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与环境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内容要点解读1. 引言1.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概念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元传递电信号来快速调节机体内部环境的一种方式,主要控制机体的瞬时反应和快速反应,如运动、呼吸等。

而体液调节则是通过内分泌系统释放激素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主要控制机体的长期稳态和代谢活动,如生长发育、代谢平衡等。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们共同组成了生物体内的调节系统,通过相互协调作用来维持机体的稳定内环境。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自拥有独特的调节方式和作用对象,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与协调。

只有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结合、相互配合,机体内部环境才能得以稳定和平衡。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了生物体内稳态的平衡。

它们的紧密联系和协同作用提供了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相对恒定的基础,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密切关系也成为了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生物体内部调节机制的奥秘。

1.2 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维持机体稳态的两种重要调节系统,对于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与行为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机体内的协调性,不仅关系到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状态,还直接影响着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密切配合,共同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保持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深入研究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稳态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学的学习,着重于培养学生对于生物体内调节机制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更深入的生物学研究或医学领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命科学的精髓。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人体内部调节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紧密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着机体的稳态。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传递信号来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而体液调节则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下面将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定义、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神经调节指的是由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的电信号来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等器官,它通过神经元这种特殊的细胞来传递信号,进而控制和调节机体的功能。

神经调节的过程通常是快速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机体作出反应。

例如,当人体遇到危险时,神经系统就能迅速启动应激反应,使人体做出适当的反应来保证生存。

与神经调节不同,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依靠的是体液中的激素和其他调节物质。

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目标组织或细胞,并对其产生作用。

体液调节的过程通常是相对缓慢的,因为激素需要在体液中传播到达目标器官才能发挥作用。

体液调节可以维持机体内各种生理参数的稳定,如血糖浓度、体温、血液pH值等。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机体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相互关联。

在许多情况下,两者相互协调工作,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例如,当机体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时,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来收缩血管、增加肌肉收缩等机制,从而减少体表散热,帮助保持体温。

同时,体液调节也参与其中,激素如甲状腺素可以影响机体代谢过程,从而调节体温的维持。

另一方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对立关系。

例如,当机体暴露在剧烈运动等应激情况下,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调节来增加心率和血压以满足能量需求,同时抑制消化系统等非紧急功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体液调节也会发挥作用,例如通过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来增强身体的应激反应。

总结起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机体内部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调节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二者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
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此种状况下,体液调节 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 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缺少甲状腺激 素则患呆小症。
考点突破
考点一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提醒
(1)血糖的来源有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消化、吸 收食物中的糖类;去路有三条途径,其中主要去路为机体 细胞氧化分解葡萄糖,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体现 了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__能__源__物__质_____。 (2)d过程进行的场所:_细__胞__质__基__质__和__线__粒__体___。 (3)由糖类转化的某些氨基酸只能是非必需氨基酸,是 通过___转__氨__基__作__用___形成的。 (4)若A为血糖、B为糖原,则A→B中B既可为肝糖原也可 为肌糖原,而B→A或AB中B只能代表肝糖原。
有机物氧化分解放能。 3.体温调节的中枢:
下丘脑; 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4.体温调节的方式: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5.体温调节的图解
特别提醒 1.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2.“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 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 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 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 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的概念:激素、二氧化等化学物质 , 通过体液传送 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 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 3.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 体液的调节。
例1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 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并产生多
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C )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2、大量出汗后为什么也要补充K+?
人在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时,除了丢失水和Na+外,还会丢失 K+。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到决定作用,而且还具有维 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重要作用。当血钾含量过低时, 会使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K+,只要保持合理膳食,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高二生物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自学指导 2 分钟阅读教材P31,根据以下问题
完成学习目标1。
1.体液调节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动物是否都具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 体液调节
概念
激素CO2 、O2、乳酸等化学物质,通过体 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 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体液调节概念的理解
1. 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 胺等化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 要内容)
2. 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组 织液、血浆和淋巴)
3. 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4. 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 液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吸收的部分则随粪便排出。K+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生物体内调节机制的两种主要形式。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电信号来调节生理过程,而体液调节则通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来调节生理过程。

虽然二者有所不同,但在维持生物体内稳定状态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互动。

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起着快速反应、传导迅速、调节迅速等特点。

当感知到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时,神经系统会迅速传递电信号,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当人体体温过高时,体表的温度感受器会感知到温度的升高,并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接收到这一信息后,会调节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指令传递给相应的效应器,如汗腺,促使其分泌汗液进行降温。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系统起到了快速传导和调节的作用,使体温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适宜的范围。

