量; 2)点2处的绝对压力(取α=1,ρ=1000kg/m 3,不计损失)。 解答: 由:0-0—1-1截面 得:p 0+ρgz 0+α/2ρv 02 = p 1+ρgz 1+α/2ρv 12 (v 0=0, p 1=p 0, α=1 ) s m gH /142v 1== 由:1-1—2-2截面 得:p a +1/2ρv 12 = p 2+1/2ρv 22 (1) v 1A 1=v 2A 2 (2) 解得:p 2=1.715*105p a , q=v 1A 1=0.28m 3/s 3-1 某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5MPa ,排量为10mL/r ,机械效率为0.95,容积效率为0.9,当转速为1200r/min 时,求: 1)泵的输出功率; 2)泵的输入功率。 解:P 0=pnv ηv /60=900w P i =P 0/η=900/(0.95*0.9)=1.053kw 3-2 某液压泵的转速为950/min ,排量Vp=168mL/r ,在额定压力29.5Mpa 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min ,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0.87,求: 1)泵的理论流量q t ; q t =nv=950*168/60=159.6L/min 2)泵的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 ηv =150/159.6=0.94; ηm =η/ηv =0.926 3)泵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的输入功率; P i =P t /ηm =q t p/ηm =84.77km 4)驱动泵的转矩。 T i =P i /(2πn)=852.5N.m 图2-2 图2-1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它的理论排量为V=4BzeRsin(丌/z) 式中 y——变量叶片泵的排量; B——叶片宽度; z——叶片数; R——定子圆半径; e——定子环对转子的偏心距。 显然,泵的理论排量正比于定子环对转子的偏心距e。 1.内控式变量叶片泵 内控式泵的变量操纵力来自其本身的排出压力。如图7.1所示,定子环5在其顶部滚动轴承的支承下可在水平方向移动。泵配流盘的吸、排油窗口的布置和定子运动方向存在偏角0,排油压力对定子环的作用力可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量F1及与定子移动方向同向的水平分量F2。F2克服调节弹簧的压缩力,形成调节力,推动定子环移动。当泵的工作压力所形成的调节力R小于弹簧预紧力时,定子对转子的偏心距e 受最大流量调节螺钉的限制,保持在最大值。因而泵的流量基本不变,只是由于泄漏略有下降,如图7—2中AB所示。当泵的工作压力超过P。值后,调节力F2大于弹簧预紧力。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调节力F,增加,克服弹簧力使定子环向偏心距减小方向移动,泵的排量开始下降。当工作压力到达P,时,定子环的偏心距所对应的泵的理论流量等于它的泄漏量,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零。此时泵的输出压力为最大。 增加调节弹簧的预紧力可以使图7—2的曲线船段平行右移。减小弹簧刚度,可改变BC段的斜率,使其更陡。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调节曲线A点的位置(即最大流量)。这种变量泵称为限压式(亦称压力反馈或压力补偿式)泵。 内控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单,调节容易。但是,由于配流盘的偏转会使泵的有效排量减少、并使流量脉动增加。它的动态调节特性也比较差,因而一般仅用于经济型的小规格泵上。对于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大、中规格的变量叶片泵,大图7—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特性部分采用外控式。 2.外控式变量叶片泵 外控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7.3所示。定子在顶部滑块3的限制下可水平移动。泵的吸、排油腔对称地布置在定子中心线的两侧。因而,作用在定子环上的液压力不产生使定子移动的调节力。外来控制压力通过控制活塞2克服弹簧力推动定子环移动,改变其对于转子的偏心距而实现变量。 采用不同的液压控制手段及不同的泵的输出参数反馈,可以组成各种控制形式的变量叶片泵。

叶片泵综述

叶片泵综述 1引言 1.1应用 高压低能耗是现代工业产品的一大特征——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 广泛应用;高速、高压、低噪声液压泵是新一代机床、船舶、冶金、轻工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配套的必需产品;液压泵是一种将电动机或发动机的旋转机械能转换成容积式流体能的装置,并通过控制元件来实现液压机械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叶片泵因噪声低、寿命长、压力脉动小、自吸性能较好而优越于齿轮泵(外啮合式)和柱塞泵。 1.2发展史 半个世纪前VICKERS开创了圆形叶片泵(压力7 MPa、排量7-200 mL/r、转速600~1800 r/min),首先用于机床液压传动。为满足二次大战战舰配套需要,VICKERS又发展了方型叶片泵(压力10.5 MPa)。 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相继研制成功了弹簧叶片叶片泵、双叶片叶片泵、母子叶片泵、圆弧头叶片泵、柱销叶片泵和定比减压阀叶片泵等各类中高压叶片泵(压力16—21 MPa)。上世纪末,以DENISON为代表的柱销式高压叶片泵(压力24—32 MPa、排量5.8—268 mL/r、转速600—3600 r/min)进入全球液压产品市场并取得液压界的关注。 1.3叶片泵品牌 美国DENISON丹尼逊 美国VICKERS威格士

