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哲学——老子对话巴菲特之09:豫兮若冬涉川
十日谈(一)老子对话巴菲特:自知者明聪明投资者

十日谈(一)老子对话巴菲特:自知者明聪明投资者宾主坐定,巴菲特开门见山,问老子修为之道第一要紧的事是什么?老子却摆摆手说,今天先不论道,我脱离实践好几千年,还是先做点调研,听听两位投资大师介绍介绍投资学的窍门。
巴菲特心想,这老子果然虚怀若谷,便问老子想了解什么,他和查理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于是老子反问巴菲特和芒格,做投资第一要紧的事是什么?就像每年的投资者见面会一样,巴菲特总是唱主角的那个,他先回答说,以他几十年的经验,做投资首先是要了解自己。
老子请巴菲特展开讲述一下。
巴菲特:“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知道什么,而是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不懂什么。
”老子:为什么这么说?巴菲特:这是因为“风险恰恰来源于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你说呢,查理?芒格:同意,“最重要的是,别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记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巴菲特:没错,“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
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很多人往往这样。
我跟查理不是。
“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
”老子:落到操作层面,你们在投资中具体是怎么确保不愚弄自己的呢?巴菲特:“我想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你得知道自己的能力圈。
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的行业。
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你自己理解哪些行业,以及什么时候你的投资决策正好在你自己的能力圈内。
”老子:看来你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板。
巴菲特:“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我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而且我喜欢我的工作。
也许成为一个职业棒球大联盟的球星非常不错,但这是不现实的。
”你必须作出取舍,“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有利可图,但是,你必须坚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击倒泰森。
”老子:所以,自我定位很重要。
巴菲特:是的,“生活的关键在于要给自己准确定位。
”老子:很多人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能力圈太小,你们会有这种焦虑吗?巴菲特:“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
老子经典语录50句

老子经典语录50句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15.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之于股市——股市道德经

古之圣贤的所思所想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其深邃与悠远值得后人认真研习,对于现代的股市来说,道亦有道,股市亦有道,何为道也?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道生万物,万物韵于道,人生在世,事之所行,吾之所见,皆为道也。
我们每个人都在道中而行,道是虚无的又是充盈的,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可以用心去感悟,此为悟道。
俗话说:“耳听三分,眼见未必实。
”万事万物都循其理,我们要客观的去用心感悟,世间之道,只有因势而行,把握客观规律,顺其自然,才能找到世间本源,而非色以目盲,音以耳聋,味以口爽。
股市之道亦如人生之道,未能入道者,皆以表而塞之行,不能立于市也。
股市道德经(一)敝则新辨证统一老子说,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是老子哲学思想最为精华的部分,一反一正,珠联壁合,充满了辨证法思想。
他将辨证观点用之于修身养性,推之于社会人生,同样在股市里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思想的精华。
陈旧能出新,少取反而能有得,贪多反而会迷惑,这种思想是种质朴的为人处事理念。
在股市里,多数时候并不一定会透彻地看出这种问题,而结果却又让人叹服,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一种超前的眼光和朴素的理念提前挖掘市场的亮点,对于股市中完整投资理念的形成至关重要。
“新经济”曾一度是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员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新经济”,主要是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所产生的概念,具体是信息、网络业,与此相对的就是“旧经济”,也就是传统产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住房、汽车、家电、旅游、高速公路等行业已历经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可以说是较恰当的相对旧经济,但对中国,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旧经济”,可能性仍是新经济,当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网络、信息这些“新经济”上时,在这些传统的陈旧经济中可能推陈出新。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

揭秘巴菲特的投资哲学(点击查看高清组图)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在第十一届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卖达到创记录的263万美元。
2010年7月,沃伦·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机构捐赠股票,依当前市值计算相当于19.3亿美元。
这是巴菲特2006年开始捐出99%资产以来,金额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儿子霍华德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中扮演继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胁生命。
巴菲特投资哲学可概括为5项投资逻辑、12项投资要点、8项选股标准和2项投资方式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
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
价值投资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
“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
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事实上,掌握这些理念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
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
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
巴菲特5大投资逻辑1.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4.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质价值。
5.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巴菲特12项投资要点1.利用市场的愚蠢,进行有规律的投资。
老子对话巴菲特之“少则得,多则惑”︱投资茶话

