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蟠龙湖山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新昌钦寸水库工程移民宁波安置区及输水隧洞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新昌钦寸水库工程移民宁波安置区及输水隧洞工程奉化段用地的审查报告【法规类别】民法综合规定与解释【发文字号】甬土资[2010]235号【发布部门】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发布日期】2010.12.02【实施日期】2010.12.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新昌钦寸水库工程移民宁波安置区及输水隧洞工程奉化段用地的审查报告(甬土资〔2010〕235号)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新昌钦寸水库工程移民宁波安置区及输水隧洞工程奉化段用地(以下简称项目)随水库主体工程项目用地一同呈报,应依法呈报国务院审批。
我局按照规定要求对该水库工程移民宁波安置区及输水隧洞奉化段用地进行了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现报告如下: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新昌钦寸水库工程是浙东引水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浙江省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十二五”期间第一批先行建设的项目之一。
2009年11月2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通过项目用地预审(浙土资预〔2009〕220号);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于2009年12月31日、2010年3月17日批复同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浙发改农经〔2009〕1236号)和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浙发改设计〔2010〕29号);2009年10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钦寸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浙政函〔2009〕157号)。
新昌钦寸水库工程宁波承担的任务是:新昌钦寸水库至宁波市亭下水库输水隧洞工程奉化段;钦寸水库移民安置任务由新昌县和宁波市共同承担,宁波安置区安置移民5080人。
项目建设单位已于2010年10月8日取得国家林业局出具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林资许准〔2010〕311号);已于2009年9月25日取得浙江省环保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浙环建〔2009〕105号);已于2009年4 月15 日取得浙江省水利利厅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浙水许〔2009〕42号)。
重庆市 蟠龙抽水蓄能电站

重庆市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5.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1 5.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1 5.4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13 5.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4 5.6 声环境影响评价 .........................................................................................................14 5.7 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 .............................................................................................14 5.8 其他环境影响分析 .....................................................................................................15 6 环境保护措施............................................................................................................... 15 6.1 水环境保护措施 .........................................................................................................15 6.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7 6.3 水土保持措施 .............................................................................................................19 6.4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9 6.5 声环境保护措施 .........................................................................................................20 6.6 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21 6.7 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21 7 环境监测....................................................................................................................... 22 7.1 水环境监测 .................................................................................................................22 7.2 生态环境监测 .............................................................................................................22 7.3 大气环境监测 .............................................................................................................23 7.4 声环境监测 .................................................................................................................24 7.5 水土流失监测 .............................................................................................................24 7.6 人群健康监测 .............................................................................................................25 8 环境风险分析............................................................................................................... 25 8.1 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分析 .........................................................................................25 8.2 应对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26 9 环境保护投资............................................................................................................... 26 10 综合评价结论............................................................................................................. 27
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枝条与叶子--浙江新昌蟠龙湖山庄设计

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枝条与叶子--浙江新昌蟠龙湖山庄设计丁向东;陈建东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5(023)002
