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川眉山东坡
四川眉山东坡区特产

母树为1950年采穗嫁接于甜橙砧所得,花较大,直径1.9厘米,雄蕊 21枚,花药浅黄白色,花粉退化,花柱短粗。果实深橙色(罗伯生脐橙浅 橙色),短椭圆形或球形,果实大小不一,大果重400克,平均单果重212 克,果面较粗糙,多闭脐(罗伯生脐橙多开脐),脐较大。囊瓣肾形, 10~13瓣。果皮中等厚,油胞突出,果心较充实,无核。
东坡鱼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鱼先抹上盐,肚里塞上大白菜 叶。热油锅,将鱼与葱段一起煎至半熟,加入生姜片,浇上咸豆汁(酱油) 与酒煮至熟。起锅前,将切细橘皮撒在鱼上,盛盘上桌。鲫鱼抹上盐加入 少许酒略为腌一下,稍热油,葱姜炸锅,放入鱼,煎一下然后用豆苗垫底, 鱼和葱姜放在上面,淋图片(9张)苏东坡是我国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传,有 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 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人影,原 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 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 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 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 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 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 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
该产品采用精制面粉和剥皮芝麻酱、上等精炼油、优质白砂糖等精细 材料,科学配方,人工包心成型,具有呈圆形,乳白色,无斑点,酥皮层 次均匀,螺纺卷曲清晰,形似龙眼、入口化渣、甜淡适中,油而不腻等特 点,是老年体弱、幼儿生长、探视病人、馈赠亲友、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9年第02期近期关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等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要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全产业链开发,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新农民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示范带动省、市、县梯次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以产业园为主要抓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局面。
各地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要载体,学习借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经验,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集中连片建设生产基地,引导农产品加工向产业园集中集聚,不断提升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水平,让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职业教育《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报告》综合使用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全国19个省份的调研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
报告显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师资队伍向好发展。
调查还显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后,对支持计划持满意态度的乡村教师占比达84.85%。
83.46%的乡村教师愿意继续留在乡村学校任教。
2017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首次实现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全覆盖,各地人均月补助标准为322元。
职业农民澄城县金融支持职业农民近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农广校举办了职业农民集中授信会,与澄城县信用合作联社签订了《金融支持职业农民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澄城县初、中、高级职业农民可以分别领取10万、20万、30万三个梯次的免担保创业信用贷款。
夏邑县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近日,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农广校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为大家讲解了当前小麦管理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会上,还发放了技术手册200本,各类技术明白纸1000余份。
眉山各个县区发展情况汇报

眉山各个县区发展情况汇报眉山市下辖7个县区,分别是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洛森。
各个县区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下面我将对各个县区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是东坡区,作为眉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坡区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区内拥有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眉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产业园区,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同时,东坡区也是眉山市的旅游重点区域,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资源,如东坡湖、东坡文化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彭山区作为眉山市的新兴工业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
区内的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眉山市的重要工业聚集区。
同时,彭山区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如彭山湖、彭山温泉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仁寿县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而闻名,是眉山市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县内的水果种植、畜牧业等产业发展良好,尤其是以仁寿核桃、仁寿猪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
同时,仁寿县也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如龙口古镇、九峰山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洪雅县是眉山市的重要矿产资源富集区,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县内的煤炭、化工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眉山市的重要能源供应基地。
同时,洪雅县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如洪雅石海、洪雅草海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丹棱县以其独特的红石文化和红石资源而闻名,是眉山市的红石之乡。
县内的红石开采、加工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眉山市的红石产业基地。
同时,丹棱县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如红石公园、红石溪谷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青神县是眉山市的生态宜居之地,县内的茶叶种植、竹林资源等生态产业发展良好。
同时,青神县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如青神古镇、青神竹海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洛森县是眉山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特色产业发展独具魅力。
同时,洛森县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如洛森湖、少数民族风情村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2019年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园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情况(5月)