老子对话巴菲特之“少则得,多则惑”︱投资茶话【题记】一边读老子一边读巴菲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让人感觉到顶级智慧之间竟是如此异曲同工。
老子和巴菲特虽然年龄相差了2500岁,从事的是完全不同领域的工作——一个是图书管理员,一个是投资家——但是两人所讲的道理却高度相通,毫无时空的隔膜。
基于这种智慧的联通,产生了老子和巴菲特之间这组跨越时空的虚拟对话。
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也参与其中,小舍则是这场对话的聊天助理,协助对话的顺利进行并在每次讨论后记录下了自己的旁听心得。
此为双方的第六场对话,讨论的是如何在投资中处理“多”和“少”的关系。
少则得,多则惑小舍:各位老师已经聊了五个回合,精彩纷呈,小舍旁听收获良多,同时也产生一些疑问想向各位老师请教。
老子:那不如直接请小舍来主持我们今天的对话吧。
巴菲特:附议!芒格:附议!小舍:荣幸之至,那我就勉为其难了。
话说上回各位老师聊到“致虚极,守静笃”,我的理解,不论是修为还是投资,有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只有心静了才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好的机会。
今天我想问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也就是多和少的问题。
首先请教巴菲特和芒格先生,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是多好还是少好?巴菲特:“在与商学院的学生交谈时,我总是说,当他们离开学校后可以做一张印有20个小洞的卡片。
每次做一项投资决策时,就在上面打一个洞。
那些打的洞较少的人将会更加富有。
”小舍:所以您觉得多不如少,您的策略是集中投资?巴菲特:没错。
小舍:这好像与生活的日常哲学相反,人们常说“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巴菲特:投资不同,“投资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小舍:这么做的原理是什么?巴菲特:“我认为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投资多元化都是犯了大错。
你熟悉的生意可能不会超过六个,假如你真的懂六个生意,那就是你所需要的所有多元化,我保证你会因此而赚大钱。
如果你决定把钱放在第七个生意上,而不是去投资最好的生意,那肯定是个错误的决定。
巴菲特投资道德经:集中投资大成若缺 一动不动大巧若拙

巴菲特投资道德经:集中投资大成若缺一动不动大巧若拙一、巴菲特小故事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很简单,他如此形容:“我用屁股比用脑袋赚的钱多。
”巴菲特没有找到符合标准的好公司股票时一动不动:“尽管我们发现什么事都不做是所有事情中最难做到的一件事情,我们还是努力避免在选股标准上妥协让步。
(有一位英国政治家将英国十九世纪的伟大成就归功于的“熟练拿手的无为而治”的政策,但这种无为而治的策略,历史学家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历史上参与者做起来却很困难)。
”巴菲特大量买入之后也是一动不动:“只有你选对了股票,而且这家公司一直情况良好,只要一直拿住股票就行了。
”一动不动,看似大拙,实为大巧,看似极易,其实极难。
正如《道德经》第45章所说:大巧若拙。
二、《道德经》大智慧《道德经》第45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这一章体现了老子辩证法的独特之处:正反相彰和以反彰正。
一般人都是正反分开,老子却是正中有有反,反中有正,有些像禅宗不二之法。
完全做成的东西,看上去好像还缺些什么,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差。
我们完成论文,求职,结婚,生子,每次完成一件大事,回头看好像都不完美,还缺这缺那,但是实际上主要方面都具备了,该有的都有了。
办事抓住关键就行,如毛泽东说要抓住主要矛盾。
完全装满(水)的容器,看上去好像是空的,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少。
当我们刚从学校毕业时,自我感觉最有知识,领导给你派份活儿,却什么也干不了。
工作多年之后,经常感觉自己这也不懂那也不懂,领导派给你一份从未做过的工作,最后也能应付下来,甚至超出预期。
非常直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弯的。
比如你在高速公路上,从地图上看笔直的长路,其实跑起来很多小弯。
你要追一个女孩,要找一个关系,看似直截了当最简单,却要婉转地说,绕些弯子托人,效果比直接表白好得多。
非常大的机巧,看上去却好像很笨拙。
比如苹果手机一出来,什么按键也没有,只是一块屏幕,最伟大的智能手机创新,看上去好像很笨。
楚简老子原文