体液调节是机体通过改变体内的体液成分和浓度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来实现。

例如,当机体血糖过高时,胰岛素会被胰岛细胞分泌入血,并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同时抑制肝葡萄糖产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起到了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维持了机体的内稳态。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互动。

神经调节通过感知外界刺激并传递相应的信号,可以激活体液调节系统。

例如,当机体受到威胁时,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催产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来调动机体的抗应激反应,使机体进入应激状态。

另外,体液调节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进行调节。

例如,高温刺激神经系统后,体液调节会通过释放抗利尿激素来增加尿液排出,以调节体温。

总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生物体内稳定状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互动,相互协调来适应和调节不同的内外环境变化,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这种联系与互动使得生物体能够在不同的应激情况下保持稳定,并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知识回顾
神经调节
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 。
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作用)方式:____ 反射弧 ,由______ 感受器、________ 传入神经 、 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 共同组成。 电信号 ,也叫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 ________ 神经冲动 。 化学信号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 _______
实例二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的代谢
盐的代谢?
课本P32
来源:饮水、食物、物质代谢
排出:肾、皮肤、肺、大肠排出
水盐平衡调节的主要器官
2.抗利尿激素
由下丘脑分泌,运送并暂时储存于垂体中, 分泌: 由垂体后叶释放的肽类物质
功能: 提高肾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 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______ 电信号
激素调节
内分泌 器官(或细胞)分泌的________ 化学物质 通 由______
过____ 靶 器官或___ 体液作用于特定的____ 靶 细胞的 一种调节方式。
结构基础 内分泌系统和体液 作用方式 ※ 通过体液运输 ※ 微量和高效
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 ※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动发生变化
2.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况时,血中肾上腺素的 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 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3.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 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 ) ①水盐平衡的调节 ②激素调节 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 ④血糖平衡的调节 ⑤体温平衡的调节 ⑥血液中的O2 平衡的调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2.3_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3_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比较项目
举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神经调节
踩钉子缩脚反射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2.3.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体温恒定的原理: 产热过程= 散热过程 人体热量的来源: 细胞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热量
实例二: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的来源、去路:
饮水 食物 物质代谢
肾脏 (尿液)

皮肤(汗液) 肺 (水蒸气)
大肠(粪便及消化液)
2.水的平衡: 调节饮水量和排尿量
尿的形成:
血液
肾小球 滤过作用
原尿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作用
尿
无血浆蛋白 血细胞
无 葡萄糖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细 胞
(-)
下丘脑
(+)
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下丘脑相关细胞 合成抗利尿激素