【摘要】建筑设计的创新并不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其用地特征、具有原创性的解答.以日常的手段、适用的技术及合理的代价解决问题,是一条通向生态建筑简单切实的道路.简言之,即师法自然.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丁向东;陈建东
【作者单位】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310007;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3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7.4
【相关文献】
1.让精神从文字的土壤中生长出来——《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J], 潘德梁
2.农村绿色小康住宅的被动式设计--以浙江新昌沙溪新宅村国家课题示范项目设计为例 [J], 黄笑冬;龚晶凡;郑国鑫
3.浙江蟠龙湖休闲度假村总体规划设计 [J], 胡宝哲
4.浙江省新昌县的城区规划设计实践 [J], 范平;陈萍萍;饶博文
5.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设计 [J], 林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环境部关于2018年3月31日-2018年4月15日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关于2018年3月31日-2018年4月15日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8.04.13•【文号】•【施行日期】2018.04.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生态环境部关于2018年3月31日-2018年4月15日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的公告(2018年04月13日)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18年3月31日—2018年4月15日我部对4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
现将作出的审批决定予以公告,公告期为2018年4月16日-2018年4月22日(7日)。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联系电话:************、66556045(行政审批大厅)传真:************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邮编:100035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序号文件名称文号发文时间1关于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8〕1号2018/3/262关于新建安徽芜湖宣城民用机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8〕2号2018/4/33关于广西桂西北治旱百色水库灌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环办环评函〔2018〕219号2018/2/124关于不予审批济广国家高速公路(G3511)菏泽至宝鸡联络线临猗黄河大桥及引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18〕229号2018/2/13。
【房地产项目管理】新昌县房地产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XXXXXXX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国环评证:XXXXXXXX号XXXX年XX月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 ................................................... - 9 -三、环境质量状况.................................................................................................. - 20 -四、评价适用标准.................................................................................................. - 23 -五、工程分析.......................................................................................................... - 27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 36 -七、环境影响分析.................................................................................................. - 37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 46 -九、主要结论和建议.............................................................................................. - 48 -附图: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围环境照片;附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所在地新昌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5:项目所在地绍兴市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附图6:项目所在地新昌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第一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复核结果的通知-闽环保评〔2020〕23号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第一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复核结果的通知正文:----------------------------------------------------------------------------------------------------------------------------------------------------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第一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复核结果的通知闽环保评〔2020〕23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和人员:为强化环评文件编制事中事后监管,根据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和我省环评文件编制管理要求,我厅开展了2020年度第一、第二季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复核工作。
第一批已完成复核工作的76份环评文件,有12份环评文件存在编制质量问题。
根据《监管办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办法(实行)》(以下简称“《记分办法》”),对相关建设单位、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提出了处理意见,对环评文件原审批部门作出通报,具体情况详见附件;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对处理意见有异议的,可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60日内向我厅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受到通报批评和失信积分的编制单位及其编制人员要汲取教训,加强环评文件编制能力建设,有效提升环评专业技术水平。
其他编制单位和人员应当引以为戒,高度重视环评文件质量,树立企业与个人良好诚信形象。
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对环评文件编制单位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审批工作质量。
对抽查复核不合格的环评文件,各地应责成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文件编制单位针对复核发现的问题,立即开展自查和整改,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建设项目产生不良环境影响;同时在项目后续监管中予以重点关注。
备案省外环评机构汇总表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
甲字第1808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建材火电;输变电及广电通讯***
闽环评函〔2016〕17号文责令其限期整改6个月,整改期自2016年2月2日起。
39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国环评证
甲字第1039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冶金机电;交通运输;输变电及广电通讯***
