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

合集下载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简述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早期计算设备:20世纪早期,计算设备主要以机械计算器和打孔卡片机为主。

这些设备通过机械和电力完成计算任务,但速度较慢且功能有限。

二、电子管时代:1940年代至1950年代,电子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进入了电子时代。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是美国的恩尼阿克计算机(ENIAC),它利用电子管进行计算,速度比机械设备快了许多。

三、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使计算机更加小型化、稳定和高效。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计算机,如IBM的System/360系列和DEC的PDP系列。

四、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更高。

计算机的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等组件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个人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兴起使计算机普及到了家庭和办公场所。

苹果公司的Apple II 和IBM的IBM PC等个人计算机开创了新的市场,并带动了软件和硬件产业的发展。

六、互联网时代: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和交流更加便捷。

万维网的发明和浏览器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进行在线交流和电子商务。

七、移动计算时代:21世纪初至今,移动计算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主流。

这些设备的小型化、便携性和多功能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和互联网活动。

计算机发展史(图片版)

计算机发展史(图片版)

[史前时代:1623——1895]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 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1674年: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机,使之成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运算的机器,并且提出了“二进制”数的概念。

(据说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的八卦)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Bouchon)发明了“穿孔纸带”的构想。

1805年:法国机械师杰卡德(J.Jacquard)根据布乔“穿孔纸带”的构想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在后来电子计算机开始发展的最初几年中,在多款著名计算机中我们均能找到自动提花机的身影。

1822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C.•Babbage)制造出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

1834 年:巴贝奇提出了分析机的概念,机器共分为三个部分:堆栈,运算器,控制器。

他的助手,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独生女阿达.奥古斯塔(Ada Augusta)为分析机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计算机程序。

阿达和巴贝奇为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对计算机的预见起码超前了一个世纪以上,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后来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e)发表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

1854年:布尔发表《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与概率的数学理论基础》,并综合自己的另一篇文章《逻辑的数学分析》,从而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布尔代数,为百年后出现的数字计算机的开关电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基础。

1868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克里斯托夫.肖尔斯(C.Sholes)发明了沿用至今的QWERTY键盘。

1873年:美国人鲍德温(F. Baldwin)利用自己过去发明的齿数可变齿轮制造了第一台手摇式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早的机械计算工具到现代高速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重大突破。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包括机械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个人计算机和云计算。

正文内容:1. 机械计算工具1.1 简易计算工具:早期的计算工具如算盘和计算尺等,用于执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1.2 齿轮计算机: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齿轮计算机被发明出来,能够执行更复杂的计算任务。

2. 电子计算机2.1 电子管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诞生,使用电子管代替了机械装置,实现了更高效的计算。

2.2 晶体管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更小、更可靠、更快速,为计算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 集成电路3.1 集成电路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规模进一步缩小,功耗降低,性能提升。

3.2 微处理器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能够在单个芯片上集成更多的功能,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发展。

4. 个人计算机4.1 IBM PC的推出:20世纪80年代,IBM推出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标志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商业化。

4.2 操作系统的发展: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各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Mac OS等相继问世,提供了更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更丰富的功能。

5. 云计算5.1 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计算服务,包括存储、计算、网络等。

5.2 云计算的优势:云计算提供了高度可扩展的计算资源,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需求灵活使用,降低了成本和维护负担。

5.3 云计算的应用:云计算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总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机械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个人计算机和云计算等多个阶段。

从简易计算工具到现代云计算,计算机的规模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升,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 机械计算器时代(1600年代-1940年代):从17世纪开始,人们开始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计算器,例如帕斯卡计算器和巴贝奇的分析机。

这些机械装置能够执行简单的数学运算,但操作复杂且效率有限。

2.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0年代-19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为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它使用大量的电子管进行运算,但体积庞大、散热困难且能耗高。

3.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0年代-1960年代):195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极大地改进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晶体管计算机更小巧、能耗较低且速度更快,例如IBM 7090和UNIVAC系列。

4.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0年代-1970年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规模和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计算机变得更加紧凑、可靠且高效,DEC PDP-8和IBM System/360是当时的代表。

5. 个人计算机时代(19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

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等公司推出了具有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使得计算机普及到了家庭和办公场所。

6. 互联网时代(1990年代-至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在线购物、远程工作等。

