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海南卷

合集下载

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概要1讲解

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概要1讲解

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2.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策茂、果实累累。

材料表明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C.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D.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3.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C.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D.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4.张炎在《词派》中评价宋词中的某流派时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这表明该流派词作A.构思深细缜密,意境婉媚轻柔B.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C.视野雄奇广阔,气象恢弘奔放D.题材狭隘空虚,缺乏意境创造5. 1991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软.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材料说明A.一切历史必须以考古为前提B.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C.元代木活字记救为前人杜撰D.活字印刷术的产生不能确定6.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规定一律纳银.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不许私自赴京当班。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资料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资料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历史含解析历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

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

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

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

这些措施()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4.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民族矛盾激化 B.案件数量增多说明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晚清自然经济已经瓦解5.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2016海南高考历史真题

2016海南高考历史真题

2016 海南卷历史满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B.周C.秦D.唐A.商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2016年5月高考历史考点精练试卷(三) 含解析

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2016年5月高考历史考点精练试卷(三) 含解析

2016年5月海南省海南实验中学高考历史考点精练(三)含详细解析1.(2015·浙江)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26分)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

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7分)2.(2015·上海)一份奏折(12分)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

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

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

……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3.(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

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

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

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

2016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解析

2016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解析

【答案】B
【解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 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 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 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 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 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 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 法制的影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
海南历史试题
图1是中国古代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传入中国最早是在西汉, 故A项、B项和C项错误;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 原与西域的联系,此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经 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种从西域传入 中原,因此这面铜镜的制作应当是在唐代,所以本题答案为D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 “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 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性格、反对礼制束缚及反抗专制 制度等,这些主张属于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故 BCD项错误。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 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 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 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2016年海南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6年海南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商B.周C.秦D.唐【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冶金技术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政治的体现,服务于政治。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把七国文字统一为小篆,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也巩固了统一。

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隶书、楷书和行书都出现与小篆之后,故 A项、C项和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古代书法艺术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开合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影响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海南省海口市2016届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 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2016届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题 含解析

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二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诸子百家在理论上“譬犹水火”,相互批驳对立,不存在找到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故A项错误;诸子百家“相生”“相成”,有相互融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诸子百家不都为稳定统治服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最终达到同归,故D项错误。

【答案】B2.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策茂、果实累累.材料表明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C。

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 D。

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农业【试题解析】材料表明战国时耕作方式的改变,没有体现生产力的较大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耕作方式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故B项错误;耕作方式落后导致了歉收,故C 项错误;“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D3.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A.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B.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C。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历史 含解析

2016届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历史含解析历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

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

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

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

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2.(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B.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3.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

这些措施()A.能鼓励垦荒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4.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民族矛盾激化 B.案件数量增多说明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晚清自然经济已经瓦解5.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题(海南单科卷)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商B.周C.秦D.唐【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冶金技术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政治的体现,服务于政治。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把七国文字统一为小篆,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也巩固了统一。

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隶书、楷书和行书都出现与小篆之后,故 A项、C项和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古代书法艺术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开合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影响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说明刘邦推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在于去报皇位的稳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刘邦只是借鉴了西周的分封制,不是继承西周的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刘邦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还推行了郡县制,实行“郡国并行制”,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汉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关羽的个人品德对民众崇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历代皇帝的好恶对民间崇拜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是决定意义,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关羽“神”的地位的不断提升是政府适应民众需求而不断加封的结果,也就是说民间对关羽信仰符合官方的需要,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思想•民间崇拜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A项、B项和C项不是其原因,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思想•清代对传统伦理的反思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

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

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公民大会可以不听取6位将军的申辩,就可以判处他们死刑,这说明公民大会的权利无法受到制约,其决定具有至上的权威,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雅典掌握司法权的是陪审法庭,故A项错误;被告人拥有法庭申辩的权利,公民大会可以不听,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的冲突,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希腊•古代雅典民主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项和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信仰自由”,故C 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宗教改革•英国宗教改革12.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A.马丁·路德 B.俾斯麦 C.加尔文 D.歌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俾斯麦领导普鲁士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从而统一了德国,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人物,故A项错误;加尔文领导了法国的宗教改革,故C项错误;歌德是德国的文学家,故D项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统一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答案】C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

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A项、B项和D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请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答案】A考点:晚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晚清对外贸易16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说明戊戌变法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是改良,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戊戌变法•定国是诏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

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

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

”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时间信息可知,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新式教育与科举融为一体,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故可以排除;材料反映的现象科举制度影响的结果,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清末新政•科举制的废除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

”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认识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

”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体现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这些口号得到乡村农民的认同,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影响2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