环境影响报告书乙级类别—社会服务***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核与辐射项目***
至2019年
1月23日
环境影响报告书乙级类别—输变电及广电通讯***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核与辐射项目***
2016年3月30日至2019年9月5日
闽环保评〔2014〕64号文责令其限期整改至2015年5月31日。
4
安徽锦程安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
甲字第2103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轻工纺织化纤;交通运输;社会服务***
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化工石化医药;建材火电;采掘;交通运输;社会服务***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至2019年
12月29日
22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
甲字第1109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化工石化医药;交通运输;社会服务;海洋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国环评证
甲字第2406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甲级类别—化工石化医药;采掘;交通运输***
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一般项目***
至2019年
2月16日
29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样板

(文件备案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编制人:编制日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目录1 总论 (1)1.1评价项目由来 (1)1.2编制目的 (2)1.3编制依据 (3)1.3.1法律、法规、规章 (3)1.3.2委托书 (4)1.3.3工程资料及有关批复 (4)1.3.4行业规范、导则 (5)1.4评价标准 (5)1.4.1环境质量标准 (5)1.4.2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5)1.4.3其它标准 (5)1.5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6)1.5.1环境影响识别 (6)1.5.2评价因子的筛选 (6)1.6评价工作等级、范围 (7)1.6.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 (7)1.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 (8)1.6.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 (8)1.6.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 (8)1.7环境保护目标、评价重点 (8)1.7.1环境保护目标 (8)1.7.2评价重点 (9)2 建设项目概况 (10)2.1工程名称、工程性质、建设地点 (10)2.2建设投资、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10)2.2.1建设投资 (10)2.2.2生产规模 (10)2.2.3产品方案 (10)2.3建设内容及主要设备 (11)2.3.1建设内容 (11)2.3.2主要生产设备 (11)2.4技术方案 (13)2.5厂区四周及总平面布置情况 (13)2.6劳动组织和职工培训 (14)2.6.1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14)2.6.2职工培训 (14)2.7公用工程 (14)2.7.1供电 (14)2.7.2给排水 (15)2.7.3供热 (16)2.7.4生活设施 (16)2.7.5交通运输 (16)2.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6)3 工程分析 (17)3.1工艺流程分析 (17)3.2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19)3.3平衡分析 (20)3.3.1物料平衡 (20)3.3.2 金属平衡 (22)3.3.3水量平衡 (23)3.4拟建工程排污分析 (24)3.4.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 (24)3.4.2 营运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防治措施 (26)3.5拟建工程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28)3.6小结 (29)4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31)4.1自然环境概况 (31)4.1.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围情况 (31)4.1.2地形地貌 (31)4.1.3气候、气象 (31)4.1.4水文状况 (32)4.1.5地下水 (32)4.1.6地震 (32)4.2社会环境概况 (32)4.2.1行政区划、人口 (32)4.2.2科技、文化教育 (33)4.2.3 资源优势 (33)4.3生态环境现状 (34)4.3.1土地利用现状 (34)4.3.2土壤 (34)4.3.3主要物产 (35)4.3.4植被 (35)4.4项目周边环境概况 (35)4.5环境质量现状 (36)4.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36)4.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38)4.5.3声环境质量现状 (41)4.6区域环境质量小结 (42)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3)5.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43)5.1.1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 (43)5.1.2 预测因子及其源强 (44)5.1.3预测方法、预测结果 (45)5.1.4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46)5.1.5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46)5.2水环境影响评价 (46)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7)5.3.1主要噪声设备源强 (47)5.3.2噪声预测模型 (47)5.3.3预测结果及评价 (48)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48)5.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8)5.5.1施工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49)5.5.2施工对声环境的影响 (49)5.5.3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 (49)5.5.4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49)5.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0)5.7小结 (50)6厂址可行性和布置合理性论证 (52)6.1厂址可行性论证 (52)6.1.1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52)6.1.2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53)6.1.3环境功能区划相符性 (53)6.1.4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 (54)6.1.5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 (54)6.1.6环境可行性论证 (54)6.2布置合理性论证 (55)6.2.1工厂总平面布置原则 (55)6.2.2功能分区 (55)6.2.3竖向布置 (55)6.2.4布置合理性小结 (55)7 污染防治措施评价 (56)7.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评价 (56)7.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评价 (57)7.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价 (57)7.3.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评价 (57)7.3.2对噪声污染控制措施的建议 (58)7.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评价 (58)7.5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与建议 (59)7.5.1施工废气污染控制措施 (59)7.5.2施工废水污染控制措施 (60)7.5.3施工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60)7.5.4 施工固废防治措施 (60)7.6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措施 (60)7.7绿化措施 (61)8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62)8.1清洁生产简要分析 (62)8.1.