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只是计算机发展史的简要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未来的计算机发展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30~1950)
早期的电子计算机:莫奇乐和艾克特1946年的设计 的30吨重的计算机 基于冯 诺依曼模型的计算机:1950年诞生于宾夕法 尼亚大学的计算机
冯 诺依曼和他 设计的计算机
计算机的诞生(பைடு நூலகம்950至今)
• 1.第一代计算机(1950~1959)只 有专家们才能用,使用真空管作为 电子开关
• 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5)中 小行企业也能使用,使用了晶体管
• 3.第三代计算机 (1965~1975)使 用集成电路,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
现代台式电脑
4.第四代计算机(1975~1985)出现微 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5.第五代计算机(1985至今)人们发明 掌上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出现第二代 储存媒体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机械计算机(1930年以前)
• 17世纪,法国人帕斯卡发明可以 用来加减运算的计算机器
• 17世纪后期,德国人莱布尼兹发 明可以用来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 机
• 19世纪初期雅卡尔发明提花机
• 1823年,巴比奇发明一种差分引 擎
• 1890年,美国人何勒里斯设计具 有编程功能的机器
雅卡尔的提花机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计算工具到现代的超级计算机。

1. 早期计算工具早在公元前3000年摆布,人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计算工具,比如算盘和计算尺。

这些工具通过挪移珠子或者滑动尺子来进行计算,虽然功能简单,但是为后来的计算机打下了基础。

2. 机械计算机19世纪末,机械计算机开始浮现。

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分析机。

这台机械计算机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但是由于创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它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3. 电子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始了。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约翰·冯·诺伊曼领导的团队在普林斯顿大学研发的,它被命名为ENIAC。

ENIAC是一台庞大的机器,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并且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然而,它的浮现标志着计算机的电子化时代的开始。

4. 进入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浮现了许多重要的计算机,比如IBM 360和DEC PDP-8。

这些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还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

5.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市场。

苹果公司的Apple II和IBM的IBM PC是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之一。

个人计算机的浮现使得计算机再也不是大型机构和企业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等各种活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许多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

7. 挪移计算时代21世纪初,随着挪移设备的普及,挪移计算时代正式到来。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计算和信息交流。

8. 人工智能的崛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智能客服:如银行、电商等企业的 客服系统
智能驾驶: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 机等
电子邮件:发送 和接收电子邮件
实现信息交流
即时通讯:实时 在线聊天如QQ、
微信等
网络会议:远程 视频会议实现多
人在线交流
网络购物:在线 购物如淘宝、京
东等
网络支付:在线 支付如支付宝、
微信支付等
网络教育:在线 学习如网络课程、
1946年ENIC诞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7年EDVC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结构的计算机 1952年UNIVC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商用计算机 1958年IBM 7090诞生被认为是第一台具有现代计算机功能的计算机
1946年ENIC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52年UNIVC诞生标志着商用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1964年IBM System/360诞生标志着大型机时代的开始 1970年代大型机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科研等领域 1980年代大型机逐渐被小型机和个人电脑取代
云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大数据处理
添加标题过数据分析挖掘数据 价值
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决 策和预测
物联网的定义: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 物联网的应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物联网的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安全化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 展:提高人工智能 的智能程度和适应 性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的发展:提高人工 智能与人类的交互 能力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 发展:提高人工智 能的感知能力和识 别能力
强化学习的发展: 提高人工智能的自 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汇报人:
智能家居:用于智能家电、 智能安防等家居设备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