美国Parker派克 日本油研YUKEN 日本TOKIMEC 德国Rexroth力士乐 日本TOYOOKI丰兴 德国WOERNER温纳 2高压叶片泵的分类 在液压泵零件机械强度足够与液压泵密封性可靠的情况下,叶片泵的高压化取决于叶片与定子这对摩擦副的寿命。 高压叶片泵的分类,则是按卸除部分叶片对定子内曲面作用力的不同结构形式来区分。 卸除叶片根部的部分负载,减少叶片对定子内曲面接触比压的不同结构设计,便是各种形式高压叶片泵的类别。 2.1接触比压N 叶片对定子内曲面的接触比压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b为叶片接触定子的长度cm;△p为叶片根部与头部之压力差kgf /cm2;60为卸作用的叶片长度cm;t。为△p作用的叶片厚度cm。一般可取Ⅳ≤24 kgf/cm 2.2高压叶片泵的分类

液压技术第3章作业答案

A5FAFA56-0AFB-F217-9692-F18BA942DCC8 第3章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16.泵常用的压力有:泵实际工作的压力是( A );泵的极限压力是( B );根据实验结果而推荐的可连续使用的最高压力是( C ) A.泵的输出压力 B泵的最高压力 c泵的额定压力 17.泵常用的压力中,( A )是随外负载变化而变化的 A.泵的输出压力B.泵的最高压力C.泵的额定压力 18.泵常用的压力有:a.泵的输出压力。b.泵的最高压力c.泵的额定压力;对一个泵,试比较上述三种压力在数值上大小的关系( C ) A.b>a>c B. b>c>a C.a>c>b D.c>a>b 19.泵的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流量称为( C )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 20.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得到的流量称为( A )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 21.在实际中,常把泵的压力为零时的流量视为( B )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 22.对同一定量泵,如果输出压力小于额定压力且不为零,转速保持不变,试比较下述三种流量的数值关系:1.实际流量2.理论流量3.额定流量( A ) A.2>1>3 B.1>2>3 C.3>1>2 42.泵常用的压力有:A、泵的输出压力;B、泵的最高允许压力;C、泵的额定压力。试指出下列情况为何种压力。泵的实际工作压力( A );泵的极限压力( B );根据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C )。。 A、ABC B、ACB C、CBA D 、BCA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Y 错的在括号内填 N 1.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液压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理论流量 ( Y ) 2.液压泵自吸能力的实质是由于泵的吸油腔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在大气压作用下流入油腔 ( Y ) 3.为了提高泵的自吸能力,应使泵的吸油口的真空度尽可能大 ( N ) 4.双作用叶片泵可以做成变量泵 ( N ) 5.齿轮泵的吸油口制造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 ( Y ) 6.柱塞泵的柱塞为奇数时,其流量脉动率比偶数时要小 ( Y ) 7.限压式变量泵主要依靠泵出口压力变化来改变泵的流量 ( Y ) 8.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相比较,柱塞泵最高压力最大,齿轮泵容积效率最低,双作用叶片泵噪音最小 ( Y ) 7.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Y ) 8.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N ) 9.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N ) 10.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的排量与定子相对转子的偏心成正比,改变偏心即可改变排量。( Y ) 11.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 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Y )

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题(附答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按大纲选择30空构成填空题。 1、液压与气压传动中工作压力取决于,而与流入的流体多少无关。活塞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进入液压(气压)缸(马达)的,而与流体压力大小无关。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主要由、、、和传动介质等部分组成。 3、对于液压油来说,压力增大时,粘度;温度升高时,粘度。 4、液体的粘度有三种表示方法,即、、。 5、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是,也称为,真空度等于。 6、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是,也称为,绝对压力等于。 7、理想液体作定常流动时,液流中任意截面处液体的总比能由、和组成。 8、管路系统的总压力损失等于所有的和之和。 9、液体的流态有、两种,它们可由来判断。 10、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三大部分。 11、常用的液压泵按结构形式分、、三大类。 1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大小和排油管路上的,与液压泵的无关。 13、外啮合齿轮泵的、、是影响其性能指标和寿命的三大问题。 14、液压动力元件是将转化为的能量转换装置,而液压执行元件是将

转化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5、液压传动中,液压泵是元件,它将输入的能转化为能。 16、液压传动中,液压缸是元件,它将输入的能转化为能。 17、液压执行元件是将提供的转变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8、液压动力元件是将提供的转变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9、齿轮泵存在三个可能泄漏的部位、、。 20、按用途可将液压控制阀分为、和三大类。 2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由控制,当时输出流量不变,当时输出流量减小。 22、单向阀的作用是,正向时,反向时。 23、液控单向阀液控口在通压力油情况下正向时,反向时。 24、机动换向阀又称,主要用来控制机械运动部件的,其控制精度比行程开关的。 25、电液换向阀是由和组合而成,其中起到先导作用。 26、溢流阀利用被控制压力为信号来改变压缩量,从而改变阀口的和系统的来达到定压目的。 27、溢流阀按结构形式和基本动作方式分和两种。 28、减压阀按所控制的压力不同分、、等三种。 29、节流阀的节流口通常有、和三种形式。 30、调速阀是在前串联一个组合而成,保证经过节流阀的稳定。 31、溢流节流阀将和并联,保证经过节流阀的稳定。 32、减压阀是利用压力和相平衡原理来控制口的油液压力。 33、常见的三种卸荷回路有、、。 34、常见的三种保压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