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62)8.1.2资源能源利用 (62)8.3污染物总量控制 (64)9 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65)9.1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65)9.2建设项目环境效益分析 (65)9.3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66)9.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66)10公众参与 (68)10.1公众参与的目的与意义 (68)10.2公众参与的方式 (68)10.3公众参与调查的范围与对象 (68)10.4公众参与的调查步骤 (69)10.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77)10.6公众调查结论 (82)11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83)11.1环境管理 (83)11.2环境监测 (85)11.3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管理 (86)11.4“三同时”验收 (86)12结论与建议 (88)12.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88)12.2选址合法合理性 (88)12.3现状评价结论 (88)12.4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89)12.5污染防治对策 (89)12.6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90)12.7清洁生产水平及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90)12.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1)12.9评价结论 (91)附图附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 建设项目外环境关系图附图4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5 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6 大冶城西北工业园规划图附件附件1 环评工作委托书附件2 大冶市环保局:冶环函[2011]113号“关于确认大冶屹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汽车轴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回复的函”附件3 登记备案项目编码2011028137250098:湖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附件4 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冶开管文[2010]80号“关于大冶屹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汽车轴套项目立项的报告”附件5 大冶市项目建设协调办公室(纪要):冶项协[2010]2号“关于屹丰机械制造等项目协调会议纪要”附件6 大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分局(大冶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冶开规建字[2010]14号“建设项目规划条件通知书”附件7 2011年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投资年度工作重点(汽车行业)附件8 大冶屹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00万套汽车轴套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协议书附件9 项目投资补充协议附件10废钢回收协议附件11 耐火材料回收协议书附件12废油回收协议附件13 典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征询表附件14 环评网上公示截图附件15 大冶市环境监测站现状监测报告附表附表1 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附表2 环保设施投资一览表附表3 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附表4 公众参与调查表个人信息汇总表附表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 总论1.1评价项目由来汽车工业是我国的一个支柱行业,近些年来,汽车工业产量销量得到了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论1.1 项目由来浙江新昌金源发展有限公司是香港金源国际实业有限公司在新昌设立的独资子公司,总公司规模实力雄厚,在世界各地致力于房地产、休闲度假等领域的投资,具有强大的项目开发运营管理能力。
此次金源发展有限公司拟在新昌城关镇东北合新村投资兴建蟠龙湖山庄项目,总投资额24364万元,地块现状为缓坡山地,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m2,建设用地面积24万m2,建成后将拥有320套客房和60套特定目标客户休闲居所,年接待能力为18万人次。
山庄及其相关辅助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对山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丰富和完善新昌县及其周边区域的服务网络,推动新昌城市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完善新昌旅游景区功能。
山庄建成后将成为新昌及周边地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相对重要的窗口、高级商务活动的场所、外事和礼宾活动的中心,主要接待东南亚、港澳台等海外客源、绍兴、宁波等邻近县市客源和以上海、杭州、温州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及省内外其他客源,同时也将成为新昌及周边地区市高档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的公共场所。
为进一步做好建设“新昌蟠龙湖山庄项目”前期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要求,金源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对本项目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本院依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在实地踏勘、调研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浙江新昌蟠龙湖山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
2004年1月5日由浙江省环保局评估中心主持召开了本报告书(送审稿)审查会,现根据与会专家的评审意见修改后上报。
1.2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1991.6.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 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7) 浙江省环保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8) 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及(HJ/T19-1997);(9)《新昌县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10)《新昌县城关镇总体规划》(2001~2020年);(11) 新昌县环境保护功能区划;(12)《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项目受理通知书》[2003]214号;(13) 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浙江新昌蟠龙湖山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浙计外资【2003】1136号;(14)《浙江新昌蟠龙湖山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12;(15) 新昌金源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环科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1.3编制目的拟建项目建设用地面积9.21公顷(折合138.15亩),位于城关镇东北合新村,北临西郊环乡公路,距上三高速互通口仅2.5km,距县城中心约8km,属于未来城市拓展区。
新昌县国土资源局于2003年10月30日挂牌出让该24万m2国有土地使用权,最后由金源发展有限公司以1980万元的价格中买(见附件)。