CPU
控制器
13
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RAM,叫做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负责 临时存放等待使用CPU数据。内存中存储的信息可 以改变,关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后信息全部消失. 内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
另一类是ROM,叫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出不能 写入,断电后它的内容不会丢失。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我们与计算机之间进行联系和对话的工具, 比如键盘、鼠标、麦克风、手写板、扫描仪、数码相机、 数字摄像机、计算机触摸屏等。而键盘和鼠标则是计算机 中最基本的输入设备。
19
电脑的组成
键盘
键盘是我们与计算机交流时的助手,我们可以通过 键盘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下达命令。键盘通常包括主键 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小键盘区、信号显示 区五个区域。
运算功能 控制功能 存储功能
输入功能 输出功能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8
电脑的组成
显 示 器 主 机
键盘
鼠标
音箱
9
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大脑”和“心脏”,它的功能非 常的强大,管理所有文件资料和信息,我们要电脑 完成的工作都由它负责。同时,给其它成员分配工 作。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运算、控制、存储等各项繁 重的工作。
24
这些部件有序装配--主机-通过电缆与其它外部设备连接--电脑
25
运算器 CPU 主机 内存储器 硬件系统 外设 计算机系统 外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语言 应用软件 网络系统软件
26
控制器 软盘 硬盘 光盘
10
主板
主机大总管
CPU
光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发展史
前言
电子数字计算机是 20世纪人类最伟大发明 之一。短短的几十年, 这台机器以迅猛磅礴之 势,用非凡的渗透力和 亲和力,彻底改变了我 们这个星球的模样,融 进每个人的工作、学习 和生活之中,已在世界 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的 文化,构造了一种崭新 的文明。
计算机发展史
---发展篇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 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经得到了迅速发展 和应用,著名的摩尔定律很好地说明了着 一点:平均每18个月计算机的性能要提高 一倍,而价格要下降一半。
计算机发展史
——晶体管计算机
1954年美国电报 电话公司(AT&T)贝尔实 验室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半 导体计算机(TRADIC )。
1960年IBM全面推出 晶体管化的7000系列电脑。 以晶体管为主要器件的 IBM7090型电脑,换下了诞生 不过一年的IBM709电子管计 算机,从1960年到1964年一 直统治着科学计算的领域, 并作为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 典型代表,被永远载入电脑 的史册里。
1972年4月, 霍夫小组研制 出另一型号的微处理器8008。在做了 少许改进后,1975年又推出有史以来 最成功的8位微处理器8080。 8080集 成了约4800个晶体管,每秒执行29万 条指令。8080型微处理器正式
投放市场是在1974年,这种芯片及其仿制品后来共卖掉 数以百万计,引发了汹涌澎湃的微电脑热潮。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的机械时代
17世纪最值得称颂的计算机发 明当然属于法国科学家布莱斯· 帕斯卡, 帕斯卡为了帮助父亲计算税款制造了加 法器,它第一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因独立发明微积分而与 牛顿齐名莱布尼茨,受加法器的启发,在1674年造出一 台更完善的机械计算机——“乘法器”。 莱布尼茨对计算机的贡献不仅在于乘法器,公元 1700年左右,莱布尼茨中国“易图”(八卦)里受到启 发,最终悟出了二进制数之真谛。
计算机发展史
——晶体管计算机
1947年12月23日,美国科学 家巴丁博士、布菜顿博士和肖克 莱博士,在导体电路中进行用半 导体晶体把声音信号放大的实验 时,发明了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成果——晶体管。
晶体管促进并带来了“固态 革命”,进而推动了全球范围内 的半导体电子工业。作为主要部 件,它及时、普遍地首先在通讯 工具方面得到应用,并产生了巨 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晶体管彻底 改变了电子线路的结构,集成电 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应运而生, 这样制造像高速电子计算机之类的高精密装臵就变成 了现实。
计算机发展史
——巨型机
集成电路的发明,为研 制高速运行的超级电脑创造
了条件。1960年,刚成立三
年的控制数据公司(英文缩 写CDC) ,接受美国原子能 委员会的委托,涉足万难之险的巨型机
领域。先后“克雷1号”
(CRAY-1),“克雷2号” (Cray-2)和“克雷3号” (Gray-3)巨型机相继
计算机发展史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年4月7日, IBM公司宣布了一 项最新成就:IBM 公司投资50亿美圆 研制出的通用计算 机---IBM360系统。 IBM360系统是首次 使用集成电路作为元件构造的通用计算机。 系统用360为名, 表示 一圈360度,既代表着 360系统从工商业到科 学界的全方位应用, 也表示IBM的宗旨: 为用户全方位服务。
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在计算工具领域的 另一项发明,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许多人 钟爱的“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的机械时代
17世纪初,英国数学家纳皮尔提出 了对数的概念,并制作了“纳皮尔算 筹”,它只需要做简单的加法就能计算 出乘积,从而大大简化了数值计算过程。
英国牧师奥却德创造了原 始的对数计算尺,奥却德发明 的对数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 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 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它一直使用到袖 珍电子计算器面世为止。
计算机发展史
