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6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我的叔叔于勒》学案 苏教版

《我的叔叔于勒》【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本,学会概括小说情节的方法;2、研讨人物关系,把握小说主题。
3、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课前预习】1、读准下列词语 :拮据栈桥糟蹋别墅牡蛎褴褛煞白嘟哝2、概述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概述故事。
3、人物透析(在文本中圈点批注)找出菲利普夫妇语言、行动、表情及于勒的有关描写,试归纳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4、主旨探析(1)试找出小说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变化,探究变化的原因。
(2)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课堂探究及反馈】第一课时:1、展示活动一:概述情节及精要归纳。
2、文本探究:理清小说人物关系,说说谁是本小说的主人公。
3、展示活动二:主旨探析(预习题3)4、课堂检测第二课时:1、展示活动一:人物透析(预习题2)圈画批注菲利普夫妇语言、行动、表情及于勒的有关描写语句,试归纳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1)局部探究:试找出文中对“父亲”、“母亲”的神态描写的句子,细细品味,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2)分析于勒个性变化历程。
(3)“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展示活动二:情节的变化;悬念的设置3、展示活动三:续写结尾(口头描述;互相评价)质疑:收获:【课堂反馈】阅读《绝鉴》这篇小说,完成思考题。
隐逸斋是做玉器的,老板陈若尘,原是历史老师,不知什么原因,辞了职,开了家玉器店,取名隐逸斋。
陈若尘四季皆藏好茶,有两个半茶友。
那两个,一个是他的发小,县教育局长冯有为,用陈若尘的话说,冯有为斯文还在,可以为友;一个是宝峰寺的方丈法缘和尚,轻易不说话,一开口则是口吐莲花让人醍醐灌顶。
有次喝完茶,法缘和尚对陈若尘说,施主面相与佛有缘。
至于那半个,本县县委书记,是冯有为带过来的,喝过几次茶后,发现并无半点官场俗气,就被陈若尘列为半个朋友。
陈若尘做玉器生意是因为他善鉴玉,尤其善鉴古玉。
曾经有省城玉器玩家高价购得一枚汉代龙凤纹玉环,却被专家鉴定为高仿品,也不知玉器玩家从哪打听到陈若尘,跑过来请他鉴定。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备课资料: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word版本

6.《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形象2、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调适自身心态,摒弃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本,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导学过程】导入新课。
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好坏都离不开“钱”,由此,人类对“钱”的占有欲也就显而易见,围绕它会引发很多故事。
下面我想请一、二位同学就你周边已发生的关于“钱”的故事,到讲台上跟大家说一说。
(注意表意清晰,观点明确) 过渡:(简评讲述情况)大家已熟悉了周边的某些人围绕“钱”而发生的或喜或悲的故事。
下面让我们走近19世纪的法国,看看莫泊桑笔下的人物故事。
二、走进作者莫泊桑(1850-1893) 法国作家,生于没落贵族家庭,自幼酷爱文学,七十年代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
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
短篇小说《家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三、检测预习1、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
2、给加点字注音。
别墅()阔绰()撬开()栈桥()褴褛()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拮据褴褛阔绰恭维张皇端详十拿九稳与日俱增狼狈不堪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请一位同学叙述故事情节。
(100字以内)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1)、要求在每个自然段落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同时把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称呼的词语圈点出来。
(2)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3)学生讨论:从上面的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4)学生根据上面的这条感情线索,归纳出本文的情节。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6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初三语文6《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把握曲折的情节,体会巧妙的构思理解通过语言、行动、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对“金钱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亲情: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
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代表作: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预习:1、读准下列生字词jié jū zhàn shà qiàochà mǔ lì lán lǚ ɡuān手帕()阔绰()别墅()狼狈不堪()2、请用简洁的语言,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概述情节。
()——()——()——()3、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读小说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
作者往往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刻画人物。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并作批注。
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唯利是图、冷酷无情、金钱至上于勒叔叔:花花公子、坏蛋、流氓、无赖;正直、有良心;自食其力、不拖累人我的句子是:运用了:(人物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特点)你认为主人公是谁?菲利普夫妇,于勒,还是“我”?小说主题:文章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
形象地揭露了金钱对亲情的腐蚀和危害,反映了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九年级语文上册 6《我的叔叔于勒》学案 苏教版

六我的叔叔于勒【学习目标】1、感悟跌宕起伏的情节,在情节中发现多维的深刻主题2、掌握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性格的描写方式3、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四.【预习反馈】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褴褛()()手帕()栈桥()拮据()()哆嗦()()挣钱()别墅()牡蛎()()二.写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
()3.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4.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
()【课堂练习】一.填空。
本文通过菲利普夫妇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与批判了。
二.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有两处景物描写,第一处轻快名明丽,第二处阴郁浓重,实际上是人们的两种心境的反映。
B.于勒的生活经历了三个阶段:生活荒唐,花了哥哥很多钱——国外发了财——穷困潦倒地回国。
C.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
D.小说中的“我”,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虽然他也渴望叔叔于勒发财回来,把自己一家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但他发现叔叔是个穷水手后,默念“我的亲叔叔”,并自作主张地给了10个铜子的小费。
三.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赵本山的小品《说事儿》,又一次给全国观众和亿万群众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B.从隔壁房间里飘出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C.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D.为了避免不发生交通事故,学校在转弯口装了路灯。
四.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
母亲 a 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b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苏教版