渗 透
大脑皮层

垂体


释放

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合

补充水分
管重吸收水分
尿量 减少
关系
内容回顾2.3.3 神经调节Fra bibliotek体液调节的关系
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生物必修ⅲ笔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生物必修ⅲ笔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生物笔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①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控制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二、体温调节1.体温维持机制:是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体温调节过程(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寒冷炎热↓↓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温觉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热量来源:细胞呼吸有机物氧化放能(部位主要是骨肌和肝脏) 冷觉与温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温觉或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 感受器接受起刺激是温度变化三、水平衡调节(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1、水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过程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 合成抗利尿激素↓释放↓(+).集合管重吸收水↓(-) 尿量 3.水分的吸收和排除途径①吸收途径:饮水、食物、细胞代谢产生的水 ②排除途径:尿液、汗液、呼吸、以消化酶形式 4.无机盐的排除途径:尿液、汗液5.Na+、K+的作用:Na+维持细胞外爷的渗透压 K+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6.醛固酮:促进Na+的吸收,排除K+(保钠排钾)四、血糖平衡调节(神经___体液调节) 主要激素调节1 血糖正常浓度:0.8—1.2g/L (80—120mg/L) 2血糖浓度高于160—180mg/dL,出现糖尿神经—体液调节3 血糖三条来源和去路①来源:食物消化吸收②去路:氧化分解肝糖原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4 调节过程5 血糖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6 存在反馈调节7 糖尿病类型及症状Ⅰ型:缺乏胰岛素Ⅱ型: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细胞膜上的受体不正常)妊娠期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体重轻(三多一少)缺乏能量排尿多尿中有糖五、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1神经内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有能分泌激素2 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3 作为神经中枢:①体温调节中枢②水盐平衡调节中枢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4 作为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5 作为效应器:合成抗利尿激素人感冒发热39℃,伴有轻度腹泻: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肠道吸收水、无机盐、营养物质能力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文章──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然后来谈谈大家对此的想法。
一、体液调节的概念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 二氧化碳、H+、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 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 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 动物的生命活动。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举 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第 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树1 突
2 细胞体 3 细胞核
轴4 突
6 神经纤维
轴 突 7 末 梢
髓5 鞘
8 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 和动物体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 规律性应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
感受器:即传入神经末梢,接受刺激。 传入神经:将兴奋从外周传向中枢 神经中枢:分析与综合 传出神经:将兴奋从中枢传向外周 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 肉或腺体,接受兴奋而发生相应活动(肌肉收 缩或腺体分泌)
实例分析
缩手反射 吃梅止渴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
神经中枢
脊髓 脑干
看梅止渴
神经调节
大脑、脑干
高浓度的CO2使 神经—体液调节 脑干 呼吸加快加深 血糖平衡调节 体液(激素)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 甲状腺激素分 泌的调节 体温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 大脑、下丘脑 下丘脑 下丘脑
2.在紧急情况下,紧急信号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 髓质,一方面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它的释放。 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提高其兴奋性,使机体 警觉性提高,反应变灵敏;同时作用于其他组织,使肺通气 量增加,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液重新分配到骨骼 肌和肝脏,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等。在这一过程 中,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很难区分,它们相互配合,有利于机体应付紧急的情况。
(-)
垂体
抗利尿激素
(+)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
尿量 减少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讨论:2大家根据水盐平衡调节图解,展开分析讨论,然后 分别请两位同学来说明当饮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情况下, 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 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 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 水,结果就能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这部分属于神经调节。 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 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增加了,就会使细胞渗透 压下降,同时也会使尿量增加。这属于体液调节。 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 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 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 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内环境中的水分 减少了,就会使细胞渗透压升高,另外也会使尿量减少。
2.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 C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
3、当你吃的食物比较咸时,你的身 体是怎样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4、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 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 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 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 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 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 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降低
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
体温升高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原因: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 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 体温升高. (中暑)
A、温度感受器兴奋 B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加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4.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5.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B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2.提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 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 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么应通 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人体 内环境的紊乱。
拓展题
1.激素传递的信息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然后与相应的 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缓慢的; 而神经传导的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是以电流的形式,只在 突触处才转化为化学信号的形式,所以激素传递信息多数情 况下没有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快。
实例二: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不含蛋白质的滤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99%的水、全部葡萄糖、 │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 ↓ 终尿
尿液的形成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细 胞 (-)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课堂练习
1.从正常人的口腔、腋窝、直肠三处测得的体温, 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C ) A.口腔、 直肠、 腋窝 B.腋窝、 直肠、 口腔
C.直肠、 口腔、 腋窝
2.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于( A.大脑皮层 C.下丘脑
D.直肠、 腋窝、 口腔
C
)
B.小脑皮层 D.脊髓
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5、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 极少。想一想,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 健康会有什么影响?
长期不吃盐或吃盐极少,会导致机体的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
至昏迷等。
问题探讨:(P31)
1、 既然知道做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会加速呢? 1: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虽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但 不免还是有点担心,在这种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 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 2、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那些与神经调节有关?那 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2:人由于紧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等,这些反应与神经 调节有关;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 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肾上腺、垂体等一接到神经系统的信 号,就分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
温觉感受器 冷觉感受器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下丘脑 1 感受到变化
散热减少 2 产热增加 3
散热增加 5 产热减少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
6 体温降低
体温升高 4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散热减少 下丘脑 加,毛细血管舒张; 少,毛细血管收缩; 感受到变化 产热增加 (主要与神经调节有关) (主要与神经调节有关)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 等的产热增加。 (主要与激素调节有关) 体温高于 (主要与激素调节有关?)
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 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 跃状态的过程。
神经兴奋的传导
神经兴奋的传导包括: 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②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刺激作用 于感受器 或神经纤 维 受刺激部位 膜电位改变 (产生兴奋 ) 与邻近 部位产 生电位 差 在兴奋部位 与未兴奋部 位之间形成 局部电流 刺激邻近部 位的神经纤 维
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教学目标: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3、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4、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教学重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教学难点: 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7.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 渴觉中枢( B )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上丘脑和下丘脑
〖作业〗练习P33
基础题 1.(1)×;(2)√。
去向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血糖浓度过高
升高血糖
(-) 进食
血糖浓度 正常 胰高血糖素
消耗
降低血糖 血糖浓度过低
( -)
胰岛A细胞
二者相互拮抗,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甲状腺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寒冷 大脑皮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反 馈 调 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