附件12019年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园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情况一、项目基本情况(一)市县及行业专项规划概况《眉山市东坡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提出,按照全市“一心两翼三带”的发展格局,结合东坡实际,形成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格局。
《眉山市农业局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市农业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品优势更加突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品质更加提升,全面建成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市。
东坡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眉山市东坡区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做大优势农产品等方式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二)项目情况1.参与主体本项目的实施机构为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局2.项目概况(1)项目所属领域本项目为乡村振兴项目,属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领域。
(2)项目区位本项目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白马镇、悦兴镇、多悦镇、尚义镇、太和镇、崇礼镇、永寿镇、富牛镇8个镇,金花乡、土地乡、复盛乡、复兴乡、柳圣乡5个乡共13个乡镇。
(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为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园乡村振兴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分为华诚种养循环生态园至岷东大道连接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眉山电商生态产业聚集中心、晚熟柑橘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水岸绿化、国家现代农业园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
主要建设项目如下:建设内容及规模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一基础设施建设(一)华诚种养循环生态园至岷东大道连接道路建设1路基1.1前期准备工作1.2挖土石方m³90000 1.3填土石方m³36000 1.4碾压㎡180002路面1.1浇筑C25混凝土m³3600 1.2抹面㎡18000 1.3养护㎡18000(二)新农村建设1安装太阳能路灯套1802新建标牌、标识、标语、宣传栏等套93新建厂房600㎡,蓄水池3200m³,开挖、回填管沟132千米,安装引水主管道40千米、分户管道80千米。
把握“三个环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利用水平——眉山市东坡区高标准农田管护利用工作推进情况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0年6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把握建设管理环节一是坚持服务粮食生产。
积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将项目集中投向粮食生产功能区,杜绝高标准农田“非粮化”现象。
2019年布局在“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1.42万亩,实现“五良”配套、“四新”示范,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二是严格管理项目建设。
坚持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政府采购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制定并落实《眉山市东坡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建立由业主统筹、监理管控、设计参与、施工自检、镇村监督的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
二、把握移交管护环节一是增强管护意识。
东坡区将高标准农田管护环节提前至竞争立项阶段,召开宣传动员会共18次,听取群众建设和管护的意见,在项目实施方案中明确建后管护要求。
二是落实管护主体。
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落实高标准农田项目管护责任主体。
在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移交,由村委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定2~4名有一定农田建设经验的人员负责管护。
2019年7个项目村确定管护人员15名,负责对建成的2.6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全面管护,保障基础设施发挥长久效益。
三是配套管护经费。
为破解项目管护资金缺乏问题,区财政安排每个村公共设施维护费用11万元,用于维护村集体的田间基础设施。
积极探索新的管护模式,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其自筹资金管护流转面积内的基础设施;对于尚未流>>把握“三个环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利用水平——眉山市东坡区高标准农田管护利用工作推进情况一、坚持“四位一体”,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是健全用水终端组织。
根据改革目标和分步推进计划,今年在7个镇新成立了以村社为农业用水小组的终端用水管理组织37个,明晰产权与水权。
二是完善计量设施。
争取资金140万元,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量水槽、量水标尺等计量设施,安装雷达水位计和电子水尺等72套,建成庙稿村、红山村农业终端用水智能计量示范区,实现面上配水全覆盖、线上供水全管控、点上用水全保障。
眉山市东坡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模式初探

眉山市东坡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模式初探彭悦溪【摘要】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是眉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同时也是中国泡菜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全国兔业产业化大区和全国食品工业强区.近年来,东坡区强力推进以蔬菜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龙头倍增计划”建立健全“龙头引领+合作社带动”双引擎发展模式,推动了蔬菜产业迅猛发展.2011年东坡区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8780hm2,实现产量120.7万t;预计全年加工蔬菜100万t以上,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蔬菜产业实现了“从小菜园走向大基地,从小菜篮走向大市场,从小生产走向大产业”三大转变.【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年(卷),期】2012(006)001【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模式;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作者】彭悦溪【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局,62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东坡泡菜,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而得名。
眉山市东坡区因东坡泡菜的快速发展而闻名。
自2006年东坡区获得“中国泡菜之乡”称号以来,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豇豆、榨菜、萝卜、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调味品原辅料(青菜)种植基地”、“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蔬菜基地”、以食品工业为重点的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试点县(区),同时也是四川省唯一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供应新鲜蔬菜和泡菜产品的县(区)。
2011年,四川省农业厅、商务厅和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授予东坡区“出口泡菜原料生产基地”称号,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蔬菜)”称号,“眉山市东坡区泡菜产业示范基地”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全国580个蔬菜产业发展大县之一。
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实施“龙头倍增计划”,一手抓蔬菜加工,大力扶持培育“东坡泡菜”加工龙头企业,强力推进东坡区蔬菜加工产业发展; 一手抓蔬菜鲜销,大力扶持培育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形成“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鲜销蔬菜发展模式。
科技助农,擘画美丽乡村建设永丰村样板

科技助农,擘画美丽乡村建设永丰村样板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ists agriculture,Draw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l in Yongfeng village
叶飞2 陈煜嘉2 黄军2 常江1 图 / 眉山市东坡生态环境局
一望无际的稻田在风中翻涌出阵阵绿浪,满塘盛开的荷花摇曳生姿,丰收在望的瓜果田园香气怡人,五湖四海的游客慕“东坡”之名而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区,全力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之路。
永丰村作为四川省首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园区——眉山市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
田早就成为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全村建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在四川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机械化生产。
丰村正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合作,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先后获评四川省农业丰同心圆助农专家小院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小泡菜”创造百亿“大产业”