简本甲绝智(知)弃便(偏),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亡又(有)。
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吏(文)不足,或命之,或有所属。
视索(素)保朴,少厶颁(寡)欲。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为百浴王,以其能为百浴下,是以能为百浴王。
圣人之才(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才(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才(在)民上也,民弗厚也。
其才(在)民前也,民弗害也。
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静(争),古(故)天下莫能与之静(争)。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惨乎欲得,化莫大乎不智(知)足。
智(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以[彳人亍]佐人主者,不谷(欲)以兵强於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发,果而弗乔(骄),果而弗矜,是胃(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以道佐人主,尚不可以兵强于天下,况人主躬于道者师之所处,荆棘乎。
其事好还。
为始者务欲立功生事,而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故云,其事好还也。
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言师凶害之物也。
无有所济,必有所伤,贼害人民,残荒田亩,故曰荆棘不以取强。
果,犹济也。
言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强于天下也。
果生焉。
善者果而已,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吾不以师道为尚,不得已而用,何矜骄之有也。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言用兵虽趣功,果济难,然时故不得已当复用者,但当以除暴乱,不遂用果以为强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壮,武力暴兴,喻以兵强于天下者也。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暴兴必不道早已也。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非溺(弱)玄达,深不可志。
从《道德经》里领悟股市投资之道