——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是电脑能够交互式处理文字、 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为 了实现这些目标,多媒体电脑配臵的海量存储 器——激光光盘、声音卡、3D图形卡等硬件设 备,走过了一段瓜熟蒂落的过程。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
计算机网络就 是通过电缆、电话 线、或无线通讯互 连的计算机的集合。 按计算机连网的区 域大小,可以把网 络分为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和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如在一个房间、一座大 楼,或是在一个小范围内的网 络就称为局域网,而 跨省市、跨国家的网 络则是广域网, Internet就是最大最典 型的广域网。
计算机发展史
——阿兰· 图林
阿兰· 图林1912年6月23 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书香门第的 家庭。8岁时,他开始尝试写作了 一部科学著作, 题名《关于一种 显微镜》。1931年,他考入剑桥皇 家学院。
1936年, 图林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 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 , 后被人改称《理想计算机》。论文里论述了一种 “图林机”,只要为它编好程序, 它就可以承担其 他机器能作的任何工作。当世界上还没人提出通用 计算机的概念前,图林已经在理论上证明了它存在 的可能性。
计算机发展史
——电子计算机之父
“电子计算机之父”的桂冠,被 戴在数学家 冯· 诺依曼(J.Von Neumann)头上, 而不是ENIAC的两位 实际研究者,这是因为冯· 诺依曼提出 了现代电脑的体系结构。
1945年6月,冯 · 诺依曼与 戈德斯坦、勃克斯等人,联名 发表了一篇长达101页纸的报 告,即计算机史上著名的 “101页报告”,直到今天, 仍然被认为是现代电脑科学发 展里程 碑式的文献。报告明确规定出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并用二 进制替代十进制运算使用“存储程序”,以便电脑自动依 次执行指令。人们后来把这种“存储程序”体系结构的 机器统称为“诺依曼机”。
计算机发展史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 制成功。 这台机器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 即“电子数值 积分和计算机” 的英文缩写。在 ENIAC内部,总共安装了17468只电子管,7200个二极 管,70000多电阻器,10000多 只电容器和6000只继 电器,电路的焊接点多达50万个;机器被安装在一排 2.75米高的金属柜里,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左右, 总重量达 到30吨。它的耗电量超过174千瓦;电子管 平均每隔7分钟就 要被烧坏一只。 ENIAC的运算速度达到每秒钟5000次加法,可以 在3/1000秒时间内做完两个10位数乘法, 其运算速 度超出Mark Ⅰ至少1000倍。一条炮弹的轨迹,20秒 钟就能被它算完。ENIAC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创世, 人类社会从此大步迈进了电脑时代的门槛。
计算机发展史
——电磁式计算机
一位被同时称为“数字计算 机之父”的发明家是德国人,名字叫 楚 泽(K.Zuse),为了躲避战火他发 明的电磁式计算机一直存放在地窖里。
在计算机发展史 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电磁 式计算机 MarkⅠ,它是 电脑“史前史”里最后 一台著名的计算机。 MarkⅠ在哈佛大学正式启动。它的外壳用钢和玻璃 制成,长约15米,高约2.4米,自重达31.5吨。它装 备了3000多个继电器,共有15万个元件和长达800公 里的电线,用穿孔纸带输入。这台机器每秒能进行3 次运算,23位数加23位数的加法,仅需要0.3秒;而 进行同样位数的乘法,则需要6秒多时间。
计算机发展史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电子管诞生为通讯、广播、 电视等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可 是,真空三极管不仅具有放大功能, 还可充当开关器件,其速度要比继 电器快成千上万倍。计算机的历史 也由此跨进电子的纪元。
1946年,举世公认 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诞生在战火纷飞的 二次世界大战,它的“出生 地”是美国马里兰州阿贝丁 陆军试炮场。二次世界大战 关键时期,战争需要像一只 有力的巨手,给电脑的诞生 铺平了道路。
计算机发展史
——集成电路计算机
基尔比那年35岁,在不超过 4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大约集成了 20余个元件。1959年2月6日, 基 尔比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专利,这 种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微型固体 组合件,从此被命名为“集成电 路”(IC)。仙童半导体公司当即召集会议 商议对策。诺依斯提出:可以用平面处理 技术来实现集成电路的大批量生产,仙童 公司开始奋起疾追。1959年7月30日,他们 采用先进的平面处理技术研制出集成电路, 也申请到一项发明专利。 1964年,仙童公司“八叛 逆”之一的摩尔(G. Moore) 博士,以三页纸的短小篇幅, 发表了一个奇特的理论。摩 尔天才地预言说道,集成电 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 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 持着这种势头。摩尔的这个预言,因集成电路 芯片后来的发展曲线得以证实,并在较长时期 保持着有效性,被人誉为“摩尔定律”。
计算机发展史
——微处理器
计算机发展史
——微处理器
时间 1971 1972 1974 1976 1978 1981
型号 4004 8008 Z-80 8086 68000 80286
公司 Intel Intel Zilog Intel Motorola Intel
1986
1987 1988 1993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的手工时代
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们祖先 用石头或手指帮助计数的远古时代。人 类最早的 “计算机” 是手指, “Digit” 既表示“手指”又表示“整数 数字”。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使用的 “计算机”是结绳,即用绳子打结的多少 来表示数的概念。
“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 外。”,人类最早有实物作证的计算工具 诞生在中国。祖冲之借助算筹, 成功地 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