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通过对建设工程的规划用地、基础设施等的分析及类比调查,进行污染因子分析,估算污染源强,并预测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内部各结构间的相互影响。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科学论证蟠龙湖山庄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环保措施,为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及环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4评价等级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 2 -(1)声环境本项目建设区域属于丘陵山地,用地绕地势较高的中心茶园呈U字形格局,用地区块内零星分布的拆迁户共18户,规划集中安置于区块西北侧竹林处,安置点距离山庄规划附属房约300多米,距离山庄主楼酒店600多米,而合新村居住点距离山庄规划用地最近约1000米,且存在一定地势高差,故不敏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建设项目处在GB3096-93规定的2类标准区域,应按三级进行评价工作。
(3)环境空气本项目废气主要污染源为2台4t的燃油锅炉及停车场的汽车尾气以及厨房油烟,经计算P i=1.7×107<2.5×108,依据导则,属于大气评价等级应确定为三级。
(4)水环境本项目污水主要是厨房废水和生活污水,根据工程可研报告,拟经化粪池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按地势排入山庄污水管网,由山庄内的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
主要考虑到山庄绿化、周边林地等用水量大,因此考虑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
故确定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1.5评价重点评价的重点是项目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山庄内外绿化地、林地灌溉,因此对中水回用处理方案、出水标准可达性进行分析,并针对项目声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等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水环境影响评价以项目污水处理的可行性,且对中水回用处理方案、出水标准可达行进行分析。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以保护附近合新村居民点及山庄自身拟布置的中心服务区酒店、休闲会馆、公寓区为主要目标,对其影响程度作出分析评价。
(3)声环境影响评价以合新村居民点及拆迁安置点区内的酒店、会馆、公寓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 3 -为主要目标,对其影响程度作出分析评价。
(4)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的目的是为使项目运行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主要内容为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
(5)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是施工期的各种环境影响与防治对策。
1.6主要保护目标山庄周围拆迁安置点、合新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山庄建设后员工工作、生活,游客休闲的环境。
本项目附近居民点为合新村,位于西郊环乡公路北侧,山庄西北方位,离山庄最近距离1000米,共276户,约810人,人均年收入8960元。
1.7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1.7.1评价范围1、声环境山庄呈U字形格局分布,中间是地势相对较高的中心茶园,声环境评价确定为山庄外延50m范围内。
2、空气环境以山庄锅炉排气筒为中心主导风向4Km横向4Km的范围。
1.7.2评价标准1、声环境根据新昌县环境功能区划,本区域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建设工地的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限值。
见表1.7-1和表1.7-2。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 4 -表1.7-1 声环境质量标准表1.7-2 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dB(A)2、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7-3。
表1.7-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 5 -评价项目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燃油锅炉烟气、厨房油烟,所排主要污染物为SO2、NO2、烟尘、油烟等。
燃油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见表 1.7-4,烟囱高度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4.6.1.1条规定,最低允许高度为35m。
厨房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大型规模标准,见表1.7-5。
表1.7-4 燃油锅炉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表1.7-5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3、水环境项目地块旁有一个面积约1.6公顷的山塘(称为蟠龙湖),名虽为湖,但根据实地勘查,实则为几个相连的山塘,且由于今年浙江省较为干旱,环评期间山塘内水体干涸。
根据新昌县地表水功能区划,新昌江长沼水库出口断面为Ⅱ类,茶厂为Ⅲ类,水文站为Ⅳ类,塔山脚和五都跌水桥为Ⅲ类,各断面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应标准。
具体标准见表1.7-6。
表1.7-6 地表水环境标准单位:除pH外均为mg/L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 6 -山庄所排污水以厨房生活污水为主,所排污染物主要是CODcr、油类、BOD5、SS等。
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项目污水经初步处理后,接入邻近工业区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达标后统一排放,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具体标准见表1.7-7。
表1.7-7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回用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具体标准见表1.7-8。
表1.7.8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单位:mg/L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天目山路111号- 7 -2 区域概况2.1地理位置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地处东经120︒41'~121︒13',北纬29︒13'~29︒33'之间,总面积为1213km2。
县境东邻奉化、宁波,南界天台,西南与磐安、东阳接壤,西部和北部与嵊州毗连。
新建的上三线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过全境,规划中的金甬铁路自东向西由县域北部通过,交通条件好,是沪、杭通达浙东沿海地区陆上交通要道。
本项目拟建在城关镇东北合新村所属山坡地,北临西郊环乡公路,距上三高速互通口仅2.5km,距县城中心约8km,南面举目可眺望新昌县城,该地块属于未来城市拓展区,外部交通条件、区位条件不可多得。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2.2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1)地形、地貌及地质新昌县属浙闽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全县以丘陵为主,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
新昌县城关镇南北群山绵延,南面为南明山海拔156m,北面飞风山海拔242m,地形呈南北狭、东西长的形状,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之势。
蟠龙湖山庄所处的地形亦为丘陵,多由火山岩和砂岩组成,在砂砾岩低丘之上是大片的玄武岩台地,平台上缓丘起伏,地形较为平整,适合建设多层建筑。
区内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呈微酸性,含石质性强,水土流失严重,母岩裸露较突出,植被容易破坏。
(2)水文特征新昌县河流全为曹娥江水系上游的干流和支流。
主要有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均为山溪性河流,属典型的树枝状水系,分别从西、南、东部向西北流贯全境,至嵊州汇入曹娥江。
其中新昌江发源于天台华顶山,澄潭江是曹娥江的上游干流。
县内流域面积1209km2,大小支流73条,总长455.6km,年均径流量12.34亿m3,河网密度0.38km/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