学生活动方式
备课札记
二、写作方法透视:
设置悬念,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构思也很巧妙。
A、情节曲折。
提问:
(1)开头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境况之后,为什么要写一句“可是每星期日……”句话?
(2)请找出文中插叙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写?
(3)为什么要写 “乘船游玩”这一情节?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知识抢答: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哪一个国家人?
2、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
一、继续析人物,品主旨:
1、找出文中我和于勒的有关描写,试归纳出他们的性格特点。(1)局部探究:试找出文中对“父亲”、“母亲”的神态描写的句子,细细品味,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四、析人物,品主旨:
投影:找出文中描写菲利普夫妇的句子,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特点。
学生交流,
小组展示与发言——班级点评
教师小结:
丈夫:自私、冷酷、虚伪、贪婪、懦弱
妻子:吝啬、尖刻、有心计
五、读后感悟:
用一句话说一说,读了这篇小说你最想说什么?
(建议围绕主旨)
六、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
细读文本,找出相关称呼。
以菲利浦夫妇因于勒的贫富变化而对于勒的不同态度为线索
三、研情节,感主旨
投影:
1、你能具体说一说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是如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你认为作者向人们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
最早(讨厌)——后来(喜爱赞美)——现在(讨厌)
提示:抓住称呼、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学生齐读交流资料:源自展示活动二:称呼变化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苏教版

我的叔叔于勒1.梳理曲折的情节,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2.欣赏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思考其表达作用。
3.认识社会现实中的人情冷暖,满怀爱心地对待他人。
●重点:1.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
2.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和作品主人公作多重理解。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一生顽强地与病魔斗争,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年仅43岁就逝世了。
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及多部游记。
本文选自《羊脂球》,此外他还著有中短篇珍品《项链》《菲菲小姐》等,长篇小说《俊友》《她的一生》等。
在他的写作过程中,他曾经拜福楼拜为师。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拮.据(jié) 栈.桥(zhàn) 别墅.(shù) 牡蛎.(lì)褴褛..(dū)(nɑng)..(lán)(lǚ) 撬.开(qiào) 煞.白(shà) 嘟囔女xù(婿) 糟tà(蹋) 无lài(赖) 阔chuò(绰)chà(诧)异倒méi(霉) 流mánɡ(氓) 不kān(堪)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拮据: 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栈桥: 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桥,供旅客上下船和装卸货物用。
褴褛: 衣服破烂。
煞白: 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呆直: 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图表中的内容。
问题一:从于勒的人生经历来看,于勒是怎样一个人?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被哥哥、嫂嫂(菲利普夫妇)瞧不起,后来发了点财,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六.我的叔叔于勒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
3.学习小说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5.提炼小说主题思想。
学习重点:1.体会小说通过各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
学习难点:1.学习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技巧。
2.提炼小说主题思想。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让我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让我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
一、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莫泊桑(1850—1893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曾参加过普法战争,这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
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在反映普法战争这类题材的作品里,莫泊桑揭露了普鲁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法国军队的无能,歌颂了法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者的爱国精神如《羊脂球》(1880)、《米龙老爹》(1883)、《两个朋友》(1883)等;描写资产阶级市俗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如《项链》(1884)、《戴家楼》(1881),表现世态炎凉的《我的叔叔于勒》(1883),描写小市民吝啬的《雨伞》(1884)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以及优秀品质的,•如《西蒙的爸爸》(1881)、《一个女长工的故事》(1881)等。
2.给加点字注音:拮据()栈()桥牡蛎()3..解释词语:拮据栈桥4..展示以上学习成果。
二、合作学习默读课文1.思考探究(1)如果以“()于勒”的格式,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动词,可以把课文分几个部分?(2)小说写我家的拮据生活和二姐的婚事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3)去美洲后,于勒发过财吗?从哪里可以看出?(4)于勒发财对剧情的发展有什么作用?(5)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渲染对于勒的盼望,后面见到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又是怎样的?你觉得可信吗?(6)小说结尾引人入胜,你能说说这种艺术效果吗?2.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课 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

第六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2、掌握本文运用对照的手法刻画人物。
3、从人物、情节入手,把握小说的主题,进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重点: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难点:人物、情节入手,把握小说的主题,进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学法指导:采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切忌架空分析,在探究时一定不能离开语言。
学习过程:请认真把课本读一读,请用正楷字书写。
一、自主学习(15分钟)分角色朗读。
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
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20分钟)1、分析小说中菲利普夫妇人物形象。
(B)2、于勒是怎样一个人?(B)3、文中的“我”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以“我”为叙事角度有何意义?4、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分析其作用,(B)5、请学生表情诵读全文,思考:投影: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
(1)请同学们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母亲在希望破灭时的心理和感情。
①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②母亲回来了。
我看出她在哆嗦。
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教学思路学生纠错教学思路学生纠错一下吧。
……”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的什么心理?6、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的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C)三、达标检测 (5分钟)1、请同学们仿句子。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温馨;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不一定能买到气质;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2、相信你能做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6《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把握曲折的情节,体会巧妙的构思
理解通过语言、行动、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对“金钱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亲情: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
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
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
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代表作: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预习:
1、读准下列生字词
jié jū zhàn shà qiào
chà mǔ lì lán lǚ ɡuān
手帕()阔绰()别墅()狼狈不堪()
2、请用简洁的语言,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概述情节。
()——()——()——()
3、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读小说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
作者往往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刻画人物。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并作批注。
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唯利是图、冷酷无情、金钱至上
于勒叔叔:花花公子、坏蛋、流氓、无赖;正直、有良心;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我的句子是:
运用了:(人物描写手法)
写出了:(人物特点)
你认为主人公是谁?菲利普夫妇,于勒,还是“我”?
小说主题:
文章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
形象地揭露了金钱对亲情的腐蚀和危害,反映了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