“小泡菜”创造百亿“大产业”作者:李幸邱文清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7年第13期导语眉山市东坡区以泡菜特色产业为抓手,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6月6日,农业部、财政部关于首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公示揭晓,“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国入选11个园区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一,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以中国泡菜城为核心的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成功跻身“国”字号,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答案直接而明确:“中国泡菜城”连续创造六个全国唯一——全国唯一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工艺最新的泡菜产业园区;全国唯一国家级泡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唯一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国唯一中国泡菜专业博物馆;全国唯一经商务部审核颁布的中国泡菜行业标准;全国唯一泡菜行业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眉山泡菜标准已成为“国家标准”,“东坡泡菜”品牌价值104.6亿元;2016年全市泡菜加工销售收入达152亿元,带动2.6万农民就近务工,年收入6.2亿元。
»创新驱动:科技打造泡菜产业“国家标准”“我们的泡菜不仅没有亚硝酸盐等安全隐患,还富含乳酸菌等对身体有益的成分。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恒当众演示了获得国家食品行业科技发明一等奖的技术——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加工泡菜技术:取一小袋乳酸菌菌包,一袋母料放入坛内,倒上凉白开,搅拌均匀,放入洗净的蔬菜,静待一周时间,就可吃到新鲜“资格”的四川泡菜。
“全国泡菜十强企业中,东坡区就占了4席。
”东坡泡菜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吴吉辉引以为豪,用技术创新“玩”出泡菜产品供给好质量,是眉山以“泡菜”为纽带加速三产融合的“牛鼻子”。
在眉山,实力强劲的泡菜企业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以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不仅拥有国内唯一的“四川省泡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是《中国泡菜行业标准》的唯一起草单位,首家获得中国泡菜行业中国驰名商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
日期:2012-03-05 10:48 作者:来源:华闻伟业点击: 2197
东坡区是农业部发文认定的全国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以来,示范区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全区基本情况
东坡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区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农田集中成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水稻、蔬菜、油菜、柑橘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580个蔬菜产业大县之一;是全省6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之一;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优势县。
2011年,全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74.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1.2万亩,产量44.31万吨;油料播种面积25.83万亩,产量3.6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27万亩,产量22.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9.13万亩,产量105.05万吨。
全区畜牧业出栏生猪128.06万头,小家禽3900.6万只,肉兔900.2万只
水稻、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二位,2011年加工蔬菜10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
其中加工蔬菜种植面积、泡菜加工产量和产值居全省第一位,是中国泡菜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豇豆、榨菜、萝卜、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调味品原辅料(青菜)种植基地,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蔬菜基地、四川省加工外销蔬菜核心规划区域、以食品工业为重点的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试点县(区)、全区66家泡菜加工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6家、四川省著名商标7家,成为全国蔬菜加工行业中驰名商标最集中地区获得进出口资格企业5家,全省唯一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供应新鲜蔬菜和泡菜的区县。
“东坡泡菜”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建成全国第一个“泡菜研发中心”。
获绿色食品认证73个,有机食品(含转换产品)认证17个。
“东坡泡菜”已分别端上了中央相关会议和全国“两会”餐桌,并通过中央电视台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生猪年出栏量在全省名列第三位,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瘦
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区),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优势县,
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区)。
二、工作举措
(一)明确思路,完善政策保障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举全区之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健全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比、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先后出台《关于打造‘中国泡菜之乡’的决定》、《现代农业发展大突破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园区)建设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产业基地建设、利益联结、龙头发展、品牌打造等各环节予以全方位的规范和激励,强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二)创新投入,强化产业基础
我区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升现代农业装备”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条件,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田成方、土成型、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标准养殖小区(场),今年1月份以来开工建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有7个,总投资达万元。
投资通过几个渠道来解决:向中央、省、市争取一部分,地方财政投资一部分,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方式投资一部分,再加上农民投工投劳一部分。
撬动社会投入资金投入一部份。
每年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元以上,
(三)狠抓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完善利益联结
一是注重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实施“龙头倍增计划”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畅通下游,增强消纳、转化和增值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目前全区已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42家、省级7家、国家级2家,其中亿元以上的企业11家。
创建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4家,省级1家,国家级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家。
二是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引导农民开展多渠道、多领域联合与协作,优先安排有条件的专合组织实施基地建设项目,全区农民专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
全区已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农村经济专合组织28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88个(获得省政府命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6个),成员10.86万户,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重达53.03%。
三是强化利益联结。
我区依托味聚特、李记、吉香居、惠通、王家渡、金锣等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以农民专合组织为纽带,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等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养殖小区(场)和农户建立订单生产、保底收购、二次返利等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科技支撑,提升农业效益
一是注重不断引进、推广科技成果。
积极与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农林科学院、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将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直接转化为生产能力。
2011年全区就引进试验推广粮油、蔬菜等新品种62个,示范面积65万亩;推广水稻强化栽培35万亩,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栽培56万亩;推广双膜覆盖栽培、设施大棚栽培、节水灌溉等先进实用技术32项,全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覆盖面分别达9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
发展种猪扩繁场7个,存栏长白、约克、杜洛克等良种公猪20头以上的种公猪站8个,生猪人工授精比例达到67.9%,生猪DLY杂交改良面达到90%以上。
二是狠抓技术培训。
依托区、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采用举办讲座、会议培训、参观现场、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及时为农户提供实用生产技术,每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以上,培训各专业技术人员3000人以上。
(五)严格监管,提升质量安全
一是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区、乡两级均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配备了相应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抓好农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抓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主要进行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并加强批发市场、超市、业主生产场所等农(畜)产品质量抽查,保证销售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实施标准化生产。
我区结合实际开展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测土配方、绿色防控等技术,努力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品牌;制定并实施了18
个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成四川省唯一的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区现有无公害畜产品基地6个,无公害畜产品的比重达到60%以上;成功创建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级1个,省级1个,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