从《道德经》里领悟股市投资之道伟大的《道德经》,凝聚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真是炒股股民的一盏指路明灯!纵观整个市场,如果普遍的技术投资有用,那市场中就没有了输家,然而总结炒股的人,输的为什么总比赚钱的多得多?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所以要想在股市中赚钱,必须逆大众的思想操作,去悟“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原意:可用言辞描述之道,非永恒之道;可用言辞表述之名,非永恒之名。
解读:股市无论我们如何研究、分析,都只能描绘出市场某一部分、某一阶段的运行特征,因此,在市场面前,要常存谦卑之心,不可自负,因为我们其实所知甚微。
返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原意: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但它是通过微妙柔弱的方式作用出来的。
解读:股市是在牛市和熊市的不断循环中运动的,涨中有跌,跌中有涨,牛市之后是熊市,熊市之后是牛市,如此循环往复。
在不断上涨的牛市中,要注意随时变盘的风险;在不断走低的熊市中,要看到牛市终会到来的前景。
不知常,妄作凶。
原意:不懂得事物运行的规律,恣意妄为就会招致祸患。
解读:股市有股市自身的运行规律,有牛市熊市不断循环的过程,也有风险与收益相伴随的特征,所以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中生存并稳定获利,必须懂得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否则必将招致资金亏损。
少者得,多者惑。
原意:少取才能多得,贪多便会迷惑。
解读:股市中最不缺乏的就是机会,但最缺乏的就是耐心。
如果在股市中贪多求快,则难免陷入追逐短线波动的漩涡中,从而频繁亏损;而一旦频繁亏损,又容易心智迷乱肆意妄为,结果又导致更大的亏损。
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不能贪多求快,要坚守属于自己的机会。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原意:执持而使之不停地充盈,不如适时停止;锤击而使之更加锐利,难以保持长久。
解读:在股市投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对于盈利的头寸,要注意适时平仓了结,不可过于贪婪;否则一旦变盘,风险突降,则难免空欢喜一场。
过度追求盈利,反而不能盈利,所以要懂得适可而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对话巴菲特之09:豫兮若冬涉川
作者:密斯特舒
整理:价值投资金镝
老子:听巴菲特和芒格先生介绍了许多,尤其是上回聊完价值投资之后,我感觉接触到了投资的核心。
除了这些之外,两位还有什么投资箴言可以分享?
巴菲特:再有的话就是安全边际吧。
老子:什么是“安全边际”?
巴菲特: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我建一座能承重三万磅的桥,但却只让通一万磅的车;这样就算我大意失算漏放了一辆一万两千磅或者一万三千磅的卡车过去,也不至于桥毁人亡。
”这就是安全边际。
老子:如果运用到股票上,假设一只股票的价值是10元,而我是用10块钱买的,那么安全边际为零,如果8块钱买进,就有了2块钱安全边际,我就可以挣钱。
如果12块买的,安全边际不仅没有,而且是负的,就很可能亏钱。
是这么一回事吗?
巴菲特:完全正确。
老子:有意思,这让我想起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巴菲特:请解释一下,谢谢!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心修为的人不追求极致的状态。
正因为没有极致,所以他永远充满生机,在旧的破灭之中不断获得新生。
巴菲特:听起来很有哲理,这一道理对于投资人的操作很有启发。
老子:是吗?
巴菲特:比如我从不追求抄底。
在我看来,“抄底是不可能的,不要试图在股市‘落地’的时候进行投资。
”
老子:为什么这么说?
巴菲特:因为,“股市最低点的形成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谁也无法预测真正的最低点在哪里;即使知道了最低点也没法保证一定能买到最低价位。
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留有一定余地,不要满仓进入,尽量保持手里有足够的现金。
”
老子:不追求抄底,不满仓进入,这些的确都可以说是“不欲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确保自己投资的安全性呢?
巴菲特:我经常给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那些经理人写一封信,长度不超过两页,但其中必定会有这样一句忠告:“你们不要忘记,经营企业如同守城,应当先考虑挖一条深沟,以便将盗贼隔绝在城堡之外。
”
老子:护城河我懂,中国古代的每个城市都有护城河。
但是企业的护城河指的是什么?
巴菲特:这个比较复杂,品牌威力(强大的世界性品牌)、产品特性、销售实力、特许权(收费桥梁)、低成本等,都是“护城河”的主要来源。
总之,“如果企业的护城河每年不断地加宽,这家企业会经营得很好。
”
老子:虽然你没有展开讲,但我听出来了,护城河就是让对手无法对你形成威胁的东西。
巴菲特:可以这么说。
老子:我还听出来了,你在投资上是一个非常谨慎小心的人。
巴菲特:是啊,投资必须小心,我说过,“有些时候我们过于谨慎,但我宁可一百次的过于谨慎,也不愿1%的不谨慎。
”
老子:这么小心谨慎是为什么?
巴菲特:为了不亏钱。
我认为投资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前两条。
”
老子:我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听了你的介绍,我感觉这句话也适合于描述投资这个行业。
巴菲特:请问是哪句话?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巴菲特:怎么理解?
老子: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简单,其实是大错特错了。
我的意思是说,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鱼一样小心谨慎,因为小鱼很容易碎,不能随便搅拌翻腾。
巴菲特:很有意思,看来以后可以说“做投资若烹小鲜”了。
老子:哈哈,没错!我还有几句话形容追求修为之人的谨慎样子,两位先生是否有兴趣听听?
巴菲特:当然!
芒格:洗耳恭听!
老子:“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
巴菲特:请老先生再做解释。
老子:这句话是形容一个追求修为的人,他谨慎迟疑啊,就像冬天涉水过河;畏惧顾虑啊,就像提防四周围攻;恭敬端凝啊,就像在别人家做客。
巴菲特:原来修为之路也需如此谨慎又谨慎。
老子:是的。
不过扯远了,通过两位的介绍,我今天学习了做投资的第一要务是提防风险,不要亏钱,而找到有护城河的企业,留足安全边际是不亏钱的秘诀所在。
巴菲特:还有两句话我必须补充一下:“控制风险的最好办法是深入思考,而不是投资组合。
”因为“风险恰恰来源于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
老子:妙啊!这又回到了我们第一次对话“知己者智”的话题了。
所以,人的一切行动的前提来源于对自我的认知。
修为如此,投资也是如此。
没有这个前提,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巴菲特:老先生总结的非常到位,我完全同意。
不知道查理有什么补充?
芒格:我没什么要补充的。
小舍小得:投资不要一上来就想着挣钱
听了老子和巴菲特的这场对话,小舍的最大体会是,做投资不能一上来就想着挣钱。
肯定有读者要急了:“你开玩笑吧?不挣钱我搞什么投资!”
没错,做投资第一要考虑不是挣钱,而是先确保不亏钱。
巴菲特说的很清楚,“我首先会关注任何投资失败的可能性。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肯定不会亏钱,你将来就会赚钱,这正是我们一直做的不错的一个原因。
”
可惜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满脑子想着的都是挣快钱,最好一夜暴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巴菲特的过人之处便在于能够恪守这一原则。
“安全边际”的理念他是从格雷厄姆那里学来的,1990年的时候巴菲特在致股东函中写道:“今年距离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已经42年了,但我依然深深相信这四个字。
”
巴菲特的职业生涯从始至终都在谨防风险。
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巴菲特将风险的控制渗透到了他选择公司的四个条件当中:第一是买懂的、能理解的公司,这是在规避认知的风险;第二是诚实可靠的管理层,这是为了规避人的风险;第三是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这是出于规避市场竞争的风险;第四就是买价格具有安全边际的公司,这是为了规避误判的风险。
风险无处不在,投资不易,豫兮若冬涉川,小心驶得万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